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I認定美國登月照片或造假?

chlorite wrote:
我之前放的圖不是記錄器,底下這個才是


看了一些相關資料和記錄報告,我有理由認為
這東西不會存放飛行資料.能記錄指揮艙太空
人下的控制指令.
1.這東西容量不夠大,不足承載整個任務過程
記錄.

2.太空艙用電吃緊,記錄儲放工作可以丟給地
面存放(通訊記錄是由地面單位儲存)

3.安全考量也不會放太空船上面,真的出事不比
在地球上還能撈黑盒子, 太空船沒了就找不回
來,重要數據也沒了.

太空人要手動打開才會記錄,阿波羅10號對話甚
至有記錄器不工作log
030:58:43 McCandless: Apollo 10, this is Houston. We've been having some difficulties with the Data Storage Equipment under ground command here, so we've started the tape. We'd like to record a few minutes' worth of random data, and then try dumping it back down to verify our system here.

ayretimr wrote:
看了一些相關資料和記錄報告,我有理由認為
這東西不會存放飛行資料.能記錄指揮艙太空
人下的控制指令.


我看過的資料說DSE(Data Storage Equipment,資料記錄器)
是用來記錄聲音、遙測和工程數據(voice, telemetry and engineering data)
這些資料會不定期的傳到地面指揮中心,這樣可以避免容量不足的問題。
阿波羅計畫通常是由地面站即時追蹤記錄所有資料,但登月過程中會有無線電靜默期
DSE的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在無線電無法通訊的時候,把關鍵資料記錄下來,
等通訊恢復時,再把資料傳給地面站。飛行資料也是重要資訊,應該也會存在DSE。
Panchrotal wrote:
但是在諸多證據前
阿波羅11號月震儀這項目可以總結吧
1.阿波羅之前已具備無人三軸月震儀技術
2.月震儀號稱敏感需要人工設置

我用維京2號案例反駁您的觀點.先說結論,
1.以當時技術製作無人三軸月震儀,假設有實現
會偵測不到任何月球震動.

2.三軸月震儀人工設置放地上比放登陸器上強
10倍.(簡單理解是聽診器放在前胸後背比拿手
上靈敏)

3.無人地震儀用說的簡單其實很困難,維京2號
紀錄幾百筆震動數據,最後僅SOL 80被確認是
火星震還是40年後靠2018年洞察號登陸火星後
補足氣象,噪音數據才確認.從維京2號到洞察號
40年間沒任何火星地震儀上去.放無人地震儀有
諸多技術難度要克服.(當時科技做不到)

參考文獻:
The Viking Seismometry Final Report
https://ntrs.nasa.gov/api/citations/19810013458/downloads/19810013458.pdf

第4頁
The Viking Seismometer is a three component short-period system
designed to meet severe constraints of weight, size, power consumption, and
data rates necessary for incorporation into the Viking lander (Anderson
et al., 1972). Its small size and location on the lander body produced a
relatively insensitive and noisy seismic system. Although the Apollo lunar
seismometers have d~fferent peak frequencies (0.5 and 8 Hz) than the Viking
seismometer (3 Hz), the Viking seismometer is about 1/20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pollo seismometers at 3 Hz. Over most of the frequency band of
seismological interest, the Apollo seismometers are generally 2 to 3 orders
of magnitude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Viking seismometer.
Because of lander
vibrations in response to Martian winds, much of the seismic data are
contaminated by wind noise and thus unsuitable for detection of seismic
events.
維京地震儀在3 HZ靈敏度只有阿波羅月震儀
1/20,多數頻段維京地震儀比阿波羅月震儀靈
敏度低.風噪音汙染收到的地震數據.

