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俄烏開出停火條,共有4項投訴請求

俄提“新的領土現實”烏要要求在俄環境內設置“援衝區”



俄羅斯副外長米哈伊爾·加盧津28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烏開始停火“四要求”。加盧津表示,要現實持有久和平,烏克蘭武裝部停止敵人對行動、西方停止武器運輸,烏克蘭“必須回到中立的不結盟地位”和“拒絕加入北約和歐洲聯盟”,基本應承認人民行使自主權後出現的“新的”領土現實”。此外,俄羅斯還要求基礎輔助承諾尊重講俄語的人口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權利,宣布俄語為國語。“新的領土現實”,是指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及去年9月“公”投資俄羅斯”的烏東頓巴斯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4個地區。

隨後,烏克蘭方面拒絕了莫斯科的條款,並提出了自己的停火條款。烏克蘭總辦公室顧問詢問波多利亞克列的要求求清單,包括所有俄軍立即從基輔聲稱屬於自己的領地上拔出,“引渡戰犯”,在俄羅斯領地上設置“捆衝區”,以及“願意放棄俄羅斯在支持烏克蘭的其他國家收回的資產”

觀察指標,俄烏雙方在解決危險機的前提和方式上存在著根據本性的區別。雙方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國際法和明斯克協議,相互提出難以接受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要現實停火和治理解決起來似乎很困難。而且,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工業、北約加強在黑海地區的軍事存在、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援助等因素的影響下,俄烏危機有可能進入一步惡化。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26日表示,俄烏本場突襲將持續很長時間,可能會長達數十年。只要烏克蘭還存在這樣的政權,就會有類似於三年停火、兩年沖突這樣的循環。

烏克蘭“反攻”時間尚不確定
圖片

和談無望,俄烏的軍事衝突最近還有劇情的趨勢。烏克蘭軍方表示,27日至28日,俄方在夜間對基礎進行了自我俄烏衝突爆炸而來,“最大規格的”無人機攻擊。俄軍出動54架攻擊型無人機,對基礎的軍事及關鍵基礎設置施行攻擊,造成兩人死亡,三人受傷。但俄方52架無人機被烏防空部隊擊毀。

此次大規模模擬襲擊後18小時,俄軍再次對基輔發動攻擊。烏克蘭武裝部總司扎盧日內29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現提示,烏軍在基地及周邊地區擊落了敵方37張巡航彈、29架自殺式無人偵察機和一架無人偵察機。扎盧日內稱,俄軍從里海域空中的圖-95戰略轟炸機上發射了多達40枚Kh-101/ Kh-555 空射巡航彈,並從基輔南北兩個方向發射了35架自殺式無人機。

觀察指出,俄軍發動密集攻勢的背後景象之一是烏方正大力宣揚發動“反攻”。烏國家安全與國家國防委員會秘密書丹尼洛夫27日就稱,烏軍可能在“明天、後天或一周後”發起反攻。烏克蘭武裝部總司令扎盧日內同日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軍事宣傳視頻,稱“是時候拿回屬於我們的東西了”,也加入了國外對烏克蘭即將反攻的猜測。

不過,5月即將結束,烏方所稱的反擊仍未開始。失守巴赫穆特並在奪回該方面進展甚微,給烏軍反攻信心潑了冷水。而造勢已久的大反攻一旦失敗,對基輔當局將帶來災難性打擊。俄羅斯軍事專家馬特維丘克認為,巴赫穆特失守對烏軍事和政上造嚴重擊,烏軍可能擔心一旦倉促動大反攻,無法再承受失利帶來的結果。儘管烏軍部正進行一些試探性進攻,但這不是反攻。

美議員稱拱火俄烏衝突是“從未成功地花過錢”

俄媒評論稱,烏方當前陷進入靶面,由於負心反擊失敗可能會產生更大的負荷影響,基礎已經開始進行鋪墊,聲稱“反攻不是決定整個衝擊結果的最後一場決定性戰役”。

事實上,西方助推烏克蘭發動反攻,罔顧對烏國家和居民造成災難性後果的風險。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26日在基輔與烏克蘭總澤連斯基會面時一段演講,就引爆嘩然。



