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用說得這麼複雜。頻頻墜機,只有幾個原因。1. 維修人員的問題。2. 飛行員的問題。3. 資源不足所以維修水平下降。4. 機件開始老舊。又或者,以上全部。“日本,又傳來一個壞消息事情很離奇。對日本來說,當然又是一個壞消息。兩架海鷹直升機,幾乎在同一地點海上墜毀,機上總共8人,1人已確認死亡,7人還未找到。兩架飛機,報告的失蹤時間,似乎又不太一樣。依照日方揭露的訊息,當地時間4月20日深夜,約22時38分左右,一架日本海上自衛隊SH60K海鷹反潛巡邏直升機,在伊豆群島鳥島海域失去聯繫,約一分鐘後,自衛隊收到該機發出的緊急訊號。大約25分鐘後,即深夜23點04分左右,人們注意到,日本另一架SH60K海鷹直升機,也失去了聯繫。現場周圍,也沒有其他國家的飛機或船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日本海上幕僚長(相當於海軍總司令)酒井良,21日出面向國民道歉。他說,軍方已成立相關調查組,“我們對發生這種情況感到非常抱歉。給日本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擔憂,我們真誠地道歉。”酒井良也表示,他已取消對中國的訪問,以應對這起事故。酒井良原計畫要去山東青島,參加西太平洋海軍論壇第19屆年會。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則透露,鑑於在鄰近海域發現的飛機殘骸,因此推斷,「2架飛機碰撞的可能性很大」。看了一下相關資料,日本海上自衛隊的SH-60K直升機,全長19.8米,總重量10.9噸,可搭乘4人,是日本從美國引進並改良的一款反潛作戰飛機。當時正在海上進行相關的訓練。不想,反潛沒有成功,自己卻失蹤了。最後,怎麼看?還是粗淺三點吧。第一,美日最近戰機掉的有點多。之所以說“又”,是因為美日這兩年掉的各種戰機,確實有點多。除日本這兩架海鷹直升機外,去年4月,日本一架黑鷹直升機墜毀,機上10人下落不明,其中包括一名中將師團長,被認為是日軍數十年來最重大損失。去年3月,美軍兩架黑鷹直升機,在深夜訓練時相撞,兩機上共9名士兵,無一生還;去年11月,美國一架魚鷹戰機,又在日本屋久島附近墜海,機上8人全部遇難。除了飛機外,美國軍艦也頻頻在出事,尤其在南海。例如,2022年,一架美軍F-35C艦載機,沒能在「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停住,掉到南海裡面了;2021年,美國「康乃狄克號」攻擊核潛艦在南海撞山,最後幾乎報廢,另11名水手受傷;2017年,美軍「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與一艘利比里亞郵輪相撞,「麥凱恩號」被撞出一大洞,10名美軍水兵死亡…反正,美國戰機、軍艦來中國週邊次數越多,似乎自身悲劇就越多。什麼原因?我也不知道,必須要說的是,我們是唯物主義者,自然也不會說這是什麼風水。但美日方面,你自己好好反思反思吧。第二,更暴露出美日的疏忽狂傲。兩架日本海鷹直升機,深夜海上相撞。這不由讓人想起去年的美軍兩架黑鷹直升機相撞事件,幾乎類似的場景,美國撞了日本撞。這不是讓我想起墨菲定律(Murphy's law)。美國一空軍基地的墨菲上尉在研究事故中發現: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如果大家看過電影《星際效應》的話,對「墨菲定律」或許並不陌生。這其實都說明一個問題:事故肯定存在隱患,應該也出現過異常現象的苗頭,只要一個隱患被堵住、一個徵兆被提前發現,往往就能避免整個事故的發生。但美日卻接連發生各種事故,有些匪夷所思,不是疏忽是什麼?不是狂傲是什麼?第三,更要看到,美日仍在磨礪殺人武器。深夜出事的日本直升機,據說當時正在進行海上訓練。上次美軍兩架黑鷹相撞,也是在晚上10點進行夜間演習。月黑風高夜,美日軍隊仍在不斷磨礪殺人武器。這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的地方。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就是透過不斷高強度甚至極端環境下的演練,才能得到提升。就算已經是王牌部隊,仍舊不能鬆懈。從這一點看,確確實實,平常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對我們來說,更要警醒,要看到美日軍的深夜磨礪。只是對日本來說,最近的悲劇實在太多了,以前總怕美軍飛機掉下來,現在倒好,自己掉下來的戰機,也不比美軍少。黑鷹墜落,魚鷹墜落,現在海鷹也墜落。唉,這個世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打了這麼長時間的價格戰,特斯拉也撐得很辛苦。