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calvin wrote:
俄羅斯2014年侵略...(恕刪)
烏俄戰爭現況 , 就是俄羅斯與美國角力的結果呀 ! 所以就算重來 , 俄
羅斯也必須出兵的 ~~
由於當時俄羅斯仍一直企圖以談判方式來解決烏國切斷克里米亞260萬
人水源爭議 , 所以美國是在去年1月14日宣布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 , 點
燃最後一把火的 !
畢竟烏克蘭一旦加入北約 , 那由烏克蘭東部水源區對克里米亞的斷水
行動就永遠不會停止 ! 如俄羅斯到時再出兵就真的等同與北約宣戰了 ....
你看看現在烏克蘭東部四州已加入俄羅斯 , 烏克蘭再也無法切斷克里
米亞水源 ~ 過去八年在烏東屠殺俄裔平民的亞速營也已被殲滅 ~ 可以
說當初俄國出兵戰略目標都已經達成了呢 !
engcalvin wrote:
俄羅斯2014年侵略佔領克里米亞,所以當時烏克蘭親俄政權被人民唾棄推翻,理所當然,俄羅斯又長期支持烏東武裝反政府組織,誰都看的出來,俄羅斯有一天會佔領工業重鎮烏克蘭東部地區!
你不是前烏克蘭人也不是克里米亞人…
套用2014年辭掉基輔檢察官,搬到克里米亞的美女檢察長講的話:「生活於這樣一個縱容塔綠班之輩睜眼說瞎話的國度裡,真是深感可恥!?」
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是被違憲推翻的前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要求俄羅斯派軍隊進駐維護公投秩序,俄羅斯最早承認的獨立公投!
克里米亞公投算和平分家!
想留克里米亞的就留下來,要跟基輔的就搬到烏克蘭,若夫妻各有立場?該離婚的就離一離,小孩看歸誰扶養?
離婚的經典範例:
克里米亞美女檢察長改形象留黑色短髮 仍最搶鏡 2014-10-10
(2014年只看美女,但不知她是單親媽)

原本在基輔上班,辭職後回克里米亞父母老家的美女檢察長第一句:眾所周知,烏克蘭發生了違憲政變和武裝奪權…
2014年歐美扶植的基輔政權違憲叛變成立臨時政府之後,烏克蘭就已不是民主國家…
當時克里米亞美女檢察長有個女兒由她扶養,也有個前夫在烏克蘭馬里烏波爾繼續當副市長,後來各自再婚,美女檢察長又再度離婚當單親媽媽。
8年過後,克里米亞人均所得是烏克蘭的2.5到3倍。烏克蘭則成為歐洲最窮、愛滋病最嚴重的國家!
事後證明,美女檢察長為了女兒做出的選擇,非常正確!
她的前夫Vladimir Klimenko雖然留在烏克蘭再婚,在俄烏戰後4月照樣被基輔以通敵名義逮捕調查,目前情況不明。
(把基輔改成民進黨政權,就可做為兩岸開戰的離婚範例。)
----
2014年克里米亞共和國美女檢察長
娜塔莉亞·弗拉基米羅芙娜·波克隆斯卡亞

一直到2014年初為止[7][15]。當時的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越演越烈,波克隆斯卡亞在這場騷動升級之後,尖銳地批判了該年2月上台的烏克蘭臨時政府,稱其為「灰燼之中誕生的魔鬼」[16],又於2月25日提出辭呈、在文中寫著「生活於這樣一個縱容匪賊之輩暢行街頭的國度裡,真是深感可恥」,同時用這句話對激進派親歐群眾的集會遊行表達了不滿。波克隆斯卡亞的上級駁回所請,並讓她去放大假,於是她從基輔返回父母在克里米亞的老家[7]。
-----
因克里米亞當局找4個男人都沒人敢當檢察總長,就由美女單親媽當上了檢察總長…,被烏克蘭基輔政權通緝。
-----
波克隆斯卡亞曾經抨擊烏克蘭臨時政府的執政是「違憲政變」[15][22],因此基輔政府反控她觸犯了烏克蘭刑法第109條,並下令通緝她[23]。
對於自己被通緝,她表示:「我不害怕說出了真相,我是無罪的。我並沒有像基輔當局的某些人那樣鼓吹納粹主義。如果他們想發起對我的刑事指控,我不會害怕。[25]」
----
來來來!請大家支持「抗中保台」守護台灣的民進黨!
烏克蘭成立「臨時政府」除了靠反對黨還要有國會議員(立法委員)叛變,2014年台灣也有太陽花學運,舔日舔美的王金平院長,任由暴民佔據立法院。
看台灣能不能也跟烏克蘭一樣,變成亞洲最窮、愛滋病最嚴重的國家?
ria.ru dzen.ru
瀏覽器全頁翻譯沒被歐美改編的俄文吧!


但是依據世界銀行2018年公布的數據
「每人的每日生活費低於5.5美元」被列為貧困線
同時還有日生活費低於3.2美元和1.9美元的極端貧困線。

就算以最低標準
被列為極端貧困等級的1.9美元計算
全年生活費也需要693.5美元
折合約4,508元人民幣
仍然超過中共制定的貧困線約達13%。

不知中共為何認為中國人民的生活費就應該打折?

難道中國人就應該比較窮困?

生活標準應該低於世界極端貧困值?

................................................................
美國2020年的貧困線是
每人年收入12,760美元,折合82,940人民幣,約為中共貧困標準的21倍

台灣生活費最低標準
年159,648元台幣,折合約37,127人民幣,約為中共貧困標準的9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