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人的定義,台灣人不屬於所謂的"中華民族"

farmer3000 wrote:
台灣人不屬於...(恕刪)

台灣O2漢人人數占比97%,O1a高山原住民占比2.6%,這就是事實。

台灣「高山族」=中華民族 56 族的一支,也就是說,高山族 = 阿美族 + 泰雅族 + 排灣族 + 卑南族 + 魯凱族 + 布農族 + 賽夏族 + 鄒族 + 邵族 + 太魯閣族 + 撒奇萊雅族 + 噶瑪蘭族 + 達悟族 + 拉阿魯哇 + 卡那卡那富 ...... 全部合併成 1 族。這群O1a 人種的高山族即清朝時期所謂的「生番」,以及日據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所稱的「蕃人」、「高砂族」,但現今又改稱「漢人移民臺灣前即已在台灣島定居的族群」為台灣原住民族,目前僅占台灣人口2.6%占比。
中華民族裡的56族,各有其細分族群,故台灣高山各原住民族的16 族,全部一律「高山族」。

台灣原住民族群分佈:
1. 阿美族
人數最多
臺東、花蓮、台東沿海平原
2. 泰雅族
北部山區、苗栗、台中、南投
臉部刺青文化著名
3. 排灣族
屏東北排灣、台東
貴族制度、雕刻精彩
4. 布農族
中台灣高山地區
八部合音世界聞名
5. 魯凱族
屏東霧台、大南山區
百步蛇傳說著名
6. 卑南族
臺東知本、卑南平原
7. 鄒族
阿里山地區
戰祭 Mayasvi 著名
8. 賽夏族
苗栗、新竹山地
矮靈祭(PaSta’ay)聞名
9. 雅美族(達悟族)
蘭嶼
拼板舟、飛魚文化
10. 邵族
日月潭周邊
台灣最小族群之一
11. 噶瑪蘭族
宜蘭、花東海岸
12. 撒奇萊雅族
花蓮吉安、北埔
13. 賽德克族
南投、花蓮
「賽德克·巴萊」中的莫那魯道
14. 太魯閣族
花蓮、秀林、卓溪
15. 拉阿魯哇族
高雄桃源(原稱「拉阿魯哇亞族」)
16. 卡那卡那富族
高雄那瑪夏

真相就這麼簡單!
cman4434 wrote:
台灣O2漢人人數占比97...(恕刪)


還有這些原住民基本上都來自百越
好圖狼 wrote:
還有這些原住民基本上都來自百越...(恕刪)

你 咋不說來自非洲? 少年不讀書、老大幹五毛!
exia1086 wrote:
3.結論,按照中國人的定義,台灣人並不屬於所謂的"中華民族"。

4結論,按照你相信中國人的定義,想必你也同意中國人定義的『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farmer3000 wrote:
戳破中華民族的神話──華人的概念不是自古就有,
而是為統治方便被 滿清舉人 梁啟超「發明」出來的

「中華民族」是近代中國人團結國家的重要口號,
「漢人」、「華人」也成為如今重要的民族主義號召,
而充滿「中華民族史觀」的歷史教育也成為鞏固這套系統的工具了,
但說穿了不論是「中華民族」或「中國民族」都是由梁啟超所建構出來的概念,
而「漢人」則是章太炎所提出。(責任編輯:林芮緹)

中國民族 56個民族,包括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
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
傈僳族、佤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
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 錫伯族、阿昌族、
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
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

梁啟超虛構 「中華民族」或「中國民族」的 "漢",即是 漢人而不是 漢族!
漢語是 漢族(O1a1-P203人種)的母語,河洛話(臺語)即 漢語! 中文繁體即 漢字!
中國人 契丹(滿人) 不懂啥是 漢語,更別提聽、說、讀、寫!。
契丹(滿人)源自 阿爾泰語系的翹、捲舌,說、讀 漢字有難度,好似嘴裏含著一顆滷蛋。

欲亡其國,先亡其史、欲滅其族 先滅其文!
國、共 契丹政權為了 華夏正統,把"秦人"歪成了"奚東"再歪成了"中國"。
故意把 漢人歪成 漢族,企圖掩蓋 滿清是異族入侵中原的史實!
700年前,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記載:「漢人八種:契丹
高麗、女真、竹因歹、里闊歹、竹溫、竹亦歹、渤海」,定義的十分清楚。
O3-M122人種 契丹(滿人)的 漢人 ≠ O1a1-P203人種的 漢族。

O1a1-P203人種的 漢族上層祖源於 臺灣漢本遺址出土。
過去不可考所推論的假說被證明是錯的,漢族是 臺灣先民的子孫,而不是祖先。
臺語是 漢語,繁體字是 漢字,臺灣是 漢族的祖國。
中國人 契丹(滿人)於清時期,入關前後至統一中原,殺的 漢族數量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據 復旦大學教授 葛劍雄主編的〈《中國人口史》〉一書第五卷(清時期)記載,
契丹(滿人)於 明末清初的戰亂,導致關內外的 漢族人口死亡了達 8000萬之多!
明朝 崇禎年間的 漢族人口尚有 6000萬,到了清朝初年只剩 1000萬人
參考下圖中 O1a-M119在中國即 漢族O1a1-P203人種分佈圖! 目前只存 3~5%的漏網之魚。



台灣人不屬於所謂的"中華民族",中華民族 56族裏也沒有 馬卡道族。
馬卡道族(馬卡道語:Makatao、Tao),為 臺灣平地原住民 12族的一支。
國民黨 契丹(滿人)政權下,原不原住民跟是不是原住民沒有關係!
70% 的臺灣人、客家人是 臺灣原住民,學了 臺、客語之後忘了 我是誰?

馬卡道族分佈在台灣最南部之嘉南平原(包含高雄)和屏東平原一帶,
往昔聚落為鳳山八社,包含大傑顛社等社,過去被分類為熟番、平埔族;
台灣東部的花蓮、台東也有來自西部遷入的馬卡道族。
馬卡道族為目前全臺最大之未識別民族,僅屏東縣等地方政府承認。

馬卡道族人丁眾多,荷治時期的幾次記錄都有萬人以上,
比西拉雅族、噶瑪蘭族都要的多。
後因瘟疫或遷移,人口略有增減。
如1655年《荷蘭時代的番社戶口表》記載,屏東地區有平埔族9,145人。
清代高拱乾所著之《台灣府志》(1694)提到八社土番男婦三千五百九十二口,
紀載了壯年男女社民的人口數。
日本時代依據風俗習慣、常用語言等標準判斷馬卡道族人,
人口普查(1915)顯示屏東地區尚有熟番一萬兩千餘人,
佔了全臺總熟番人數之25%,屏東地區人口數6%,台灣總人口數之0.37%。
1935年之調查有14,802人,加上高雄、台東、花蓮地區的人口,
馬卡道族總人口超過18,000人。
若加上語言、風俗上已漢化之族人,可能有更多。

國民政府遷臺後,取消熟番的註記,導致目前人口數不明。
但應不少於日治時期之馬卡道族人口數,若以佔人口之比例來看,可能超過五萬之多。
現今,高樹鄉泰山村、內埔鄉老埤村、中林村及萬巒鄉萬金、
赤山村等地都是兩千人左右之大村落,
欲調查確切人口數,或許可以從此幾地之人口變化著手。

今日屏東縣政府與花蓮縣富里鄉開放馬卡道族的身分申請,
以日治時代之熟番註記為依據,惟族群意識不高,僅1803人登記(2017)。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