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 wrote:
其實我一直都有看這篇...(恕刪)
謝謝comi兄分享收藏
alex0310 wrote:
從小弟開始玩壺就知道...(恕刪)
謝謝alex0310兄分享收藏
---------------分隔線------------------------
以下是小弟數年前複製大陸論壇之文章,出處已不可考 抱歉(如有侵權請告知),我覺得寫的不錯,請參考
以下大都認同只有一小部分有差異小弟認為天青泥亦應榜上有名。
朱泥壺堪稱紫砂之最, 被諸多紫砂愛好者所津津樂道。朱泥小品更備受臺灣紫砂愛好者鐘愛,
成為紫砂收藏和把玩之佳品。但是很多愛好者看朱泥紫砂壺如同霧裏看花,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朱泥紫砂,它神秘面紗的背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價格呢?
如何選購一把價格合理,貨真價實的朱泥紫砂壺?帶著諸多疑問,
貢景軒紫砂網總經理劉芙蕖走訪了宜興著名的煉泥專家吳紅娟老師及青年工藝美術師許婕,一探其廬山真面目。
吳紅娟老師講述了朱泥的産地及其目前紫砂市場價格昂貴的原因。
朱泥壺是紫砂壺之精品,泥料屬紅泥係,興盛于中國清朝初期與中期,是宜興紫砂的特殊成就。
朱泥,《陽羨茗壺係》、《陽羨名陶錄》稱「石黃泥」。作為紫砂中的一種比較特殊的泥種,
以它紅而不嬌、細膩之感令許多愛壺者癡迷忘懷。朱泥含鐵量極高又産在嫩泥礦之下層、
又稱“未觸風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風化的土塊,質堅如頑石,但遇水則自行潰散。
根據産地的不同和煉泥方式的不同以及燒至過程的不同,成品卻又呈現出不同的外觀特性。
比如顏色,朱泥並非都是紅色,而是紅、紫、黑、黃、等皆有,有如各種花朵的顏色。
其燒成後色澤呈現紅中略帶黃、黃中略帶紅、紅中略帶紫,各種效果,
色彩的呈現與燒制溫度有很大的關係。至于優劣問題就需要相當豐富的經驗來判斷了。
養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漿”的速度以及“潤”度。
關于朱泥的分類,行業內説法諸多,總的來説朱泥一般分三種:
趙莊朱泥、趙莊黃金朱泥、小煤窯朱泥等。其命名更是多樣化,
所謂梨皮朱泥、水紋朱泥、大紅袍、黃朱泥、紅芯朱泥、
這些名稱的來源是唐宮名砂泥源坊根據不同的提煉過程並配合燒制後達到的效果命名。
在選擇朱泥紫砂壺時候,我們如何來辨別它是否是一把原礦的朱泥紫砂壺呢?首先觀其色,由于朱泥的泥性軟嫩,應該呈現出色澤紅艷,嬌妍多姿,柔美可愛的視覺效果。如果看起來紅得過于艷麗,多數是泥料內添加了鐵紅粉,購買的時候就要反復考證了。其次聽其聲,以指彈扣,聲音清脆,共振性佳。很多愛好者流傳著這樣一個口訣:“無朱不皺”。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如何來判斷鄒的效果呢?由于朱泥泥性軟嫩,從成型到燒成,收縮率在18%至30%,又因朱泥壺垂直收縮大于橫向收縮,所以朱泥會出現縱向的皺紋,皺紋的大小與朱泥的産地有直接的關係。但是過于誇張的皺紋多數是工藝師在制做過程中為了達到效果加工出來的,不是在泥裏面加入了其它成份就是用某種物理方法,這些特殊的效果基本都是皺紋過大,那麼我們可以肯定這不是一把真正的朱泥紫砂壺。
現在的朱泥紫砂壺價格從200元到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到底朱泥壺的市場最合理價格是什麼,我們怎麼判斷價格的合理性呢?
我們從吳紅娟老師這裏了解到關于朱泥的存世數據。趙莊黃金朱泥原礦3噸左右,小煤窯朱泥原礦30噸左右,趙莊朱泥原礦15噸左右,可見朱泥原礦礦料之珍貴。
青年工藝美術師許婕是專門制作朱泥壺的行家,對于朱泥制作的手法非常的嫻熟,
從她那裏我們了解到,不是任何一個工藝美術師都能制作出朱泥壺,
原因就在于朱泥在燒造過程中極易變形,
所以朱泥壺的制作較其它泥種的紫砂壺制作難度大,成品率低。
因燒成不易、一般工手是不願去作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泥本身的價格昂貴,過低的成品率使得很多不熟悉朱泥的工藝美術師望而卻步。
制作朱泥壺的工藝難度大,泥料珍貴,這些決定了朱泥壺的價格高低,
一般一把普通工藝美術師的壺也要銷售到1500元以上,
這樣的價格還緊緊是泥料本身成本加了少許的工藝價格,
如果低于這個價格,連泥料都買不到,怎麼可以買到朱泥紫砂壺呢?
所以購買朱泥紫砂壺需要先了解朱泥紫砂的特點,深入了解後慎重選擇,切勿盲目購買。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紫砂壺的藝術美在於它集壺泥、壺色、壺形、壺款、壺章、題銘、繪畫、書法、雕塑、篆刻諸藝術,共融於一體。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宜興制陶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宜興紫砂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天堂裡沒有幽默,因為幽默的祕密來源不是喜悅而是悲傷。~~馬克吐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