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前言

大家好久不見啦!今天來介紹個新產品 Mio MiVue R850D 電子後視鏡。說起電子後視鏡,不敢自稱專家啦!但是我確實做了不少功課。我是在2018年3月買了現在的這台車之後才開始使用電子後視鏡產品,當年度國內也只有PaPaGo Ray單一個產品,不過在中國,這類的產品已經是相當成熟的了。所以我在交車之前也已經做了一些功課,當初選擇的是捷渡D820,並且在交車後自己摸索安裝成功。承蒙車友支持前後也幫50組車友裝了電子後視鏡,這期間因為要幫車友安裝,前前後後也測試了好幾款電子後視鏡,一路從捷渡的D820-->D820s到PaPaGo的GS980、GS980plus、GS990(2K)、GS990WiFi(4K),最後一支裝在我車上的是GS990WiFi(4K)搭配GS980plus的後鏡頭(SONY 星光夜視CCD)。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由上面介紹其實可以發現電子後視鏡分類真的是五花八門,有無WiFi、影像大小、後鏡頭有無星光夜視這些差異,其實後來臺灣這類的產品就多了起來,看過很多業務牌如HP、XX者之類的產品,其實比較起來其實就是公版產品,最神奇的事就是在去年什麼晶片都缺的時候,PaPaGo的這類的產品居然整個從淘寶上消失了?其實我現在用的PaPaGO 990WiFi雖然規格到了4K,但是還是有著幾個使用上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我在去年年底開始做功課,準備要來更換電子後視鏡時,Mio推出了全新一代的電子後視鏡也就是今天要介紹的這台Mio MiVue R850D。


解決痛點

電子後視鏡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後視鏡,所以第一個要點就是視野。視野要廣、要清晰、畫面不能延遲,這幾點是很基本的要求,Mio MiVue R850D 後鏡頭有140度雖然不是最廣,但是我個人認為是在廣度與變形間的中間值,更換後並沒有視野變小的感覺。

除了第一個基本要求外,電子後視鏡的第二個重點就是行車記錄器功能了,這邊就要看你對行車記錄器的認知了,我個人的認知是行車記錄器除了要能記錄發生事故當下的情況外,我還希望能記錄到一些極為誇張的聰明用路人的行車模式,以供大家參考學習(誤)所以我認為要符合上面我認知的行車記錄器,它的影像偵率 (Frame Rate) FPS 會比影像大小重要,Mio MiVue R850D 有 1080p 60fps,這就是我選擇它的最主要原因。這五年來我一直在尋找支援60fps的電子後視鏡,Mio MiVue R850D是第一隻出現 60fps 的電子後視鏡產品(可能有其他的啦!但是我作功課都沒找到)。你知道的,在夜間要凍結畫面顯示清楚的數字,FPS比畫面大小更重要

第三個重點就是電子後視鏡畫面的顯示了,這邊可分為後視鏡大小、亮度、後鏡頭炫光這幾個部分來說。後視鏡這個東西我認為是越大越好,而且這個東西是回不去的,當你用過12吋的你就回不去9吋的時代了。另外一個部分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是亮度,我這一年來都是晚上開車時候都要手動將後視鏡亮度調暗,早上時候再手動將後視鏡亮度調到最亮,Mio MiVue R850D 居然支援自動亮度調整,我感動到快哭了!__! 。最後來說一下炫光部分,由於一般我們都把後鏡頭安裝在車牌位置,然後現在新車的LED又打的特別高,所以後鏡頭常常正對著後方車輛的大燈,之前使用的PaPaGo後鏡頭常常顯示糊成兩團的燈團,而Mio MiVue R850D 支援前後HDR數位防眩,這部份要親眼所見比較準確。

