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紀錄器此產品已經行之有年,當初開發的用意主要是在防止車禍意外發生時能有所依據,避免不必要的紛爭。時至今日,有些消費者已經扭曲了它的用途,對其附加功能要求越來越多,也因此各家廠商無不竭盡所能的去研發各種新的功能來迎合消費者。如此一來便無形增加了研發成本,相對地便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新增加的附屬功能是否對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是用呢?是否能滿足有這些功能需求的消費者呢?

在行車紀錄器還沒開始普遍時,本人的第一台行車紀錄器是SONY DV,可以想像一台DV架在車內的情形嗎?接著初期的720P跟1080P的機種開始問世,接著Fuld HD、WDR/HDR......等功能以及各式處理晶片陸續開發,錄影品質也越來越好對影像處理也大大的提升。但是還是不能夠滿足大眾所需--因為消費者要的是"清晰"。
"清晰",這是目前行車紀錄器所必須跟上的主流。白天光源充足的情形下,只要是Full HD的規格所拍攝出的畫質都有一定的水準表現;但是夜間低光源的時段就是對機器的一種考驗。因此,低光源時的畫質表現應該達到甚麼樣的標準才能滿足消費者呢?就看市場需求來決定吧!

一次因緣際會收到此次主角PAPAGO Gosafe 318測試機,希望進行測試。因剛添購一台1296P的機種,所以想用對比的方式來對"它"進行一些測試,並簡單的分享給各位。
其實各品牌測試開箱文不外乎就介紹機器外觀、菜單內容/功能以及時際路測錄影等項目。所以我們也免不了做了這些測試。為求客觀表現,所以另外邀請另一款機種參與測試比較。雖然其等級較高階(1296P),但是可以調整至1080P相同規格。希望能給對此產品有興趣的消費者有一點基本的了解。以下表格是這2款機種的基本介紹:

收到PAPAGO寄來的測試機包裹,打開後裡面包裝盒製作精細,除了記錄器包裝盒外還有一支印有PAPAGO字樣並附LED燈的原子筆、8G記憶卡、頭枕掛勾及一張擦拭巾。(註:這是測試機)
打開包裝盒將內容物一一取出,內含有主機、電源線、安裝支架(長、短各一)、說明書及保固卡。
取出主機後發現黑色鏡面烤漆加香檳金霧面滾邊處理製作品質不錯,但是拿在手上會發現黑色鏡面很容易會沾手印。有點...

(各位會發現柱機介面圖表裡的主機邊框是"銀色"的,這是我從對岸網拍節錄下來的,僅供參考比較)
插上隨機附贈的 kingMax 8G C10記憶卡後發現沒有電源開關按鍵。需連接汽車電源線接通電力才會開機。車充線長4M,足夠從點菸器埋線到後視鏡前緣;但是距離MINI USB約1M 有一個(5x2.5x1.8cm)的12V轉5V的模組,對埋線上會有一點挑戰!
接上電源開機後出現歡迎畫面並有與PAPAGO導航相同的開機音樂,對有使用PAPAGO導航機/軟體的朋友應該有一種親切感。


開機後隨即啟動錄影功能。按下螢幕下方"選單"鍵(向下)進入選單後可以進行各項設定。其共有5頁22個選項。因為都是標準設定方式,使用說明均有記載,為求版面簡潔,所以僅將內容表列,不做照片展示請包涵。

