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二十 wrote:我都懶得跟你說了,今(恕刪) 經濟不是這樣看的啦單拿GDP本跟沒有多大的意義以美國來說增長放緩外主要在通膨太高了以年曾3.6來說價格都平均高7%以上了那意思是數量極大機率是下降的不算多好的消息俄羅斯的GDP那得看基礎拿美元計價當基礎盧布在二月暴跌用美元計價當然難看阿所以你說的四月其實也是類似到底四月盧布又回到戰前水準了但俄羅斯利率很高盧布大跌時當然物價也大幅度上升要多看看一陣子才知道物價是否穩定了那俄羅斯央行能否把利率也調到戰前水準然後俄羅斯其實也跟美國一樣價格上升時數量極大機率也是下降的
這是一次庫存清理大行動,對雙方來說也是。之後還有大量二戰存貨的,可能只剩下中國了。“波蘭已向烏克蘭提供200多輛T-72坦克俄烏戰爭仍在持續,波蘭向烏克蘭提供了200多輛坦克。波蘭廣播電台4月29日報導稱,波蘭當局已向烏克蘭運送了200多輛T-72坦克和數十輛裝甲步兵運輸車。報導稱,這些坦克足夠組成兩個旅。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日前也證實,波蘭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坦克,但他沒有提供更多的具體細節。除波蘭外,德國政府發言人25日表示,德國很快將就是否向烏克蘭提供100輛老式“貂鼠”式步兵戰斗車做出決定。路透社報導稱,如果德國政府批准,這將是德國向烏克蘭提供的第一批重型武器。有消息人士表示,德國武器製造商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還計劃向烏克蘭提供88輛豹式1A5型坦克。目前該公司正尋求出口許可,以便在未來幾個月內修復這些武器裝備,而後運抵烏克蘭。”
Derek2025 wrote:這是一次庫存清理大行(恕刪) 中國沒有多少二戰存貨啦當時中國生產力太低了後面又打了韓戰與蘇聯對抗時有建立一些軍火存貨但以現在的生產力那些從現在生產力看來也不多甚至可能不見得有多少支援巴基斯坦的時候連現役裝備都送去了火炮庫存恐怕也差不多也會送去吧
“戰事膠著!烏克蘭祭出“焦土戰術”美國國防部28日做出最新研判,俄軍在頓巴斯地區的攻勢正緩慢地取得進展,在部分地區,烏克蘭有能力發起持續性的反擊。俄烏戰事4月29日進入第65天,戰況呈現出愈發膠著的跡象。盧甘斯克地區的北頓涅茨克是目前烏軍控制下最東面的主要城市,也是俄軍在頓巴斯地區最重要的進攻目標之一。據英國天空新聞台報導,這座城市從戰事第一天起就遭到俄軍的打擊,持續至今。截至當地時間4月27日,當地警察局大樓上飄著的依然是烏克蘭國旗。在北頓涅茨克周邊,魯別日諾耶、波帕斯納亞等地也都是俄烏激烈爭奪的對象。在魯別日諾耶展開的戰鬥類似於此前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周邊,參與進攻的是來自車臣的特種部隊和盧甘斯克武裝——他們需要一棟樓接著一棟樓、一個單元接著一個單元地進行巷戰。據俄媒報導,俄軍目前已經基本控制魯別日諾耶市區,但烏軍仍會隨時從郊區發起反擊。馬林卡緊鄰頓涅茨克市,處於俄軍向烏克蘭腹地深入、進一步控制頓巴斯地區的重要路線上。自三月中旬以來,這座人口僅1萬人的小城控制權幾度易手。根據烏方的說法,俄軍自4月下旬再次啟動了新一輪大規模攻勢。美國國防部在28日提供的最新戰況分析中指出,俄軍仍然在從本土向頓巴斯地區增派人員和裝備。同一天,俄羅斯車臣共和國領導人卡德羅夫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視頻稱,由數百名志願者組成的新一批部隊已經開赴烏克蘭戰區。他表示,這支部隊從車臣最好的教練那裡學習了射擊等技能,可以很快就開始執行戰鬥任務,堅決完成俄總統普京下達的任務。五角大樓同時表示,儘管俄軍攻勢不減,但烏軍仍有能力發起持續性的反擊。據《紐約時報》報導:烏軍正在頓巴斯地區復制此前在基輔方向採用的“焦土戰術”。