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打烏蘭是為了什麼?

ffputfhi wrote:
俄羅斯打烏克蘭是不是(恕刪)

可以參考一下上個世紀的古巴飛彈危機。
維基百科~~古巴飛彈危機


節錄幾段.......

在1962年古巴危機前夕,
美蘇核武庫(總量/其中戰略核彈頭)對比為(27,000/5,000):(3,600/300)。
美蘇可從本土打到對方的洲際飛彈對比為294:56,
其中蘇聯SS7(R16)剛裝備不久,實際可能僅20枚SS7(R16)和3枚SS6(R7)可應戰快速調用;且與當時美國的「宇宙神」和「大力神I」洲際飛彈一樣,這些首批洲際飛彈同有可靠性欠佳的問題。

美國另有剛成軍的5條華盛頓級核潛艇,每艘可攜帶16枚射程1850公里使用固體燃料可從水下發射的「北極星」Polaris A-1中程飛彈,可於北冰洋和日本海對蘇聯構成潛在核威懾,而蘇聯當時還沒有相應的對抗措施。
基於以上極具優勢的核力量,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公開布署了45枚中程彈道飛彈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距離莫斯科僅約2,000公里,進階形成對蘇聯的公開核威懾,這是後來古巴危機的導火線。

1898年美國戰勝西班牙,逼使西班牙放棄古巴主權,古巴成為獨立國,
但古巴的政治、經濟實際被美國控制,大部分古巴產業掌握在美國人手中。
美國與古巴訂立不平等條約,直接干涉古巴政府,並在關塔那摩灣建造永久海軍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古巴的民族主義日漸高漲,而美國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廢除憲法,實行軍事獨裁統治,引發民眾反抗。
1953年7月,以卡斯楚為首的古巴革命軍發動武裝起義,經過多次失敗,
卡斯楚等革命黨人流亡海外,與南美阿根廷游擊隊領袖切格瓦拉合作,
1956年底乘坐小艇從墨西哥偷渡返回古巴,展開在山區的游擊戰爭。

卡斯楚一開始並不是一個左翼共產主義者,而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希望通過武裝和革命解放拉丁美洲。
但是他身邊的人都是左翼[4]。1958年底,卡斯楚占領哈瓦那,巴蒂斯塔逃到多明尼加。
1959年1月1日,卡斯楚領導的革命黨終於推翻巴蒂斯塔政權,建立古巴革命政府,這時美國和古巴之間並沒有敵意對立。

美古對立始於1959年底,古巴領導層變為激進派,大量古巴難民進入加州,
美國國內反對卡斯楚的聲音逐漸變大,民意不斷向甘迺迪施壓,希望推翻古巴政權。
這時美國再次希望通過制裁向古巴施壓,祭出武器禁運,和停止向古巴購買糖(糖是古巴的重要經濟作物,因此對古巴經濟打擊極大),美國企業也開始減少對古巴的原油供應。

古巴革命政府實行土地改革,開始沒收土地和私有財產,美國人擁有的銀行、工廠、商店、農場全部國有化。1960年古巴作為回應,開始向蘇聯購買武器,蘇聯也同意向其供應原油。
同時美國的在古巴原油加工企業全部收歸古巴國有。1
960年12月在聯合國大會上,蘇聯和古巴領導人非正式會面,
赫魯雪夫表示,如果美國入侵古巴,蘇聯會以飛彈回擊。
1961年1月古巴驅逐美國外交人員,美國政府立即宣佈與古巴革命政府斷絕外交關係,凍結古巴在美國的資產。並且開始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古巴革命政府開始倒向蘇聯陣營。



------------------------

有沒有發現歷史雖然不會重演,但總是會高度相似,
小弟不聽話,大哥就打你,
當年美帝也曾經用軍事力量想要逼古巴屈服(請參考 豬玀灣入侵),
但最後卻失敗了。

總之,
不要太相信那些高舉正義大旗的國家,
因為看似正義的國家有時候幹得卻是邪惡的事,
而且幹的邪惡事不會比別人少。

況且國際間講求的是利益,
大國為了利益而犧牲小國也不是不可能的。
誠心向上天祈求~只要罔顧是非幫民進黨護航、昧著良知、造謠抹黑以及因我說實話而檢舉我者,全都暴斃猝死。
Gravity675
嘿咩!美國就可以張!別人就不行[挖鼻孔] 蕉哥英明[100分]
xattacker
終於有一個跟我觀點比較像的,美國就是想在俄國身邊放一個古巴
你知道以色列國家怎麼來的?

