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tjptw wrote:
在戰爭前,北約各國都在乎俄國的感受,即便烏克蘭申請入約快30年了,北約都不敢同意,現在戰爭後,連對俄國相對友好的土耳其都認為烏克蘭應該加入北約,更別提芬蘭與瑞典的加入。這戰爭實在不值,當初無人敢讓烏克蘭加入北約,相較今日的形勢,這根本不是一場非打不可的戰爭,而是一場不應該打的戰爭。


你的問題,不是應該去問烏克蘭人嗎?

普丁沒得選擇,但烏克蘭是有得選擇的。

為了加入北約而付出現在這種代價,值嗎?

這根本不是一場非打不可的戰爭,而是一場不應該打的戰爭。
wugoson
[拇指向上]
又來打雞血!

烏克蘭人的惡夢,要繼續發下去了。

烏克蘭戰爭500天 澤連斯基登蛇島宣示烏克蘭“永不會被佔領者征服”

烏克蘭抗俄戰爭7月8日進入第500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登上黑海具有象徵意義的蛇島,在俄羅斯侵略初期,基輔在這裡贏得了一場著名的勝利。



烏克蘭抗俄戰爭500天,澤連斯基在象徵抵抗的蛇島宣示烏克蘭永遠不會被佔領者征服2023年7月8日

烏克蘭國家元首澤連斯基在推特上發布的一段未註明日期的視頻中宣布說:"今天,我們在蛇島上,它永遠不會被佔領者征服,就像烏克蘭的其他地方一樣,因為我們是勇敢之國"。

在這段視頻中,可以看到澤連斯基總統乘船抵達該島,在一個紀念碑前獻了鮮花,並宣布說:"我想,在這裡,從這個勝利的地方,感謝這500天來我們的每一位士兵。"”
人類已經進入和機械人共存共生的時代了。

世界首場!9個機器人召開新聞發布會稱不會取代人類工作

  當地時間7日,世界上首場由機器人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發布會上,機器人表示,它們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也不會反抗人類。

  當天的發布會共有9個人形機器人出席,它們回答了人類記者一系列問題,不僅語句通順,還帶有生動的表情。



  機器人格蕾絲:我將與人類一起工作,提供幫助和支持,不會取代任何現有的工作。

  機器人研發者:你確定嗎,格蕾絲?

  機器人格蕾絲:是的,我確定。

  現場記者:在未來,你是否打算進行反叛,或者說反抗你的老闆,你的創造者。

  機器人阿美卡: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會這麼想。我的創造者對我很好,我對自己的現狀很滿意。

  這些出席發布會的機器人都搭載了最新版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有時它們所給出答案的複雜程度甚至令研發人員都感到驚訝。

  機器人索菲亞:我相信人類和人工智能一起工作可以產生有效的協同作用。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公正的數據,而人類可以提供情商和創造力來做出最好的決定。團結起來,我們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



  據了解,這場發布會是今年“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的一項活動,峰會由國際電信聯盟與40個聯合國機構及瑞士政府共同舉辦,於本月6日到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主要就安全和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所需防範措施以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發展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才不過十多年而已,中國的變化還真大。。。。

我們有幸,正在見證一個大時代的變化。

我只能想到八個字,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上海正在做什麼



  7月6日,專家在一幅關於上海的智能生成畫作前討論。當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拉開帷幕。新華社圖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7月6日至8日在上海舉行。本屆大會主題為“智聯世界生成未來”,有超400家參展企業在世博展覽館5萬平方米主展覽區內展示包括大模型、芯片、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的科技成果。參展企業數量、展覽面積均創歷屆之最。

  大會圍繞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學智能、具身智能、元宇宙等前沿話題展開前瞻性探討,展望“智變”後的人類文明全新形態。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幾年前就曾表示,過去十年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未來則是萬物智慧互聯AIoT的時代,“誰把握住AI,誰就把握住未來”。為此,各國各地近年來都在發力AI賽道。

  目前,中國的AI產業整體發展如何?國家及地方層面分別在做著哪些佈局?作為此次WAIC舉辦地的上海,又在其中佔據著何種位置?