所謂“焦土戰術”指的是通過破壞農作物、工業設施及交通線的方式,延緩甚至阻止敵方進攻。在基輔以北大約40多分鐘車程的村子傑米季夫,烏軍2月25日,也就是戰事第二天開閘放水,故意洩洪,淹沒了村莊不少地區。有西方專家稱,俄軍未能佔領基輔、最終撤出,這種“焦土戰術”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目前烏克蘭全境已有超過300座橋樑被炸毀,俄軍坦克等重裝備不得不臨時搭建浮橋過河。儘管“焦土戰術”可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烏克蘭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官方數據顯示,兩個多月來,烏全國交通基礎設施蒙受的損失高達850億美元。”
Derek2025 wrote:“戰事膠著!烏克蘭祭(恕刪) 這種平原的據點爭奪除非拿戰略做高殺傷的轟炸不然就是類似二戰甚至一戰那樣慢慢推然後還會彼此爭奪俄羅斯的經濟也支撐不了太密集砲擊烏克蘭其實也差不多俄羅斯其實真的都從軍事角度不管對方軍民的死傷派戰鬥機護航TU-95攜帶現代的高殺傷力彈藥做轟炸然後地面部隊推進但現實很難這樣做國際上包含印度或中國這類可能會被迫跟俄羅斯劃清界線那就只能慢慢推了
老美說穿了就是一個戰爭國家,它的生存就是要有戰爭,但又不能讓戰火波及國內。老美最大的工業就是賣軍火,老美要生存就必須要損人來利己,這就注定了老美必須與和平為敵。“盧布結算令生效滿月歐洲國家要“斷氣”了中新網北京5月1日電(管娜)5月1日,距離俄羅斯要求“不友好”國家和地區的客戶用盧布購買天然氣的法令生效滿月。僅僅30天,歐洲國家就已陷入兩難境地,水漲船高的能源價格,令民眾苦不堪言,進而引發社會動盪。美國則開拓了市場,成為這場能源“戰爭”的唯一受益者。“斷氣”成現實4月27日,俄羅斯宣布已經暫停向波蘭、保加利亞供氣。這是4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盧布結算令後,首批被“停氣”的客戶。此後,歐洲市場氣價一度上漲20%。同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相關人士還透露,多名歐洲天然氣買家已滿足了俄羅斯的支付要求。彭博社還援引了消息人士的話說,已有4家歐洲企業開始用盧布支付購氣費,另外10家企業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開設了賬戶。對於俄羅斯而言,這種“動真格”的做法除了是一種震懾,更是緩解了受到製裁的壓力——既然西方聯合製裁俄羅斯,那俄方必定會用最嚴厲的反擊回應。畢竟,俄羅斯能源供給對於歐洲國家格外重要。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認為,“盧布結算令”對俄羅斯而言可能會對穩定盧布的匯率有一定幫助,“特別是在西方制裁以後,盧布曾經一度大幅貶值,現在又有所回穩”。但張弘同時指出,俄羅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面臨比較困難的經濟環境和安全環境,國際體系及國際格局也會因此發生變化。歐洲國家進退維谷面對俄羅斯的回擊,歐洲國家從“鐵板一塊”四分五裂,就連英國、法國等對俄較為強硬的歐洲國家,也上演了前腳拒絕,後腳接受的“變臉”戲碼。有媒體分析指,在全球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情況下,歐洲短期內不大可能完全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目前,德國、西班牙等多國已經宣布重新啟動已退役的燃煤電廠,希臘公共電力公司運營的褐煤礦也恢復工作,意大利則出台了名為“恆溫行動”空調使用新規。但種種應對措施只是緩解能源危機的杯水車薪。面對高企的能源價格和陡增的生活成本,民眾的生活陷入艱難的境地。在波蘭,天然氣價格一度暴漲近80%,不少住在鄉間的波蘭人,已經將自家的天然氣管道關閉,自行到允許採伐的林木區砍柴取暖。