第四個我認為解決我目前的困擾的是,Mio MiVue R850D 錄出來的檔案就是H.264的MP4檔案了,我前一個後視鏡儲存的檔案是影像raw data (ts格式),所以我在電腦上並沒有辦法即時預覽,都要將影片下載下來後用播放器觀看,然後確定是哪一個檔案之後再轉碼成一般通用的mp4格式。有時候我實在是很想趕快學習"聰明用路人",這樣還要下載轉碼的動作常常讓我的熱情冷卻一大半。

小結一下Mio MiVue R850D 紮紮實實解決了我目前使用電子後視鏡的幾個痛點
一、有60FPS錄影
二、有自動調整螢幕亮度的功能
三、錄影直接編碼成H.264 MP4檔案
四、HDR數位防炫光功能



優點缺點

除了上面講的解決我使用上的一些痛點外,Mio MiVue R850D 還有其他什麼優缺點嗎?底下我條列幾項介紹
優點:
一、支援5G WiFi,5G傳檔就是快,雖然目前還是習慣整張SD卡拆下讀取,不過試用過App傳檔,真的快!
二、亮度達100nit,白天也一樣清楚,夜晚亮度自動降低後螢幕也一樣清楚
三、後鏡頭是金屬機身,耐候度應該是比一般的塑膠外殼好,這部份還需要長時間驗證。目前我安裝過這麼多隻後視鏡,最常發生問題的就是後視鏡進水的問題,這部份大多發生在洗車用強力水柱沖鏡頭或是長時間下雨後。
四、標準盒裝內附GPS,可在影像檔案上加入座標資訊,在取得聰明用路人位置時很有用。
五、提供全台測速照相機提醒,並且可以加入自定義的測速位置。
六、測速提醒還包含區間測速,會顯示區間內的平均速度
七、可自行定義要加入影像的OSD內容(速度、座標、自定義文字)。
吧、臺灣製造Made In TAIWAN!!

缺點:
使用這幾個月下來,我覺得最大的缺點就是緊急錄影功能,記憶卡中有一個Event資料夾是用來儲存緊急錄影的影像。我的認知是這樣啦!當我按下緊急錄影時候,應該是要按下當時前跟後至少15秒的影像都要儲存下來才對,而Mio MiVue R850D 的儲存往前面儲存的秒數不夠長,往往都需要去一般錄影資料夾去尋找相關的錄影檔。第二個比較困擾的是我已經使用256G記憶卡了,不過錄影長度似乎不是那麼長,不過重點影片都是在Event資料夾,所以這點其實對我而言來說是還好。稍微計算一下空間,跟網路上所提到的一樣,前後鏡頭總共只使用到110G左右的空間,就會覆蓋最開始的影像了,大概是10小時不到的總錄影長度。

選單

這邊我介紹幾個比較特殊的地方
儲存配置:系統根據你的SD卡大小推薦你不同的空間分配模式,基本上沒有用到停車監控功能,所以讓事件儲存空間大一點。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客製化顯示資訊:可以自定影像的文字資訊要包含哪些資料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安裝

安裝部分的邏輯是相同的,主要分為前面供電部分及後鏡頭走線部分。
前端供電部分又分為保險絲供電及點煙器孔供電,一般來說我個人是推薦保險絲供電,不過有些思想很奇特的原廠會視為影響保固(反正有什麼問題就先推說車主亂裝些有的沒有的那種技師),所以點煙器插孔供電也是必要留下的選項。

這邊借用網路圖片講解一下,點煙器走線可以走副駕駛這邊,保險絲供電看車內保險絲座在哪邊(通常在駕駛座腳邊),可以整個方向鏡像即可。
  1. 這邊是最後接出來到後照鏡部分,現在車子這個位置通常是AEB自動煞車系統的攝影機位置,通常會有一個盒子,走線極致的話可以把線埋進去盒子裡面,只露出最後的miniUSB接頭,底下照片可以看到漂亮的走線就是從後照竟支架那邊走出來,醜一點的
    走線就是直接從蓋板上面直接拉過來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2. 這一段塞進天蓬與玻璃間的空隙裡頭,有一點要注意就是,R850D的線很粗,所以要很用力塞(用力把天蓬拉開夠大的縫隙)
  3. 這段可能要拆A柱的外蓋....通常是卡扣拉開即可,這邊可能會有氣囊要注意。
    其實也是可以不拆A柱,直接拉開膠條把線塞進去就可以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因為我要把R850D的外接GPS天線放到前檔下,所以我還是拆開A柱,並且把線綁好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4. 過了A柱要拉開門的膠條把線放進去並走到手套箱底下

