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ek2025 wrote:
總的來說,台積電是沒有未來的。
可以說,無論是老美還是中共,甚至世界,都逐漸不再需要台積電。
正如香港一樣,曾幾何時的東方之珠,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價廉物美的購物天堂,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然後成為世界的生產中心,這些角色,現在都已經是俱往矣。
若台灣人有戰略眼光,現在就應該要開始規劃沒有台積電之後的台灣,要怎麼走下去。
(香港就是做不到,現在才會這麼痛苦。。。)
你這論述是指20-30年後的不確定的未來嗎?
而且你對香港的論述也不正確...
香港還是很重要...至少他是中國唯一對外自由開放的資本集中地
只要中國沒有其他地方開放...那香港作為窗口的唯一性...
就讓他在中國能占有獨立地位...
不管是你要透過香港集資募款等...上市上櫃等都是最好的籌資地點...
對於歐美中東南亞各國等....資金自由轉移的便利和安全性...足以讓香港撐下去..
如果他不是中國的窗口...早就落後新加坡很多很多了....
台積電的問題....現在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兩岸會不會發生戰爭?
兩岸戰爭時會不會廠房被炸?
兩岸統一後...西方的原物料供應是否能恢復正常?
這都是台積電會不會有的未來的主要關鍵!!!
在上述問題發生之前...
台積電在高階製程的領先上仍是獨一無二
不管是Nvidia 或是AMD的高階處理器都需要台積電...
三星能替代到5nm
但是三奈米的良率...三星只有40%...對於台積電...成本就差很多了
除了原材料成本...和失敗品浪費的電力....只少成本是台積電的兩倍...
以目前AI的火熱狀態....設備建置等需求來說...
Nvidia H100採用的晶片是4nm目前只有台積電可以大量供應...
美國那個廠做不到...三星和Intel要產能追上至少得要2-3年才能穩定..
到時候台積電已經能穩定提供2nm的產品了
只是我很好奇...2nm的產品真的是有那個需求嗎?
那麼高昂的成本拿來提升的效能真的有那個必要嗎?
我只能說台積電處境很艱難...明明有最好的機會和產品...
卻因為中美鬥爭....身不由己
即使已經分散風險去 美國廠 日本廠 德國廠等...
但其實他最大的希望還是放在台灣....
看看有沒有機會...暫避風頭...除了要穩住投資人信心...
也低調點...看能不能等到兩岸統一後...有機會保持現狀默默發展..
仍保有一席之地...
hunginn wrote:
你這論述是指20-30...(恕刪)
AI到底需求會多大太難估算了
且現在的成本太高了
微軟如果五年內不能在AI實現真正獲利的商業模式
那後面基本不會太看好
就跟元宇宙當年也是炒作很大
但現在一樣沒有啥東西
三星遇到的問題跟TSMC差不多
最主要都是自己國內人才跟不上擴張了
既然差不多那就沒有真正的威脅
至於說中國
那等15年後中國真正可以自主的非美技術跑量產才算真正有參賽權
現在的中國廠除了之前買的設備外
比較先進的產能是擴大不了多少的
至於香港
只要RMB無法大放鬆的自由化
那香港作為窗口就是有獨特地位的
但香港人口太多了(那不是澳門)
只有金融業是遠遠不夠且風險太大了(去看看新加坡的產業結構就好得多)
香港還是得去發展一些能支撐的非金融產業
不然香港的包含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還是容易有衝突的
先看看新界吧
這對我來說是唯一覺得具備點指標的
但進度非常落後
這都弄不起來
說香港有多好的未來都機率太低了
TSMC這麼多年的累積
起碼10年內問題不會多大
但更長久就不知道了
畢竟狀態一直在變化
沒覺得TSMC在中國就不會有些相關布局
這畢竟還是管理權在台灣人的企業
不可能呆呆都不準備幾種不同的後路
多方案準備在TSMC歷史常見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拜登正式簽署債務上限法案躲過災難性違約危機
危機還沒解除太樂觀了...
才過了第一關而已
後續的問題才大
6000億的美債誰要買?...
不然光發行沒有人買...也沒有用
但是眼下的買家不多....
中東....中國...日本?
美國的各家銀行?
大家都在保持有最具流動性的現金...
長年期的國債...真的沒有什麼意願...
我猜最後賣不光...
採用換債的方式...
也就是用手中長天期的債和高額利率...
替代各銀行團手中短天期...低利率的債卷...
減少未來的財政支出...
不過能換到多少....各國央行手中的債卷願不願意這樣換還很難說...
但是這麼一來能籌措的資金...就不會是原本的數額...
Derek2025 wrote:
其實,烏克蘭人民才是...(恕刪)
其實,普丁政權很脆弱,很可能會重演沙皇下台被殺的1917俄國革命。
重點摘錄:公子沈認為,烏克蘭戰爭中的大反攻可能更多是一種宣傳,雙方都需要宣傳來鼓舞士氣。他認為烏克蘭需要西方的軍事援助和依賴北約的情報系統和後勤補給,而北約可能會比較謹慎,不希望引發全面戰爭。對於俄羅斯,公子沈認為雖然他們沒有實現速戰速決,但仍有能力發動有效的進攻,因為俄羅斯對戰略資源基本自給自足,不像中國對全球化的依賴程度較大。同時,中國的支援對俄羅斯來說是很重要的幫助。公子沈認為中共在這個戰爭中採取兩手準備,試圖支持普京不被拖垮,但也不能太過支持烏克蘭入侵俄羅斯本土,以免引發核戰爭或全面戰爭。他指出戰爭的結局可能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戰爭持續打下去,導致普京政權面臨越來越大的反對聲音,最終拖垮俄羅斯;另一種可能性是雙方走向談判桌,中國和歐盟可能在其中發揮調解的作用。此外,普京面臨著內部分裂的危機,可能面臨更多的反叛,最終導致俄羅斯四分五裂的局面。公子沈認為普京政權比外界想像的更脆弱,他通過加強集權和消滅潛在的反對派來維持自己的權力,但這種權力結構是非常不穩定的。他提到瓦格納集團首腦普裡格金的警告,認為戰爭凸顯了社會不平等,這種分裂可能導致俄羅斯重演1917年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