“俄羅斯人正處於死境,我們從沒成功地花過錢。”格雷厄姆說。

有評論指,格雷厄姆的言論暴露了“美國政策的真實面目的”。俄羅斯聯合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28日就此進行了批駁。俄內務部29日也宣布通繆格雷厄姆。俄羅斯偵察員會主席巴斯特雷金責成有關係部門對格雷厄姆的反俄言論提出刑事控告。”
馬英九投出統兩大條,稱島內大概率接受,其中一項已基本配備

日前,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暢談他關於兩岸關係的看法以及一些許個人意見。

在民進黨的惡意操作,以及外部勢力的頻繁干涉下,當台海局日利益緊張,對立加深、摩擦頻仍,稍有不慎,便有擦槍走火的風險。在馬英九看來,眼下兩岸局勢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處理所稱的“主權爭端”。大陸希望通過“一國兩制”的方式完成統一大事業,但在島內存在一定的阻力;台灣方面承認“一個中國”,但表述郤與大陸截然不同,兩者由此產生分歧與矛盾。

無論是“一國兩制”還是“一中各表”,其核心都是“主體性”的問題。馬英九指出,這個問題具有其獨特的“複合性”,不易得簡單的答案。但無論怎麼解決,均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解決方案必須和平,二是解決方案必須民主。假設在上述條件下所得到的結果,“相信島內能夠接受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關於這兩個點,和平統一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心願,也是大陸長久以來的堅守與展望,可以說已經基本具備。至於“民主進程”,緣於兩岸的認識並不盡相同,只能說是見仁見智,但也不妨坐下來議論協商。

當然,在兩岸問題尚未徹底解決時,“九二共識”是維繫兩岸和穩定的“定海神針”。國民黨慣於將往日選舉失敗,歸咎於“九二共識”,將其稱為“選票毒藥”。以侯友宜為例,在國民黨徵召前後,他對“九二共識”避而不談,甚至一度引發深藍陣營的疑惑。

作“九二共識”的倡導者,馬英九再度為其正名,稱“九二共識”已寫入國民黨章與綱要,任何黨員均要遵守。他認為這一點不存在於爭論中,也沒有任何問題。

民進黨當局為模糊“九二共識”的概念,曾試將與“一國兩制”混合為一談。導致許多不明真相的島內群眾,誤以為“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這種政治觀念的讀,容易被民進黨所利用,引發不必要的爭論。

馬英九在受訪時也談及此事,指明“九二共識”並不等同於“一國兩制”。台灣方面之所以以產這種錯誤解,都是拜蔡英文所恩。至於未來兩岸統的一個大業,是否要放於“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討論,馬英九認為為時尚早,因為兩岸與台灣內部尚存歧見,即要討論統一的方案細節,也必須遵循上述兩大條件。

關於“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的差異,我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曾作明確釋義。“九二共識”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它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而“一國兩制”則是國家統一後的制度安排。它作為一項基本國家政策,不僅提出的時間遠早於“九二共識”,在香港、澳門也得以良好實踐。至於如何在台灣地區實踐“一國兩制” ,大陸方面已經多次承諾,將充分考慮現實情況,聽取兩岸各界意見,照顧台細胞情感與利利益的事先提出下,積極探索“一國”兩制”在台灣地區的實踐方式。

在專訪的尾聲,馬英九表示,在過去三四十年期間,他參與台灣制定大陸政策的所有重要發展,能夠比較精準地把握兩岸關係,他希望兩岸能夠踏出關鍵一步向前發展。未來如果國民黨能夠執掌台灣,他建議施政者密切注意兩岸關係的敏感之處,務求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與爭端,杜絕戰爭風險。”
暫時看來,台灣的民意,還是要戰場上見。

這人2024民調超車沒道理?沈富雄見1句話狠批:沒資格當台灣總統



2024最新民調出爐,賴清德(中)遙遙領先,柯文哲(右)大超車侯友宜(左)。(合成圖/資料照)

2024選戰持續受到關注,根據《美麗島電子報》29日公布的最新民調資料顯示,民進黨賴清德穩居第一,民眾黨柯文哲則是大超車國民黨侯友宜,引發外界討論。對此,前立委沈富雄直呼「有點意外」;針對柯文哲反對《選罷法》的理由,沈富雄也狠批,「講這樣的話,是沒有資格當台灣的總統的」。

