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問題在風險阿化石能源...(恕刪) 不能指望中國把主要產油國的大部份石油都買了。委國石油儲量全球第一,可是產油量只排在第二十五位。中國能對委國提供的幫忙不單是當買家,更重要的是幫助委國把石油開採出來並且運得出來賣。
殲二十 wrote:不能指望中國把主要產...(恕刪) 那要算好開採成本阿那邊本來用的是美國的技術和設備要換中國的得要成本外基本開採成本那邊也相對高最低的好像是沙烏地基本成本就高了那就算連同設備技術投資也不會多大別忘了還有俄羅斯和伊朗這兩個簽長約的大戶對中國來說未來比較可能增長的是管道天然氣中國天然氣家庭管線的普及率還不算高然後天然氣發電取代一些燃煤發電也有空間這除了俄羅斯外中亞也有增長空間天然氣除了中東外印象澳洲也是主要出口國家之一外交戰略上購買也得考慮至於石油在電動車普及率還在增長下恐怕增長空間不大甚至可能趨勢是減少的
economic wrote:根本不可能跌到7.3...(恕刪) 短期內不太可能不過...美元的確持續強勢中...主要原因就是"美元荒"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持續減縮中再加上高利率之前美元低利時濫發在各國流通的美元都慢慢被回收...除了人民幣現在的歐元 日圓等 也都慢慢的在貶值中也許六月繼續升一碼...再加上AI題材正在發酵中....各國資金也的確都往美國流...現階段的中國AI科技還比不上美國的成熟..所以....為了避險保值等理由.....把錢放在美國AI相關股...對美國而言美元的升值會減少輸入性通膨...但對其他國家而言....貨幣貶值....意味著輸入性通膨變嚴重很多國家缺乏美元的結果...就是破產的可能性增加...也許下半年有很大機率某些國家會面臨破產...也許還會有美國傳統大企業面臨破產進而影響到某些小型銀行等...到時候美聯儲才有可能暫緩縮表...各國貨幣才會繼續回穩!!
hunginn wrote:短期內不太可能不過....(恕刪) FED上次為了救美國銀行短期資金就把收回的錢又丟回市場了所以現在市場沒那樣缺美元啦美元能現在這價位主要是歐洲(含英國)和日本的貨幣狀況比美元也沒比較好(日本那是更爛)所以美元指數相對還不錯亞洲最近有資產價格修正(可以去看越南和韓國房地產)所以資金有些跑到台灣來(台灣疫情期間資產價格上漲沒那樣多)但台灣後面也有可能有資產價格修正問題(外資來台不是長期投資而是買資產的)台灣股市高點房市成交量需要觀察看看
剛好今天閒著沒事...隨便說一下個人對AI的看法...覺得無聊的請自行跳過!!AI已經火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最近相關的題材股正在噴發...讓我想起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之前的一段時間也是瘋狂地爆發...在談論之前 先思考兩個問題 我在其他視頻中看到的你比較在乎牛市時沒有投入踏空?還是熊市時被套在最高點?這時候其實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如果你今天有100萬閒錢...大多數的人都是拚一把...因為即使輸了...就頂多賠100萬...但是贏了很可能好幾倍...如果你的資金是借貸的...你可能就需要更為謹慎...你沒那個條件被套在最高!!民族性也不同...中國人偏向謹慎...美國人則擅長投機...=========================現在的AI究竟是屬於哪個階段?...噴發期還是準備泡沫?比起兩三年前的原宇宙....AI其實更接近實用性....而且真的能提高生產率所以題材還會發酵很久...以目前來看...發展還在很初期....比較像在噴發期...因為各項技術都遠遠都還沒達到成熟期!!以市場占有率來說..目前才剛起頭市場還很空...美國擁有最先進的技術 晶片等...對於佔領全球的市場非常具有優勢....而AI所需的高端演算晶片也都掌控在美國的手裡...所以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美國的AI優勢...相當明顯...吸引了大量的資金!!進而影響了原本預計會遲緩美國經濟的衰退疑慮等....反觀中國....在AI的部分落後美國....在AI邏輯晶片算力也不如美國!!甚至在語言的弱勢上也不如美國...所以註定全球的市場...中國能獲得的利益....真的不高在AI的競賽中...稍微弱後....但是我認為這並不是壞事!!!因為中國有獨特的中文市場....足以養活屬於中國的AI產業...另外一方面暫時的落後並不代表永遠落後...尤其是這種AI的疊代性很高...雖然進度落後...但是可以參造別人的發展少走很多彎路!!