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jihuang77 wrote:
其實,普丁政權很脆弱...(恕刪)


普丁是妥協下的最大公約數
不然更激進的上台包含中國在內會樂見?
皇俄派中美有覺得比普丁好?
不可能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現在整個大環境對台積電來說,都是非常不友善的。

之前也說過,台積電遷美,基本上是自廢了半臂,之後給老美肢解的可能性很高。

伴隨著中國攻台能力不斷壯大,老美絕不會把這隻會生金蛋的鵝留給中共,只會用更多方法,把人才技術資金設備抽離台灣,離開台灣的供應鏈,代表生產成本和售價會大幅升高,即競爭力會下降。

之前全球缺芯,台積電拼老命的生產,到現在產能過剩,郤遇上全球經濟不景氣和惡性通脹。這種大環境最不利的,就是高階製程的產品。

是的,台積電已經在研發兩納米,但晶片的研發成本,每提升一納米,可不是等比,而是指數式的上升,現在還有部份生產線遠離供應鏈,最後的售價,只會越來越讓廠商郤步。

一邊是老美在拖台積電的後腿,另一邊,中國的芯片廠郤在步步進迫,先開始蠶食中低階市場,然後就是高階了。當中國的記憶體發展起來,美光就出事了,當有朝一日中國的高階製程完成了,你以為台積電的產品還能在中國出售嗎?

另外,伴隨著老美強行拉走台積電的人才,當中國芯片業的發展越來越光明,而中共攻台的風險越來越高,台積電在人力資源上也會面對更大的困難。

而台積電最大隱憂,當然就是武統。只要中國何時發動武統,台積電就會在適當的時候被“誤炸”,以老美的尿性,這是沒有可爭議的餘地(換你是工程師,這種事業上(其實是生命上)的不確定性,會讓你想投效台積電嗎?)。


我了解您對台積電面臨的挑戰和威脅的擔憂。然而,我認為您的論述存在一些偏頗和不完全的觀點。以下是我對您論述的反駁意見:

首先,您認為現在整個大環境對台積電非常不友善。事實上,台積電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商,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地位。儘管面臨競爭壓力和供應鏈風險,但台積電仍然在不斷發展和擴大其產能。

其次,您擔心台積電遷往美國後可能會被美國肢解。然而,台積電在選擇將部分生產能力擴展到美國的同時,仍然在台灣繼續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和擴建。這表明台積電對台灣的承諾和重視,並不是完全將台灣市場置之不顧。

您提到中國攻台能力增強,認為美國不會將台積電留給中共。然而,台積電在保護其技術和知識產權方面一直非常謹慎,並與各國政府和機構合作以確保其技術安全。此外,全球對中國技術供應鏈的依賴度不容忽視,因此單方面將台積電的技術轉移到其他國家並不容易。

您擔心台積電面臨產能過剩和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然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數位化轉型的推進,對半導體需求的需求持續增長。台積電在技術和生產能力方面一直保持領先地位,並且擁有多元化的客戶基礎,這有助於其應對市場波動和變化。

最後,您擔心台積電在人才和武統的問題上面臨困難。台積電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具有吸引和保留頂尖人才的能力。此外,台灣有強大的科技生態系統,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創新能力,這為台積電提供了穩定和可靠的支持。

總之,儘管台積電面臨著一些挑戰和不確定性,但該公司具有良好的實力和競爭優勢,並且在技術、生產能力和市場地位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我們不能低估台積電的運營能力和戰略規劃,以及台灣科技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wugoson
所以中國侵台後 台積電還是台積電嗎?
economic wrote:
AI到底需求會多大太...(恕刪)


AI 還是比元宇宙有看頭點!!
我還是看好兩者的結合與碰撞...
能讓元宇宙的資料庫擴充得更快...
但是否能作為生產力工具加速科技創新?
我只能說...還不確定!!

另外如何創造商業利潤..還很難說!!

