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饅頭 wrote:
恐怕得先檢討檢討你的邏輯有沒有卡蛋

先檢討你一直不敢面對的現實:
中國要讓台灣完全依賴她是有些難度,
但中國要拍死旁邊的島早就毫無困難了。
為什麼她一直沒有這麼做?
當然是因其善意,想用和平方式解決啊。
economic wrote:
現實上中國目前擴張的製造業正這樣搶奪其他製造大國的國際市場
台灣本來依據兩岸關係有可能跟中國協調下對這部分產業避免正面競爭...(恕刪)


整篇邏輯亂七八糟的
瞎扯一堆到底在腦洞啥呢?
1.中國低端製造業早已銳不可當,偏地都看到MIC,每次出國要買個送人禮物都得挑半天,畢竟不管是從哪國回來,帶個MIC或MIT都蠻瞎的。
2.臺灣的製造業從來都不可能避免跟中國競爭,如臺灣的製鞋業50年前稱霸全球,現在則是中國獨領風騷,對台灣而言跟大陸競爭低端製造是穩輸的,只有持續向上發展才能殺出一片天,而幾乎所有高階製造業的技術與知識都來自美國,中國40年前還要靠偷台商的技術成長呢?吃美國不要的殘羹剩飯可以吃出一個台積電,而跟中國混就是大家一起回去編鞋底!

3.製造不是重點,能消費才是王道
製造不是重點,能消費才是王道
製造不是重點,能消費才是王道
很重要所以講三遍
製造業講好聽點是吃全世界訂單
講現實點就是當人家小弟
人家不要的才丟到人工便宜的地方做
中國足足14億人口
但消費總額還差4億人口的美國一大截呢!

很會做工的確蠻厲害的
可惜你買不起自己做的商品啊!
john65537 wrote:
當然是因其善意,想用和平方式解決啊。...(恕刪)


你說這話敢沒問習包子啊?
習包子這幾年說過要和平解決了?
這樣誣衊黨的決心,不信黨關你小黑屋?!
PS:
是最近被打怕了嗎?
怎麼感覺小粉紅都軟了?!
無趣了啊!
饅頭 wrote:
整篇邏輯亂七八糟的瞎...(恕刪)


大外行的鬼扯
製鞋和成衣別說中國很少了
連越南都在轉移出去了
中國製造那是技術逐漸往上所以價格和利潤不同
所以中國製造在國際的產值上升
饅頭 wrote:
饅頭 2024-07-29 13:29 19656樓
整篇邏輯亂七八糟的
3.製造不是重點,能消費才是王道
製造不是重點,能消費才是王道
製造不是重點,能消費才是王道
很重要所以講三遍
製造業講好聽點是吃全世界訂單
講現實點就是當人家小弟
人家不要的才丟到人工便宜的地方做
中國足足14億人口
但消費總額還差4億人口的美國一大截呢!


喲,臺灣年青人如果都跟你一樣程度,習近平做夢都會偷笑啦。製造不是重點,川普幹嘛要把製造業拉回美國,你比川普厲害,美國人怎麼不選你當總統?拜登幹嘛叫臺積電回去美國製造。大哥不當搶著當小弟?說消費是王道,原來美國下雨都下美金的嗎?我懂了,沒錢你消費空氣也是消費,難道美國所有國民家家戶戶都開私人飛機住豪宅都躺著等美金掉下來只要負責撿錢就好?
amandadavid
台灣要是都他那種人早就毀了
jimny_dc
87綠綠自曝其短
饅頭 wrote:
整篇邏輯亂七八糟的瞎...(恕刪)


美國那種要跟其他國家借錢來消費是重點喔
那你借錢給美國人花阿
饅頭 wrote:
這幾年說過要和平解決了?


這顆饅頭既不敢面對現實,
一直罔顧對岸多年來的善意,
還開始出現思緒混亂、瘋言亂語的狀態了。

其實台灣能有今天的繁榮局面,除了自身的努力,
還依靠中美兩強的支持及許可。
任何一方台灣都得罪不起,
於是綠X們只會在島內搞內鬥了。
john65537 wrote:
這顆饅頭既不敢面對現...(恕刪)


我是沒覺得對岸用善意去解釋是適合的
大概2005開始兩岸軍力開始翻轉失衡
隨著時間差距不斷擴大
所以越往後理論上對岸用武力的代價或成本越小
既然如此就不能算善意
另一個基本邏輯是拿台灣那是要有後續治理的
所以當台灣死傷越大則累積的仇恨越大
對後續治理的難度越大
從基本政治邏輯來說
拿下台灣後台灣人的基本生活水準起碼要不下降太多
這樣狀況才會相對小得多
這個參照是香港和澳門
澳門由於回歸後生活其實更好(福利也更好)
所以澳門要遠比香港穩定得多
台灣經濟結構要遠比香港複雜
台灣最重要的製造業是高度依賴美國技術的半導體
短期的武力統一那台灣半導體肯定是無法運轉(甚至被美國炸掉了)
那要維持台灣經濟中國就得拿資源來補
而台灣人口還遠比香港高
那整體的代價會非常大
對現在中國還得投入大量的各種資源追趕美國來說非常的不划算
反正台灣就在旁邊
現在中國實際軍事活動就包圍台灣了
既然越往後成本越低
那幹嘛早動手
所以這就不是善意
jimny_dc
真有那一天, 南部人就要小心.
wugoson
[拇指向上]
economic wrote:
我是沒覺得對岸用善意去解釋是適合的
大概2005開始兩岸軍力開始翻轉失衡
隨著時間差距不斷擴大
所以越往後理論上對岸用武力的代價或成本越小
既然如此就不能算善意...(恕刪)


就老共的角度 台灣問題 是中美關係的一環
馬政府時期 平衡 對陸/對美/對日關係... 蔡政府之後 平衡打破 天平傾斜
在老共眼中 既然台灣無法談 那就找老美談...
只跟老美談 那台灣就是桌上的籌碼 中東/東歐/東協/非洲/南美/..台灣....
滿桌的籌碼 打牌的就三,五家...
民進黨政府那種一廂情願+短視 在俄烏戰爭中表露無遺...

老共的戰略定力驚人 從國際政治來看 插手東歐/中東...手上籌碼越來越多...
經濟面 俄德法+非昂薩 都可以做生意...
老美想搞製造業回流 印度是下個製造業大國
15年前 能想到英特爾會被按在地上磨擦??

英國製造業被台灣超越 10年來首度跌出世界前10
曾經的霸主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源地 日不落帝國 兩百年前發動鴉片戰爭 一腳踹開清朝大門的英國...

歷史總是如此相似...
economic wrote:
我是沒覺得對岸用善意...(恕刪)

假設2005年開始兩岸軍力翻轉(有了北斗?),
這19年來對岸給了台灣ECFA、各種惠台措施、容忍台獨行徑...還不適合叫做善意?
那期間台灣被迫高價買過期武器、吃萊豬、核食、遷移台G電...則比較有善意?

economic wrote:
既然越往後成本越低

在台獨課綱及綠媒1450每天的影響下,
不見得拖越久越容易處理啊。
jimny_dc
他就是只考慮台灣人的EGO, 忘記對岸人民也有EGO, 早就不爽台灣人要吃要拿要靠杯(反中).
he168tw
香港回歸前沒有教中文也沒有教中國史, 也是回歸了, 每個成年人都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不會100%照教科書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