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殲二十 wrote:
又是這種籠統回答,其...(恕刪)


那等你來精準回答阿
多厲害的神器阿
一定發現
不能干擾
一定命中
多神啊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那等你來精準回答阿多...(恕刪)

是你自己說可以大幅度降低東風命中率的。
可再問你到底具體辦法是什麽,你是一點實在的都說不上來啊,又想用反問轉移視線。
殲二十 wrote:
是你自己說可以大幅度...(恕刪)


有說了阿
是你自己不懂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烏俄交換戰俘 100名返烏士兵 近半重傷或曾遭酷刑

俄烏兩國政府週一(10日)均對外宣布,逾200名俄國、烏克蘭士兵,已透過交換戰俘管道,返回家園。

據《美聯社》報導,俄國國防部表示,按照此前與烏克蘭達成的協議,共106名俄國士兵從烏克蘭拘留所獲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則表示,俄國釋放了100名烏克蘭戰俘。

烏克蘭內閣臨時機構「戰俘待遇協調總部」(Coordination Headquart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宣稱,返回烏國共計80名男兵、20名女兵中,近半「受到重傷、生病或曾遭受酷刑」。
車臣又把自己無辜年輕人派往烏克蘭扎波羅熱了.

俄國要打仗, 關車臣什麼是呢?

卡德羅夫這傢伙真的不愛自己的國家, 只愛他自己.

==============

在瓦格納傭兵猛攻烏東要道巴赫穆特的同時,俄羅斯的附庸車臣也開始進軍烏南大城扎波羅熱,以防烏軍展開春季反攻。
烏俄戰爭已深深重創中國的內需消費, 中國汽車第一季銷售衰退13.4%, 兵敗如山倒, 越搞事越大

剛剛中國公布3月份汽車銷售量, 中國車廠降價促銷"大戰敗". 降價完全無效. 東風一台降價40萬與BMW賣57萬, 都無法拉抬買氣. 中國車廠割喉戰失敗, 集體陷入財務困境是無法避免了.

** 可是台灣3月份汽車銷售量達到年增12%, 領牌數創下18年同月新高, 而且"豪華轎車"領牌數也創下台灣歷史單月最高紀錄, 比去年同月成長近四成..... 台灣景氣火熱到不行.

** 而且美國也已經公布3月新車銷售量, 3月份大增8.8%, 達到137.66萬輛. 第一季銷售也達到358.83萬輛, 比去年成長7.5%

中國果然是烏俄戰爭期間, 經濟, 人命, 與政情受傷最重的國家

========

車商打價格戰、買氣低迷 中國3月汽車銷量成長弱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CPCA周一(10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 3 月乘用車市場銷售 158.7 萬輛,年增 0.3%。該機構表示,3 月銷售偏弱,是由於消費不旺和市場價格混亂,帶來的觀望氣氛加重等綜合因素影響下的結果。從單周走勢來看,3 月前兩周的銷量嚴重偏低,進入下旬後市場才逐步回暖。

今年第一季,乘用車累積銷售 426.1 萬輛,年減 13.4%。CPCA 分析指出,這是受到本世紀最早的春節、預期刺激政策帶來的觀望、價格戰進一步助長觀望情緒等綜合因素的影響。

========

3月新車銷量 奔18年同期高

台灣3月汽車總市場整體買氣超強,加上汽車零件供應鏈不若過去兩年短缺、部分進口車品牌到港較為充足,進一步推升整體車市,3月新車領牌數高達4.4萬輛,較已上修的單月估值更高,年增12%,創18年同期新高紀錄。


累計第一季新車總市場11.18萬輛,年增7.1%,明顯優於去年同期,可見在政府多項老車汰舊換新購車補助,以及各車廠持續導入新商品及擴大促銷策略刺激下,民眾對於購買新車的需求在疫情之後未見改變。

全球零件供應逐步回穩,原廠新車供應也較過去兩年充足,部分品牌今年以來大量到港,亦同步推升豪華進口車3月領牌一舉衝高至12,021輛,創豪車單月領牌紀錄,較去年同期成長37.2%,成長幅度高於整體車市。

