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移民過來的都是魯蛇,很多其實都是中產階級
-----------------------------------------------------------------
收入高不成、低不就的香港中產階級,眼看香港已變了樣,房價物價飛漲,生活品質令人難以忍受,紛紛選擇出走尋找第二個家鄉。台灣,成為他們眼中的幸福港灣。
香港中產 淪為「夾心階級」
新北市土城裕民路,靜巷公寓二樓,嬌小的陳玉香正在縫製小錢包,比她高出30公分的先生潘煜熹,也手巧地幫著塞棉花。
兩人都31歲,分別畢業自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電子計算機工程系。來台灣之前,兩人都是法資捷運工程公司泰雷茲(Thales)的工程師,是高薪、工作穩定的典型中產階級。
但在香港,他們卻是所謂的「夾心階級」:收入高得沒資格租政府公屋,又低得買不起一坪超過三百萬台幣的私屋。他們是香港只發展房地產、旅遊業和金融業的典型受害者。
兩人因為潘煜熹外派,住在杜拜3年。在杜拜,陳玉香沒上班,閒著無聊,開始照著幾本DIY書,縫製手工錢包、手機袋,並試著在網路上賣,沒想到大受歡迎。他們有48個國家顧客,6成來自美國,在杜拜時,一個月已經做到4、5千美元。
移民台灣「愈來愈覺得很正確」
手作公仔錢包必須找一個地方長期安頓下來。但他們卻不想回到土親人親的香港。「香港生活品質愈來愈差,而且錢要很多才能有像樣一點的生活品質,我們做這個賺不到快錢,5年都虧錢要怎麼生活?」陳玉香說。
當時網路上已經有不少人在討論移民台灣,但沒有人真正辦過。「我自己來跑,開公司加辦居留證,40天就OK了,比想像中簡單,」潘煜熹說。去年6月來台,一切順利,作品還在誠品上了架,單價800到1000台幣,一個月100多件的銷售量,忙得必須再雇一名幫手。
來台灣的決定正確嗎?「愈來愈覺得很正確,」兩人對看一眼,潘煜熹說,「虧5年都沒問題,可以安心地慢慢做。」
兩人現在已經變成有意移民台灣的香港人諮詢的對象,「一個月總有兩、三個來問,都是30幾、40歲的人,在香港都有不錯的工作,還有一個家裡很有錢喔,」陳玉香說。
「受夠了!」香港中產出逃
中產出逃的例子,俯拾皆是。「我的朋友有移民澳洲、新加坡,連德國都有,」金融業者許子軒說。
根據港府統計,光是今年第一季,香港就有3900多名公民外移。「97年那一波是老一輩,他們對共產黨都有不好的記憶,很恐懼,現在是年輕一輩的中產階級移民,」媒體人羅英光說。
香港這兩年流行談論移民台灣,就連月薪高達40、50萬台幣的大學教授,也有人實際行動。55歲的中大傳播學院教援馬偉傑,也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準備一、兩年之內「跟香港說再見。」
港人愛台 愛到想要住下來
【 香港人近年赴台,目前已創下兩個「新高」,按已有的趨勢來看,「第三高」有可能到來。
這兩天快過新年,駐香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嚴重光心情大好,因為熱了多年,年年「破關」的赴台觀光人數又快突破。嚴重光估計,今年港澳人士赴台觀光,可再創新高了,這個新高人數,是一百六十萬人次。
還有香港人到台灣玩玩就想住下,於是有了第二個新高,即香港人士移民台灣的人數,在去年就創出了個「十六年新高」。
今年香港準確移民台灣人數,還得等內政部移民署的數字,但有香港移民公司的人士說,過去香港的移民公司大多數是辦美加英澳等地的,今年年頭開始,就出現了專業的移民台灣公司。
在這兩個新高之外,還有一個香港社會開始留意的新動靜,那就是香港年輕人跑到台灣去創業,這方面香港當局沒有數字,但有研究青年問題的人士稱,這是個「動向」。最今年初台北出現一間名為TaxiGo的公司,據說不到半年已吸引到二千五百輛台北計程車加入,目前增至四千輛。這間公司的執行長陳泰成就是香港人。】
smallbeetw wrote:
不要以為香港人對臺...(恕刪)
人家愛的是人民幣阿,傻傻的
中國人愛的也是人民幣阿,賺飽後哪個不是趕快移民改當外國人
習近平的外國家人:
1. 弟習遠平,香港永久居民,並入籍澳洲,是國際節能環保協會會長。
2. 大姊齊橋橋 ( 隨母姓 ),入籍加拿大,是北京中民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3. 二姊齊安安 ( 隨母姓),入籍澳洲,是深圳大唐移動通信的幕後老闆。
4. 獨生女習明澤,已經取得美國綠卡,並在哈佛大學讀書。
5. 習近平二姊的女兒吳雅凝入籍奧地利。
6.2012年,彭博社披露習近平家族至少3.7億美元的投資,擁有價值17.3億美元的稀土公司18%的間接持股,還有2020萬美元的上市科技公司控股、在香港擁有逾5000萬港元房產等巨額財富,將商業利益橫跨礦業、房地產、手機設備等領域。不過這些財產都在習近平的大姊、二姊、弟弟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