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阿里山烏龍春茶,這支就我自己喝到忘記變成放老的,2017發現的,當時剪開來一股很明顯的烏梅香味,現在變成帶一點粉和水果的味道,當時喝就是老味、一點雜味、相當明顯的澀味,水算軟,有職耐泡,但味道不討喜,現在喝雜味沒有了,水算軟有質,雖然沒那樣澀但還是澀,就每年喝看看,繼續放,希望能快點轉到好喝
mikemo1023 wrote:好啊好啊 若有要團...(恕刪) 老班章小廠這個我覺得買到真早春C/P最高http://showlin146.com/products.php?pr_id=98就是這家訂製的,直接買可以買到真早春(因為有一直做到谷花,但包裝還是早春同包裝,所以買得時候要注意,味道有相當落差的),跟原訂製者買雖然價位高一點,但東西一定對,當然有熟的朋友有,是可以買到便宜一點,但東西真早春會更重要一點06是第一批,是我喝過廠茶中可以算最好的,這個假的也不少,早春只有做17件,數量少,但料好(我上面貼的那家老闆說06和08的料一樣,但我自己喝和看的判斷是不一樣,06的還是比較好)06和08的早春,我覺得現在都屬於可以開始喝的時間點,料比現在新做的要好,價位甚至還低一點然後這廠的11後我就不建議買了,料只有一年比一年差而已,價錢還一年比一年高
mikemo1023 wrote:現在大廠新班章動不動就一兩萬一片 這陳10年的也太划算了 嗯...有心動了 我都覺得C/P爛,10年左右一斤破萬,只是可以開始喝(沒那樣高刺激了),還沒到所謂好喝的時間點(但老茶的重要樂趣之一就是喝變化),我找到優質的20多年老台茶,價位也差不多,還更快到好喝的時間點(大概5~10年),但必須說老班章真的架構大,我自己會買就是因為架構實在很大,後面的層次感有機會很高你有興趣我這邊有朋友要買得時候可以一起團(我自己有給自己喝的了),量多一點看能不能談價格以我喝普洱的感覺(我不是專喝普洱的,不算很擅長普洱),生產出來的遠低於喝掉的,廠商會賣有利潤的東西,買有利潤或市場炒作每年會漲價的東西,還有一些料本身不錯,喝起來也不錯,但因為市場沒有推動漲價,所以一般消費者不知道的產品(這種東西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只能就我有喝過的說一些些,但我不是專喝普洱,喝過的不算多),這類產品我覺得相對C/P高一些(但我覺得普洱還是普遍C/P低)前幾個月喝應該是06的下關方磚(紫色盒子那塊,好像125克還是100克,但我沒買,我主要還是喝烏龍比較多,普洱除非我覺得驚艷,會小量買點慢慢喝),我覺得這片的料也不錯,喝起來還不錯(屬於可以開始喝,但遠還沒到好喝),但好像市場沒很大力量要推這片
下關普洱茶價,基本上漲幅度不會太大,市場策略較保守,穩抓穩打,不像大益品牌市場野心大,把茶當金融商品在經營,吸引不少不喝茶的投資客在裡面,也有幾位大咖在炒作特定商品,冒然進入大益市場很容易受傷。個人認為下關茶價不高,主要是茶壓的較緊實,陳化的時間較慢,新茶跟十年茶喝起來沒有太大差異,就連70簡鐵也還沒那麼順口,茶的變化不明顯,茶價自然就不會太高,但重要一點的是,下關茶的用料不比大益差,甚至於更好,只是適飲期慢了點,茶湯的層次感會比大益來的好!economic wrote:我都覺得C/P爛,10...(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