當年網際網路剛開始時...最成功的公司叫Netspace
是第一款的瀏覽器....結果撐不到5年就被收購了...
如今只剩下Google了...而當初的Sina yahoo 等引擎搜索公司
與火狐等其他瀏覽器等...並沒有很好的存活下來...連IE都成了EDGE了

而Amazan(賣書的)卻成功轉型成為了巨頭

AI還處於95-98年未成熟的發展階段...什麼都有可能都有機會...
但是總有一天....預期創造的利潤沒來到時....可能存活的沒幾家!!

另外維持AI的成本很高....設備成本...能源成本都很高很高...不是誰玩得起!!
還需要觀察...
liyuer
以現在來看AI也可能是個騙局啊因爲需要更多的算力不就是需要更多的能源來消耗碳稅快要來了啊。而且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成本來填這個坑
wugoson
[笑]
hunginn wrote:
AI 還是比元宇宙有...(恕刪)


AI遇到的現實面會比元宇宙還大
別忘了現實有不少人因為AI丟工作的
這引發的社會變動會讓政府也不得不採取一些動作
失業引發的社會問題是政府必須面對處理的
而政府要還在啟動階段的AI無疑簡單多了
包含中國政府在內對於AI發展與相關的監管都在協調中
但最現實的是燒錢這麼大如果沒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燒不了太久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只有金融業是遠遠不夠且風險太大了(去看看新加坡的產業結構就好得多)
香港還是得去發展一些能支撐的非金融產業


新加坡是如何撐起這些產業的?
電子加工出口嗎?

香港的製造業幾乎都被深圳吸走
其實如果香港人每天通勤往返兩地似乎也不用很久
不過如果通關能夠在簡易一些
甚至香港和深圳底鐵直連

那香港的機會就變得很大...
那深圳與香港之間的通關口岸有沒有可能撤銷
直接和香港機場和港口進行通關與安檢!!!

深圳與香港的一日生活圈就有機會!!
hunginn wrote:
你這論述是指20-30年後的不確定的未來嗎?

而且你對香港的論述也不正確...
香港還是很重要...至少他是中國唯一對外自由開放的資本集中地
只要中國沒有其他地方開放...那香港作為窗口的唯一性...
就讓他在中國能占有獨立地位...

不管是你要透過香港集資募款等...上市上櫃等都是最好的籌資地點...
對於歐美中東南亞各國等....資金自由轉移的便利和安全性...足以讓香港撐下去..
如果他不是中國的窗口...早就落後新加坡很多很多了....

台積電的問題....現在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兩岸會不會發生戰爭?
兩岸戰爭時會不會廠房被炸?
兩岸統一後...西方的原物料供應是否能恢復正常?
這都是台積電會不會有的未來的主要關鍵!!!

在上述問題發生之前...
台積電在高階製程的領先上仍是獨一無二
不管是Nvidia 或是AMD的高階處理器都需要台積電...
三星能替代到5nm
但是三奈米的良率...三星只有40%...對於台積電...成本就差很多了
除了原材料成本...和失敗品浪費的電力....只少成本是台積電的兩倍...

以目前AI的火熱狀態....設備建置等需求來說...
Nvidia H100採用的晶片是4nm目前只有台積電可以大量供應...
美國那個廠做不到...三星和Intel要產能追上至少得要2-3年才能穩定..
到時候台積電已經能穩定提供2nm的產品了

只是我很好奇...2nm的產品真的是有那個需求嗎?
那麼高昂的成本拿來提升的效能真的有那個必要嗎?

我只能說台積電處境很艱難...明明有最好的機會和產品...
卻因為中美鬥爭....身不由己
即使已經分散風險去 美國廠 日本廠 德國廠等...
但其實他最大的希望還是放在台灣....

看看有沒有機會...暫避風頭...除了要穩住投資人信心...
也低調點...看能不能等到兩岸統一後...有機會保持現狀默默發展..
仍保有一席之地...


先聲明一下,我沒有水晶球,五年那只是我個人,現在的想法,認同不認同,其實不重要。若你認為是20-30年,那在你來說,便是20-30年吧!而且形勢每天都在變化,或者明天老美就要從台積電抽調更多人去老美,誰知呢!

