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死傷十幾萬人是絕子絕孫,俄國死十幾萬人不是,你是不是覺得俄國人多命賤,等量不等質?等等,俄國宣稱烏克蘭屬於俄國的,烏克蘭跟俄國同種族,那麼哪來的絕子絕孫呢?還是你心裡根本否定俄國人的說法?
Derek2025
wrote:
穿鑿附會沒有用。歷史...(恕刪)
Derek2025 wrote:
穿鑿附會沒有用。歷史...(恕刪)
你只引用了當初我以為兩方有機會結束戰爭的文章而已
那段時間的確是俄烏戰爭最有機會的停火階段...
原本雙方都已經在土耳其約定好要談停火的
你要不要回顧一下去年3/8號的 俄羅斯條件
來源 俄國提停火4條件
《路透社》報導,在烏俄第三輪談判前,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7日表示,一旦烏克蘭政府達成4大條件,就會立即停火。這些條件包含:
烏克蘭停止軍事行動。
將烏克蘭中立地位入憲。
承認克里米亞是俄國領土。
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內次克、盧干斯克獨立。
這是3/8路透社的報導..
你那是3/29號基輔提出的要求
俄烏雙方談判破裂
來源: 2022年至今的俄烏和平談判
3月27日,俄羅斯總統助理宣布,新一輪談判於2022年3月29日至30日在伊斯坦堡舉行[19][20]。烏克蘭談判代表提到烏克蘭願意成為中立國,不加入北約以及任何軍事聯盟、推行無核化並且放棄尋求通過軍事手段收復克里米亞和頓巴斯。俄羅斯首席談判代表表示俄羅斯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21]4月1日,俄烏繼續進行線上和談。[22]4月5日,布恰大屠殺發生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他不會再與俄羅斯就烏克蘭去軍事化的問題談判,並表示如果北約向烏克蘭發出邀請那麼烏克蘭就準備加入[23]。
後面是誰在改變?不就是美國嗎?讓烏克蘭轉變態度...
不然 早在雙方三月底四月初就談好了進入停火階段了
最後無法停火俄羅斯在去年五月才徹底拿下馬里烏波爾
九月初發生北溪被炸然後才宣布入俄公投的
十月份才舉行入俄公投
然後你才在說俄羅斯錯估形勢??
tjptw wrote:
這戰爭更加堅定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決心,也讓北約各國更加支持烏克蘭。就長遠來看,長痛不如短痛,此戰俄國已證明無法兼併烏克蘭(沒錯,我就是馬後炮)。無論烏克蘭是否能奪回烏東,烏西一定會加入北約,烏東不被世界各國(包含中國)的承認,所以會維持戰爭狀態,所以北約實質完全東擴。與俄羅斯全面鄰接,完全與普丁原先的計劃背道而遲。完全達到普丁最不願意看到的狀況。
另外 對於北約東擴這件事情....俄羅斯是反對的
但是芬蘭瑞典原本就不屬於華沙公約組織的..他們本身就是中立國
俄羅斯反對歸反對..但是也不能去阻止...只能表示遺憾!!
如果芬蘭笨到讓北約把武器彈藥放到芬俄邊界...你看雙方會不會再起衝突緊張....
至於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這對俄羅斯來說是重中之重..一定反對到底的...
至於烏克蘭最後能不能加入北約...你認為烏西一定會這點我不敢打包票
利沃夫那些地方 有機會也可能不會...但至少明確上...烏克蘭中部是不可能的...
俄羅斯不會接受的北約的軍事部屬到這附近來一定炸沒什麼好說的!!
至於你最後說的烏克蘭的人口問題....你舉德國和日本為例?
你怎麼不舉一些比較近代的例子....伊拉克 阿富汗 敘利亞 等國
在成為美國代理人戰爭之後的後果!!
你認為未來烏克蘭變成 德國和日本的可能性高還是變成伊拉克阿富汗的機率高?
===============================================================
不管怎樣戰爭如果要持續下去就要金援與軍援
俄羅斯可以靠短時間轉變成戰時經濟模式...所有的發展以軍事為主
西方呢?受的了嗎?可以每月一直借給烏克蘭數十億美金歐元等援助
讓烏克蘭持續打下去???
現在是夏天..等到8-9月地中海開始的小麥等糧食價格
等到9-10月時冬季能源儲備時...你再看看各國的反應...
解決國內的通膨問題重要還是繼續援助烏克蘭重要?
最後也許你認為烏東的居民很慘...
但實際上可能和你想像有出入...戰火雖然在烏東打
除了前線防守的俄軍和烏東的人民志願軍外
烏東的人民至少活得比烏克蘭人幸福!!!
如果持續下去...5年後你再來比較烏克蘭和烏東人民的生活水準
你就可以看到差異了
從下面這張照片
頓涅茨克 離前線不到20公里
居民還是很悠哉沒感受到戰爭的恐怖

我不認為俄羅斯獲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的確拿到一些好處
但是俄羅斯明確的獲得了烏東四省保障了克里米亞的安全與水電供應
與烏東四省俄羅斯裔民眾的安全是肯定的
但是所付出的經濟和政治代價卻是巨大的
值不值得??見仁見智吧
hunginn wrote:
是啊 美國軍事支出外...(恕刪)
好像是PETERSON吧
美國現在的整體財政其實中間偏爛
疫情下幾乎所有國家的整體財政都惡化
所以美國相對來說沒有特別爛
但拜登上台後走大政府路線
非常大幅度的擴大了財政政策
以內容來看這些擴大的財政能否帶來長遠的效益又很不確定(我自己就對補貼半導體沒信心)
但美國整體財政的惡化趨勢起碼到拜登下來都是確定的
如果依照這個趨勢
大概在2050~2055那美元就可能遇到真正的崩盤(預計2030美國聯邦債務就可能到50兆)
基本邏輯大概是短期國際要弄出取代美元的機制基本沒可能
但花個30年建立一個或數個取代的機制可能性就大得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