為什麼以色列周圍國家全部反對以色列

一定不知道
Gravity675
聽縮是他們先人燒屎耶穌被詛咒滅國,逞罰兩千年。再靠米國在那裡復國,幫它站樁[挖鼻孔]
台北南陽 wrote:
為什麼以色列周圍國家全部反對以色列

中東地區紛爭本就多,
反對以色列最大的意義是讓各國內部有個團結對外的目標........
yuelyong wrote:
普丁說烏克蘭想加入北約會對俄羅斯造成威脅所以要打

普亭大概就只是覺得烏克蘭太好打了,
俄國主要目標應該還是確保克里米亞的控制權,
其它理由就是有啥湊啥,
反正戰爭兩天就結束...........
就原本一個家庭
兒子分家獨立在隔壁買了間房子
結果聽老婆的話搞分家、搞有的沒的
甚至要加入別的幫派

家中老父不爽
直接找其他幾個小孩打過去

你分家可以
但不能跑卻別人陣營當爪耙子打自己人
這樣我要要回分給你的部分家產

這是自家的事
別人沒辦法管
也不敢管

舉這個例子應該就比較好懂了
kennykc
我發現親中親俄都邏輯都很像 家族民族
ffputfhi wrote:
俄羅斯打烏克蘭是不是(恕刪)

就敵意螺旋升高到最後必然的結果~

最早的起因是2013年的廣場革命,

因為烏克蘭前政府決定暫停傾向歐洲加深與俄羅斯關係(為了便宜的油和天然氣),

以西烏克蘭人為主的勢力在歐美支持下,

推翻了親俄政府並確立了以烏克蘭民族主義為核心的政策,

於是原本搖擺於歐俄間做為緩衝的烏克蘭瞬間變成反俄前鋒,

陸續展開各項反俄的工作,

包括烏克蘭語成為烏克蘭唯一法定語言,

拆除與俄羅斯或蘇聯有關的牌匾、標誌、紀念碑、半身像等設施和雕塑,

將加入北約列入憲法修正案,

拒付天然氣費用、截停運往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等等,

這引起俄羅斯以及烏東與烏南以俄羅斯裔為主的烏克蘭人不滿,

在俄羅斯支持下,

原本是蘇聯一部分後來劃分給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以公投方式宣布獨立後加入俄羅斯,

這部分引起了西方廣泛的制裁,

但很有趣的是更早以前的南斯拉夫解體時各西方國家可是爭相承認的~

受此鼓舞的烏東地區也有不少親俄勢力跟著鬧獨立,

為壓制這些分離主義勢力、奪回烏東重工業區,

烏克蘭政府除了引進歐美的戰鬥訓練外、也起用以民族主義者為主的地方勢力,

開始在烏東進行血腥鎮壓,

導致烏東分離勢力開始與烏克蘭進行長期的小規模戰鬥,

原本就這樣打打停停拖著,

結果2019年2月7日烏克蘭最高議會通過修憲,

將加入北約與歐盟作為該國的策略目標入憲~

這就跟當年古巴飛彈危機一樣,

烏克蘭加入北約可能引入美國為首軍備到俄羅斯無法反應突襲的地方,

這直接威脅到俄羅斯政局安全,

於是莫斯科當局開始加大施壓力度、基輔當局則是藉此凝聚國內支持度,

雙方都透過對外樹立敵對目標來緩解國內對經濟發展不力、貪腐叢生的民怨壓力,

也因為雙方都有不能退縮的理由,

硬扛到到最後就是戰爭了~
上焉者再無信念,下焉者卑劣滿滿充斥賁張激情。
ffputfhi wrote:
俄羅斯打烏克蘭是不是為了錢,為什麼我覺得是?因為我在台灣看很多人為了錢真的都不擇手段

俄羅斯,烏克蘭,千年恩怨。
烏克蘭想加入北約避免挨打,
卻又讓亞速營迫害俄羅斯人。
被打是自找的,
JasonStock wrote:
+12014年的克里(恕刪)


2014歐美採綏靖主義,半死不活的制裁,讓普丁吃掉克里米亞太順利,以為吃掉烏克蘭也很容易。

普丁忘記一件事,克里米亞俄裔人口率高,烏西的頓巴斯和盧甘斯克俄也很親俄羅斯,但不是整個烏克蘭都親俄!烏西地區和波蘭斯洛伐克歷史淵源很深,立場未必親俄。

烏克蘭以前自己搞三角形,一下子親俄,一下子親歐,立場搖擺,無論歐盟還是北約都不會輕易讓烏克蘭加入。
減肥人生 wrote:
無論歐盟還是北約都不會輕易讓烏克蘭加入。

北約不接納烏克蘭是考量國際衝突,
代理人戰爭一定要有人當沙包......
JasonStock wrote:
yuelyong wrote:
可能加上之前輕輕鬆鬆地佔領了克里米亞
想說整個烏克蘭大概也可以比照辦理
+1
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讓他覺得碰到了軟柿子
所以2022想要比照辦理
沒想到這柿子裡面有美國漢堡, 所以被噎到了~~

麻煩。
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全是東斯拉夫人。
發源地,烏克蘭基輔。當人數太多後部分移居莫斯科市這土地上,
之後數百年發展莫斯科市出現。

克里米亞,頓內次克,盧甘斯克3地都是蘇聯國土,
上頭居住的俄羅斯人超過60%。
蘇聯垮台,這土地被劃入烏克蘭,
上頭居住的俄羅斯人當然不爽,
不算是俄羅斯國的國土那就獨立。
經過公投通過,這又讓烏克蘭不爽,

亞速營的烏克蘭軍人迫害頓內次克,盧甘斯克俄羅斯人,,,

乌克兰“亚速营”黑历史大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