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錢阿拉伯不肯接納難民?
難民就在隔壁....同胞......同樣都是神的子民.....
怎麼忍心讓教友.........跑去向異教徒求救...........
太沒愛心了...太沒尊嚴............為什麼???
國際特赦組織指出,六個波斯灣國家(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安曼和巴林)對安置敘國難民的努力是零。此說法與國際人權觀察組織執行董事羅斯的推文相符,他寫道「猜猜波斯灣國家收了多少敘國難民?零」。
波斯灣國家並非敘利亞難民危機的無辜旁觀者,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科威特暗地資助敘國反抗軍武器和資金,但它們都不是聯合國「難民地位公約」的簽約國,此公約定義難民條件與權利並明定簽約國要保護難民。
敘利亞人到阿爾及利亞、茅利塔尼亞、蘇丹與葉門不用簽證,但這些國家自身狀況就很不穩定,不適合避難。敘利亞人需要簽證才能到其他阿拉伯國家。表面上,敘利亞人只要申請簽證即可進入波斯灣國家,但許多不成文限制讓敘利亞人難以取得簽證。
敘利亞這波難民危機,其實部分起源於2011年3月反政府抗爭展開、成為阿拉伯之春的一部分行動,但和平抗爭迅速演變為暴力抗議,因為政府採用暴力鎮壓,而反叛份子也反擊政府。世俗派與伊斯蘭武裝分子之間的爭鬥、及種族之間的分歧,也增添政治衝突的複雜度。伊斯蘭國(IS)崛起更威脅民眾的日常生活。
於是大批敘利亞人相繼逃入鄰近的黎巴嫩、約旦與土耳其,而選擇前往其他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波灣國家的敘利亞人,則少得多。表面上,敘利亞人只要申請觀光簽證或工作許可,即可進入波灣國家。然而,許多波灣國家的不成文限制使敘利亞人難以取得簽證。
波灣國家的地理位置距離敘利亞相對比較接近,外界因而認為,相較於歐洲國家,富裕的波灣國家負有更大的難民收容義務。過去一周以來,阿拉伯國家的推特網友已大舉為難民請命,但波灣國家似乎不太可能改變拒敘利亞難民於門外的現有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