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中國再次把美國關稅調整到125%,並且對半導體採製造地制,就是即使是美國廠牌,只要不是在美國製造,都不必加關稅,反倒台積電如果去美國,變成美國製造,他的客戶全部都會被加關稅,除非他們不想要中國市場,所以台積電去美國就有變數了,這樣所有半導體只有INTEL受影響,AMD是在台灣製造沒問題
所以想買INTEL CPU的不用擔心,暫時不要買,沒了中國市場,過陣子會求著大家買,倒是AMD的CPU一樣搶手缺貨
個人積分:9423分
文章編號:91410152
個人積分:9946分
文章編號:91410372
作者 Atkinson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1 日 15:15 | 分類 中國觀察 ,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美中關稅戰升溫,中國半導體產業要求原產地認定規則
因應美國關稅戰,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11 日公布,針對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日前,該協會向會員單位發出說明,要求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積體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提醒會員單位,請在申報時準備好 PO 證明資料,以備海關核查。還表示,具體規定請大家認真學習「關於非優惠原產地規則中實質性改變標準的規定 海關總署 122 號令」的內容。其提出建議,就是「積體電路」無論已封裝或未封裝,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申報。
市場人士說明,也就是類似蘋果、AMD、高通等這些台積電代工晶片,原產地是台灣。
英特爾、德州儀器、ADI、安森美等美國工廠的 IDM 廠家晶片原產地為美國,可能會享受 84% 以上關稅。
基本上是明顯針對美國本土的生產製造,刻意把封裝地=最終組裝生產的通例給換成了認定生產核心主要地,所以intel或是一些像GF在美國本地半導體廠主要製造得產品中招
不過這些公司都有海外廠在,如果認定不變可能會改從海外廠生產銷中國,美國廠得則拿去銷其他地區,不過轉換需要時間,中間這段空檔會不會中/美政策又變或是怎樣不知,這類非技術得話題建議盡量在時事區談就好
個人積分:5521分
文章編號:91410714
真正影響到的是使用intel7/4/3跟後面的18A製程的相關產品(尤其是xeon這類純intel製程的),台積電亞利桑廠n4要到年中才有大概3萬片(月)產能,基本上暫時供應不太出美國本土以外的需求
intel先進製程的生產基地除了愛爾蘭廠外,就屬本土俄亥俄的研發基地能生產,本來按新規劃是縮限全球擴張回去擴充俄亥俄產能,現在被這一搞要怎走就又變得情況不明朗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