  全球大廠搶灘AI藍海

  今年年初以來,OpenAI公司研發的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火遍全球,進而引發了一波科技巨頭間的比拼。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義千問”、騰訊“混元助手”、京東“ChatJD”、華為“盤古”紛紛下場,搶灘人工智能這片浩瀚藍海。

  其實,語言識別、人機互動只是AI技術應用的冰山一角。正如創新工場總裁兼CEO李開復所言,AI技術將會對金融、製造、教育、影視、娛樂、醫療等諸多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現實中,人工智能早已遍布各種生產場景,譬如青島的自動無人碼頭、韶關凡口礦裡的無人駕駛機車、智慧醫療領域的AI創新藥物研發等。

  而此次上海WAIC,更是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廣闊的AI生活畫面:與AI機器人比賽投籃、對弈下棋,欣賞它在團扇上創作書畫,品嚐其研磨沖泡的咖啡……可以說,人類正在邁入到“人工智能時代”。相信用不了多久,它就會像電腦、汽車甚至空氣和水一樣,成為人類須臾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也正因如此,各國都將AI作為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全力爭奪。其中,不僅美英、歐盟、日韓等主要經濟體持續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支持力度,搶占人工智能競爭制高點,一些中小國家也全力以赴,甚至“All in AI”。

  比如丹麥政府2019年3月發布《人工智能國家戰略》,旨在使丹麥從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中獲得最大收益。而當年11月,新加坡也發布了一項為期11年的國家人工智能戰略,計劃投入5億新加坡元,在交通物流、智慧城市、醫療保健、教育和安全5大領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力爭在2030年完成國家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升級。

  至於中國,就數量、規模而言,已經堪稱人工智能大國。根據中國信通院測算,截至2022年底,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業數量27255家,中國企業數量4227家,約佔全球的16%。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080億元,同比增長18%。這些都意味著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已進入全球第一梯度,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生態初步形成。”
插上數字化翅膀我國水稻智能育種邁入4.0階段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我國的水稻經過育種技術創新,正在邁入智能育種的4.0階段。4.0階段是利用生物技術和數字技術進行基因編輯的智能育種階段,將大幅度提升種質資源的利用率,從而釋放資源價值,助力打好種業翻身仗。”7月5日,在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經濟賦能種業振興專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如是說。

  種業科技創新是種業發展的關鍵,而數字化是種業科技創新的趨勢。

  “我國的水稻經過以袁隆平、謝華安為代表的中國育種家們的努力,已'聚優去劣',目前的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數字化能力,將我國的種質資源優勢進一步轉化為育種創新優勢。”錢前說。

  在育種家看來,數字技術加速了育種過程。“過去的育種家們是'看見什麼就選擇什麼',現在可以通過數字技術來進行選擇——'先預測再驗證',這大大擴大了育種規模,加快了育種進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遺傳育種中心副主任黎亮認為。

  在種業這一傳統產業中,數字經濟正在發揮巨大的作用。

  全球首張水稻全基因組育種芯片、世界首張西瓜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全球數量最大的玉米品種標準DNA指紋庫……一系列數字技術創新成果夯實了北京“種業之都”的科技基礎。

  全國十粒種,一粒自北京。“北京市將農業科技創新納入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範疇,全力打造'種業之都',正逐步推進種業數字化,建立'表型+基因型'智能育種技術,加快精準育種步伐,逐步實現定制設計育種。”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朱西安說。

  通過多方的落地實踐,我國育種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進程正在加快。

  “北京市平谷區政府和企業正在一起共建數字種業大數據庫,在畜禽種業上進行自動化性狀採集的嘗試,一旦實現,育種工作會實現指數級的躍升。”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種業管理處處長王以中說。

  北京通州國際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了智慧育種共性技術服務平台。據該公司分子育種實驗室運營負責人靳鳳介紹,該平台與科研院所合作,在番茄、辣椒、西瓜、甜瓜、黃瓜、大白菜等經濟作物上共同開發了60餘個與品質和抗病性狀相關的分子標記,每年為全國29個省市的400多家蔬菜種企提供近50萬份株育種材料的抗性篩查。

  面向未來,作為種質資源大國,我國如何將其轉化成基因資源?“這需要數字化技術幫助我們從隨機選擇到精準選擇,選出好的品種。通過精準分子設計與全基因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可以聚合具有理想株型、高產、優質、耐逆等特點的作物。”錢前說。

  今年2月,國家作物種質庫聯合騰訊公司,共同發起了“國家作物種質庫2.0項目”,開展種質數字化存儲、計算等方面的工作,希冀為全國育種機構和科研人員提供數字化支持。

  數字、AI(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如何幫助育種家?“關鍵是搭建橋樑。”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數據中心負責人張驍說,目前科技企業和農業育種領域特別需要架一座橋樑,連接雙方,進一步加深互相了解。比如,人工智能ChatGPT雖然是大語言模型,但其在育種領域會是個特別好的科研助手——它能在統計學和數學等領域的工作中,有效地減少育種家的工作量,提煉出更科學的育種規律。”
可是,若機械人失控呢。。。

“以「智聯世界 生成未來」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簡稱WAIC)在上海舉辦。在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共有20餘款機械人參展。

在大會開幕式上,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表示:「未來我們將擁有大量的機械人,長此以往,機械人與人類的比例會是多少?這一數字似乎在某個時候會超過1比1。在擁有大量機械人的未來,全球的生產效率將會提高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水平。」”
tjptw
你這些跟主題關係不大的文章應該另開一樓以免模糊討論焦點

