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茶樓 歡迎品茗 純的呦~~~~

economic wrote:
租個越南妹給他...(恕刪)

那會害他都不想下班了

kdogg0916 wrote:
那會害他都不想下班...(恕刪)


他可以一心多用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最好還是先瞭解喝的...(恕刪)

其實班章茶有分「苦茶」、「甜茶」二種味道,苦茶就是一般人所謂的:霸氣、韻厚、苦底;而甜茶喝起來就顯得柔順、氣香、甜水,缺點就是質薄!這二種不同走向的都是班章味,所以過去在市場上才會眾說紛紜,懷疑茶的真假,若做茶的區域太小,可能就會偏其中一種走向,所以老茶農才說~將二區的茶混在一起,才是最正宗的班章味!也有聽說還有另一種叫「澀茶」,是較少曬到太陽的,但我想應該也不會獨自拿來做茶,想必也是當成拼料吧!

jha23164 wrote:
也有聽說還有另一種叫「澀茶」,是較少曬到太陽的


澀查茶葉一般是兒茶素造成的,兒茶素和日照成正比,會澀反而是日照多
以台茶來說,為何比較追求春、冬而非夏、秋,不光是春、冬氣候更符合烏龍需求,春、冬的日照也比較短,會相對不那樣澀
海拔也是類似的邏輯,海拔高則日照短,含量中兒茶素比較少、氨基酸比較多,會比較甜

大吉嶺紅茶也是類似邏輯,海拔相對於阿薩姆那是高很多的
普洱也是一樣的

但茶一般說好壞不是指味道方向差異,而是泡出物的多寡,一般還是以多代表好,味道走向則是每個人偏好的問題
且新茶和放老是不同的,那是有基本邏輯相關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澀查茶葉一般是兒茶...(恕刪)

當然,茶的好壞,茶本身的內含物,這是基本條件之一,薄了當然就沒什麼好談了,但味道應該也是一大因素,否則每年的茶比賽,比的是茶園?還是製茶功力?烏龍茶我是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新竹的澎風茶比賽,許多都不是用自己的茶園,而是去外地買茶菁回來做,甚至還有對岸的茶在裡面,個人看法,茶種是固定,若茶園、茶區又一樣的,各家做出來的內含物應大同小異,若要從中勝出,製茶師傅就很重要了!

jha23164 wrote:
味道應該也是一大因素,否則每年的茶比賽,比的是茶園?還是製茶功力?烏龍茶我是不太清楚


台茶的青心烏龍比賽其實有很大的侷限性的,味道是民國6X年茶改廠定義的味道,當時種茶海拔有破千的就很少了,但現在都種植到2500以上了,所以很高海拔的去參加目前最大的鹿谷大賽,成績一定爛的,那個特點是不一樣的

比的是全部,茶園本身的茶葉要夠水準,然後製茶也要做好,這樣才可能成績好
最後一輪不可能有茶質差的,在最後一輪由於大家的味道都很接近,所以會沖第二次,這樣就可以更簡單的檢視茶葉的質,不光烏龍是這樣,東方美人也是這樣的


jha23164 wrote:
我知道新竹的澎風茶比賽,許多都不是用自己的茶園,而是去外地買茶菁回來做,甚至還有對岸的茶在裡面,個人看法,茶種是固定,若茶園、茶區又一樣的,各家做出來的內含物應大同小異,若要從中勝出,製茶師傅就很重要了


先說東方美人好了,過去這些年,冠軍都是四大師拿走的,所以基本上比較是以製茶師為參賽單位的,比賽要交11斤,而好的製茶師跟能提供好茶菜的茶園是長期的長久配合關係
拿大陸的不會拿到好成績的,台灣東方美人的種植技術還是領先很多的


來說一下茶園、茶區的狀況好了
不論是青心烏龍或東方美人,都是屬於小葉種茶樹(普洱屬於大葉種),而小葉種的特點是受到氣候的影響很大,即使同樣的茶園,去年春茶和今年春茶味道都不會一樣,這種特色不光是台茶,大吉嶺紅茶(一共有88個)也是一樣的,所以台茶是屬於每一季度可以有很大差異的

如果有長期跟茶農配合的,別說去年春茶和今年春茶比,就當年春茶從4月15~18連續採四天,四天味道不同也常見(這還同一組製茶師),有點認識我的朋友知道,我挑的茶是某茶園某一天採這樣算一隻,不同天採就是不同支的,以台灣烏龍茶園一般一天的成品量大概是一百多斤,所以挑一隻覺得好的是不可能有大量的,就是一百多斤靠關係來分,夠好的當天分光很正常的
分完沒了就是沒了,只能選別支,會怎樣另說
即使是好的茶園,也不是每天產出的茶都好,甚至可能整區都沒遇到好的(我的意思是自己認識的管道,有可能整季都挑不到覺得夠好的茶,但不代表都沒有,而是我自己的管道沒有)

製茶師很重要,好的材料做爛的一定有,但材料就爛了,好的製茶師是儘量調整,但整體好不了的
所以台茶最重要的是茶園管理,這個是人能做的,也是基礎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請問,有人對以前,大禹嶺 105k 雪烏龍,有研究嗎?


小弟,不是專業的。

但是泡出來的那味道,很難忘。

從二千到五千,還是沒那味道。

arvid.tw wrote:
請問,有人對以前,...(恕刪)


我有連續喝過快3年,我是不知道你怎印象深刻,但林聰明的茶也是每一季落差可以很大的,他有烏龍和鐵觀音,烏龍我連續喝了大概有5季,鐵觀音喝過兩次

基本上現在沒有以前那種大禹嶺的茶了,現在的絕大多數都9XK的,山頭氣不一樣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感謝回覆,
我去茶行,也有跟我說過。
之前,岳父也有給我,鹿谷農會的茶,忘記幾顆梅[3~4顆],那味道也很好。

現在,有緣份吧,有時便宜的好喝,但又怕(香精,越南茶)

不敢買太多,口感對了再買。

economic wrote:
我有連續喝過快3年,...(恕刪)

arvid.tw wrote:
鹿谷農會的茶,忘記幾顆梅[3~4顆],那味道也很好


味道上鹿谷和雪烏龍是完全不同方向的

3梅5梅來說,至少我要找比這好太簡單了,老茶我也有3梅5梅的,比他好的我也找了好幾支

arvid.tw wrote:
有時便宜的好喝,但又怕(香精,越南茶)


低海拔越南做得還真不比台灣的差,那邊也是台灣人去種植和製作的,品質好的比台灣低海拔的還好,價格也低
但一定海拔台灣氣候有優勢,不是中國、越南可以做到的

基本上高價不一定好東西,低價一定沒有好東西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