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茶樓成立專版喔~~~大家好 小弟也是愛喝茶 平常以喝台灣高山茶為主 畢竟方便好取得但大約一個月前 因緣際會之下 喝了一杯客戶泡的普洱熟茶哇...茶湯入喉的柔軟以及普洱特有的香氣 真的是滿棒的體驗從那天起 就開始做功課 生茶熟茶 產區 品牌大廠...等等後來就去淘寶淘了下關特沱(2017生)下關普洱(2018熟)各一條回來試試我知道普洱要存才會好喝 但一直很懷念客戶那泡普洱的滋味所以一到貨的那天 就被我各開一沱品嘗了先喝熟茶 嗯...是普洱沒錯 柔軟的茶湯跟特有的香氣 但似乎沒有客戶那泡香氣在口中久久不散的感覺不過也算是解了癮再來喝生茶 反倒是生茶讓我滿驚豔的 雖然喝起來澀澀的(畢竟是新茶) 但甜味非常足夠那種甜 比平常喝的台灣高山茶還要再更突出 刺激性也高喝了2泡 竟然出現了剛開始接觸茶時出現的茶醉 但還滿舒服的想不到這價位的茶品能夠有這樣的表現 覺得下關的東西CP值滿不錯的!
涼山蔔 wrote:E大的紅韻 這個是大葉種的紅茶,最有名的品種是阿薩姆,這種的普遍性是入口的收斂性(基本上就是澀啦)很大,所以阿薩姆的主要使用是做奶茶的這支紅韻入口的收斂性就很小很細緻,這是很難弄的,這是製茶時在發酵的調整,這品種難搞就是這邊的空間很小,很容易跑掉另外是每個品種都有品種味,紅玉主要的特色是肉桂的味道,好的紅玉其收斂性要小、細緻外(紅玉絕大多數會帶粗獷的澀,但少部分特別的可以比較細緻,但收斂性還是大),品種的多層次味道要出來,除了肉桂味道外,要帶點薄荷、柑橘、鳳梨、....等味道紅韻要做到好(這個種植難度沒很高,難再製茶調整不好抓,帶有很大成分的運氣),收斂性要小、細緻(這支有做到),香氣要帶薄荷、柑橘、鳳梨的香味(這支沒做到,別懷疑,真的沒有),味道的表現要有柑橘、柚子、...等等,由甜、酸為主要味道,茶湯鮮爽、活性高,中度收斂性,尾韻甜轉酸,停留於喉中段(這支就有做到,尤其這支尾韻帶些微的甜、酸,做得很漂亮)有些人認為紅韻很像大吉嶺,對我來說不是很像,但比較類似的是(要做得好)收斂性很小(你葉底的圖拍得很清楚,這支採很嫩,發酵做得有夠),茶葉只要採得嫩,非常容易很澀(芽的部分兒茶素含量高,會比較耐泡,但兒茶素容易帶澀),所以要做到苦澀度低,製茶是很難的,大吉嶺夏摘厲害在能保有不錯的香氣外,喉韻的細緻層次感很不錯(這個跟紅韻調性有點像,但品種方向上是不一樣的)目前世界上對茶稱好的主流還是雅致走向的,這支紅韻剛好味道很雅致(所以才會有說法像大吉嶺)如果喜歡強烈味道的,那紅茶該挑阿薩姆、紅玉、.....等這一類的喜歡雅致的挑紅韻(要做得好),大吉嶺春摘、夏摘這類的紅茶產量來說,強烈味道的產量很大,雅致的產量很小對了,說一下,紅茶一般泡法是3克300CC的水(1:100的比例)3分鐘,通常泡兩次而已,瓷器最適合,用溫度來調整泡的味道,雅致一點的通常溫度是控制在90~95度,要香氣漂亮(大吉嶺春摘),一般會85度去泡雅致的茶喝細膩的變化性(大吉嶺也是這樣),這種適合直接喝而阿薩姆主要是歐洲的下午茶,澀味能讓吃的東西(餅乾、scone、......)顯得好吃,跟餐前酒紅酒帶澀邏輯是一樣的
jha23164 wrote:雲南古樹紅茶,茶香略遜於日月潭紅茶,但茶湯膠質厚實,順口無澀感 這種我2013就開始喝了,剛喝時覺得很特別,我手上最早的是2012年南糯山300年古大樹做的所謂紅茶但多喝幾次多瞭解後,我看法就慢慢變了對普洱有一定瞭解的知道,普洱古大樹質好價高,放久了後價位往上的機率大,那為何要做紅茶看茶面、喝了、看了茶菜後,就會比較知道原因會做紅茶的普洱大多都不澀的,也就是本質上不屬於優質普洱普洱古大樹優勢在樹老,根很深,葉子相對大一點,養分高,尤其嫩的部分,味道很重,這種有名的如:老班章,新茶非常的苦澀,感覺勁道很強,放老之後會轉成厚度且有豐富的層次感我去年12月喝2012南糯山普洱紅茶就發現缺點了,轉化的更圓潤了,但很沒有味道,過於單薄了做紅茶如此,做成普洱大概也是這個走向新茶時還感覺膠質的厚度,但放老就潤潤軟軟的,耐泡還可以,可喝起來就覺得單薄了(我手上還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我這喝看看)另外所謂普洱所謂紅茶的另一個大問題是根本發酵偏低,那個發酵度其實是不該稱為紅茶的,應該是青茶(半發酵),那發酵度比東方美人還低,茶乾看起來不夠黑(所以紅茶叫black tea),茶菜看起來不夠紅
狗子2008 wrote:我遇到幾位大陸人 也都喝福建 岩茶就用蓋杯泡 我是喝不出好在那裡 樓主都這樣說了,泡個好喝的岩茶吧天心岩的大紅袍,判別是否正岩的最簡單方式是水的柔軟度,跟台灣判別是否很高海拔的烏龍一樣,水都是很柔軟的,很標準岩茶偏果香類的品種香,對一些喜歡發酵比較高帶來的喉韻的人來說,這種的味道就很棒,厚度和持續性都好,唯一的缺點是價格,喝一泡比吃一餐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