豪華車上一次創逾萬領牌數為去年12月,在TESLA集中到港領牌4,073輛推升下,當月達10,727台,再往前則是2021年1月時領牌數10,410輛。
=========
watching-guy wrote:
烏俄戰爭已深深重創中...(恕刪)


崩潰的亂扯喔
中國第一季的消費增長又不差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烏俄戰爭高通膨, 全球人類去除非必要開支, PC市場大幅萎縮, 將要重創中國代工生產,

PC大廠紛紛提出銷售警訊, 全球Notebok PC與Desktop PC 銷售量大幅萎縮. 將嚴重衝擊中國代工與外貿. 這次真的會打趴中國的出口了.

2023年Q1, 中國自己的本土品牌聯想的銷售量狂減30.3%, HP減少24.2%, Dell減少31%, Apple 減少40.5%, Asus減少30.3%

IDC預估庫存要到Q3才能消化完畢, 換句話說, 會大幅減少向中國下單PC製造量.


但是這幾天, 伺服器公司紛紛傳出營收捷報. 顯示在伺服器市場, 企業仍加大力度擴充設備. 但是因為美國對中國製造的伺服器加徵15%傾銷稅, 因此在歐美的伺服器在中國生產的比重已經下降很多了.

===============

Q1全球PC出貨量暴減29% 蘋果狂減4成最慘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 4月9日發佈的最新報告,2023年第一季,全球PC出貨量較2022年同期大減29%至5,690萬台,已連續5季呈現衰退,並低於2019年初的水準,反映疫情對於PC銷售的提振力道持續消退。

觀察個別品牌表現,前五大品牌於第一季出貨量均有所下滑,且全數面臨兩位數跌幅。市佔率以22.4%居冠的Lenovo,第一季全球出貨量年減30.3%%至1,270萬台,排名第二、第三的惠普(HP)和戴爾(Dell)出貨量也分別大減24.2%、31.0%。蘋果跌幅最慘,較2022年同期狂減40.5%,華碩(2357)排名第五,出貨量年減30.3%至390萬台

IDC研究經理Jitesh Ubrani在報告中寫道:「即使業者祭出大幅折扣,通路及PC製造商仍可預期高庫存將持續到今年年中,甚至可能延續到第三季。」短期內PC出貨量將繼續承壓,但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加上升級Windows 11帶來的換機潮,PC出貨量有望在年底恢復成長。
烏俄戰爭已深深重創中國的出口訂單, 廣交會問卷結果嚇壞中國商務部

中國副商務部長說, 廣交會即將在下周登場, 回收1.5萬份問卷, 顯示外國買主的採購金額將大幅縮減

這都要歸功於中國2025中國製造, 美中貿易戰奉陪到底, 缺乏外匯, 以及可能即將失去開發中國家優惠地位.... 等等貿易障礙. 使得中國確實已陷入L型長期衰退趨勢. 國際買主紛紛走向東南亞印度, 不再集中下單在中國了.

台灣奮起, 中國衰敗, 趨勢已經成形.

===========================
大陸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昨表示,國際貿易指數反映國際需求不暢通,從已回收的廣交會一點五萬家企業調查也顯示,主要困難是訂單下降、需求不足,今年外貿形勢嚴峻複雜。但他也說,經濟復甦與外貿新優勢提供動力,同時有些省分的訂單也在逐漸回升。
===========================
watching-guy wrote:
CPCA 分析指出,這是受到本世紀最早的春節、預期刺激政策帶來的觀望、價格戰進一步助長觀望情緒等綜合因素的影響。


這位W大德果然是自己舉的例子從來都不認真看就發上來的類型……
編外摸金校尉,野生洛陽鏟師。
watching-guy
中國向來都愛找藉口. 真正原因就是沒錢買車. 割喉戰引發觀望情緒, 自己拿磚頭砸自己的腳. 這麼簡單, 你也看不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