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指出,認為作為地緣政治武器的稀土,相當於是民主國家握有的半導體供應鏈,中國這樣的思維過於誇大稀土的份量。因為稀土的加工不是深奧科學,也不是極紫外光機(EUV)讓3奈米晶片設計實現的技術,後者才是投入數十年研發、斥資數百億美元的登月般創新。
幾乎所有常用的礦產元素都採用相同的製造程序:研磨、焙燒、漂洗、分離,在此領域,工程專家基本上較注重降低成本與安全風險,而非物理或化學方面的根本挑戰。中國在稀土生產的主導地位或許賦予其技術優勢,但在該產業中,這種優勢很容易被抹除。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214688
感覺打對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