英國民眾則上街抗議能源價格上漲,要求首相約翰遜下台。張弘認為,歐洲國家既不能完全與俄羅斯能源脫鉤,又需要製裁俄羅斯,這令其陷入尷尬境地。而放眼未來,張弘表示,由於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多數國家還是會選擇接受“盧布結算令”,“保證歐洲的安全,保證歐洲的經濟穩定,保證就業,這對於歐洲國家來說是有益的”。美國成唯一受益者?在烏克蘭民眾流離失所、俄羅斯飽受制裁、歐洲遭遇能源短缺之際,美國卻一直在幕後推動衝突持續,還收穫了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利益,成為唯一受益者。數據顯示,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量3月增長近16%,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對歐洲的出貨量繼續占主導地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也稱,美國已加速運送液化天然氣到歐洲,以彌補歐洲天然氣缺口。美國頁岩油和液化天然氣成本和售價較高,原本在歐洲市場並不具備競爭力,但如今,歐洲國家不得不放棄廉價、便捷的俄羅斯能源,轉而購買美國的高價能源,助力美國能源在國際市場上的開拓。張弘表示,俄烏衝突下,美國重新回到了國際舞台的中心,迎來了外交的“高光時刻”。一方面,美國的國際政治影響力上升,跨大西洋聯盟重新團結;另一方面,美國打開了能源對外出口,美國軍工企業大量販賣軍火,賺得盆滿缽滿。這些對美國來說,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economic wrote:這種平原的據點爭奪除非拿戰略做高殺傷的轟炸不然就是類似二戰甚至一戰那樣慢慢推然後還會彼此爭奪俄羅斯的經濟也支撐不了太密集砲擊烏克蘭其實也差不多俄羅斯其實真的都從軍事角度不管對方軍民的死傷派戰鬥機護航TU-95攜帶現代的高殺傷力彈藥做轟炸然後地面部隊推進但現實很難這樣做國際上包含印度或中國這類可能會被迫跟俄羅斯劃清界線那就只能慢慢推了 現在是老美要迫中國與俄羅斯站在同一陣線,想把中國拖下水,而台灣郤在不斷找死。老美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懂中國,不明白中國。若中國真的下水,到時脹的就不只是食物能源了。
都說老美一直在下臭棋。連事前和印尼溝通都不做,就直接放話有他沒我了,結果換來現在進退維谷。(還是老美真的還以為,到了2022年世界還是以老美為首,老美說不,沒人敢說是吧!)“普京有點豁出去了這給拜登出了一個大難題!普京有點豁出去了,但這給拜登出了一個大難題。外交難題。美國現在有點進退兩難。因為之前美國已經劃出了紅線,要將俄羅斯驅逐出20國集團(G20),在沒驅逐之前,俄羅斯參加的活動,美國不參加。也就是說,今年的G20峰會,如果普京參加,拜登就不參加;G20財長會,如果俄羅斯外長去,耶倫就不去。G20處於前所未有的撕裂中。要知道,G20峰會,還是當年小布什拍板確定的,當時正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世界經濟風雨飄搖,美國處於崩潰的邊緣。怎麼辦?全世界來商量怎麼辦,或者換句話說,怎麼幫美國渡過這個難關。國際社會不缺少峰會,但缺少高效率有影響力的峰會。國家如果太多,一個領導人發言一次,就可能要開很多天;國家如果太少,繼續像當時的8國集團(G8)一樣開會,已經不管用了。最後,小布什拍板,就G20吧,裡面有西方七國,還包含了所有重要的新興大國,更主要的,按照一些領導人所強烈建議的,裡面必須有中國。G20峰會由此橫空出世,一個國際經濟新秩序就此開始。一年一度的G20峰會,也成為世界最重要的領導人聚會。