==========================接下來關於AI的泡沫化可能!!所謂泡沫化並不代表這產業完蛋了...或是這產業失去希望....2000年的網路泡沫之後...到如今的網路...還是遠遠勝過2000的時候...那泡沫化究竟代表什麼呢?所謂泡沫化應該指的是...對於該產業的過度期待與樂觀消失了!!現在的AI產業....只要是沾上邊的...大部分的人都過於樂觀...產生的"估值"就會巨大...但實際上能帶來多大的效益...產生多少的利潤?這些才是最根本的!!首先是AI能帶來的生產力有多少?是否被過分高估?很明顯的一些簡易的 客服..和文書性作業..將被更少的人力取代...但是剩下的創造性產業等...就...有待評估...接著...AI所需成本消耗是否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高?AI是由大數據...加上高速搜索...不斷的深度學習...隨著時間推移數據會越來會多....需要的算力也越來越高...消耗的能量也越來越多...也許一開始一次運算消耗1度電...也許十年後龐大的數據庫消耗的電力可能就1.1度或更高...另外數據中心的建立成本也很高昂...雖然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能源消耗成本...但晶片疊代速度大約18-24個月....之後就會變成緩慢....AI產生的收入對比於投入的成本.....收益有多少呢?目前仍屬於未知...因此我認為.....AI的估值被誇大了當眾多的AI相關產業....被不斷的高估之後....也許過段時間...會發現投入不如產出....慢慢地就會有部分的AI經營不善或是無法突破技術關口...然後宣告失敗....破產或是被收購...很多AI的投資就化為烏有的情況...這就是泡沫化!!!!再加上現在屬於高利時代....不斷燒錢的行為...不是太多人能做到的...也許不久的將來就會看到某些投入AI的因為缺乏後續的資金被收購等....然後出現大魚吃小魚等....慢慢地剩下幾家巨頭....然後恢復正常發展...如同當年網路興起時 有 sina yahoo google msn 還有許許多多強力的搜尋引擎等慢慢地都被吞併了....所以中國的AI起步將較於晚...無法在全球AI機房架構上獲得太多利益...但是相較於各種浪費的投入...反而更能精準的...知道發展的方向...加上建置的成本會低於各國...也有能力快速疊代...追上去只是時間的問題...雖然說AI機房也可以視為具備生產力的基建。但是相較於5G通訊機房、能源設施等。我覺得成本過高時間過短。==================================最後談的是AI 的營利模式 和未來可能發展方向...(純個人觀點)在一般使用者上...應該屬於月費模式...類似現在的Netflix等...帳號會員制適合ChatGPT Office Notion等應用上...而在公司行號上...則屬於雲端機房...處理器...依照容量大小每月的月租等等以這兩種方式來看....現在Netflix和Google雲端服務等的營收...再兩到三倍應該就是未來的實際獲利能力另外在發展方向上.AI的深度學習...與產生的龐大資料...其實可以刪除縮減的...進而增加運算速度減少耗能只是資料庫越大越精準....再透過專門AI的刪除無意義的資料...可以達到用叫小的資料庫來達成精準度..AI的運算上...也許未來會採取分散式運算...也許未來會有部分的算力...由使用者的設備來進行運算.....也許會有專門的AI邏輯晶片....特殊功能的規劃查詢與篩檢...給不同的行業專屬....最後就是專屬的客製化AI團隊...專門針對個別公司客製化工作AI (客服 人事 行政等)但是我還是覺得以客服AI來說,建立後假設可以節省10名客服人員。每月省下40萬台幣。可是租賃AI機房可能每月20萬。每次有新產品都要重新效調。其實兩者相比並沒有省下多少。而且未來各國政府還有可能在雇用人力上還會有減稅措施。所以AI還是未來的大趨勢....只是某些技術能力不足的...可能就會泡沫化!!!對於AI的過於樂觀估值開始修正時....美國過熱的經濟...和長時間的升息後果...就會開始產生重大的影響.....但如同開頭所提的"會選擇牛市時踏空?"還是"熊市高點被套?" 見仁見智了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具專業性...也不是投資的建議等....
economic wrote:FED上次為了救美國...(恕刪) 三四月的確因為銀行危機。把錢重新投入巿場。美元指數也回落。不過五月份。看目前的狀況。我覺得聯準會大概率應該重新縮表500億以上。人民幣、歐元、日元才會同時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