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economic wrote:
前面的快速機動
然後又電子干擾和其他干擾措施
單一就命中的機率不是那樣大
但利用戰術讓前面的機動範圍受到限制
那打中的機率就上升了
打航母也有點類似的邏輯
單點當然不容易命中
但如果幾個彈同時一個面
那命中就上升了


前面已說得很清楚了。

十秒鐘不到,你能有多快速的移動?你是要老美航母突破地球上的物理限制嗎?

電子干擾的問題,你說到現在,能否告訴我,就當航母一早就能知道自己是東風的目標,那他到底要打開電子干擾來逃跑,還是保持電磁靜默來逃跑呢?

另外電子干擾要怎逃過天上衛星的監控呢?
"中國衛星實現全天候實時監控。。。

中國自2006年遙感衛星1號發射升空,10年已發射43顆衛星,其中除數顆到壽失效外,仍有大批衛星在太空中正常工作,組成包括雷達和光學偵察能力的完整太空監視網絡,這也是除美國NROL系列衛星之外規模最大的天基偵察網絡。

對於中國遙感系列衛星發展,國外軍事觀察家、航天愛好者也非常感興趣,他們根據各種報導和資料為遙感系列衛星劃分類型。

根據著名航天網站Gunter's Space Page的文章,遙感系列衛星主要分為3類,一為雷達成像偵察衛星、二為光學成像偵察衛星,這兩類均為數據傳輸型衛星,即拍攝到的照片直接通過無線電數據鏈傳回地面,不需要返回膠卷;最後一類為主要執行海洋監視任務的電子偵察衛星,可以監測海上艦艇編隊、特別是美軍航母戰鬥群的海上活動。

雷達成像偵察衛星和光學成像偵察衛星又可以劃分為數代。

先說雷達成像偵察衛星,雷達成像是指星載合成孔徑雷達通過積累信號來合成地面照片,具有不懼雨雪等惡劣天候、可穿透地表樹木、草叢等遮蓋物的優勢。

遙感1號衛星即為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我國第一代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還包括遙感3號和遙感10號。

根據國外報導,遙感1號、3號和10號採用L波段合成孔徑雷達。

遙感6號、遙感13號和遙感18號則被認為是我國第二代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相對上一代的改進是採用X波段合成孔徑雷達。X波段的波長比L波段小得多,成像分辨率也就大大提升,

光學成像方面,遙感系列衛星發展到3代,遙感14號衛星為第三代。

設計壽命2年的遙感2號衛星滿7周歲時仍然健在,壽命上僅次於壽命8年的海洋衛星1號。有資料透露因高性能電池技術的突破,中國衛星壽命已達到15年。

遙感5號、12號和21號這3顆第二代光學成像偵察衛星的分辨率目前未有準確數據。

但根據外媒分析,中國發射的高分2號民用成像衛星即是遙感5號的軍轉民成果。高分2號的最高分辨率為0.8米,運行軌道高度為600公里,而遙感5號的軌道高度為480公里,照此推算,遙感5號的最高分辨率大約為0.65米。

2012年5月10日,我國發射遙感14號衛星,外媒稱這是中國第三代光學成像偵察衛星,分辨率可能提高到0.3---0.45米左右,這個指標已超越印度Carotosat-2衛星和日本ISG衛星,躋身與法國、俄羅斯同列的光學成像偵察衛星第二梯隊。

中國已構建強大天基海洋監視系統,已能實時監控對手一舉一動。

美國的航母打擊群、兩棲戰鬥群等海上力量對我國構成巨大的威脅,

近期公佈的一段“吉林一號”衛星拍攝的視頻,顯示中國的實時監控能力,這還只是公佈的民用衛星。

該視頻拍攝到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機場畫面中可以清楚看到機場實時調度情況。據悉“吉林一號”組星由4顆小衛星組成:主星“吉林一號”光學A星重420公斤,分辨率為全色0.72米;1顆重65公斤的靈巧成像驗證星,2顆分別重95公斤的搭載星——靈巧成像視頻星,可以拍攝4K超清視頻,分辨率為1米。

這個級別的分辨率,完全可以“直播”軍港、機場等要地的實時調度情況,也足以識別重型武器裝備的型號。足以看清300多米長的航空母艦輪廓,直接判斷目標屬性,甚至可以區分驅逐艦和護衛艦。

應該說,這次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從本土母港萬里奔襲西太戰略海域的行動,在出發時就會被中方嚴密監控,並有能力對其實施全程實況直播。美航母出港就被嚴密監控,中國衛星竟能對其實況直播

實際上中國在去年四月份已經公佈吉林一號拍攝的美國費城海軍造船廠照片,照片中整個船廠都有一覽無遺,可以清楚地看到停泊在碼頭內的美軍驅逐艦和航空母艦。這還只是民用衛星,軍用衛星只能更先進。
遙感系列軍用衛星中就有大量專用海洋監視衛星。

