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 再過幾年 日本將從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

最慘的還是日本自己都快掛了, 還要輸血給美國, 這次首相去美國就上供了一兆美元,
美國沒錢就找日本要, 日本都得乖乖遞上, 美軍駐扎費也要漲了...
日本別擔心,因為南韓會先死在前。
伊魯米 wrote:

如果汽車再掛, 跌不到3%應該不遠了
電動車取代然油車,是遲早的事,固態電池中日韓台拼的很兇,誰先量產誰先贏,大家加油
喵喵咪咪星人
量產完了還要誰便宜
伊魯米 wrote:
最慘的還是日本自己都快掛了, 還要輸血給美國, 這次首相去美國就上供了一兆美元,
美國沒錢就找日本要, 日本都得乖乖遞上, 美軍駐扎費也要漲了...
最聰明的是郭台銘,嘴巴說要去美國設廠,實際上還是不要衝動的好
ap7869858 wrote:
發達國家最低標準人均3萬美金 再跌下去日本就沒資格稱發達國家了

現在日本都比台灣還窮了

再過十年 中國有可能變成發達國家 而日本變成發展中國家嗎


不要鬧了,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已經蟬連世界第一大債權國三十幾年了,他是這三十幾年來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你竟然把他寫得比台灣還窮,甚至變發展中國家,未免也脫離現實太遠了吧。

沒錯,日本因為人口老化、勞動力減少,國力及生產力衰退陷入失落的二十年,但這只是代表他國內的生產力降低而已,絕不代表日本窮。相反地,過去三十幾年來,日本都是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全世界也只有日本才夠格講得出拿一兆美金投資美國這種豪言壯語,因為除了日本以外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拿得出這種天文數字的海外投資。

一個國家要累積財富有二種方式,一種是生產力增加,用人口紅利和總體勞動力賺錢;另外一種就是資本利得增加,簡單的說就是用錢滾錢。日本在陷入失落的二十年之前,早就已經完成了資本積累的過程。雖然上世紀90年代因為日圓升值引爆國內泡沫,再加上人口老化國力衰退,日本沒辦法再像過往一樣透過投資國內的GDP增長積累財富,但因為日本過往累積的資本(錢)已經驚人的雄厚,再加上日圓升值日本人投資海外的實力瞬間暴增,整個國家都把錢拿到海外四處投資。

當日本公司把錢拿到中國投資設廠的時候,會僱用中國勞工創造中國出口,連帶的帶動中國的GDP增長,但在這過程中國工廠賺到的獲利還是會回歸到日本母公司,其實是中國的GDP在幫日本賺錢累積財富。隨著過去30年日本公司四處到海外投資,蟬連了三十幾年的世界最大債權國,這三十年累積下來的海外投資獲利也是極為驚人,日本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比一大堆中東產油的土豪國都還有錢。你如果去過日本,看過他們的社會跟生活環境,怎麼還講得出日本比台灣窮這種鬼話,人家比台灣有錢太多了好嗎?
Phookie-BB
日本國債與GDP的比率,比美國還高,美國大約 124%,日本已經破200%,大約 216% [挖鼻孔] 日本人連自己的和牛都快吃不起了....新聞都有,去GOOGLE [安慰]
Phookie-BB
日本已經連續4年對中貿易逆差了....醒醒吧...[挖鼻孔]
JW75 wrote:
全世界也只有日本才夠格講得出拿一兆美金投資美國這種豪言壯語,因為除了日本以外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拿得出這種天文數字的海外投資。


說好聽點是投資,說難聽點是上貢,
日本還有啥能在美國投資的?這一兆美元誰要投資?
別人家說一說,你就覺得他們一定湊得出來,
日本面臨的困境也不少啦,不只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像是超高的公共債務比,長久通縮,經濟成長停滯等,
個人認為不會那麼慘變成發展中國家,但也沒你說的那麼牛。
JW75 wrote:
不要鬧了,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已經蟬連世界第一大債權國三十幾年了,他是這三十幾年來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你竟然把他寫得比台灣還窮,甚至變發展中國家,未免也脫離現實太遠了吧


我總覺得這邊有定義上的不同,這個窮是指整個國家? 還是政府? 還是一般人?

日本借錢給其他國家的同時,日本政府的國債也是突破天際即將往八千億美金邁進。至於日本一般人的收入則不太好看,以野村證券自己做的統計,我只有找到2021年的,姑且參考一下

https://www.nri.com/jp/news/newsrelease/20230301_1.html


意思是有台幣一千萬至兩千萬的身價,在日本就是準富裕階級了,問題是兩千萬台幣在六都可以買什麼房子大家都很清楚吧
5000人民幣普普通通?!那6億人口月收入低於1000的數據⋯⋯⋯
TONY1978 wrote:
高精數位機床 也都是外國製


2017年,格力首臺完全自主研製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GA-f500橫空出世。 其重複定位精度穩定達到3微米,這標誌著格力正式躋身高端數控機床製造商行列。

2023年,格力高速直驅橋式龍門加工中心GA-FM3020,以其卓越的動態精度與穩定性,榮膺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銀獎。

2025年,劃時代的格力高速雙五軸龍門加工中心更一舉斬獲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該設備直擊新能源汽車產業痛點:專為大型一體化壓鑄件設計,採用創新的雙橫樑雙電主軸結構,快移速度高達120米/分鐘; 獨創「雙軸雙梁智慧防碰撞技術」,破解多軸高速協同的安全隱患; 加工效率較傳統設備躍升80%以上,主軸軸承壽命提升30%,綜合成本降低50%。
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推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