沈富雄29日參加廣播節目《POP大國民》,針對《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各政黨參選人的支持度分別是,民進黨賴清德35.8%、民眾黨柯文哲25.9%、國民黨侯友宜18.3%等結果,直言「對我來講,有一點意外。」



沈富雄見到《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結果後,直言「有一點意外。」(圖/翻攝自沈富雄臉書)
沈富雄分析,因為通常被徵召會上去(指侯友宜的民調),「而且你不應該掉的這麼兇」;柯文哲也沒什麼道理超前;「賴清德就是維持不變,他也沒有上去,穩定的在當選邊緣。維持這樣當然就是他當選了,但是就是他可以是三個裡頭,最有條件的、樂觀的。」

沈富雄認為,對侯友宜團隊而言,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是一巴掌打的讓他,最後機會讓他醒過來,」也就是讓侯友宜和國民黨中央,都要醒。

沈富雄提到,柯文哲唯一講得比較震撼人心的話,就是那個《選罷法》修改,整個民眾黨是反對的,但是立委邱臣遠講的比例原則是有道理的,而柯文哲反對的理由是「如果要這樣,那所有犯小罪的,通通抓起來槍斃」。這讓沈富雄直言「這什麼話嘛,完全沒有邏輯」,最後更指出,「講這樣的話,是沒有資格當台灣的總統的。」”
這個火藥桶,越燒越猛了。

倒底西方是想它爆,還是不爆呢?

關鍵時刻,武契奇向中國求助

俄烏衝突愈演愈烈之際,歐洲的另一個火藥桶,火星正在吱吱作響。

這就是巴爾幹!

或者,更準確地說,巴爾幹的科索沃。

科索沃最近風雲再起,也牽動著中國的目光。

5月31日的中國外交部記者會,有這樣兩則對話。

對話一。

塔斯社記者: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昨天會見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陳波。武契奇總統請求陳波大使向中國領導層轉達在科索沃和梅托希亞問題上影響國際社會的請求。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發言人毛寧:昨天,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應約會見了塞總統武契奇。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中國和塞爾維亞是全面戰略夥伴和“鐵桿朋友”,中方一貫支持塞爾維亞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努力,當前形勢下,應當避免緊張局勢加劇,維護西巴爾乾地區和平安寧。

對話二。

彭博社記者:中國是否支持北約向科索沃派出更多兵力以阻止該地區的暴力?中方是否認為增派兵力真的有助於和平?

發言人毛寧:中方高度關注相關動向,支持塞爾維亞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努力,反對普里什蒂納臨時自治機構採取單方面行動,呼籲將組建塞族城市聯盟的義務落到實處。北約應當切實尊重相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真正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的事。



什麼意思?

意思,應該也是很明確的。

1,局勢很緊張,塞爾維亞感到很憋屈,武契奇請求中國也發揮影響力。

2,中方態度很明確,支持塞爾維亞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科索沃當局單方面行動。

3,中方同時要求北約,也要尊重別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真正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的事。

尤其這句,“真正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的事”,顯然是別有內涵。

很簡單,當初挑起科索沃戰爭的,是北約;支持科索沃獨立的,是北約;北約對目前的局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科索沃敢這樣幹,北約你沒有責任?

因為事情很清楚,最新的導火索,就是北約的縱容和科索沃當局的蠻幹。

科索沃是原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的一個自治省。當年的科索沃戰爭,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還發生了讓人悲憤的“炸館事件”,我三名記者在大使館死於北約的導彈襲擊。

1999年6月戰爭結束後,科索沃由聯合國託管。2008年2月,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西方國家紛紛承認,俄羅斯、中國、希臘等很多國家拒絕承認,塞爾維亞則始終堅持其對科索沃的主權。

今年4月的科索沃塞族地區選舉,遭到塞族的全面抵制,但科索沃當局執意舉行,3.5%的投票率,選出的自然是阿族市長。然後,科索沃當局強行護送新市長上任。

3.5%的投票率,選出的一個市長,卻要管理整個塞族地區,這是開什麼國際玩笑嗎?塞族豈能接受?

