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echiny wrote:秀機票不用啦,要連名...(恕刪) 沒證據,亂罵別人是塔綠班會擔心個資法問題喔?一起秀機票不就知道去哪了?不敢阿?喔,對了,忘了說,高鐵站用餐的店舖也關了一堆。不過現在中國高鐵票綁定台胞證,直接刷就可以進去了。一樣要坐一等座或商務座才會有比較好的乘坐品質。至於你自己補腦我覺得中國很噁的問題就不用再跳針繼續問囉。
其實,除了基建,阿三還應要好好治理國內的強姦問題。否則它永遠都成不了一個現代化國家。“這是印度今年最悲傷的一天,至少暴露了三個問題毫無疑問,這是印度今年最悲傷的一天,沒有之一。北京時間6月3日凌晨,全世界被印度震驚了,因為印度2日夜裡的火車連環脫軌相撞,已經造成至少200人死亡。這很可能是印度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鐵路事故。上一次最慘烈,發生在1995年,兩列火車在新德里附近相撞,造成358人死亡。但這一次,死者肯定不會僅止於200人。印度官員承認,死亡數據肯定還會上升,因為還有大量乘客被困在受損的車廂中,生死未卜。印度總理莫迪也在推特上祈禱,願傷者盡快恢復,他的心和死者家屬同在,他已和鐵道部長談過,政府正提供“所有可能的援助”。事故是怎麼發生的?按照媒體的報導,這是一次出軌引發的慘劇。當地時間19時左右,一列從加爾各答開往金奈的客運列車,在巴哈納賈火車站附近脫軌,10多節車廂散落四周,一些車廂落在對向軌道上。乘客們還都來得及疏散,一列由班加羅爾開往加爾各答的客運列車,從對向軌道駛來並相撞,該列車至少3節車廂也脫軌。據印度媒體報導,還有一列貨運列車也一頭撞了上去。那就是三列火車相撞了。慘烈,相當慘烈!現場慘不忍睹。可憐,很多人在睡夢中,就離開了人間。但我總覺得,不管印度人承認不承認,這至少暴露了印度的三個問題。第一,基礎設施太落後。說起來很感慨的,就在前不久,德國老牌的《明鏡》周刊發了一幅漫畫,主題是“人口,印度超過中國”。畫面中,一列老式火車上到處都是人,車頂上還有人舉著一面印度國旗,火車駛過煙塵滾滾;旁邊則是一輛先進的子彈頭高鐵,軌道齊整,車身上是一面中國國旗。中國人看了可能會心一笑,但很多印度人的肺都要氣炸了。印度信息和廣播部高級顧問古普塔,痛罵這是針對印度的“令人髮指的種族主義”,“《明鏡》周刊的這種漫畫,與印度的現實沒有相似的地方,他們就想讓印度失望,就是想討好中國。”唉,一張漫畫,中國也躺槍了。德國雜誌有沒有種族主義,我不知道。但在很多西方人眼中,印度基礎設施很差,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看到,在西方媒體中,經常可以看到印度人掛滿火車的圖片。這種基礎設施,確實很堪憂。第二,鐵路技術太糟糕。哪一個國家,都不能保證自己的鐵路,不發生一點問題。但像印度這樣的驚天悲劇,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那就是鐵路技術太糟糕。尤其是很關鍵的鐵路通訊和信號問題。一列火車已經脫軌,對面列車沒接到通知嗎?更離奇的,還有第三列貨車撞上去?搞得火車就像汽車一樣,連環撞車。看美聯社有一篇文章,其中一句話就說:儘管印度政府努力改善鐵路安全,但印度鐵路每年發生數百起事故……在技術面前,來不得半點虛假。當然,即便有好的技術,還要有明確的規章,有責任心的員工。可惜,印度沒有,至少這一次肯定沒有。不然,也不會有這樣的悲劇。當然,這個世界,也不僅僅只有印度。美國不也三天兩頭髮生列車脫軌嗎?其他國家,更要警鐘長鳴。人命關天,來不得半點馬虎。第三,有些心結要不得。但不管怎樣,我們都不能小覷了印度。甚至,在我看來,中國的戰略競爭對手,從長遠看,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印度。美國不需要多解釋。印度龐大的人口和市場,以及不斷升騰的大國雄心,注定會成為未來世界的重要力量,實力超過日本、俄羅斯等很多國家。印度與中國的心結,注定這兩個國家有合作,但更有競爭。如果印度是朋友,真心的朋友,中印完全可以深入合作,包括鐵路的合作,高鐵的合作。那意味著,印度可以花世界最少的錢,擁有世界最好的基礎設施。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基礎設施改善了,將極大促進印度經濟的發展和國力的提升。中印可以是朋友,也最好是朋友,這樣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成就。但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如果。