2009年12月15日發射的遙感8號衛星運行在軌道高度1200千米,軌道傾角100.4度的太陽同步軌道上,從新聞視頻看,它並不是雷達或電子偵察衛星。

作為光學偵察衛星,它的軌道有些過高了些,只能用於廣域普查用途,而需要專門發射較低分辨率的寬幅成像衛星進行偵察的對象,恐怕只有大洋上的艦隊了。

遙感8號的同型衛星還有遙感15和遙感19號。

除光學寬幅成像衛星外,對大洋上航母戰鬥群監視,更主要依賴電子偵察衛星,因為大型海上艦隊會有很多電子信號輻射。例如美國就先後發展三代NOSS"白雲"海洋電子偵察衛星系統。我國遙感9號、遙感16號、遙感17號和遙感20號就是用於海洋監測的電子偵察衛星。

美國NOSS"白雲"、我國遙感9號等都不是單一的一顆衛星,而是由3顆鄰近衛星組成的星座,這樣可以實施三點定位,從而確定敵方海上編隊的位置。

我軍目前已形成非常強大、可與美軍並列的海洋偵察監視能力。在戰時,我軍可以先使用遙感9號等廣域電子情報衛星進行普查搜索,隨後調用遙感8號之類的廣域成像衛星進行進一步確認,最後使用更高精度的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和光學成像衛星進行最後確認。

正是這個由將近20顆衛星組成的海洋監視系統,東風21D等反艦彈道導彈才能真正形成戰鬥力,戰時可在千里之外就對敵方航母戰鬥群發起打擊。

中國的遙感系列衛星家族已經發射43顆衛星,整體實力僅次於美國。"
殲二十 wrote:
大陸只是要回歸互惠互...(恕刪)


務實來看對台灣來說不管是幫助還是影響都不大
時間都跟競爭者比太晚了
所以台灣除了WTO架構下的0關稅
基本沒啥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早就在沒能跟大市場簽訂的時候就差不多不行了
ECFA對台灣來說就是那幾個產業還能夠在中國與包含東南亞的公平競爭
但台灣畢竟人口老化減少了
加上能源和水都不夠等問題
直接淘汰一些低階低效的產業還比較實際

反而是台灣自己要多開放一點市場
把C/P比較好的東西放進來增進國民福利
就拿家電來說
真的貴又爛的一堆
不開放中國但那一堆日本牌子早就大多都賣給中國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前面已說得很清楚了。...(恕刪)


一開始說10多秒變成不用10秒喔
調整姿態都不用減速的喔
你是看過最高速可以精準入灣的喔
基本物理你都不懂嗎
這麼準帶那麼多彈幹嘛
美國也不過不到300艘船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吹噓了一推
來場演習
打打S型移動的高速船隻
不就可以跟世界證明了
反正老共下船如下餃子
打個一艘而已
等於沒有少
Derek2025
大型航母怎樣高速S型移動?要不要做個漂移入彎?
饅頭
Derek2025你在搞笑嗎?還是在賣弄自己的無知啊?老共的航母不能S型機動,但是老美航母做S型機動的影片一堆啊
economic wrote:
想太多還水下500那...(恕刪)


https://kknews.cc/military/mblaj6p.html
2018的新聞, 中國相關的軍聞 都不是新聞
都是必定實現的 何況都過去5年了

美國的搜尋技術只能算還可以
但是美國的激光比中國的差太多

網傳J20 都飛到B1 旁了 都不知不覺 直到看到
kch008 wrote:
https://kknews...(恕刪)


新聞就真的喔
那轟20新聞這麼多東西呢?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一開始說10多秒變成不用10秒喔
調整姿態都不用減速的喔
你是看過最高速可以精準入灣的喔
基本物理你都不懂嗎
這麼準帶那麼多彈幹嘛
美國也不過不到300艘船


這有什麼好辯的?
我給你多5秒,一架重型航母15秒可以跑多遠?

至於說調整姿態用不用減速,你這是問題還是答案?你其實知不知道東風是用什麼方法轉彎?
Derek2025 wrote:
這有什麼好辯的?我給...(恕刪)


幾百米阿
就閃過了阿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kch008 wrote:
https://kknews...(恕刪)


你那張圖都寫得很清楚,那件武器叫沉默擸手。就是在沙特打無人機一戰成名的那款武器。

“沉默獵手低空雷射防空系統是基於汽車平台的雷射武器系統,主要用於追蹤、獵殺低空飛行目標,可以在地空防禦和野戰環境中攔截低空無人機,還可以應對光電探測以及一些制導武器。”(維基)

暫時,能真正探測到海底狀態的非常規雷達,我只看到過一種資料,就是量子雷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