MIC的白菜價,無論是何種商品,殺傷力都是超巨大的。我就繼續吃著花生瓜子,等著看晶片市場將來的殺價大戰。“特斯拉撐不住了?馬斯克突然宣布大消息!簡直就是一聲炸雷!今天,美國汽車巨擘特斯拉全球裁員10%的消息傳來!總部位於美國德州的特斯拉在全球有14萬名員工,這個10%的比例,也就是有1.4萬人失去工作,消息傳出之後,整個美國都震動了。特斯拉不但是在美國開啟裁員進程,同時。在我們國內也開始了同步裁員進程,並且裁員的規模要更大,尤其是特斯拉的銷售人員,更是裁員超過了50%,涉及到幾乎每一個特斯拉門市。特斯拉的股票也聞聲大跌了5%,一夜蒸發300億美元,而今年以來,特斯拉的股票已經累計暴跌了35%。那麼,是什麼讓世界首富都馬斯克挺不住,開啟大規模裁員了呢?一、國內市場不再一車獨大!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特斯拉一直神話一般的存在,儘管特斯拉的價格高高在上,但是也一車難求,這也使得特斯拉成為電車行業少有的盈利者,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也是特斯拉在全球攻城拔寨的底氣。但是,隨著中國新能源車的後來居上,如今的特斯拉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毫無優勢可言,原來銷量一騎絕塵的特斯拉如今更是被多家新能源汽車巨頭集體圍剿,銷量早就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了。尤其是在進入4月的前兩週,儘管特斯拉今年也開始啟動免利息等促銷措施,但是由於不具備價格優勢,銷量仍被國內多家車企壓著打。二、國際市場步履艱難有人說特斯拉在國內市場競爭,不過我們國產新能源車企,那還不是有國際市場嗎?現在特斯拉在國際市場不是佔有率很高嗎?作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巨頭,特斯拉在國際市場雖然沒有對手,但是由於國外對新能源車的認識遠不如我們國內市場,再加上國外關於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也遠不如我們國內完善,也影響了國外汽車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體驗與購買熱情。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已經佔據45%以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已經開始逐步完善,再加上一些汽車巨頭開啟快充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讓新能源汽車車主的用電焦慮不復存在存在。而在國外這只是剛起步,再加上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鏈在國外也是嚴重不足,這兩種原因的加持之下,使得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步履艱難,哪怕就是特斯拉這樣光環加身的新能源汽車巨頭也不能例外。再加上特斯拉為員工配備的福利措施遠超其他企業,這樣無形當中加重了特斯拉的負擔,在特斯拉沒有對手的時候,特斯拉還能承受,而如今當價格大戰紛紛打響,高高在上的特斯拉也不得不開啟降價求生的時候,這也讓佈局全球的特斯拉不得不開啟全面裁員的進程。三、油車集體降價求生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取得成功,使得新能源汽車在國內汽車市場乃至全世界汽車市場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尤其是在智慧化汽車領域邁出的步伐,已經開始引領世界汽車潮流,同時也是對傳統汽車市場的降維打擊,讓日本、德國以及歐洲其他汽車巨頭銷量暴跌,也逼著一些傳統油氣汽車巨頭紛紛降價求生,以爭奪汽車市場份額,這更加劇了汽車市場的內捲程度,這也讓本來就因為國內新能源車衝擊的特斯拉更加雪上加霜。在三重打擊之下,光環加持的特斯拉也難以支撐,不得不開啟全球裁員的腳步。有句話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風光無限特的特斯拉被拉下神壇,銷量不再一枝獨秀,也再一次證明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集體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了!”