我們看到,最近幾年,印度對中國的種種提防、種種猜忌,還有種種的小動作。當然,一些西方國家,也沒少挑撥離間。具體到鐵路領域,很有意思的是,是日本不是中國,最終拿下了印度高鐵第一單。當下的中印關係,中國也肯定拿不下第一單,也沒必要去拿第一單。幸好也不是中國,因為日本現在肯定在後悔,因為在印度,到處都是陷阱,徵地有陷阱,政客在抵制,虧損是必定的,什麼時候建起來,還不知道。一個不能以開放心態看世界的國家,注定要蒙受一系列慘痛的教訓。只是很多教訓,卻總是最底層的老百姓最倒霉。6月2日這樣的悲劇,數百人的死亡,太讓人難受了。他們應該都是印度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他們也憧憬著更美好的生活,但他們卻在瞬間被奪去了生命。這個世界,現實總是太殘酷了點
只有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強效地完成這些利民的基建工程。中國地大人多,若當年被迫改行西方民主制,中國可能早就完了西方的百年中國夢(被西方肢解)。而當中國避過了這一劫,報應就來到西方了。“2023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任務完成,累計補水9.26億立方米水利部2日發布消息稱,歷時3個月的2023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任務近日順利完成,累計補水9.26億立方米,置換了沿線94.2萬畝耕地地下水灌溉用水。在3月至5月補水期間,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全線有水,其中4月4日至5月31日全線過流。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補水工作,通過優化配置調度南水北調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供水、京津冀魯四省市本地水、引黃水、引灤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在2022年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綜合效益,持續推進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甦和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助力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與2022年相比,今年補水時長增加一個半月,全線過流時間增加20余天,總補水量增加近1億立方米,置換沿線地下水灌溉面積增加近15萬畝。”
布林肯這番話,是為了烏克蘭的和平嗎?很明顯不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只要俄不退兵,仗就不能完,就算烏克蘭人不想,烏也要繼續打下去。完全附合邪惡軸心的人設。“布林肯:烏克蘭和平協議必須包括俄羅斯撤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星期五說,加入北約對烏克蘭來說是最佳安全保障,但是他承認烏克蘭“不可能”在戰爭結束前入盟。澤連斯基在基輔與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說,烏方“不會把任何北約國家拖入戰爭。”美國國務院宣佈吊銷俄羅斯核檢查人員的簽證,拒絕新的監測設備申請,並取消對俄羅斯飛機進入美國領空的標準許可,原因是俄羅斯“持續違反”兩國間最後僅存的軍控協議。俄羅斯國防部星期五說,車臣“阿赫馬特”特種部隊在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地區的馬林卡附近發動攻勢。“阿赫馬特”車臣部隊和普里戈津領導的“瓦格納集團”雇傭軍一直是莫斯科在烏克蘭發動的攻勢的主力之一。這兩個集團的成員公開爭吵,車臣指揮官星期四把普里戈津形容為一位大喊大叫、不停抱怨的博主。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五(6月2日)說,要在烏克蘭達成一項“公正與持久”的和平協議,就必須包括俄羅斯從所有被其控制的烏克蘭領土撤走軍隊。布林肯說:“如果停火只是把當前戰線凍結不變,並使普京能夠鞏固對其攻佔的領土的控制,然後得以喘息,重新武裝並再次進攻,那不是公正與持久的和平。”