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亞歷山大大帝當年沒有攻擊印度改攻擊中國 中國守得住嗎?

KUMAPIPIPI wrote:
看看自己怎麼吹的牛皮...(恕刪)


這是我拍的?還是我説的?還是我PO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我相信科學。

真的,不要再拿那些所謂的”史實”來説話了。

很多時候我看你的文章通常只是嗤笑一下,沒什麽感覺。

不過看你越來越上頭,只好跳出來把我認爲的事實講出來

你可以不相信,但是如果要證明我説的是假的,你必須拿出證據。
而亞歷山大大帝“如果”入侵中原的後果,

我也説過了。

只是你完全無法反駁罷了,不是嗎?
bulldog2005 wrote:
而亞歷山大大帝“如果...(恕刪)


不敢講弩了 馬上轉移話題??
KUMAPIPIPI wrote:
不敢講弩了 馬上轉移...(恕刪)


好啊,那麽我們繼續將弩吧。

反正你也沒什麽新的東西了。

説吧,你要怎麽反駁我説的呢?

反正講什麽你都很難駁倒我的。
bulldog2005 wrote: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我相信科學。


你不是相信中國吹的牛皮還是CCTV親自出來吹的 秦弩射程是AK-47的兩倍的800公尺?
科學是有專家真的去複製出秦弩 發現射程才50-70公尺 不要說AK-47了 連弓都大大不如
bulldog2005 wrote:
??你的智商在綫嗎?

我吹牛?

關於弩的問題貌似我一直在等你上躥下跳啊,沒説過一句話吧?


自己亂掰的不是馬上被我打臉



<<<看你在這裏上躥下跳了這麽久,就拿弩來説一下吧。

戰國時代的强弩,并不是現在的crossbolt,而是利用絞車上弦的大型弩,換句話説,這根本不是進攻手段,而是城防武器。?>>>
本來要詳細解釋為什麼秦國的青銅兵器相對於亞歷山大帝國的鐵兵器有性能代差,正好看到一篇
文章就直接轉了

基本上中國秦國的青銅劍和亞歷山大的青銅劍和鐵件碰沒兩下就要自己斷掉 所以基本上
秦國會被亞歷山大打著玩 中國在武器上的
劣勢一直要到漢朝從西域引進鍛造技術以後才有改進
=======================
青銅器的物理特性與其含錫量的關係圖



冶鐵技術和鐵器最早源於西亞地區,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前1300至前1100年,冶鐵術傳入兩河流域和古埃及,歐洲的部分地區於前1000年左右也進入鐵器時代,公元前六世紀(中國春秋時期),希臘的鐵器化基本完成。中國開始使用鐵器的年代目前尚無定論,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鐵器屬於春秋時代,比西亞和歐洲晚了近千年,當西亞人和歐洲人普遍使用鐵製農具和兵器時,同時期的中國還在大量使用青銅質生產工具和兵器。戰國中期以後,鐵器開始在山東諸國普及,如韓趙楚等國軍隊在此時開始大量裝備鐵製武器,而此時的秦國顯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青銅兵器依舊充斥著整支軍隊,事實上終秦一朝,其將士使用的兵器絕大多數為青銅質地。馬其頓的崛起和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是在歐洲及西亞普及鐵器後的數百年後,其軍隊的武器裝備毫無疑問多為鐵製兵器。

純銅的硬度比純鐵低,加錫的銅合金——青銅,質地堅硬,但是相比於加碳的鐵——低碳鋼或高碳鋼,仍遜色不少;更重要的是,相同硬度下,青銅兵器比鐵兵器更脆,幾乎不能用在劈砍武器上,所以青銅兵器多用於刺和啄;而鐵兵器則更有韌性,不易折斷,可刺可啄可劈砍,實戰中的戰術動作更具多樣性;此外,鐵的密度低於銅,鐵兵器較青銅兵器更為輕便,極大地減輕了作戰士兵的負重。實戰中,鐵兵器經常能砍斷青銅兵器,所以鐵質兵器相對於青銅兵器是有性能代差的。

根據秦俑坑中出土的01396號、01399號、01395號青銅劍合金成分的配比分析,秦劍的維氏硬度平均在105-210HV,和同時期西方塊煉法鍛造而出的大多鐵兵器的維氏硬度105-233HV相差無幾。這是否能說明秦劍的性能和同時期的西方鐵兵器相差無幾呢?很遺憾,事實並非如此,如前文所述,同樣硬度的青銅兵器和鐵兵器,青銅兵器的韌性較差,更脆,更易折斷。中國有色金屬研究院等專業機構對上述秦劍曾做化驗和電鏡檢測,除01399一件含錫量為18.02%外,其餘含錫量均在20%以上。含錫量越高,青銅就越硬,當含錫量超過20%,青銅的抗拉強度迅速降低,已是脆性材料,毫無塑性可言,用這種材料製造的兵器使用時極易斷裂,故這批秦劍除空有一點硬度外,其他性能幾乎一無是處。

秦劍的鍛鑄工藝中較為先進的是複合青銅技術(即內外分鑄,內芯低錫,刃部高錫),理想狀態下,複合青銅技術鍛鑄的秦劍,劍脊含錫量在8%-15%之間,劍刃含錫量在22%-24%之間,在保證了劍刃的鋒利和硬度的同時,又兼顧了劍身的韌性。但是,秦人的複合青銅技術並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01395號青銅劍的內部含錫量還是高達21.4%。即便是理想狀態下的複合青銅劍,其韌性依舊不能與熟鐵或碳鋼相媲美;發掘秦俑坑時,現場便出土了許多的破碎或斷成數截的殘劍,參與發掘工作的考古專家劉占成先生直言不諱道:「我們如若不慎,把秦劍不小心從手中掉落地下的話,馬上就會摔成好幾節。」上世紀末,《江淮晨報》的一篇報導,也能從側面印證劉占成先生所言非虛,該報導指出,在1997年8月,壽縣博物館在挑選文物進京參加「中華文物精品展」時,將館藏的國家一級文物越王劍(並非勾踐劍,含錫量為15%,與複合青銅技術鍛鑄的秦劍的含錫量相當)不慎摔斷為三節,該博物館的館長也因此被免職。至於網傳的「有一口(秦)劍,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壓彎了,彎曲度超過45度。當陶俑被移開的一瞬間,奇蹟發生了,青銅劍反彈平直,自然還原」這一傳說,也被劉占成先生證偽了。
KUMAPIPIPI wrote:
自己亂掰的不是馬上被...(恕刪)


我先問你,在戰國時代,有多少種弩?

我只是拿出了三種,其實還有大概5~7種沒介紹。
KUMAPIPIPI wrote:
本來要詳細解釋為什麼...(恕刪)


先不説越王劍這種逸品

你認爲秦朝時侯沒有鐵劍嗎?

還是你在兵馬俑沒看到就認爲沒有?

如果我拿出證據告訴你當時就已經有了鐵劍,你要怎麽辦?
KUMAPIPIPI wrote:
吹牛皮中國最厲害

講到話唬爛
蟾蜍黨才是宇宙第一啊
回去井底玩貼紙建國

歷史沒有如果
亞歷山大連年征戰,導致兵疲馬困
東侵到印度就無法前進
然後就蒙主寵召
短命帝國隨之瓦解

即使免強入侵中國
只是死在異鄉

現在的土共是紙老虎
歡迎歐洲繼續東征
yenchunwang1427
大後方內鬨,回去後不久得熱病,死在巴比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