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穿越機飛控CC3D是主流,還沒有氣壓計..等技術,跟本無定高定點問題,隨便微風一吹,機子便救不回來了,跟小弟初學或是其他飛友一樣,都是在新莊堤岸內,全油門,飛很高在衝刺,好像就很利害說。 玩戶外空廣地,練的是離地飛地平線,樹林、廢棄建築物,練的是閃避。真正玩到出神入化的,是飛室內。小弟就是朝這方向努力中。
kaku.kaku wrote:當初穿越機飛控CC3D是主流,還沒有氣壓計..等技術,跟本無定高定點問題,隨便微風一吹,機子便救不回來了 DJI FPV在手動模式下,也無法定高定點,還是要手控油門定高低,也會受風吹影響,完全純手動,甚至空中熄火按鍵若誤按的話也就真的熄火掉下來了 (有看到幾起案例把熄火鍵誤當成剎車鍵,但是夠高的話,也可以空中重新點火)首次初体驗,有一點信心之後,會再進階學一點,至於室內飛行,我只想當觀眾就好
購入已經很多天,模擬器練好幾次,這對學習飛行還真的差很多,以前買低價無人機,老實說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沒信心而已。這台因為沒有支援空拍機上常見或常用的自動功能,使用上確實也造成不方便,但也讓自己真正練習飛行的技術,不斷要思考機器飛行姿態及路線。光簡單刷鍋功能都要練習一段時間才能穩定。各種地形或建築穿越或垂直升降,讓操作變得很有信心,沒有那些自動功能時,就會真正練習技術而非學習如何設定功能。連ipad 128G花費總共超過六萬五千元,自己覺得是值得。
剛買combo,就被它雄厚的身形及開機時的沈吟聲震攝住,只敢飛n檔,再試試練飛的app,感覺m檔不單純,好像把普通空拍機安全裝置都拿走,取而代之的是增強運動性能的組件,就像是F1賽車,靈敏而需更細膩更精確的操作,甚至某些反應需練到有直覺的反應為止,說好聽一點是耐玩,殘酷的說法是珍惜跟它相處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