  5. 5跟6是手套箱,5那邊(腳邊)也有一個蓋板要拆開
  6. 手套箱下面應該有一個蓋板,拆掉把線繞過去再把蓋板扣回去即可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保險絲供電的話其實也是用內附的點煙孔插頭,搭配底下這種保險絲取電器最簡單
要注意每種車的保險絲大小不同,要買相對應的保險絲大小。
然後通常直接接上原本的點煙器保險絲,一定要接到那種車子關電門就斷電的保險絲,不能接到永久電源保險絲。
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如果你是舊的行車記錄器已經接好保險絲電源,想要沿用的話要注意電流大小,這類的電子後視鏡需求電流通常要大於2.5A,所以如果電流不夠你就會看到你的R850D一直在重新開機....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安裝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後鏡頭的拉線了,一樣網路圖片解釋一下
1跟3 部分都是拉開車門膠條把線塞進去即可,注意側簾氣囊即可,2跟4通常是天蓬與塑膠件的交接處,一樣塞入即可。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底下就是所謂天蓬與塑膠蓋板的縫隙,直接把線塞進去即可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最後就是安裝後鏡頭的部份了,這邊也分為兩派,一種是安裝於車內派跟另外一種是安裝於車外派的,這部份比較大的原因都是在下雨會影響後視鏡頭視線,但是安裝在車內又容易受到隔熱紙影響亮度。
我個人是車外安裝派的,如果你是住在南部,那麼我會強烈建議你安裝在車外,因為南部比較少下雨,裝在車外亮度高清晰度也更好。底下稍微介紹一下我安裝在車外的步驟

我的車是休旅車,所以尾門跟車內是分開的,通常都會有兩個這種塑膠管套跟尾門連接
裡面的線就是車尾的燈跟電動尾門或是後雨刷的電跟訊號,後視鏡頭的線就是要從這個塑膠管套走線到尾門外,所以要把尾門內的蓋板都拆掉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我是從牌照燈殼那邊走線出來,左邊的氣管是我自己DIY的吹氣裝置,因為還沒做好導氣蓋,先用膠帶黏起來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後面裝好之後就來黏前面後照鏡本體,使用盒裝內附的安裝輔助卡把座黏在原本後照鏡上(黏貼前請使用去漬油把原先後照鏡清潔乾淨),注意左方前鏡頭會不會卡到即可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裝好之後調整上下角度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接下來就快樂使用啦!(照片由後座乘客拍攝)
Mio R850D WiFi 電子後視鏡使用分享

後記

耶!拖搞4個月成就達成.....不過也有很多實際長時間的使用心得可以分享
基本上這幾個月沒有任何當機發生(接下來看夏天的溫度影響),也沒有檔案消失或是斷秒的情況,至少要看聰明用路人的表現時候都正常 ,不過夜間影像雖然有60fps但仍然離我的理想影像有差距,我的理想影像是要跟手機一樣的清楚,希望電子後照鏡的進步能快點到來....要不然我看很多用路人一到晚上都特別的聰明......
https://medium.com/@ln1202
等他換成用夾的後照鏡再說,用黏的真的太蠢,之後殘膠也難處理。
超不工程的設計。

Ln wrote:
達成.....不過也有很多實際長時間的使用心得可以分享
基本上這幾個月沒有任何當機發生(接下來看夏天的溫度
容量配置可能要選3,多出2有25G左右

