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G20,就是一個大江湖



(一)
有人的地方有江湖,G20就是一個大江湖。

很多人突然注意到,去年峰會舉辦G20峰會,印度總理莫迪前面的桌牌,還明顯寫著INDIA(印度);但今年印度是東道主,莫迪前面的桌牌已經變成了BHARAT(巴拉)特,即婆羅多)。

一年不見,印度改國名了,借助主辦G20峰會。

另外,莫迪很興奮地宣布,本次G20峰會終於達成了聯合公報。國外很多人擔心,輪到印度人主持G20,可能會第一次沒有聯合公報。
但烏克蘭看了,大吃一驚,居然一句沒有提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西方,你們無原則讓步;印度,你又在和稀泥。

莫迪很委屈: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但人在江湖漂,哪能不跳刀,顯示你是莫迪老仙。



其實,G20的歷史,就是這樣一部江湖史。

14年前,是小布什倡議召開了第一次G20峰會。當時我在華盛頓工作,記得是一個下雨天,華盛頓大雨傾盆而下,裡面小布什強顏歡笑,迎接著貴客。

他沒有內心不沮喪。美國陷入了兩場戰爭的泥沼,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突然爆發,最強大的美國,一夜之間崩潰了邊緣。

怎麼辦?

許多個不眠之夜後,小布什做了會議內最後一個重大決定,召開了一次全球性會議。換句話說,請全世界出手,幫助美國渡過難關。

國際社會不缺峰會,但缺少高效率有影響力的峰會。最後,小布什拍板,就G20吧,裡面有西方七國,還包括新興新興大國,更重要的,按照當時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所以強烈的建議,裡面必須有中國。

世界經濟風雨飄搖,中國的重要性外接手。記住當時的美國官員,不管是保爾森還是希拉里,一句口頭禪就是,美國和中國,“我們都在一條彼岸”。

江湖路遠,更需要朋友幫忙;閉關鎖國,只能是自絕於世界。

G20峰會由此橫空出世,一個國際經濟新秩序削弱開始。

所以說,危機,永遠是危機中的有機。沒有國際金融危機,美國就不會捨得分享經濟決策權。但金融危機後,一切都改變了,這就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
美國不再是原來的美國,中國也不再是原來的中國。2010年,中國將日本甩在後面,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好人不一定總有好報。

今天的美國,何嘗不欠中國一個說法?按照西方媒體所說,沒有中國一直以來的努力,尤其是當年4萬億的投入,就沒有世界經濟的快速復蘇,更沒有美國經濟的今天。

4萬億,最終也讓中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現在,美國早已公開臉不認人,很少提“我們在一條彼岸”,更多的是磨刀霍霍。

(二)

在印度,拜登又說錯話了,他顫抖巍巍發表演講,把沙特王儲薩勒曼(Salman),愣是讀成了沙特王儲三文魚(Salmon)。

旁邊的薩勒曼,尷尬地笑……

這就是拜登,好歹還記得他,雖然會說他吃了一條魚。

這一次在印度,拜登沒有見到他的老對手——普京。

說起來,在G20的舞台上,還從未見過面。而美俄的橫眉冷對,在拜登上台前就已經變成常態。

故事,或許要從2014年開始講。

這一年,普京經歷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喜索契冬奧會成功舉辦的是,悲的是烏克蘭突然變天,烏克蘭這個俄羅斯最親密的鄰國,迅速向歐盟和北約靠攏。

危機的種子預示著埋下。冬奧會一結束,恐怖迅速翻臉,俄羅斯大兵突然出現在克里米亞。這塊當年赫魯曉夫給烏克蘭的戰略要地,戲劇性地在恐怖時代又回到了俄羅斯手柄。

然後,烏克蘭內戰;2022年,又演變成更激烈的俄烏衝突。

烏克蘭在哭泣,俄羅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西方徹底翻臉。其他也被趕忙出席G8峰會,當年他興沖衝去澳大利亞參加G20峰會,東道主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公開露面,他要“抱摔” ”菲爾。

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後,憤怒的騷袖而去,公開的理由是,他需要早點回國睡上一覺。

但這是歷史詭譎的。2019年加拿大召開G7峰會,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大訴求,就是要求把俄羅斯拉回來,重新組成G8。

