你想要的 幾乎都在這裡 Tamron 17-70mm f/2.8 (B070) APS-C標準變焦恆定光圈鏡頭實測!

flody wrote:
不幸的是A7C配28(恕刪)

這倒是真的,
a7c的體積重量都很吸引人,
要入門全幅越來越輕鬆了。
但a6400+1770已經到apsc的頂了,
有一種攻頂的優越感,哈哈。
如果能選全幅我可能會選A73+2470gm,
畢竟功能鍵多一些還是比較方便。
------------------------------------
最近去拍花,如果在地上的花1770很好用
前陣子去拍花真的超多人



拍了兩張不同光圈的景深散景差異
F2.8

F8.0

拍蟲可以貼很近(不會飛的那種,蝴蝶一下就飛了)

不過在樹上的花還是會嫌不夠長,這是買長焦鏡的前兆!?
flody wrote:
不幸的是A7C配28(恕刪)


若用FF來比APS的騰龍17-70/F2.8

不適合拿28-75或28-70 F2.8來比阿 因為焦段跟最大光圈的景深程度都不同

最適合拿來比較的應該是SONY自家24-105/F4 焦段和最大光圈的景深程度應差不多

但24-105/F4體積就明顯較笨重

除了體積重量外 FF機身比APS還貴許多就是了~ 鏡頭非頂級的GM鏡差距則還好~~
nickferdinand wrote:
若用FF來比APS的(恕刪)


24105比t28200重,t28200比較也是差不多
是原廠做太重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Sigma 18-50mm f/2.8 DC DN Contemporary
TAMRON 17-70mm F/2.8 DiIII-A VC RXD


Sigma 18-50mm f2.8 有袖珍的體積,與 APS-C 機身匹配。B070 擁有更廣的焦段,且具備防震機能,不過巨大的身形對於便攜性來說是減分之處。

B070 似乎有更好的耐候能力,遇到狀況的生存性會比較好。網上看到想用 A6700 + B070 的人在意鏡頭和機身的防手震會不會互相打架而影響到攝錄品質?

Vario-Tessar T* E 16-70mm F4 ZA OSS
TAMRON 17-70mm F/2.8 DiIII-A VC RXD


SEL1670Z 這支 2013 年面世的鏡頭,目前水貨新品約 16K,而 2020 年底推出的騰龍 B070,水貨新品約 17K。換而言之這兩個競品目前價位相差無幾。

尚未細查規格或評價,直覺是 B070 比較優秀,但是原廠控應該還是心向 SEL1670Z,然而心裡或許也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疑問吧?
富士
x mount
samsamchan wrote:
x mount(恕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bclid=IwAR1OYbTkEEfh-kmVedtrm5DAKlr0evUxTu76d03R6yU5aq--ZmKT3bi4suc&v=5ShAUCjkb1U&feature=youtu.be
以上內容由各造字機構提供為純屬隨機拼湊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機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抒發生任何狀況須自行負責.
ddity wrote:
https://www(恕刪)



訂了
請問有人試過這支鏡頭搭配A73 或A74,開全幅模式
到多少焦段後才不會有成像圈啊?

如果到24mm~28mm就沒成像圈的話
平常錄4k30p當28-70來用,
如果要錄4K60p,同一支鏡不用換繼續拍也是很好用耶…
此顆目前購買sony e環 在昏暗場合有時對焦稍慢,背景糊化可能還是差定焦一階,但焦短仍滿意~已取代18-105m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