第9頁:
The Apollo seismometer systems collected signals which were so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Earth's that they were not identified as seismic signals
until after the second Apollo (12) mission; even then identification was
only possible due to the high data rates (40. x 106 bits/Earth day) and
effective real-time interaction between scientists and instruments. A
similar case may be made for Mars. The fact that we have no positively
identified signatures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that there were no seismic
events. There are two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1) seismic signals do
exist in the received data, but we do not know how to recognize them, and
(2) the VLSS was unable to sense (e.g. due to insensitivity) seismic signals
which did arrive to the Lander 2 site. The VLSS, if placed on the Moon in
place of the Apollo seismic systems, would have detected lunar seismic
activity at a rate of 0.5 event per year, compared to approximately
20,OOO/year observed with Apollo instrument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VLSS
wouldn't have detected any seismic activity on the Moon.

火星震證據可能已在地震儀收到資料裡,尚不
知如何識別.(SOL 80 event數據很長時間被懷
疑是火星震但未確定).VLSS(Viking Lander
Seismometry Simulation)靈敏度太低,如果放
在阿波羅月震儀位置,不會偵測到月球上有任
何地震.

Seismology on Mars(September 1977)
維京2號在1976年9月3號著陸成功,1977年9月
30號有23頁關於火星地震學報告.人員有
Anderson, D. L. ; Miller, W. F. ; Latham, G. V. ; Nakamura, Y. ; Toksoz, M. N. ; Dainty, A. M. ; Duennebier, F. K. ; Lazarewicz, A. R. ; Kovach, R. L. ; Knight, T. C. D.

A three-axis short-period seismometer has been operating on the surface of Mars in the Utopia Planitia region since September 4, 1976. During the first 5 months of operation, approximately 640 hours of high-quality data, uncontaminated by lander or wind noise, have been obtained. The detection threshold is estimated to be magnitude 3 to about 200 km and about 6.5 for th planet as a whole. No large events have been seen during this period, a result indicating that Mars is less seismically active than earth. Wind is the major source of noise during the day, although the noise level was at or below the sensitivity threshold of the seismometer for most of the night during the early part of the mission. Winds and therefore the seismic background started to intrude into the nighttime hours starting on sol 119 ( a sol is a Martian day). The seismic background correlates well with wind velocity and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wind velocity, as is appropriate for turbulent flow. The seismic envelop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is proportional to frequency to the -0.66 to -0.90m power during windy periods. A possible local seismic event was detected on sol 80. No wind data were obtained at the time, so a wind disturbance cannot be ruled out. However, this event has some unusual characteristics and is similar to local events recorded on earth through a Viking seismometer system. If it is interpreted as a natural seismic event, it has a magnitude of 3 and a distance of 110 km. Preliminary interpretation of later arrivals in the signal suggest a crustal thickness of 15 km at the Utopia Planitia site which is within the range of crustal models derived from the gravity field. More events must be recorded before a firm interpretation can be made of seismicity or crustal structure. One firm conclusion is that the natural background noise on Mars is low and that the wind is the prime noise source. It will be possible to reduce this noise by a factor of 10^3 on future missions by removing the seismometer from the lander, operation of an extremely sensitive seismometer thus being possible on the surface.
必須記錄更多的事件,在對地震活動或
地層結構做可靠解釋前.一個可以確認
的結論是火星背景噪音很低,風是主要
噪音來源.在未來火星任務,地震儀會從
著陸器上移除,放置火星表面上操作極
其靈敏的地震儀,可以將這種噪音降低
10^3. (40年後洞察號實現這作法)
shaupenhauer456 wrote:
我個人覺得,美國當年以舉國之力,應該確實是登月了。

美國NASA於1969-1972年載人登陸月球六次,此時美軍正深陷越戰泥淖中,不斷投入美金,卻面臨戰敗危機。
美國沒有能力做到舉國之力搞登月工程。
GuatingChua wrote:
美國沒有能力做到舉國之力搞登月工程。

阿波羅計畫是1960-1972年,越戰投入太多
資金動搖國本排擠阿波羅計畫是後半段.
美國家底支撐不住越戰是1971年8月尼
克森總統突然通過電視宣佈停止黃金與
美元的兌換,美元脫離金本位是重要信號.
所以舉全國之力搞登月工程並沒錯,而且
需要最多人力投入的初期研發和製造工
程都在越戰初期沒有排擠問題.
有沒有排擠不是光看時間的!