結果,就是激烈的流血衝突。

暴力衝突導致大量人員受傷,其中就包括30多名北約士兵。一觸即發的局勢,迫使北約宣布,將向該地區增派部隊。

要知道,西方此前有過相關協議,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都還參與斡旋,但協議被科索沃當局撕毀了,西方在哪裡?

所以,這一次,西方也實在看不下去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方幾乎所有強國,都站到了科索沃的反方向。

馬克龍5月31日也強烈譴責,科索沃當局違反了協議,對局勢惡化“負有責任”。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前難得地公開痛罵科索沃當局不負責任,“讓緊張關係出現急劇且不必要的升級”,這會影響美國和科索沃關係。

美國駐科索沃“大使”霍韋尼爾,更是直接表示,科索沃將被趕出正在舉行的“捍衛者23”多國軍演,“對科索沃來說,此次演習已經結束。”

與此同時,塞爾維亞也在全力出擊。

總統武契奇公開發誓:“我們將維護和平——但我告訴你們,塞爾維亞不會坐視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受到攻擊。”

他除了下令部隊處於最高戒備狀態外,還向中國等國求助。這件事太不地道,中國,你也說句公道話。

所以,也就有了中國上述的嚴正表態。

唉,我們常說:公道自在人心。但在這個現實世界,有時不得不說,公道更看重實力。不然,科索沃局勢不會淪為現在這樣,塞爾維亞也不會現在這麼憋屈。

更要看到,這次事件對西方的公開打臉,科索沃可以獨立,那為什麼頓巴斯就不行?而且,一個完全自己扶持起來的小政權,居然就是不聽話,就是不遵守協議,甚至反噬西方了。

這算什麼?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只是在巴爾幹這樣一個火藥桶,這種火星亂竄的事件,太危險了。忍無可忍之後,就是大規模開幹。一個俄烏衝突已經讓全世界焦頭爛額,再來一場科索沃戰爭,那對歐洲和西方將是怎樣的災難?

難怪西方這次也真有點急了。

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個世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美國眾議院通過債務上限協議,票數倒掛被批“笑話”

據《紐約時報》當地時間5月31日晚報導,美國眾議院投票以314票支持和117票反對通過了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該協議現在將送往美國參議院。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眾議院的多數黨是共和黨,該協議卻獲得了更多民主黨議員的支持:民主黨有165名議員投票支持,46人反對,而共和黨僅149名議員投票支持,71人反對。共和黨內的支持者曾宣稱協議是“保守派的歷史性勝利”,但黨內反對者將這一“尷尬”的投票結果批為“笑話”。

對此,美國總統拜登發布聲明,感謝共和黨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團隊“富有誠意的談判”,表示該法案保護了自己任期通過的多項法案,呼籲參議院盡快通過。



拜登聲明截圖

麥卡錫則發布聲明,稱眾議院通過了“史上最大的赤字削減法案”,明年開支較今年將有所下降,為十餘年來的首次。此外,他表示法案還將鼓勵基建的修築,並鼓勵能工作的人不再依靠福利度日,還未經解釋地稱法案將“減少美國對中國的依賴”。



麥卡錫分享的“當前法案(紅線)較原趨勢(灰線)和拜登方案(藍線)縮小了收支差距”圖

然而,《華盛頓郵報》認為麥卡錫的說法是在“徹底撒謊”,因為他沒有考慮通脹,如果使用“實際美元”估算的話,二戰以來有多個規模更大的開支削減法案。

《紐約時報》報導稱,雖然該協議遭到了來自兩黨的攻擊,但是民主黨“進步派”的攻擊力度遠不及共和黨保守派的攻擊力度:共和黨保守派曾發布聲明呼籲議員投反對票,而民主黨“進步派”雖表示反對,但是未發布任何類似的立場聲明。他們認為,這是因為相對共和黨眾議院議長麥卡錫4月提出的方案,最終協議更接近民主黨的“一分開支都不砍”方案。

該協議將承諾美國政府在2024年的支出基本保持不變,同時提高國防和退伍軍人支出的佔比,並將2025年政府支出增長上限控制在1%以內。共和黨則同意將提高兩年的債務上限。據報導,該協議將在未來十年減少1.5萬億美元(約合11萬億元人民幣)的開支,但僅未來兩年赤字就將再增長4萬億美元(約合28萬億元人民幣),“杯水車薪”,但因此也被認為短期內不會對正面臨衰退風險的美國經濟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

政治分析網站“FiveThirtyEight”認為,兩黨之間的對峙已對美國信用和經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最終卻只是產生了一個“不溫不火”,“意義不大”的協議,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據“FiveThirtyEight”報導,許多經濟和政治分析人士也表示“浪費半天情緒,通過的就這?”