西方國家都被弄暈了,特朗普也遭遇到了圍攻。最後特朗普拂袖而去,G7聯合聲明也沒發成。在離開加拿大的“空軍一號”上,憤怒的特朗普還忍了忍不住在推特上痛罵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很卑鄙,“太虛偽太弱小”。



在本次峰會上,默克爾默默地發了一張“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照片。

隨後,美國大選,特朗普圍攻國會山失敗,拜登上台。俄烏衝突爆發,美俄關係急轉直下。

所以,特朗普時常說,如果是他而不是拜登當總統,俄烏衝突就不會爆發。

人在江湖,真是身不由己。最初是特朗普,最初是第八。但現在,特朗普又在試圖東山再起。



(三)

這次印度做東,莫迪很高興,因為曾經的宗主國英國,關係還是一位印度後裔,娶的還是位印度富豪之女。

哦,以後也不能說印度了,婆羅門了。

但法國總統馬克龍卻姍姍來遲,成為到場的最後一位外國領導人。至G20的開幕式,法國財長勒梅爾代他出席。

馬克龍估計很遺憾,他遲到的原因,是要準備姿勢旋轉開幕式。但沒想到他的發言,發起了全場噓聲,顯得極為尷尬。



這個世界,確實有太多的想不到。

記得2019年阿根廷開G20,馬克龍的專機已經到了阿根廷,但左等右等,就是沒等來阿根廷接機官員。

當艙門打開,和馬克龍親切握手的,居然是一個穿黃馬甲的工作人員。

至此這個“黃馬甲”,立刻成了法國人的熱詞。法國人調侃說,在國內逃過了“黃馬甲”抗議的馬克龍,萬萬突然到,跑到阿根廷,還是沒躲開新的黃馬甲。

當然,也有人調侃,這是阿根廷人在復仇,誰叫去年世界杯,法國隊淘汰了阿根廷隊。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2019年G20,德國總理還是默克爾,她也沒想到,她的專機剛剛起飛1小時,突然出現了技術故障,她不得不立即返回德國,然後換飛機繼續穿越大西洋,所以也缺了當年的開頭式,當然,也避免了特朗普的指責:德國人太壞了。

現在的德國專機仍然老出問題,包括德國的總理。在G20峰會前不久,總理朔爾茨慢跑摔傷了,還摔得不輕,所以,德國一隻黑眼罩就去了印度。

很多人打趣,德國,這次來了一位總理。



這次缺主席G20峰會的,除了普京等領導人外,還有西班牙總理桑切斯,他前幾天新冠陽了,只能失踪。新冠,仍然是一個問題。

桑切斯在養病,但西班牙一直憋著一股氣。

因為加入G20的標準,主要就是經濟規模。但要知道,西班牙GDP超過了韓國、土耳其、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很多國家,因此沒有資格入盟。

2008年首次G20峰會,西班牙就憤憤不平,曾提出要把阿根廷剔除出去,由西班牙頂替,因為阿根廷的GDP,還不到西班牙的一半。

2011年法國總統納G20峰會,西班牙關係強烈抗議,稱不管有沒有收到邀請,一定要趕去參加。會做人的法國總統薩科齊,趕忙邀請西班牙與會。由此,形成了一個,以後歷屆G20峰會,西班牙都是永久代表國。

在國際政壇,不公平是演出的,但鬧一鬧多少還是有好處的。

這個世界,折騰的還少嗎?

開拜登完印度會後,轉眼就去了越南。

莫迪“更改”國名後,國內各種反對聲音。

更可憐的是,正值G20峰會期間,摩洛哥大地震,目前死亡人數已超過2000人。

唉,可憐的非洲!

非洲最近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在本次G20峰會上,非盟成為正式成員。中國雙方就積極響應:G20成員中有歐盟,為什麼就不能有非盟?

這次印度G20的主題,是“一個地球、一個家園、一個未來”,但很多人眼前一亮,這不就是中國人提出的人類命運體嗎?

所以,中國總理在G20中鄭重提出:我們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對抗,要遏制不要奉行。

但這個世界,有國家會同意嗎?

