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nomo333 wrote:
煤礦“水害之源”如何...(恕刪)


類似的概念很早就有
我有說台北在內湖南港的做法
類似的當然中國也會有也可以有
所以我說的是要依據各地條件不同去設計
不一定是單一大工程
也很能是很多小工程

另外有一個概念是要先設定好超過設計時要犧牲的地方
人類工程有極限
但大自然的災難超過人類工程能力還是有一定機率的
大水來了為了保護精華地帶
那必要時犧牲那些地方是必須先規劃的
必要之惡如果有準備
損失還是相對可以控制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陽炎級驅逐艦-雪風 wrote:

滯台小粉紅視力業障重嘛~ 當然看不到囉~
烏南前線反攻傳捷報 烏軍收復頓內茨克州烏羅札因村


所以烏克蘭堆了多少人命占領一個村子
就叫俄羅斯兵敗如山倒?

這些媒體是要多腦殘才會這樣認為啊!!!!!

這村子..不用3個月 你看看會不會又丟了..又被俄羅斯拿回去了
快一點的話下個月中旬大概率就沒了....\

歡迎你打我臉....真的不用花多久...2-3個月的間就能證明這個村子的歸屬了...
一翻兩瞪眼的東西...

如果還在烏克蘭手中 那我眼瞎..如果是俄羅斯手中那妳眼瞎....
nomo333 wrote:
煤礦“水害之源”如何...(恕刪)


利用現有的環境打造地下水庫....的確是個好方式...
我就很佩服新疆的坎兒井工程

十幾年前還跟團去新疆就聽過了也看過介紹
很可惜沒親眼去瞧一瞧實體的...

nomo333 wrote: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佔世界的四分之壹左右,且水資源分佈嚴重不均。”顧大釗說,西部晉、陝、甯、甘、內蒙古5省區,煤炭産量約佔全國的70%,但水資源量僅佔3.9%,“水資源短缺、生態脆弱和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之間存在巨大矛盾”。


不過我真的覺得還是要建立大型的水資源調配系統來因應氣候異常
集中的降雨和長時間的乾旱
hunginn wrote:
現實是...政治力已...(恕刪)


我自己會覺得你太放大美國政府或政府的力量
正統的經濟學對於政府該怎做甚至政府該不該介入是有爭議的
所以政府在經濟上作為有非常多的學派且誰也不服誰
拿美國政府作為來說好了
舉例拿在美國銷售的電動車補助7500美元
你覺得這會有效排除中國電動車且讓美國電動車就有國際競爭力打贏中國對手?
起碼我根本不覺得可行
車廠短期可能想要賺那7500美元的補貼
但美國的現實狀況是
1.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能力根本無力太長期的補貼
所以補貼根本持續不了太久
2.美國自己在相關產業的佈局落後太多
那起碼得大力投資10年以上才可能追上
美國現在企業的狀態做不到的
3.電動車得有充電裝置等相關的配套
而美國在這方面落後多又速度超慢
在美國市場賣得多那等待充電得多會卡住

至於你說的供應鏈
那我也算在工作上是相關位置
企業買東西就大概幾個重點考量
品質、價格、交期
美國在這幾方面哪有優勢(當然要看個別項目,但絕大多數項目美國沒有優勢)
價格除了找在另兩個要求下最低之外
為了長期議價彈性
會一定程度即使總條件差一點也培養至少第二供應商
現在各國所謂的安全彈性可以當成開發第二供應商的策略
但那是買保險用的
規模不會太大(有更好更便宜的幹嘛不是主力購買)
要扭曲去買更差更貴的買更多
那不會是長期現象的

市場力量有看不見的手的規律
那個才是最大的力量
不是政府就能改變的
美國政府也不行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我有說台北在內湖南港的做法類似的當然中國也會有也可以有

土共國永遠也不會有
人家那是甚麽社會
你家土共那又是個甚麼樣社會
一筆錢上來
頭兒先拿50%塞進自己口袋
到了地方官手裡再割50%
經辦的也得撈點油水吧,再割50%
看台的,辦文書的也都得拿
李剛他兒子也得分一份吧
這一路七折八扣九拿十貪
到了實際用上
連根毛都沒
hunginn wrote:
所以烏克蘭堆了多少人...(恕刪)


我自己覺得最多下個月底烏克蘭大機率就得退回好防守的位置了
運氣差甚至會被俄羅斯打防守反擊
對俄羅斯來說起碼很多公里的三層防線
巴不得烏克蘭來這樣衝
最多退一點用空間換對方的傷亡
怎樣也划算
而烏克蘭這樣的打法不可能長期持續的
且對烏克蘭自己的未來太傷了
16歲要送前線
那未來2代人都斷送了
要真能打贏這樣現在換未來也就算了
但不可能打贏的
烏克蘭的悲哀起碼得半個世紀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旋風 wrote:
土共國永遠也不會有人...(恕刪)


那是你崩潰的妄想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印象台北的內湖和南港治水方式之一就是那邊山區以前是礦場
山區遇到下雨容易大雨
然後沿著山而下把內湖和南港給淹了
把山區的廢棄礦場改造成暫時儲水區
山區大雨直接把相當比例的雨水就在山區攔住了
那下方自然就不是那樣容易淹水


這種如果運用的好..還可以順便發電是個好方式..
但這種應該不會潰堤吧??..也就是說 下游都在淹水了
上面的水承受不住崩下來了...
如果是海平面以下的礦坑...我覺得就算滿出來了頂多也是只是水流不進去而已

山上的礦坑...萬一水壓大...底部沿著石頭的裂縫滲出來...
破口越來越大....會不會反而在大雨時雙重夾擊下由高往下如同洩洪般

的確可以由大大小小的人工池倒是一個好方式... 從高到低...一層一層發電
但是就是池子的容量可能也不大...山體的開發和挖局很耗費人力

另外也不能解決水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我還是認為全國性大面的水資源調配系統有其必要性
hunginn wrote:
現實是...政治力已...(恕刪)


所謂的東歐和東盟新供應鏈我覺得你想太簡單了
這些地方的問題都很大的
拿東盟來說好了
歐美韓力推的越南這兩年怎樣不就知道了
越南被剪羊毛至少三次了
每次都學到一點點教訓但人性還是會不斷地犯錯
雖說一次比一次傷害小
但越南遇到發展瓶頸也是事實阿
紡織等行業在越南成本變得太高
要產業升級遇到其他包含水電都缺等問題
FTA簽得多
可自有資本和自己的企業發展不起來
這跟泰國沒覺得很類似嗎?
那發展到泰馬那樣就會卡住了

至於接近歐洲的東歐
別說那邊容易打仗了
那邊的整體條件你覺得如果8000萬人口且有自己一套體系的伊朗真跟中俄密切合作
那邊會有競爭力
我還沒說土耳其喔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unginn wrote:
這種如果運用的好.....(恕刪)


本來就不可能100%阿
但山區因為地形更會大雨
只要能短期攔截相當程度的水
事後慢慢把水排掉
當下的下方就相對安全得多
就算淹水也會相對小得多

當然不可能沒洞全靠挖阿
所以才說要利用各地的條件
礦場本來就為了安全有相關的防水設施的
不然地下水冒出來人多危險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