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捐,但是要等我們的搜救隊出發才捐(詳細就不說了)去過尼泊爾12天,那裏的生活條件很差,每天都會遇到停電,都要靠旅館自備發電機發電這次地震毀了多世界遺產,真的很可惜這次毀掉的塔Durbar廣場,世界遺產已經消失了
thunderbird wrote:我會捐,但是要等我...(恕刪) 真是太可惜了!!!之前的攝影老師遊歷了世界80幾個國家他說最值得去的是兩個國家 尼土泥伯爾和土耳其土耳其去過了泥伯爾小弟還是沒機會慈濟如果有募款個人+1
其實,什麼事要講理,台灣就是不太講理。任何一個組織只要大到一定程度,一定會有人事成本,不管是慈濟或是紅十字,任何國際慈善組織都一樣。參與慈善組織,可以自己帶水,可以自己帶飯,但總是要坐車,總是要花油,要大家自行吸收,一次兩二還可以,長長久久誰受得了,更何況是到另外一個國家?跨國救援本來就很困難,這是國力的延申,救難團體是給予受災國幫助,而不是增加負擔。很多國家救難隊都是由專機送到災區,機上有足夠糧食及藥品,甚至可以成為手術室,當地政府不用再給予任何資源。慈濟跟紅十字則是災後重建,要有人到現場看如何最有效率重建,什麼是對方最迫切需要,可能是分幾年撥款,一股腦把錢給當地政府,也許一陣亂花,災民也得不到幫助。每個人做善事依其能力,陳樹菊、十元自助餐阿嬤,她們將畢身所有幾乎都投入行善,但跨國際其能力就無法做到,必需要由慈濟或紅十字會這種組織才做得到。行善,不要問別人做多少,而要問自己做多少,酸民在攻擊慈濟紅十字,歌頌陳樹菊、十元自助餐阿嬤,酸民不是一個組織、一個團體,可以盡情的挑慈濟紅十字的毛病,但至少能學學陳樹菊、十元自助餐阿嬤,但是願意將畢生所有都投入行善的酸民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