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達芬蘭赫爾辛基的市政廳,準備發表講話。(2023年6月2日)布林肯在北約最新成員國芬蘭的首都發表講話時說,“如果停火只是把當前戰線凍結不變,”那就是向莫斯科和“世界各地其它的未來侵略者”發出錯誤信息。布林肯補充說,美國將鼓勵其他國家的和平努力, - 只要他們維護聯合國憲章和烏克蘭的主權、領土完整與獨立。空襲烏克蘭防空掩體與此同時,烏克蘭官員星期五說,烏軍在基輔上空擊落了30多個俄羅斯導彈和無人機。烏克蘭空軍的一項聲明說,防空部隊擊落了15枚巡航導彈和21架無人機。烏克蘭官員說,至少兩人因墜落的殘片而受傷。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五下令檢查烏克蘭所有的防空掩體。在此之前,一名九歲女孩、她的母親和另一名婦女因墜落的殘片而喪生。星期四凌晨,在空襲期間,這三名死者想進入基輔一處防空掩體,但是入口緊鎖,把她們困在街頭。她們的死亡引起公眾憤慨,澤連斯基針對基輔市長維塔利·基裡奇科(Vitali Klitschko)發出了言辭犀利的批評。世界拳擊冠軍出身的基裡奇科之前就與總統發生過衝突。澤連斯基在星期四的每日講話中提到,6月1日在很多國家是國際兒童節,“但是即使是在這一天......恐怖主義國家奪去了烏克蘭一名兒童的生命。”澤連斯基說,他已下令烏克蘭戰略工業部長和內政部長“全面審查防彈掩體”。他補充說,這些掩體“必須保持開通”,這是地方當局的責任。澤連斯基說,他可以揮重拳“擊倒”辦事不力者,這顯然是不點名地指責基裡奇科。這不是澤連斯基與基裡奇科第一次衝突。在去年11月的一次衝撞中,澤連斯基指責基裡奇科沒有做好幫助失去電力和供暖的民眾設立緊急庇護所的工作。核軍控條約在俄羅斯暫停《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后,拜登政府開始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國務院星期四宣佈吊銷俄羅斯核檢查人員的簽證,拒絕新監測設備的申請,並取消對俄羅斯飛機進入美國領空的標準許可。國務院說,採取這些以及其他步驟是對俄羅斯“持續違反”《新限制戰略武器條約》的回應。這是美俄兩國僅存的最後一項軍控條約。“美國致力於全面和共同落實《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國務院說。“本著該項承諾,美國採取了合法的反制措施,以回應俄羅斯聯邦對《新戰略武器條約》的持續違反。”俄羅斯今年2月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美國說,俄方舉措“在法律上無效”。這項核軍控條約2010年由時任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和時任俄羅斯總統德米特裡·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簽署,關鍵內容包括允許檢查武器地點,並提供有關洲際和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的部署和試射的信息。”
Derek2025 wrote:只有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強效地完成這些利民的基建工程。中國地大人多,若當年被迫改行西方民主制,中國可能早就完了西方的百年中國夢(被西方肢解)。而當中國避過了這一劫,報應就來到西方了。“2023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任務完成,累計補水9.26億立方米...(恕刪) 隋煬帝蓋運河, 結果是昏君一枚, 馬上滅國,秦始皇蓋長城, 毀掉自己的萬世基業, 也迅速滅國.中國現在也想蓋運河. 悲哀了唉.中國人從歷史上學到的教訓, 就是中國人沒有辦法從歷史學到教訓.
Derek2025 wrote:北京時間6月3日凌晨,全世界被印度震驚了,因為印度2日夜裡的火車連環脫軌相撞,已經造成至少200人死亡。這很可能是印度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鐵路事故。上一次最慘烈,發生在1995年,兩列火車在新德里附近相撞,造成358人死亡。 天津碼頭炸掉, 鄭州地鐵地下道大淹水, 都是死了幾百人? 不過我都沒看過印度人表現出"跟你一樣開心"果然中國人就是壞心. 當別人受災時, 中國總是忘記, 他自己比別人更破更爛.