最近這位以色列總理的吃相還真是難看的緊。現在連護短的老美,也難抵國際壓力了。希望巴人之後能有些好日子過吧!“美料制裁以軍一部隊 內塔尼亞胡嚴厲反對基於去年10月之前約旦河西岸區事件決定美國與以色列就處理巴勒斯坦問題的分歧擴大之際,美國傳媒上周六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未來數天,宣布制裁以色列國防軍一個由極端保守派猶太人服役的部隊,指控該部隊在約旦河西岸地區侵犯人權,參與針對平民的暴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嚴厲批評美方的制裁計劃,揚言採取一切行動反對。美國政府計劃制裁的對象是以色列國防軍猶大永恆營(Netzah Yehuda),美國國務院暫時未證實會實施制裁,一旦確實將是美方首次制裁以色列軍事單位。美國傳媒報道,美國國務院前年底開始調查該營,預料制裁將禁止該營及其成員接受任何形式的美國軍事援助或訓練。美國官員指出,布林肯是基於巴勒斯坦回教激進組織哈馬斯去年10月攻擊以色列之前,所有在約旦河西岸地區發生的事件而作出有關決定。美籍巴翁前年被凍死猶大永恆營在以色列國防軍屬於一個特別單位,專為極端保守派猶太人而設,所有成員都是男性,目的是讓這些猶太人在一個有助於其信奉教宗之環境服役。該部隊長年部署約旦河西岸地區,前年1月一名美國籍的80歲巴勒斯坦老翁死亡,他當時被猶大永恆營士兵在檢查站被捕,更拒絕接受士兵檢查,結果被對方鎖上手銬及塞住嘴巴後,放在地上及暴露於寒冷天氣下置之不理,數小時之後被人發現已經死亡。一年後,猶大永恆營從約旦河西岸地區調到戈蘭高地,以色列傳媒當時報道,有關決定是基於該部隊士兵多次對巴勒斯坦平民使用暴力。內塔尼亞胡回應報道時指出,絕不能夠制裁以色列國防軍,指出軍隊正在對抗哈馬斯,制裁實屬荒謬。以色列國防軍昨日表示,不知悉美國計劃制裁猶大永恆營的報道,又稱該部隊目前帶着勇氣及專業水準部署加薩地帶前線,強調他們維護軍方價值觀及精神、國際法原則。”
watching-guy wrote:你不懂的東西, 不要吹牛吹到讓人覺得好笑950億當中的610億是援助烏克蘭 我還想告訴你,610億在你眼中是筆巨款,在對烏軍援上只是杯水車薪。況且,這610億,有多少能真的進烏克蘭的口袋還是未知之數。更重要的是,錢不是彈藥,你不能直接拿錢砸死對方。只要西方的彈藥生產,繼續是這個水平,你砸多少錢進去也改變不了什麼。
一邊軍援,一邊制裁,老美這是患了精神分裂症吧!“以色列軍方回應美國發動制裁:事先不知情,希望美方放棄制裁打算當地時間4月20日,美國「Axios新聞網」援引三名知情人士獨家報道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將在幾天內宣布對以色列國防軍內扎·耶胡達營(Netzah Yehuda)實施制裁,理由是該營在約旦河西岸“侵犯人權”,這將是美國首次製裁以色列軍事單位,將禁止該營及其成員接受任何形式的美國軍事援助或訓練。在傳出這一消息後,內塔尼亞胡政府“感到震驚”,且回應且言辭激烈。以色列官員稱,他們高度擔心這項「前所未有的決定」可能會導致其他以色列國防軍部隊遭受更多製裁。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誓言要為受制裁的以軍部隊“抗爭到底”,以色列國防軍則表示,此前並不知曉美國計劃實施制裁的消息。《以色列時報》報道稱,以色列政府當地時間4月21日在公開和私下場合不斷呼籲拜登政府重新考慮制裁決定,中間派戰時內閣成員本尼·甘茨(Benny Gantz)當天同布林肯交談,要求對方重新考慮制裁決定;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Yoav Gallant)和以軍參謀長赫茲·哈勒維(Herzi Halevi)也討論瞭如何阻止美方實施制裁,並也同布林肯進行了交談。資料圖:2023年10月20日,以色列內札耶胡達營的士兵在加薩走廊邊境附近巡邏。