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有人的地方有江湖,G20就是一個大江湖。
很多人突然注意到,去年峰會舉辦G20峰會,印度總理莫迪前面的桌牌,還明顯寫著INDIA(印度);但今年印度是東道主,莫迪前面的桌牌已經變成了BHARAT(巴拉)特,即婆羅多)。
一年不見,印度改國名了,借助主辦G20峰會。
另外,莫迪很興奮地宣布,本次G20峰會終於達成了聯合公報。國外很多人擔心,輪到印度人主持G20,可能會第一次沒有聯合公報。
但烏克蘭看了,大吃一驚,居然一句沒有提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西方,你們無原則讓步;印度,你又在和稀泥。
莫迪很委屈: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但人在江湖漂,哪能不跳刀,顯示你是莫迪老仙。

其實,G20的歷史,就是這樣一部江湖史。
14年前,是小布什倡議召開了第一次G20峰會。當時我在華盛頓工作,記得是一個下雨天,華盛頓大雨傾盆而下,裡面小布什強顏歡笑,迎接著貴客。
他沒有內心不沮喪。美國陷入了兩場戰爭的泥沼,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突然爆發,最強大的美國,一夜之間崩潰了邊緣。
怎麼辦?
許多個不眠之夜後,小布什做了會議內最後一個重大決定,召開了一次全球性會議。換句話說,請全世界出手,幫助美國渡過難關。
國際社會不缺峰會,但缺少高效率有影響力的峰會。最後,小布什拍板,就G20吧,裡面有西方七國,還包括新興新興大國,更重要的,按照當時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所以強烈的建議,裡面必須有中國。
世界經濟風雨飄搖,中國的重要性外接手。記住當時的美國官員,不管是保爾森還是希拉里,一句口頭禪就是,美國和中國,“我們都在一條彼岸”。
江湖路遠,更需要朋友幫忙;閉關鎖國,只能是自絕於世界。
G20峰會由此橫空出世,一個國際經濟新秩序削弱開始。
所以說,危機,永遠是危機中的有機。沒有國際金融危機,美國就不會捨得分享經濟決策權。但金融危機後,一切都改變了,這就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
美國不再是原來的美國,中國也不再是原來的中國。2010年,中國將日本甩在後面,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好人不一定總有好報。
今天的美國,何嘗不欠中國一個說法?按照西方媒體所說,沒有中國一直以來的努力,尤其是當年4萬億的投入,就沒有世界經濟的快速復蘇,更沒有美國經濟的今天。
4萬億,最終也讓中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現在,美國早已公開臉不認人,很少提“我們在一條彼岸”,更多的是磨刀霍霍。
(二)
在印度,拜登又說錯話了,他顫抖巍巍發表演講,把沙特王儲薩勒曼(Salman),愣是讀成了沙特王儲三文魚(Salmon)。
旁邊的薩勒曼,尷尬地笑……
這就是拜登,好歹還記得他,雖然會說他吃了一條魚。
這一次在印度,拜登沒有見到他的老對手——普京。
說起來,在G20的舞台上,還從未見過面。而美俄的橫眉冷對,在拜登上台前就已經變成常態。
故事,或許要從2014年開始講。
這一年,普京經歷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喜索契冬奧會成功舉辦的是,悲的是烏克蘭突然變天,烏克蘭這個俄羅斯最親密的鄰國,迅速向歐盟和北約靠攏。
危機的種子預示著埋下。冬奧會一結束,恐怖迅速翻臉,俄羅斯大兵突然出現在克里米亞。這塊當年赫魯曉夫給烏克蘭的戰略要地,戲劇性地在恐怖時代又回到了俄羅斯手柄。
然後,烏克蘭內戰;2022年,又演變成更激烈的俄烏衝突。
烏克蘭在哭泣,俄羅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西方徹底翻臉。其他也被趕忙出席G8峰會,當年他興沖衝去澳大利亞參加G20峰會,東道主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公開露面,他要“抱摔” ”菲爾。
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後,憤怒的騷袖而去,公開的理由是,他需要早點回國睡上一覺。
但這是歷史詭譎的。2019年加拿大召開G7峰會,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大訴求,就是要求把俄羅斯拉回來,重新組成G8。
西方國家都被弄暈了,特朗普也遭遇到了圍攻。最後特朗普拂袖而去,G7聯合聲明也沒發成。在離開加拿大的“空軍一號”上,憤怒的特朗普還忍了忍不住在推特上痛罵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很卑鄙,“太虛偽太弱小”。