越戰基本上是從1955年就開始醞釀的,

不要忘了美國登月的一個很大動機,

是要在太空競賽中擊敗蘇聯,

所以是整個冷戰大戰略中的一環,

還必須考慮軍備競賽,外交競賽,經濟競賽等等等!

所以不可能把所有資源都投入登月的!

即使越戰沒有爆發也不可能,

更何況還打了個越戰,

怎麼可能讓登月花大錢?

ayretimr wrote:
阿波羅計畫是1960...(恕刪)
還是多想想怎麼傳回地球的功率吧

這時代還在討論 好萊塢攝影棚的真假
ayretimr wrote:
3000多噸載人火箭升空你當水火箭發射嗎? 美蘇載人登月這
項目蘇聯載人火箭N-1發射失敗哪有當飯吃,要不再去查證.
老美登月是否造假蘇聯最有資格,沒聽蘇聯說造假!


蘇俄就算知道美國造假,也只是N年後解密,不會現在就說美國造假。
以下 孫中山 致 列寧的信 俄文版解密文件可證明!

------------------
https://docs.historyrussia.org/ru/nodes/100686-pismo-sun-yatsena-v-i-leninu-shanhay-6-dekabrya-1922-g#mode/inspect/page/2/zoom/4

俄文翻譯成中文

孫中山 致 列寧的信
上海,1922 年 12 月 6 日

親愛的列寧

我藉此機會就一件重要的事情給您寫一封簡短的信。
我獲悉蘇維埃武裝力量正在滿洲邊界集結,並準備在
滿洲邊境,準備佔領北滿。

我擔心這項佔領將對中俄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嚴重後果。
對中國人民來說,佔領北滿一度是沙皇主義的明證和證據。
如果你佔領了這個地區,我相信我國人民會把這一步解釋為舊俄國帝國主義政策的延續。

我個人並不認為莫斯科的這種行為是出於帝國主義的動機。

事實上,我深信,你們佔領北滿是必要的,因為你們沒有帝國主義動機。
佔領滿洲是因為你們對張作霖的不信任。

但請容許我再次強調,透過我和我一起採取行動。
你們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迫使張作霖為蘇維埃俄國的安全做任何必要的事。

奉行這項政策,你們不僅可以避免在中國出現針對你們的危險反應,而且你們還將幫助我創造一種形勢,這種形勢將促進並加速蘇中兩國共同工作的局面。

你以前關於 中國的聲明2 激發了我國人民的巨大希望,使他們將俄羅斯視為中國的朋友、
俄羅斯是中國的朋友,將為中國提供民族解放的機會。
從帝國主義列強手中解放出來。

我請求您不要做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那就是是對北滿洲的佔領。

全權代表將於近期訪問莫斯科

與您和其他同志舉行聯席會議,就共同
為中俄兩國的合法利益共同採取行動。

同時,我必須再次重申,與中國現任政府的談判
不僅是浪費時間,甚至是危險的。
北京(北洋政府)現在是帝國主義列強的僕從和工具,因此。
與北京打交道,其實就是與列強打交道。
這是危險的,因為北京和這些列強總是有可能
總是有可能透過他們的花招使我們在中國人民面前處於不利的地位。

我再次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致以兄弟般的問候,孫中山。


===============

G8八國聯軍 - 蘇俄 = G7七國集團
G7: 美.英.法.德.日.義.加/奧匈

台灣+大陸東北滿州國:分給G7的日本
山東青島:分給G7的德國
香港:分給G7的英國
上海:分給G7的法國
天津:分給G7的義大利/奧匈

後來匈牙利加入蘇聯,G7就變成加拿大。
G7的美國只出錢發貨給G6去殖民侵略,美國發大財!
猶太教的以色列人殺巴勒斯坦人喔!
美國只提供武器軍備和錢,沒出兵打巴勒斯坦喔!