圖自《以色列時報》據以色列官員稱,「Axios新聞網」最先披露的有關制裁的報道,令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戰時內閣成員和以色列國防軍高級領導層感到驚訝,他們不知道美方已經作了決定。一名以色列官員稱,在4月21日晚間的戰時內閣會議上,內塔尼亞胡和其他部長以及以色列國防軍高級官員都在忙於了解這一決定,並承認他們並不全面了解該決定是如何作出的。另外兩名以色列官員則表示,以色列外交部和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幾個月來一直在警告以色列國防軍、國防部和總理辦公室,美方實施制裁的這種情況是可能發生的,並建議他們採取緊急措施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以色列國防軍絕對不能受到製裁!」內塔尼亞胡4月20日在社群媒體X平台上寫道:「最近幾週我一直在反對制裁以色列公民,包括在與美國政府的對話中。」他還補充說:“在我們的士兵正同恐怖分子作戰時,對以色列國防軍的一支部隊實施制裁的意圖是極其荒謬的和道德淪喪的,以我為首的政府將採取一切手段反對這些舉動。”4月21日,內塔尼亞胡又發布影片聲明,承諾保護以色列國防軍及其士兵免受制裁和任何其他此類舉措的影響。他說:“如果有人認為他們可以對任何以色列國防軍部隊實施制裁,我將竭盡全力與之抗爭。”4月21日,以色列國防軍也發布聲明表示,事先並不知道美國計劃制裁內扎·耶胡達營的消息,並稱以軍部隊「現在正以勇氣和專業精神參與加沙地帶的戰爭,同時秉承以色列國防軍的價值和精神以及國際法原則」。「在過去的幾年裡,該營部隊一直處於全天候作戰活動的核心,以保護以色列公民的安全,同時也是以色列國防軍極端正統派部隊整合的主要營。」聲明繼續說道。關於圍繞在該營身邊的有爭議事件,以色列軍方表示,“以色列國防軍正在努力,並將繼續努力,以集中的方式,依法調查每一個不尋常的事件。”據報道,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前國防部長甘茨的辦公室表示,甘茨4月21日同布林肯進行了交談,並要求他重新考慮可能實施的製裁決定。甘茨告訴布林肯,這項決定將損害以色列在戰爭時期的合法性,並強調此舉是不合理的,因為以色列擁有「強大而獨立」的司法系統,所有以色列國防軍部隊都受到符合國際法的命令約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證實,布林肯和甘茨談到了這個問題,但表示,通話還重點討論了哈馬斯在加薩扣押的人質以及最近與伊朗和黎巴嫩有關的緊張局勢。當地時間4月19日,義大利卡布里島,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記者會。圖自澎湃影像而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的辦公室也表示,4月21日晚,加蘭特同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哈勒維就如何阻止美國計劃對內扎·耶胡達營實施制裁進行了交談。加蘭特在國防部發表的演講中表示:「我希望美國政府會放棄對內紮·耶胡達營實施制裁的打算。」他警告說,計劃中的製裁將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以色列國防部表示,加蘭特也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傑克·盧(Jack Lew)進行了交談,也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了電話。「Axios新聞網」介紹稱,內扎·耶胡達營是由以色列極端正統派士兵組成的一支特殊部隊。所有成員都是男性。根據以色列《國土報》過去報道,美國國務院曾於2022年底開始調查內紮·耶胡達營,此前該營的士兵涉嫌參與了幾起針對巴勒斯坦平民的暴力事件。