內容依次如下:
@ 碰撞靈敏度
低靈敏度
中靈敏度(出廠設定)
高靈敏度
關閉
@ 行車安全
標誌辨識 開(出廠設定)/關
前車起步提醒 開(出廠設定)/關
疲勞架駛警示 30分鐘/1小時/2小時(出廠設定)/關
開燈提醒 開(出廠設定)/關
選擇開啟時會有各種小圖示顯示在螢幕右上方
@ 移動偵測 開/關(出廠設定)
@ 時間設定
@ 錄音開關 開(出廠設定)/關
@ 按鍵音 開(出廠設定)/關
@ 日期標示 開(出廠設定)/關
@ 影片長度
3分鐘
5分鐘(出廠設定)
10分鐘
@ 解析度
1920x1080P30(出廠設定)
1280x720P60
1280x720p30
WVGA 848x480
VGA 640x480
@ EV值
-1.0
-2/3
-1/3
+0.0(出廠設定)
+1/3
+2/3
+1.0
@ 螢幕保護
1分鐘
3分鐘
關閉(出廠設定)
@影像頻率
50Hz
60Hz(出廠設定)
@影像輸出格式
NTSC(出廠設定)
PAL
@語言系統
繁體中文(出廠設定)
簡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Deutsch
Francais
Espanol
Italiano
Portugues
Pyccknn
@格式化記憶體
@格式化提示
15天
30天(出廠設定)
60天
關閉
@恢復原廠設置
(選擇後系統重新開機並進入"語言系統"然後再進入"時間設定",設定完成按返回鍵即回到錄影畫面開始錄影)
@版本資訊
以上各項功能,使用者可依需求自行設定。
=================
PAPAGO Gosafe 318 使用介面簡單易操作。對第一次使用行車紀錄器的消費者是可以很快就熟悉!
設定完成後就要進入實機測試。
經過數天的測試,將畫面剪輯如下,可以讓大家了解實際拍攝環境及情況,可以做簡單的比較。
(因記錄器架設位置不同所錄製到的角度或許有些許差別,但僅供參考,並非機器所表現出來的絕對值)
日間測試比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5ZMChpE44
夜間測試比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zvrawd0NKc
行車安全測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EnY1oHCSoY
移動偵測測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p0JhGYSQI
另外加場Carscam WDR680 PRO VS Papago Gosafe 318 後方日夜間測試
後方日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5nGvbjfczc
後方夜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EYP9yHHcQ
經過數天的測試,PAPAGO Gosafe 318表現在水準之上,夜間照度提升不少,但是相對的,在日間就稍微過曝了。但都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另外,在安裝後方測試時發現前車起步提醒變成自己本身車輛向前移動時會提醒(當然放後方這不是原意,只是想放後方測試畫質時意外發現的)
。綜觀測試結果本人對Papago Gosafe 318有以下的優缺點提供參考
優點

1.夜視效果有水準之上。
2.體積輕巧介面易操作。
3.搭配支架及上下可調整(約60度)鏡頭,可以調整到最是當的錄製位置。
4.多項安全提醒功能介面,可以提醒駕駛注意行車安全。
缺點

1.記憶卡安裝/取出不易,需用較細的尖物壓進去,一般手指尖無法順利操作。
2.鏡頭僅可上下調整,如遇緊急狀況需調整向左、右旋轉時無法運作。建議能從支架上做修改。
3.無GPS功能。對PAPAGO大廠來說GPS應該是必備的選項,但是在Gosafe 318卻缺席,這是蠻遺憾的。
4.速限標誌辨識功能是一個很好的設計,但是實際上路後發現有很多盲點,鏡頭調整向下角度過多時,在高架上的標示無法判別,僅能對道路兩側所立的標示有作用;容易與道路高度限制標誌搞混產生誤判;當經過最高速限與最低速標誌安置於同一標誌桿上時辨識率偏低。夜間無法辨識。
5.為提高夜間照度讓畫面較清晰,卻造成日間過曝的情形。本人覺得E720將EV值設定按鍵直接安排在機身這個設計不錯,使用者可以隨時視狀況設定,不必進入繁複的選項中搜尋。值得參考。
6.電源線12V轉5V模組離MINI USB插頭僅1米無法順著A柱縫隙塞入內飾板內,需拆下內飾板才能埋線。
身為一位消費者,都希望能以最經濟的價格取得高品質的產品,也就是所謂的CP值要高。我想這是任何一家廠商應該要重視的課題。對岸研發生產的產品也不少,品質良莠不齊。但卻可以提供給製造商另一種思考及研發方向(如產品造型、功能、系統整合等)。
自身車上用過數款行車紀錄器,目前在服役中的前二後一以及自行DIY的4路DVR(負責左右後視鏡前後方及半環景功能),但總認為還是有死角。未來預計增加前保桿中、左、右方鏡頭以解決兩側來車死角的問題。
目前市面上所看到的產品都只有顧慮到前跟後兩方面,卻忽略了左、右兩側的需求。另外結合GSM、GPS、WIFI功能的多路車用AHD DVR/鏡頭或許會是以後的主流,是否會有機會上市。我們拭目以待!
行車紀錄器終究只是個錄影設備,只要能在發生的片刻錄製到關鍵的影像就足夠了。其他附屬功能的割捨就由消費者自行判斷。
後續有機會再提供逆光、低照度等記錄分享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