在本次峰會上,默克爾默默地發了一張“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照片。
隨後,美國大選,特朗普圍攻國會山失敗,拜登上台。俄烏衝突爆發,美俄關係急轉直下。
所以,特朗普時常說,如果是他而不是拜登當總統,俄烏衝突就不會爆發。
人在江湖,真是身不由己。最初是特朗普,最初是第八。但現在,特朗普又在試圖東山再起。

(三)
這次印度做東,莫迪很高興,因為曾經的宗主國英國,關係還是一位印度後裔,娶的還是位印度富豪之女。
哦,以後也不能說印度了,婆羅門了。
但法國總統馬克龍卻姍姍來遲,成為到場的最後一位外國領導人。至G20的開幕式,法國財長勒梅爾代他出席。
馬克龍估計很遺憾,他遲到的原因,是要準備姿勢旋轉開幕式。但沒想到他的發言,發起了全場噓聲,顯得極為尷尬。

這個世界,確實有太多的想不到。
記得2019年阿根廷開G20,馬克龍的專機已經到了阿根廷,但左等右等,就是沒等來阿根廷接機官員。
當艙門打開,和馬克龍親切握手的,居然是一個穿黃馬甲的工作人員。
至此這個“黃馬甲”,立刻成了法國人的熱詞。法國人調侃說,在國內逃過了“黃馬甲”抗議的馬克龍,萬萬突然到,跑到阿根廷,還是沒躲開新的黃馬甲。
當然,也有人調侃,這是阿根廷人在復仇,誰叫去年世界杯,法國隊淘汰了阿根廷隊。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2019年G20,德國總理還是默克爾,她也沒想到,她的專機剛剛起飛1小時,突然出現了技術故障,她不得不立即返回德國,然後換飛機繼續穿越大西洋,所以也缺了當年的開頭式,當然,也避免了特朗普的指責:德國人太壞了。
現在的德國專機仍然老出問題,包括德國的總理。在G20峰會前不久,總理朔爾茨慢跑摔傷了,還摔得不輕,所以,德國一隻黑眼罩就去了印度。
很多人打趣,德國,這次來了一位總理。

這次缺主席G20峰會的,除了普京等領導人外,還有西班牙總理桑切斯,他前幾天新冠陽了,只能失踪。新冠,仍然是一個問題。
桑切斯在養病,但西班牙一直憋著一股氣。
因為加入G20的標準,主要就是經濟規模。但要知道,西班牙GDP超過了韓國、土耳其、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很多國家,因此沒有資格入盟。
2008年首次G20峰會,西班牙就憤憤不平,曾提出要把阿根廷剔除出去,由西班牙頂替,因為阿根廷的GDP,還不到西班牙的一半。
2011年法國總統納G20峰會,西班牙關係強烈抗議,稱不管有沒有收到邀請,一定要趕去參加。會做人的法國總統薩科齊,趕忙邀請西班牙與會。由此,形成了一個,以後歷屆G20峰會,西班牙都是永久代表國。
在國際政壇,不公平是演出的,但鬧一鬧多少還是有好處的。
這個世界,折騰的還少嗎?
開拜登完印度會後,轉眼就去了越南。
莫迪“更改”國名後,國內各種反對聲音。
更可憐的是,正值G20峰會期間,摩洛哥大地震,目前死亡人數已超過2000人。
唉,可憐的非洲!
非洲最近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在本次G20峰會上,非盟成為正式成員。中國雙方就積極響應:G20成員中有歐盟,為什麼就不能有非盟?
這次印度G20的主題,是“一個地球、一個家園、一個未來”,但很多人眼前一亮,這不就是中國人提出的人類命運體嗎?
所以,中國總理在G20中鄭重提出:我們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對抗,要遏制不要奉行。
但這個世界,有國家會同意嗎?
這就是江湖。
今天的故事,就成了明天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