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nomo333 wrote:
F135無法裝上F22(恕刪)


那是設計搭配的問題
F35搭配F135可以超音速巡航阿
F22那是當時設計的考慮
現在又不同了
美國也慢慢要退役F22
正在開發的是下一代
搭配的發動機肯定也在準備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nomo333 wrote:
雖然你會以為
雙發F135的推力比雙發F119還大
但是F135的表現是在亞音速
而F119是在超音速

這就是涵道比大的差別

這也就是為什麽F135比較省油的道理。
好比駕車跑相同的路程,用一般速度跑肯定會比極速狂飆更省油。
問題是速度更重要還是省油更重要?
對軍運機來說速度相對沒那麽重要,但對戰機來說速度極為重要,那是決定擊落別人抑或被人擊落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戰機基本上都用小涵道比發動機。
F135表面上推力更大,但超音速性能下降了,其實是不進反退,這也是為什麽中國沒學F135搞個大涵道比的戰機發動機。
economic wrote:
這種慢慢追吧
美國的發展速度也會慢下來的
美國現在真的缺錢
先追上俄羅斯技術比較實際一點
看看現在俄羅斯打烏克蘭自己狀況差
有沒有可能換到技術回來
縮短點時間比較實際
中國現在跟俄羅斯的差距不大
交流互補各有點提升的可能性應該有
中國多出一點東西去換
應該在某些領域有可能
如果可以換到TU-160M的發動機技術
那可獲利很大


要北極熊肯交換自己的核心技術,那除非中國也願意拿自己的核心技術去換吧!中俄現在還沒有親近到這種地步(另外,我覺得最可惜的,還是AN225,就這樣毀了,也造不出另一架來)。

除了渦扇,中國其實也在研發自己的變循環發動機,目標是2030年試飛。一旦試飛成功,差距就變成8年了(老美的變循環發動機據聞已經試飛了),當然,目標這種事,能不能做到還很難說。

想著想著,以中國的速度,晶片,變循環發動機,海軍建軍,目標大概都是十年內的事情。到時,激光系統,電磁炮,量子雷達,低軌道衛星網,大概都能成軍或服役。而西方再折騰多自己十年,不要說阻止中國崛起,連對抗中國軍力的能力,大概也很勉強。

台灣安逸的日子,不多了。
economic wrote:
中國發動機目前還絕大多數自己用
累積的使用經驗可能還比俄羅斯少(俄羅斯還有外銷)
還是需要累積一下的
反正持續地投入
總是一段時間後會有成果的


中國在大飛機發動機的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

"新突破!中國掌握複合材料葉片關鍵技術,勞斯萊斯曾因這技術破產

據國內媒體近日的報導稱,江蘇在近日傳出了好消息,江蘇新揚新材料公司參與研製的複合材料風扇葉片已經進入了試製作生產階段,這也意味著中國已經在復合材料葉片研製上有了突破。這項關鍵技術的掌握也代表著,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升級,已經沒有什麼問題。

而這種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正是運-20以及C-919所使用的,這也意味著運-20以及C-919未來將可能用上更貼切自己的“中國心”。通過報導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使用這種複合材料風扇葉片的航發,已經開始了研製。

風扇葉片是這種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關鍵部件之一,而此次取得突破的複合材料葉片,其主體結構是由碳纖維增強高韌性複合材料構成,具有更高的強度、更好的抗疲勞性。而風扇葉片性能的好壞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發動機的性能。

可以這麼說,“有優秀發動機葉片的發動機不一定是好的發動機,但好的發動機一定有著好的發動機葉片。”截止到目前,也只有美國GEnx發動機是唯一採用了複合材料葉片的發動機,可見其這種關鍵技術的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C-919發動機相關方面得到了好消息的時候,波音的一個消息讓C-919雙喜臨門。737MAX的停產,也將讓C-919受到更多國家的重視,畢竟在中國牽頭做出一項保障各國人民安全的全球倡議之後,C-919的安全性必定會得到極高的重視。"
economic wrote:
拚這個中國很吃虧的
美國和日本都能用最新最好的CPU
中國在CPU上面吃虧
得靠包含架構在內的東西來彌補
但中國超算數量不算少
但這種要夠用
那還真的不夠
第一雖然是日本
但整體算力可能中國比日本大
且日本發展這個的成本很高
整體效益有沒有比較好還難說


中國還真要感謝西方世界多年來的制裁。

每次西方不賣中國一種東西,就是迫中國自主研發不再受制於人。成功後中國就可以用白菜價把市場全拿走了。

中國能有今天,還真是有西方那份功勞。
Derek2025 wrote:
要北極熊肯交換自己的(恕刪)


循環發動機要真的能用還早
美國早有兩台樣品了
依據美國自己評估的進度
要能用都還得10年

中國算是有些研發進度
但距離樣品都還遠
然後包含技術的累積
我會認為起碼落後20年

中國在這一塊如果能追比較快
恐怕跟美國沒那樣多錢可以投在這有關

傳統上大多認為中國就算順利
要在整體科技的領域追上美國也要30年
美國畢竟是百年累積
中國真正比較大的投入研發也才10多年
且到現在的每年投入還不一定比美國高
新的領域中國可以比較有領先成果
需要累積的只能慢慢來

如果能跟俄羅斯合作
其實俄羅斯包含在航天發動機上面很有成果的
但中俄畢竟有地緣政治問題
很難非常緊密的合作
更多的還是利益上的交易
有些技術如果談得成
拿出來交易看看有沒有可能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中國在大飛機發動機的(恕刪)


軍用和商用要求不一樣
WS20給運20用可能快一點
商用其實落差還不小
美法合作的真的很省成本阿
中國的只能說如果遇到封鎖
有東西可以用
但論實際商業競爭力
那還真的有不算小的落差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對呀,路還是很長,但東西此消彼長,追上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economic wrote:
這個要看東南亞市場這(恕刪)


總的來說,華為近年的發展還是十分艱難的。任正非的白頭髮也該多了不少,幸好孟晚舟回來了,擔心的事就少了一件。

當年若非他的眼光,華為可能就變成下一間阿爾斯通了。

現在最易出問題的反而是小米,一旦中美打起來,小米被制裁的話,後果會十分嚴重。
Derek2025 wrote:
中國還真要感謝西方世(恕刪)


不太能算多好的事
項目多進度就慢了
資源就是那樣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總的來說,華為近年的(恕刪)


小米規模還很小
且範圍也小得多

單一企業意義對整體來說也不是那樣大
中國還是得整體在累積
反正有自己的市場
起碼可以存活

只要中國市場可以保持增長
要拿市場換技術就永遠有機會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