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o333 wrote:
煤礦“水害之源”如何...(恕刪)
類似的概念很早就有
我有說台北在內湖南港的做法
類似的當然中國也會有也可以有
所以我說的是要依據各地條件不同去設計
不一定是單一大工程
也很能是很多小工程
另外有一個概念是要先設定好超過設計時要犧牲的地方
人類工程有極限
但大自然的災難超過人類工程能力還是有一定機率的
大水來了為了保護精華地帶
那必要時犧牲那些地方是必須先規劃的
必要之惡如果有準備
損失還是相對可以控制
hunginn wrote:
現實是...政治力已...(恕刪)
economic wrote:
印象台北的內湖和南港治水方式之一就是那邊山區以前是礦場
山區遇到下雨容易大雨
然後沿著山而下把內湖和南港給淹了
把山區的廢棄礦場改造成暫時儲水區
山區大雨直接把相當比例的雨水就在山區攔住了
那下方自然就不是那樣容易淹水
hunginn wrote:
現實是...政治力已...(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