報道稱,雖然以方否認士兵有這些行為,但還是在2022年12月將該部隊撤出約旦河西岸,此後該部隊主要在以色列北部活動,而在巴以衝突中,該部隊也被部署到了加沙地帶。美國非營利新聞公司「ProPublica」當地時間4月18日曾報道稱,美國國務院的一個特別小組根據「萊希法案」調查了對以軍「侵犯人權」的指控,幾個月前建議布林肯取消在約旦河西岸多支以色列軍隊和警察部隊接受美國援助的資格。 1997年,時任美國聯邦參議員帕特里克·萊希(Patrick Leahy)起草了一項法律,禁止美國的對外援助和國防部培訓項目流向有可靠證據表明“侵犯人權”的外國安全、軍事和警察部隊。當地時間4月19日,前往義大利參加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的布林肯在記者會上被問及這項建議時表示,他已就這個特別小組的調查作出決定,「你們可以期待在未來幾天看到」。一名美國官員表示,布林肯針對內札耶胡達營所做的決定,是基於去年10月7日此輪巴以衝突升級前發生的事件,這些事件都發生在約旦河西岸。一名消息人士則稱,在糾正了自身行為之後,其他幾支被調查的以色列國防軍和警察部隊不會受到製裁。儘管傳出美國將「首次」制裁以軍部隊的消息,但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一邊擺出努力阻止中東局勢升級的姿態,一邊繼續推動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凸顯其虛偽面目。中東當前局勢是加薩衝突升級的外溢效應所致,也是美國長期以來對以色列偏袒縱容的結果。當地時間4月2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一項價值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法案中包括向烏克蘭提供超600億美元的援助,以及向以色列提供260億美元的援助。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投票反對進一步向以色列提供援助的19名美國眾議院進步核心小組成員表示,如果美國國會繼續在加薩人道危機期間提供軍事援助,可能將導致更多平民被殺。聲明也呼籲了加薩停火,提供更多人道援助,以及開始和平談判。”
Derek2025 wrote:我還想告訴你,610億在你眼中是筆巨款,在對烏軍援上只是杯水車薪。況且,這610億,有多少能真的進烏克蘭的口袋還是未知之數。更重要的是,錢不是彈藥,你不能直接拿錢砸死對方。只要西方的彈藥生產,繼續是這個水平,你砸多少錢進去也改變不了什麼。 610億美元到哪都是鉅款, 誠意十足, 6億美元就可以買百萬發砲彈了. 哪不是鉅款? 是援助烏克蘭的國家都太有錢了, 給烏克蘭的任何一筆捐款, 都大到能包下所有砲彈工廠的產能.不只美國給610億美元, 歐盟也給500億歐元, 還有日本55億美元, 合起來就不只1300億美元了丹麥說要捐12架F16, 法國要搞78台凱薩自走砲給烏克蘭, 捷克說要給80萬發砲彈, 英國說要給一萬架無人機,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要給48架新型的幻象戰機, 12國與烏克蘭簽約防禦互助協定砲彈你覺得是大問題, 我覺得是小問題. 各國都能生產砲彈, 有錢就有砲, 不是只有歐洲加速生產, 砲彈這種東西, 許許多多國家都能做.全世界都在幫烏克蘭. 俄國要對付的, 不僅僅是美國來的610億美元.
Derek2025 wrote:一邊軍援,一邊制裁,...(恕刪) 伊朗大規模以飛彈, 火箭與無人機空襲以色列, 失敗收場中國必須重新思考侵犯台灣計畫,因為過去中國夢想的飛彈攻擊計畫, 極有可能一顆都無法越過台灣防線,台灣則必須尋求成本更低的攔截裝備. 應自行加速研發, 目前的空域防禦裝備, 成本過高. 補充也有相當困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