但國際政治很詭譎,2014年俄烏衝突,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西方嘩然,俄羅斯被踢出8國集團,G8變成了G7。現在又是俄烏大戰,美國劃下道道:G20應該驅逐俄羅斯,普京不准參加G20峰會。如果今年G20主席國是西方國家,譬如,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那答案很簡單,普京,對不起,你肯定拿不到請柬。但偏偏今年是印度尼西亞。印尼左右為難,美國這邊的壓力很大,得罪美國,後果很嚴重;但那邊,得罪俄羅斯,俄羅斯也不是善茬,我也犯不著。怎麼辦?印尼人也有辦法。印尼總統佐科,分別給普京和澤連斯基打了電話。他告訴普京,他希望戰爭能早日結束,印尼願意為和平解決衝突做出貢獻;他告訴澤連斯基,印尼準備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但軍事援助就免了,因為這與印尼憲法和外交原則相違背。最後,他鄭重發出邀請,普京你來參會,澤連斯基你也來。雖然俄羅斯是成員國,烏克蘭不是。但邀請烏克蘭,這是印尼作為東道國的權力。在一份官方聲明中,佐科說:“印度尼西亞希望G20團結,不要分裂,和平與穩定是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的關鍵。普京怎麼態度?普京很積極,當即對佐科表示感謝,確定他將出席11月份的巴厘島的G20峰會,他還祝印尼G20峰會取得成功。這應該也是全世界大國領導人中,第一個預祝峰會成功的領導人吧。這可能也是普京倔強的地方,你們不讓我去,我偏去。我就喜歡看你們看不慣我但又乾不掉我的樣子。烏克蘭很猶豫,雖然收到了邀請,但澤連斯基還沒表態,到底去還是不去。但這給美國出了一個大難題。1,印尼你真不聽話,居然還是要邀請普京。2,普京去了,拜登怎麼辦,抵制?3,如果真抵制,拜登不出席,西方都不出席,那風頭豈不都讓給了中俄。美國也是騎虎難下。所以,白宮的表態,顯得格外糾結。白宮發言人普薩基是這樣說的:拜登總統已經公開反對過普京出席G20峰會。還有6個月,所以我們不知道如何預測,我們現在無法預測,那(G20峰會)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已經表達了我們的觀點,我們認為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下,他們(俄羅斯)都不應該成為峰會的一部分。她並且提到,美國和印尼保持接觸,印尼對普京的邀請,是在俄烏衝突前就發出的。美國人也真是會找台階下呵。最後,怎麼看?簡單三點吧。第一,普京這次真是積極。明知道這是一場鴻門宴,哪怕印尼是東道主,但G20中一半是西方國家,肯定到時會被各種聲討,甚至奚落、怠慢、侮辱。但普京不怕,對俄羅斯來說,G20峰會,是爭取國際支持的重要場合。什麼知難而退,這是西方的幻想。管什麼龍潭虎穴,普京真有點豁出去了。所以,印尼一發出邀請,普京當即接受:去,我肯定去!第二,印尼真是絞盡腦汁。這也是很多夾在其中的國家,共同的感受。肯定都不想得罪美國,但也知道俄羅斯不是善茬。所以,佐科一狠心一跺腳,最後計上心頭:你們俄烏領導人,我都邀請了,你們都來啊。但印尼也清楚,美國肯定不高興,G20開不開得成功,真不好說;但美國秋後算賬,估計不會少。看美國的暗示,6個月會發生很多事。說得很有哲理,確實會有很多事。但都是什麼事呢?第三,美國現在也很尷尬。本以為印尼聽話,哪知道最後弄出這樣的么蛾子。按照美國透露出的風聲,如果這樣搞,拜登就不去了,他視頻參會或派低級別代表團。但這又帶來另一個問題,美國不去,西方國家也不去,那主角不就是中國和俄羅斯了嗎?這肯定又是美國最不想看到的。哦,另外,每年APEC和G20峰會期間,差不多都會逢上普京生日。人情世故,開會的很多領導人,都會恭祝普京生日快樂。記得2014年,就在巴厘島,普京還吃過一次生日蛋糕。拜登看了,會不會更生氣呢?他會不會逼著印尼,就將峰會改到自己生日那一天,11月20日?那可是他的80歲大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