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ai wrote:蔡司公佈的圖集100...(恕刪) 目前看來二線性的抑制很不錯,不論焦前焦後都不明顯但虛化程度跟像場其實也有關,明顯的虛化可能是曲面像場的效應這顆鏡頭的像場比起傳統的Planar結構要來得平整
Staff wrote:http://len...(恕刪) 這顆鏡頭的表現好的可怕,高像素攝影訴求的專業攝影師應該會狠下心買下去吧這鏡頭居然還比apo sonnar 2/135還重,真是怪物級的!!!小弟對自己的MP50已經很滿意了!!
別小看台灣的消費能力;還記的「小白兔」、「小黑六」以及近期 C 家二代 24-70 甫上市那種冤大頭的價位嗎?美金$3999....當然不會滿街都是 Otus 1.4/55 ,但是相信不少大大以經準備搶頭香了吧...!
C.N Mr wrote:別小看台灣的消費能力...(恕刪) 能買的人有多少和<只有它能讓 ZISS 這塊招牌持續發光發熱。也只有它能壓制 C 家 及 N 家日益囂張的氣焰。>有何關聯?前面意思就是,本來這兩個領域族群是不同!
perahia wrote:M鏡比R鏡貴啦XD 你該不會是拿現在的 M 鏡價格去和以前的 R 鏡價格相比吧? 或者是比二手價?同時期的全新品, R 鏡還沒停產的時候, 相同或相近規格的 R 鏡肯定比 M 鏡貴.
diffusionless wrote:能買的人有多少和&l...(恕刪) 閣下認為當下 Ziss 鏡頭與 c 、 n 兩家鏡頭比較能有多大優勢?又 c 、 n 兩家公司短期內能否推出與Otus 1.4/55 質素相當的鏡頭
C.N Mr wrote:閣下認為當下 Zis...(恕刪) 不曉得小弟文字表達是否太差,怎麼還不清楚小弟的意思!不管,CANON或NIKON,或著其他日系DSLR系統,是針對銷售考量在設計鏡頭,還是為何挑戰光學在設計鏡頭?當然是針對銷售考量,一直不懂<日益囂張的氣焰>之說?本來這些機身廠商,主要銷售市場考量,是那些頂多花個快兩萬買個50/1.4的族群。因為她們銷售鏡頭重點是在於讓更多人拉進來,他們主要用戶族群是那些先在意合理價錢,然後才會在意光學參數與水準。這顆別說日系機身廠,就算LEICA 50/1.4鏡群中恐怕也同樣沒有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