當地時間5月28日,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宣布與拜登達成協議圖自澎湃影像

民主黨認為,過去不論是哪一黨派任總統,債務上限都往往無需削減開支即可得到通過,認為共和黨現在要求大幅削減開支無異於在用美國政府的信用“訛詐”。

該法案通過後,右翼的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發表聲明,讚賞協議減少了赤字,而商業圓桌會議則慶祝美國“大概率將避免違約”。

31日早些時候,國會投票正式同意考慮該法案,投票結果是241票支持,187票反對。“考慮法案”涉及的只是同意就該法案進行投票,並製定辯論規則。當時,大多數反對者為民主黨,僅52名民主黨投票支持考慮該法案,大多為溫和派的“兩黨問題解決小組”成員。

而當時投反對票的29共和黨人中,19名也曾於1月投票反對麥卡錫任職眾議院議長。目前,已有至少一名反對債務上限協議的共和黨人提出就此挑戰麥卡錫的議長席位。根據麥卡錫當時做出的讓步,任意一名議員即可對自己的席位發起挑戰。

而31日晚的投票中,民主黨支持者多於共和黨支持者,可能進一步加劇一些共和黨右翼人士對於麥卡錫的“出賣”的不滿。1月曾“一反到底”,一次都未投票支持麥卡錫的新晉共和黨議員伊萊·克蘭(Eli Crane)就指出,更多民主黨議員支持這一“所謂的右翼勝利”,“真是個笑話”。



克蘭推特截圖

投票後,共和黨的眾議院“二把手”史蒂夫·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試圖強調協議削減了美國國稅局(IRS)新獲得的開支。共和黨認為,國稅局的審查侵犯隱私和個人權利。《紐約時報》認為,不少共和黨議員最終接受該協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削減了國稅局的開支。

競選2024年總統大選的多名共和黨候選人表示反對該協議,包括5月宣布參選的佛羅里達州長德桑蒂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黨內聲望最高的前總統特朗普儘管此前曾呼籲共和黨“製造違約”,但自協議公佈後就一直未置評。特朗普是麥卡錫的重要政治盟友,麥卡錫2021年春造訪特朗普,被認為是特朗普得以回歸政壇的重要前提,而麥卡錫競選眾議長席位過程中,特朗普也提供了關鍵的支持。

一些民主黨人士也“嫌熱鬧不夠大”,諷刺麥卡錫的處境。民主黨“網紅議員”亞歷山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常簡稱AOC)表示,麥卡錫高度依賴民主黨的支持體現了他在共和黨內“極其虛弱的地位”。她與一些其他進步派一樣,沒有投票支持該法案。

在參議院中,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的領導人都表示,該協議雖然不完美,但是為確保美國政府不至於違約,將投票支持,因此媒體普遍認為參議院能順利通過協議。

美國財政部當日表示,美國政府賬上只剩373.6億美元(約合2657億元人民幣),確認如果不能及時通過協議,美國政府將於6月5日債務違約。”
watching-guy
你對美國詛咒的蠢夢沒實現, 現在你哀號中? 你要知道, 你唱衰不等於正義.
一個挺嚇人的數字。

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達500億件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500億件,比2019年達到500億件提前了155天,比2022年提前了27天。

國家郵政局表示,從39天破100億件,到5個月破500億件,快遞業務量月均“百億級”增長的背後,是中國經濟活力的縮影與寫照。今年以來,受擴大內需戰略等利好政策的影響,郵政快遞業在打通產銷通道、貫通供需兩端、連通線上線下、暢通內外循環等方面較好地發揮了保通保暢作用,逐步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服務國家戰略部署、保障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力量。