這就是江湖。

今天的故事,就成了明天的傳奇。”
wugoson
[拇指向上]
實力上應還不到勢均力敵,

但兩方應都不太願意再升級戰事,

俄羅斯如果真的殺招盡出,

像美國那種無差別洗地法作戰,

應該可能加速取勝,

但烏克蘭就會變成另一個阿富汗,

未來世世代代與俄羅斯為敵,

那也不是普丁想要的,

所以現在以保護戰果為優先,

再看看能不能像e大說的打個肪守反擊⋯⋯

烏克蘭則是沒力了,

大反攻打成這樣一定重創士氣~

少了北約支援,應該就崩了,

現在看起來北約的支撐力道越來越弱,

想擴大攻勢也是力不從心,

所以兩方就在那跳恰恰,

看有沒有可能跟之前一樣再跳八年~

Derek2025 wrote:
換個說法,就是雙方都...(恕刪)
Derek2025 wrote:
換個說法,就是雙方都...(恕刪)


俄羅斯其實就看要不要還投入
他是還有額外力量的
包含武器也是
烏克蘭就都得看歐美支援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Derek2025 wrote:
“G20,就是一個大...(恕刪)


聽到個好笑的
換巴基斯坦改名印度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tzechiny wrote:
實力上應還不到勢均力...(恕刪)


甚至烏克蘭得考慮保留力量
這樣才能後面持續跟俄羅斯對峙
不要潰敗恐怕是不得不考慮的未來方案之一
俄羅斯就算能打防守反擊
反推到哪邊也是得先規劃的
不然又被推回來就鬧笑話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南部如果能重創烏軍,

反擊可能還是會放在北方吧,

烏北邊境一直被騷擾,

打下哈爾科夫或許是長期安全的保障⋯⋯


economic wrote:
甚至烏克蘭得考慮保留...(恕刪)
tzechiny wrote:
南部如果能重創烏軍,...(恕刪)


俄羅斯當然希望
但實際怎樣慢慢看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甚至烏克蘭得考慮保留...(恕刪)

對俄羅斯來說最理想的情況應該就是推到聶伯河畔,

這樣有天然的地理屏障又能將烏克蘭廣大的農業區與工業區全部納入掌握中,

然後推動各州獨立裂解東烏克蘭佔領區改以聯邦制取代,

這樣不直接佔領可以用民族自決的大旗堵西方國家的嘴巴,

也可以增加烏克蘭未來統一的難度。

不過以現階段打得這麼膠著來看,

這弘遠的目標幾乎不可能實現~(除非在西烏克蘭種香菇......)


所以最有可能就是繼續僵持著,

只要維持住目前戰線拖個幾年,

讓烏克蘭在小範圍的前線鬧騰,

持續拉鋸戰用最小的代價耗損大量西方援助的裝備,

時間一久西方社會就會失去挹注烏克蘭的熱情,

各國經濟也不會容許政府無止盡的金援,

最後就是各國背後施壓、逼出聯合國介入劃分停戰線,

俄羅斯最後同樣可以遂行將佔領區各州獨立,

裂解烏克蘭以避免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基本目標。


未來最大的變數應該是波蘭,

波蘭近期擴張陸軍的幅度遠大於自衛的需求,
(俄羅斯陸軍裝甲部隊早就半殘只剩跟烏克蘭互相損耗的能力而沒有以往的威脅能力)

2026波蘭相關增購的陸軍裝甲載具都會到位,

這種情況就算烏俄雙方非志願停火,

波蘭也可能會以協助烏克蘭統一或解放波蘭裔烏克蘭人的名義帶頭介入烏俄戰事......
上焉者再無信念,下焉者卑劣滿滿充斥賁張激情。
亞利安星人 wrote:
對俄羅斯來說最理想的...(恕刪)


對俄羅斯來說最理想是河東部都佔據外
兩面或三面包圍基輔
那烏克蘭就只能在很小的空間與俄羅斯對抗
但現在俄羅斯做不到的
後面會怎發展其實也難說
看過一張烏克蘭現在男女年齡結構人口的圖
青中年其實損失很大很大的
歐美別說軍事支持
財政給的支持少了烏克蘭大機率都會垮的
但這樣帶給歐美的負擔後面怎變化難說
這不是養烏克蘭幾年來跟俄羅斯打仗
那是要至少養幾十年來支撐烏克蘭擋住俄羅斯
歐美何時會覺得負擔太重而拋棄
那太難說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白俄羅斯國防部長將對中國進行
戰略級別的訪問

我們已達成很好的協議
剩下的一切你們都會聽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8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