至於香港,本來就不只是只得金融中心這個角色。如我所說,貨物中轉港,購物天堂(其實還有製造業中心,東方荷理活等)那些角色,已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消失了,到今天,就只剩下如金融業這種角色,但單靠金融,又怎可能養活八百萬人呢? 若非泛民一直在拖後腿,香港早在回歸時就應該開始經濟轉型了。

不需要和新加坡比,其實現在的香港,早就給深圳,上海等城市比下去了。這廿多年,香港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但深圳郤是大步向前,曾幾何時,香港還算是大灣區的龍頭城市,現在只不過是在發輝著夕陽的餘光吧!

說回台積電,它的問題,就是太多不確定性。單是何時會發生武統,就已是最大的問題。看看台灣現在的政治環境,你還會說兩岸離武統的發生會很遠嗎? 我一直都同意,台積電在高階製程現在是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但現在整個世界的政治環境,就是對台積電非常不友善,反全球化,供應鏈打碎重整,世界雙陣營化,能脫勾的便脫勾,能制裁的便制裁,經濟下滑,通脹惡化。中國也被老美迫到了要你死我亡的地步,再加上台灣問題,那夾在中間的台積電,要怎麼活下去? 至於台積電能活五年或者三十年,誰能肯定? 還是那個問題,若你是工程師,面對中共施加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你能肯定台積電能多活二十年?

看一件事情,總會有很多角度,沒有誰一定對或一定錯。或者世界上很多產品是需要台積電的晶片,但世界上的政府仍需要台積電嗎? 也可以說,世界上很多產品需要台積電的晶片,但若果越來越少人需要那麼昂貴的產品呢。。。

對我來說,我唯一能相當肯定的是,"這幾年"的台灣應該還不會有事,但也只是"相當"肯定而已,再遠一點,就連"應該"也說不出來了。你能嗎?
wugoson
[拇指向上]
economic wrote:
AI遇到的現實面會比...(恕刪)


我還是很看好!!
但是或許不要以盈利為目的....
或是把是專屬範圍在縮小一點....

比方說...在半導體公司
是否能搭配EDA軟件....
在專業的使用者配合下...
收集的數據更全面...學習的效果也更好
也不用浪費太多的資源..

或許這不是以開放給全人類去使用的模式....
但是卻是提升生產力的方式..

甚至教育界出考題閱卷等很花老師時間的工作上....
也可以專屬於去創造一些個別行業的專屬AI

這些或許是未來最大的發展模式...
而很多AI空司可能就會演變成如何去為企業量身打造專屬的提升效率AI
hunginn wrote:
危機還沒解除太樂觀了...
才過了第一關而已

後續的問題才大
6000億的美債誰要買?...
不然光發行沒有人買...也沒有用

但是眼下的買家不多....
中東....中國...日本?
美國的各家銀行?

大家都在保持有最具流動性的現金...
長年期的國債...真的沒有什麼意願...

我猜最後賣不光...
採用換債的方式...
也就是用手中長天期的債和高額利率...
替代各銀行團手中短天期...低利率的債卷...
減少未來的財政支出...

不過能換到多少....各國央行手中的債卷願不願意這樣換還很難說...
但是這麼一來能籌措的資金...就不會是原本的數額...


怎麼操作也好,老美透支了美債的信用,就要用高利息來彌補。

我猜最後賣不光,就要靠國內買家消化。

最後把通脹變回老美的問題。
jihuang77 wrote:
其實,普丁政權很脆弱...(恕刪)


如果普丁倒下了或死亡了...
或許你說的會發生..

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普丁的支持率超過 90%..
如果再次選舉...他還是會高票當選

只因為...沒有其他人可以帶領俄羅斯走出目前的困境...
對俄羅斯而言....只有打贏烏克蘭恢復和平....撐過眼前.....俄羅斯才有機會重新發展...

而且就現階段而言...俄羅斯比烏克蘭更耗得起....
唯一不確定的是...普丁已經71了...如果再10年就81了
他能撐多久? 再15年嗎? 我是沒有信心他能撐那麼久
但是5年的機會還是有的....

問題是他的接任者的威望必須要取得所有人一致的信任才行
目前還和不出來
Derek2025 wrote:
怎麼操作也好,老美透...(恕刪)


聯準會重新出來買嗎?
Derek2025
這我就不知道了。大概是保險公司,基金公司那些,機會更大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