蓬勃發展的郵政快遞業不僅激發了消費市場的繁榮活力,也激發了產業融合的新動能,為其他產業發展和供需良性循環帶來利好。在河北滄州,郵政管理部門指導快遞企業把寄遞服務融入到產業鍊和供應鏈的前端,積極打造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等模式,服務工藝玻璃製品的生產銷售,年發貨量超3000萬件,助力工藝玻璃產品暢銷國內並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撐年產值達8億元。

當前,郵政快遞業正在全力備戰“618”年中業務旺季。主要品牌寄遞企業大力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優化中轉和派送流程,積極調配人力、車輛及航空運力等資源,加快運用全自動分揀、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設備和技術,以提升整體生產服務保障能力。”
watching-guy
6400萬快遞員, 摧枯拉朽的搞垮了中國個體戶與實體店家,失業暴增,國民經濟下挫,人民所得崩潰,恭喜中國用500億件愚蠢快遞壞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計畫每年損失"數千億人民幣稅收"救內需生產了.
生化危機 老美版!

老美越來越住不得人!

美國街頭驚見「大量喪屍」 白宮緊急發出警告



美國費城肯辛頓(Kensington)區毒品猖獗,而近來各城市大量出現新興毒品「賽拉嗪」(xylazine),大量毒癮者在街上眼神渙散,行走緩慢,猶如喪屍般,甚至有些人身上出現潰爛傷口倒臥路邊,形成嚴重社會問題;對此,美國白宮高度重視,並將其定調為新興威脅,正著手加以管控。



美國費城毒品氾濫,已形成嚴重社會問題。(圖/翻攝自TikTok)

根據《紐約郵報》、《CNN》等外媒報導,過去3年來大量出現一種名為「賽拉嗪」(xylazine)、又被稱為「tranq」的致命鎮靜劑,此種毒品被用來增強如海洛因、芬太尼(fentanyl)等毒品的效果,使用者會出現神智不清、呼吸速率下降,甚至陷入昏迷的副作用,許多人身上還出現潰爛性傷口,嚴重可能發展成被稱為焦痂(eschar)的死皮組織,最終導致毀容、截肢。

其中就有網友拍下影片,地點就是毒品最為氾濫地區之一的費城肯辛頓,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大量「賽拉嗪」成癮者在街頭遊蕩,他們眼神渙散、行動遲緩,其中甚至不少人直接倒臥人行道上,滿地的垃圾及吸食用具,滿目瘡痍。影片上傳後引發不小討論,其中一則影片上傳3天就累積近千萬人觀看。

「賽拉嗪」的氾濫造成許多成癮者死亡,甚至間接引發出治安上的疑慮,據統計,過去3年急診室出現潰爛性損傷的病例增加了4倍之多,吸毒過量身亡的人數也逐年攀升;對此,白宮全國毒品管制政策局(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主任古普塔(Rahul Gupta)就發出警告,將「賽拉嗪」認定為新興威脅,費城公共衛生部門也與各城市密切合作,試圖解決藥物使用過量的問題。

美國因吸食毒品過量死亡的人數連年攀升。(示意圖,與本文無關/Unsplash)
非營利組織Savage Sisters的創始人勞雷爾(Sarah Laurel)指出,過去4年裡使用「tranq」的人遽增,這先成癮者完全沒有料到會出現這些災難性的影響;另外當地的前市議員當博(Allan Domb)已著手修法,誓言要遏止嚴重的毒品風氣,阻斷毒品的銷售及流通,確保公共設施,如公園、市民活動中心等地恢復活力,還給居民一個健康、安寧的社區。”
呵呵
普丁的主要兵源--少數民族及囚犯, 消耗更快!。

再打下去就要動員大城市的俄族少爺兵啦

明年可是俄羅斯總統選舉年哦

economic wrote:
烏克蘭連人口結構都有問題了
不太具備再打個幾十年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呵呵 普丁的主要兵源...(恕刪)


可見你是大外行的鬼扯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新时代=从美国一家独大的超级霸权年代,转变成以不同区域性霸权国家为核心的2.5 multipolar时代。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