明知俄有溫壓彈,這些僱傭兵還真有赴死的勇氣。。。“危在旦夕,1000烏軍又殺入俄本土,俄軍動真格,溫壓彈全部圍殺近期,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雖然在兩軍對峙的戰線上戰況並不激烈,但對後方領土的襲擊卻愈演愈烈。還記得上周有兩個親烏反俄的僱傭兵組織進入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境內進行騷擾戰,被俄羅斯安全部隊消滅了數十人,摧毀了數輛美製裝甲車,並趕出境外的事嗎?實際上,這樣的騷擾戰並未停息,這兩個武裝組織,“俄羅斯志願營”(RDK)和“自由俄羅斯軍團”並未受到致命打擊,最近幾天又開始襲擾戰了。【參與襲擾戰的反俄僱傭兵武裝組織準備出發】據海外媒體報導,自6月初開始,1000多名“俄羅斯志願營”和“自由俄羅斯軍團”士兵,在烏軍火砲的支援下又對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展開了進攻。這兩個武裝組織的社交媒體賬號聲稱他們進入了別爾哥羅德州,開始在幾個市鎮和村莊作戰。但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武裝力量將這兩個武裝組織擋在了國境線外,但是來自烏克蘭境內的砲擊造成了一些建築物損壞和平民受傷。目前外界無法判斷哪方說的是事實。(烏軍炮火炸毀俄羅斯民居)俄羅斯國防部的官方媒體甚至在社交媒體賬號上給出了一個詳細的戰鬥統計:從6月1日凌晨3時57分開始到9點50分,這兩個武裝組織的小股作戰力量對多個俄羅斯境內目標發起進攻,使用幾十輛裝甲車或者民用車輛。最後俄羅斯國防部總結戰果:“俄軍使用溫壓火箭彈和高爆榴彈對其實施了猛烈轟炸,大批烏克蘭恐怖分子遭到圍殺、四輛裝甲車、一輛BM-21火箭砲車和一輛皮卡在烏克蘭邊境地區被摧毀。”而俄方在謝別金斯基區有8人受傷,沒有人死亡。同樣,目前外界無法驗證這些是否是事實。不過從總體來看,俄羅斯官方發布的消息比烏克蘭方面發布的消息可信度要高。【別爾哥羅德州一個工廠受到砲擊濃煙滾滾】對於這樣的襲擊,我們是有一些疑問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樣的襲擊意義何在?俄羅斯在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地區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戰略目標,這些親烏克蘭的僱傭兵武裝所做的一切破壞活動對俄羅斯造成的影響僅限於乾擾了當地人的安定生活,對俄羅斯內陸的廣大地區幾乎完全沒有影響;由於參與進攻的武裝組織人員不多、裝備有限,僅能發動連級規模的進攻,對俄羅斯國防力量的牽製作用也不大。【6月初烏軍襲擾戰的主要地點】俄羅斯僅動用內務部隊和安全部門的少量資源就能將他們擊潰,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幾乎沒有任何影響;由於沒有得到俄羅斯人民的認同,這些武裝分子在滲透進俄羅斯本土後注定走不遠,也注定會被消滅,或者被驅趕出境。那麼他們為何還這麼積極?【5月23日襲擾戰地圖,可以看出規模比6月1日大】我們認為主要是宣傳作用:這些襲擾作戰表明烏克蘭方面的武裝力量有進攻俄羅斯本土的能力,能夠提振士氣;兩個武裝組織都號稱由反對普京、親烏克蘭並且親西方的“俄羅斯公民”組成,能夠製造“俄羅斯國民反對普京”的國際輿論;根據這兩個武裝組織的宣傳,在戰略上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襲擾戰來讓俄羅斯國內的反普京勢力“揭竿而起”,但估計最終會事與願違。這兩個武裝組織在海外社交媒體上的宣傳是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把他們自己描繪成“將俄羅斯人民從普京統治下解放出來”的正義力量,並且勸告當地居民遇到戰鬥時應該留在家裡,平民並不是目標,兩支“正義的解放軍”能夠保證平民的安全。他們真的以為這種宣傳會讓俄羅斯居民相信嗎?【5月23日襲擾戰中被摧毀的美製悍馬裝甲車】更有意思的是各方對這兩個反俄武裝組織的看法。俄羅斯官方將他們稱為“恐怖組織”,而以《戰區》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媒體將他們稱為“極右翼”武裝組織。什麼叫“極右翼”?在西方的語境裡,這就是“新納粹”的代名詞。烏克蘭政府官方並不承認這兩個武裝組織與烏克蘭軍隊有隸屬關係,而且堅稱烏克蘭軍隊並沒有直接參與這些襲擾戰,這些戰鬥是俄羅斯人自己的內戰。但烏克蘭軍事情報局的官員向英國《金融時報》的記者承認,烏克蘭“與這兩個組織有某種形式的合作”。對於這些襲擾戰中使用的美製裝甲車輛,美國國防部表態稱,不希望烏克蘭方面使用美製武器裝備來攻擊俄羅斯本土,但並沒有對襲擾戰本身發表意見。英國和德國的國防部長最近幾天均表態:“烏克蘭有權進攻俄羅斯本土”。當然他們並沒提是否允許烏克蘭軍隊使用他們支援的武器來進攻俄羅斯本土。總之,北約主要國家都是一副投鼠忌器、外強中乾的樣子。不過,有這樣的以俄羅斯公民為主的反俄武裝組織存在,確實說明俄羅斯內部在意識形態領域上的“暗潮湧動”。除了這兩個組織外,還有來自車臣的反俄武裝組織在幫助澤連斯基政權打仗。這些都是俄羅斯內部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