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 台灣所有飯店房價飆漲

須量定價的特性與原理
基於需求的價格調整:

飯店並非「刻意抬價」,而是基於市場需求的變化,透過動態定價來調整價格。
例如,因演唱會帶來大量人潮,訂房需求增加,系統自動提高房價來反映需求。
時間敏感性:

平日需求低,房間空著也無法變現,因此價格保持平穩甚至偏低,吸引訂房以減少閒置損失。
活動日或當晚因訂房量激增,剩餘房間有限,晚訂房者必須承擔更高的價格風險。
經濟學基礎:

供需平衡:需求增加時,價格自然上漲;需求下降時,價格回落。
邊際成本:高入住率時,飯店的營運成本增加,例如清潔服務、後勤支援等,這些因素也可能反映在價格上。
飯店的角度
損益的核心:
空房無法累積價值,過了一晚便是未實現的損失(機會成本)。因此,飯店會優化定價策略以最大化房間的使用效益。

不以「賺更多」為主目標:

高入住率雖然提升收益,但同時伴隨更高的運營成本(例如:額外清潔工時、洗滌耗材等)。
核心目標是提高資源利用率,而非單純追求利潤。
動態定價與消費者的影響
對消費者的啟示:

提早規劃行程,通常可以避開價格高峰期。
靠近活動日期或當天訂房,價格通常最高,這是因為飯店剩餘房間有限且需求急迫。
動態定價的平衡點:

如果價格漲幅過高,可能引起消費者反感,導致品牌形象受損。
因此,許多飯店系統會設定「價格上限」,以避免市場不滿情緒。
與航空業的相似性
這與航空公司的票價策略相似:

早鳥票價較低,吸引提早規劃行程的乘客。
接近起飛時間,票價逐漸提高,因為剩餘座位有限。
即便如此,滿座航班的後勤成本(例如:燃油與服務人員支援)也會提高。
還是訂光光, 台灣錢淹腳目
我窮,我住不起,還是出國去玩好了。
dkny0705 wrote:
無聊上網看了一下,原本去住過的平日不到3000 ,跨年當天15000??
還有2萬 3萬的?? 我只能說台灣飯店業不值得同情!

無聊沒事的可以上去看一下保證嘆為觀止!


特殊日期本來就貴,供不應求啊
平常日供過於求,房間閒著也是閒著,房價打折
特殊日期恢復原價
(可以看有些飯店真的原價是嚇死人
然後平日打幾折、週五打幾折這樣算的)
淡季旺季的價格也不會一樣
但是~ 消費者也知道
但是會各種考量之後決定訂房~ 就是接受那個房價啊
我說的並不是台灣這樣,應該全世界都這樣
機票也一樣,租車也一樣道理啊
dkny0705 wrote:
無聊上網看了一下,原...(恕刪)

從以前好像就都是這樣子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