照後鏡用貼的就真的不太優
不想黏貼就要找個照後鏡夾在中間

鎖檔改前後15秒也不太優
原本只要按鎖檔,就會抓前面十秒
之後只要在按一次就能停止
也就是前十秒加上停止前的時間
所以原本可以錄比較長的時間
dan33a
有想過,但中間越多層,前鏡頭會越容易拍到ACC那個黑盒子。
感覺就是很有經驗的識貨人說的痛點,也和這位大大一樣想法,除了廣角還是多多益善好外(前提不能影像變形),認同行車紀錄器勝負在夜間錄影,60fps是很重要的關鍵,另外mp4格式也是以前遇到過轉檔耗時的另一個雞肋點,不過畢竟電子產品都是有時代性,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選擇正確才是聰明用路人!
以過來人的經驗
沒多久
你就會發現這是台挺悲劇的產品
倘若發生什麼意外
你會再發現連最基本的車牌辨識也慘不忍睹
更不用說mio的特調畫質了

口說無憑 上片!
jingjing6666
有最近的新影片嗎XD 還想看可以慘到哪去
粉墨登場
jingjing6666 https://youtu.be/NOOa1uSh74Y
經過一番波折後
Mio寄了一組他們檢測過
符合標準的主機和後鏡頭給我
有稍微好一點
但效果還是差強人意
R850D剛上市我就買了
我的主機是22年製
他們後來寄給我23年生產的
總之說這台能拍得清晰
我也只能笑笑的
HDR有跟沒有一樣
有興趣我再上傳
總之這台就是令人失望透了
且還是MIT的產品
唉~
我個人對電子後照鏡的看法是這樣啦!可以參考看看
第一部分就是後照鏡功能,其實介紹文主要都是針對後照鏡這部份在著墨。
第二部分就是行車記錄器也就是影像這部份,對於影像我的看法是這樣
R850D的畫質確實不怎麼樣,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對於我來說
行車記錄器主要就是能記錄下意外狀況發生當下的狀況,這時車牌清不清楚就不是那麼重要了。而另外一個主要功能就是拍攝"聰明用路人"的行為,這個功能應該也是大家最常用到的功能吧!至少對我來說這個功能是最常用到的,這時候前鏡頭的畫質會比後面畫質重要,大部分的畫面應該都是前面的鏡頭,後鏡頭的畫面主要都還是輔助畫面。這種狀況下R850D的前鏡頭畫質對我來說算是ok了。

目前後鏡頭看起來都還是一般的RCA類比訊號,要能有好的畫質應該還是要走向數位訊號,不過這樣一來鏡頭的體積可能就沒辦法做小,另外一個點就是要走數位訊號從後面到前面主機上,那個線材就會粗上好幾倍....目前看起來比較可行的就是前後鏡頭分開為兩個裝置,印象中garmin有出過無線的倒車鏡頭,類似那種作法。後影像直接無線連接前面主機顯示後影像...到時候有這種產品時再來測試看看
https://medium.com/@ln1202
Eddloe
感謝樓主分享, 優缺點都列出來,才有參考價值,這世上應該沒有甚麼產品是十全十美的,都沒有缺點是不可能的,只是看你要的是甚麼,R850D的產品本身是利大於弊,唯一要考慮的是價格,超出預算還是需要再想想
粉墨登場
Eddloe 好奇你所謂的利是指哪個部分? 我用了近9個月完全沒發現欸 你指的是外觀造型好看的後照鏡嗎
還是要恭喜樓主入手新機,自己用的高興最重要啦!
行車紀錄器影片用不到最好,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樓主講解很細膩,優缺點都能提供,

其他車友的回饋,真實顯現電子後視鏡,
尚非完美,缺失仍多,
但輔助視野的功能,攸關安全,
視野死角較多的車子,建議安裝
給大大推一個
介紹的很詳細 連如何走線都有介紹
這台我覺得還有一個優點
就是語音指令系統
對於正在開車的人來說 不用動手就可以輕鬆的切換螢幕視角
真的很方便
期待樓主後續分享實拍影片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