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ozone0130 wrote:你都知道有政治因素還...(恕刪) 這和台灣和中國誰好棒棒無關,而是在於「腦袋」會不會被意識形態綁架,只會以「民粹」、「選舉」的觀點看事情,台灣民粹幾十年,發展停滯,只會政治嘴炮不幹正事,美國一個總統民粹3年,不幹正事,就把一個世界第一強權搞的病懨懨,大陸沒我們自由,但政府能力強,有在辦正事,所以國力日強,人民生活日好,辦正事很重要,台灣要引以為戒。
29x5x5x2 wrote:關鍵技術都不是中國研發的,中國飛機夢遙遙無期 機身,電子系統較容易解決,但商用飛機的發動機難解決沒幾國有能力研發了目前大都是英國勞斯萊斯,美國惠普,奇異三家為主就連法國的近幾年空中巴士民航機也是如此(早期有用法美合資的CFM國際的引擎)如果拿非那幾家的發動機會陷入跟前蘇聯客機一樣高營運成本的困境
hx135cb750 wrote:機身,電子系統較容易(恕刪) 要卡,讓產品的供應有政治風險,除非永遠獨一無二,否則遲早被取代,你有足夠的市場,就會有人投入,大陸的發動機產業不是沒有,衹是國外的目前較好,如果買不到,就會全力發展自家的,當然這種趨勢,競爭和發展,必須以較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不算短。
Erichuangtw1980 wrote:大陸的發動機產業不是沒有,衹是國外的目前較好, 沒錯,客機引擎不是有,推力夠就好,可靠,運作成本低才是重點好圖狼 wrote:你以為運二十是怎麼飛上天的 商用機要求的是可靠,運作成本低,跟軍用要求不同要不然為何俄國客機上面不是全面採用自產發動機你去看看中大型噴射民航機的發動機是用那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