清朝帝國有G8的資本介入
俄帝有G7的資本介入,
俄羅斯平民推翻俄帝後
蘇俄有G7的資本介入,
國民黨有G7的資本介入,
蘇聯共產黨有G7的資本介入,
中國共產黨同樣有G7的資本介入,
民進黨還是有G7的資本介入,

1917年11月7日 俄羅斯十月革命,俄羅斯帝國被平民推翻了!
1922年12月6日 孫文跟列寧通信,
1923年1月16日 孫文越飛宣言
1924年6月16日 孫文和列寧/史達林建立的黃埔軍校開學
1925年3月12日 孫文就死了!
時間點太巧,我都懷疑國民黨內有人把孫文給毒死!
國民黨張作霖/蔣介石、烏克蘭澤連斯基、民進黨蔡英文/賴清德/蕭美琴都舔美舔日的!
沒錯! 我就對國民黨/民進黨指名道姓! 有種反駁我!
李登輝/阿扁都沒像蔡英文/賴清德/蕭美琴那麼的舔美舔日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張作霖一家搭火車被日軍炸死後,由兒子張學良管東北
1931年9月18日 918事變 蔣介石要管東北的菜鳥張學良不抵抗日軍
1932年3月9日 日本扶植溥儀的滿洲國在長春成立 (1922年的蘇俄/列寧就已知會發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畢竟張學良的老爸一家人都被日軍炸死的!張學良看對日不抵抗的舔美舔日蔣介石愈來愈奇怪,就跟國民黨元老楊虎城發起西安事變挾持蔣介石。
1936年12月14日 蘇聯怕中共國民黨內有人把蔣介石幹掉! 蘇聯《真理報》社論表達蘇聯政府對逮捕蔣介石的消極態度,因為這可能會使親日的汪精衛(國民黨主席)上台。
1940年3月30日-1945年8月16日 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國民政府
1945年8月9日 雅爾達密約/克里米亞會議,蘇聯八月風暴行動把溥儀的滿洲國拿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未出一兵一卒,蘇聯就這樣把東北滿州國還給中國。(就是在舔美澤連斯基講要收回的克里米亞半島會議)


1922年孫文跟列寧拍胸脯保證把張作霖解決!
事還沒搞定,孫文1925年就先死翹翹了!

很多歷史 國民黨和民進黨 都不敢講喔!
tzechiny wrote:
有沒有排擠不是光看時間的!

越戰基本上是從1955年就開始醞釀的,

不要忘了美國登月的一個很大動機,

是要在太空競賽中擊敗蘇聯,

所以是整個冷戰大戰略中的一環,

還必須考慮軍備競賽,外交競賽,經濟競賽等等等!

所以不可能把所有資源都投入登月的!

即使越戰沒有爆發也不可能,

更何況還打了個越戰,

怎麼可能讓登月花大錢?

越戰1955年開始老美僅是間接參戰.1964年
東京灣事件才是老美大量投入戰力資源轉折
點.在此之前以老美雄厚家底不會排擠阿波羅
計畫.越戰資金投入不止看橫跨時間還要看重
要轉折事件.整個阿波羅計畫對比越戰所有投
入經費算零頭而已.
GuatingChua
~整個阿波羅計畫對比越戰所有投入經費算零頭而已.~ [不知]
ayretimr
GuatingChua 美國越戰直接投入1715億美元加上間接投入和各種撫恤費用高達9250億美元。阿波羅計畫250億美元。
RentHA wrote:
蘇俄就算知道美國造假,也只是N年後解密,不會現在就說美國造假。

冷戰期間蘇聯抓包老美不是頭一次,蘇聯幫
老美掩護有何好處?黃金計畫蘇聯還邀媒體
一起見證醜行.有鐵證蘇聯絕不會手軟.

冷戰期間NASA是明面上太空科技展示機構,
領先的太空技術掌握在軍方手上.子午儀定位
系統最初研發與應用是軍方使用.在登月之前
近地軌道和月球軌道已有美蘇衛星協助任務.
同時也監看對方行動.先別管阿波羅計畫是否
登月,就問土星五號每次升空有沒有造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