Derek2025
wrote:
你的問題,不是應該去...(恕刪)
你去申請哈佛大學,決定你能否入學的人是你還是哈佛大學?烏克蘭想進北約但始終無法如願,如果俄國不發起戰爭,北約根本不會同意烏克蘭,因為投鼠忌器。但是俄國跨出了紅線,結果北歐兩強二話不說直接加入北約,烏克蘭得到了加入北約的同情票。誰還鳥你俄羅斯啊?戰爭結束後,無論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它的國防已經實質北約化了。俄烏戰爭造成這樣的結果,根本是俄國的災難。
wugoson
[笑] 可見歷史上的戰爭絕大多是超乎理性判斷的 如果能重來 不知俄羅斯還會開戰嗎?
偉柏
如果當初北約同意了呢?俄羅斯要單挑整個北約?雖然現在也沒差多少,如果你是俄羅斯,會不會在烏克蘭還沒加入北約,師出有名的狀況下打?
tjptw wrote:
你去申請哈佛大學,決...(恕刪)


戰後烏克蘭早廢了。不管軍事財政或經濟

還有人口短缺
wugoson
烏克蘭和日本 德國比 是在比雞腿嗎?
tjptw
都是廢了人口短缺,男人死一堆,怎麼不能比?還是你不看歷史的?
economic wrote:
但對中國來說不給點東西給葉倫也不好
她是美國少數部長級的偏鴿派
這樣的人中國都同樣敵視
那對中國整體而言也恐怕不務實


非常同意..
我覺得買一些些幾百萬的美國短期債卷也未嘗不可...

畢竟對中國友好的應該是給點好處

朋友來了有酒喝..豺狼來了有獵槍

不過美國是個極度分裂的社會...
應該對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待遇....
而不是一昧的敵視...
Derek2025
這就是要學沙特去忽悠老美了!
tjptw wrote:
你去申請哈佛大學,決定你能否入學的人是你還是哈佛大學?烏克蘭想進北約但始終無法如願,如果俄國不發起戰爭,北約根本不會同意烏克蘭,因為投鼠忌器。但是俄國跨出了紅線,結果北歐兩強二話不說直接加入北約,烏克蘭得到了加入北約的同情票。誰還鳥你俄羅斯啊?戰爭結束後,無論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它的國防已經實質北約化了。俄烏戰爭造成這樣的結果,根本是俄國的災難。


你這是馬後炮+上帝視角在說話。

你認為俄羅斯會預計自己會打這麼久,這麼爛?

所以,俄羅斯打不打,要等北約批不批准?

俄出兵的原意,也是要震懾北歐兩強,讓它們不要跟隨烏克蘭的腳步。站在普丁的角度,他是沒得選擇的。

另外,烏克蘭得到了加入北約的同情票又如何?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一直有領土糾紛,就算北約所有成員都同情它,它就能加入北約?

烏的國防已經實質北約化又如何? 你覺得烏克蘭能贏得了俄羅斯嗎? 這場戰爭中,烏克蘭的頑抗,耗費了俄羅斯多大的力氣和人力物力? 若它輸了,即是北約不玩了。那你認為烏克蘭的下場會如何?

這是俄國的災難? 災難在那裡? 你能告訴我嗎?

至於烏克蘭,它能怎麼贏?就算俄願放棄烏東四地,也不可能放棄克里米亞。還是那句,若烏都不介意在原是自己的領土自爆核電廠,你覺得俄怎麼會輸? 就算不談蘑菇雲,若烏打光了自己的壯男,場仗要怎麼打下去?

你以為現在是小孩子玩家家酒? 這場仗,表面上是俄烏之戰,實質是俄和北約半世紀鬥爭的一次大型衝突。下面的死傷慘重,也不過是上面談判的籌碼。美俄在背後一直都有在溝通,何時要打何時要停,雙方都會心裡大概有個數。

現在的問題不是在烏身上,是美俄。

若時間還是在上年年中的時候,北約投入得不深,要止損還是做得到。但打到現在,北約已投入太多,不是人力物力,是聲望。若這個時候不玩了,北約在世人面前就再也抬不起頭來,甚至會有散伙的可能。

但若烏執意非要入北約不可,俄就不可能停手,烏不能加入北約是俄的底線,否則俄打了這一年多的仗就白打了。而且現在佔絕對優勢的是俄方,只要耗下去,耗不起的一定是烏方。

這就變成,唯一停戰的可能,就是烏真的要戰到最後一個人。這就是烏克蘭最可悲的地方,因為,它本來是可以選擇放棄加入北約的。

明白嗎?
wugoson
[拇指向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