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對歐洲來說成本最低是...(恕刪)
俄歐之間大概10年內沒有機會了。
利比亞管線穿越地中海機會還大一些
hunginn wrote:
剛好今天閒著沒事.....(恕刪)
economic wrote:
從算法的優化來說
那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的(不然GOOGLE技術沒比較差但怎沒大量燒前推書商用)
算法進步了那同樣的結果就不需要那樣高成本的硬體來支撐(當然OPEN AI也會進步)
我自己會去看商業是否進入順循環的模式
也就是微軟在AI上是否可以慢慢有足夠的收入來支持燒錢
那是超高成本的超大量運算
然後現在的就是分散式架構的
但個人PC上並沒有搭配運算的軟體阿
那高低不同的硬體短期派不上用場的
economic wrote:
我自己沒覺得AI進入爆發期
對生產力的提升在一些行業的確會發生
可商業模式並沒有個可持續發展的順循環模式
一年要燒這麼多錢
微軟不是做慈善的
長期沒有適合的商業模式那就變得不可持續
hunginn wrote:
短期內不太可能
不過...美元的確持續強勢中...
主要原因就是"美元荒"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持續減縮中
再加上高利率
之前美元低利時濫發在各國流通的美元都慢慢被回收...
hunginn wrote:
剛好今天閒著沒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