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economic wrote:
工業沒你說的可以都獨...(恕刪)


經此一役 俄羅斯的經濟算是重創了雖然不到崩潰程度....
比較擔心的是過幾年如果沒有恢復正常...
應該會走向裁軍吧...
如果不裁軍把經濟都投入軍工競賽...
那俄羅斯經濟會復甦會更加緩慢...
就算中國私下幫忙也幫不上

如果裁軍的話....北約各國都加大軍事GDP的比重...
未來的局部性衝突...俄羅斯將更無力...
只剩下核武可以威攝...

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 要保持那麼大的軍隊規模...
對俄羅斯...來說是龐大的負擔....
尤其是遠東艦隊...面對的是美國和日本的聯合武力...
而且日本又對北方四島野心勃勃....
在一消一漲的情況下....
日本會不會在美國支持下要求俄羅斯歸還北方四島...
東北亞5-10年後的局勢會比較緊張點..
俄羅斯只能選擇與中國靠更攏...
中國大量可以吸收..包含航太軍事等甚至高科技人才...

另外一個問題是 普丁 也70了... 健康情況也不如以往了...
也許5年10年後 下一個掌權人..能否還有相同的威信...也很難說...
普丁大帝也是經過10-15年帶領俄羅斯才能重回強權...
下一個掌權人並沒有這些時間來見立威信...
會不會是下一個哥巴契夫赫魯雪夫等還很難說...

換言之...如果10年後不是普丁...換了一個比較親西方掌權者...
中俄關係反而會變得緊張...

反正這盤棋還在下..很多變數都還在跑...現在輕言誰得利還太早...
不過肯定的是...烏克蘭絕對大輸...
小樓一夜聽春雨
是啊, 蘇俄如果內亂, 中國可以趁機重新收回外興安嶺以南的土地 , 收回庫頁島,讓外蒙公投回到中國,收回唐努烏梁海。這可是比 台灣幾百倍啊。 端看老共領導人的智慧了 呵呵
hunginn wrote:
經此一役 俄羅斯的經(恕刪)


俄羅斯的經濟我自己看法還中間吧
能源在未來起碼10年都是世界需要的
那就能交換到內部需要的東西
這是戰爭拿了些工業區
怎樣也是後面可以持續產生效益的
尤其這邊的本來要從烏克蘭進口
現在基本等同自己的
還同一個體系的
加上引進中國資本和技術
那不管怎樣自己玩也還夠
畢竟也有1.5億人口
實際上的中等生活應該問題不大

至於軍事
我自己的看法而已
裁軍可能不必吧
人數大概就現在這樣
但內容項目我覺得恐怕該放棄的會很多
大型水面艦艇就跟中國買了
起碼也買船殼和電子雷達
戰系和武器用自己的
空軍類的跟中國合作吧
大量引進中國的電子雷達等系統來降低成本
米格已經消失了就是開頭了
地面部隊除了防空反導外
除主戰坦克外的大多機械化也直接跟中國合作或買吧
基本上就是只保留現在還強的項目
其他就大轉向跟中國合作或購買
有點錢甚至自己那艘航母也找中國修
把中國的001也買回來變成可以穩定有航母可以用(反正這艘對中國來說幾乎沒多大效益了)
買幾艘兩棲登陸艦(這個俄羅斯需要)
替換那些老的船
調整後其實可以省很多錢的
只是就是失去自己的完整體系了
但俄羅斯真的也沒有錢維持整個完整體系

其實俄羅斯在這方面感覺有軟化的
好像去年在中國的演習
其實就是人過去
用的都是中國的裝備(陸軍)
SU系列本來就是俄羅斯的構造
中國也是改航電和武器那些
俄羅斯可以買航電回來改軟體搭自己的武器就相當好用了
然後是導航
這俄羅斯真的沒錢弄那樣多衛星了
就跟中國合作吧
北斗還能全球
弄兩套也可以
起碼跟中國別鬧翻都好用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mzorro wrote:
乌克兰的好多兵工厂甚(恕刪)
车臣都被派去打乌克兰了,俄罗斯还要怎么解体?难道是那些蒙古人主体的共和国有这想法吗?
economic wrote:
那得俄羅斯見好就收目(恕刪)
这只是泽连斯基或者继任者甚至欧洲未来可能面对的图景,其实目前俄罗斯离这个目标已经很近了,如果乌政府还不面对现实——说实话任何乌总统敢同意领土分割都会被赶下台甚至被极端分子干掉,然而俄罗斯关于两州和克里米亚的条件也绝不会退让,赫尔松敖德萨可能会成为俄罗斯对卢顿和克里米亚要价的新的筹码,这样一来大概率乌克兰危机会长期化了,长期化的后果就是上面的情况了。如果长期化,俄军就无所谓退不退了
是啊, 蘇俄如果內亂,老共趁機加以挑撥利用

中國可以趁機重新
收回外興安嶺以南的土地 ,
收回庫頁島,
讓外蒙公投回到中國,
收回唐努烏梁海。

這可是比 台灣大幾百倍啊。

如此偉大的事功,
一掃中華民族自清朝中期以來,兩百年的屈辱
端看老共領導人的智慧了 呵呵


hunginn wrote:
反正這盤棋還在下..很多變數都還在跑...現在輕言誰得利還太早...
mzorro
收台是目前中共第一要务,西伯利亚只能徐徐图之[笑到噴淚]
soaring0909
中共強調多次不搞霸權不武力擴張,只有台灣與釣魚台是他僅能奪回的土地,再多就打臉了,很可惜目前還沒能有打臉的選項出現 ,鄉民的妄想大可不必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是啊, 蘇俄如果內(恕刪)


妄想的鬼扯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mzorro wrote:
这只是泽连斯基或者继(恕刪)


但最近烏克蘭在組織反攻阿
看看會怎樣再說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戰事進入第四周, 正如普丁所言, 俄軍的推進正在有序地進行.

"俄羅斯國防部20日表示,俄羅斯武裝力量當天按照計劃繼續向前推進。目前,烏克蘭民族主義武裝分子“頓巴斯營”已經被俄軍徹底擊潰。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20日表示,俄部隊向前推進了12公里抵達了尼科爾斯科耶一線。目前,俄武裝部隊正在與烏克蘭第54獨立機械化旅殘餘部隊作戰,頓涅茨克武裝正在繼續追擊逃離的烏克蘭第53機械化旅部隊並向新米哈伊洛夫斯基定居點方向發起進攻。"

昨天, 媒體的焦點集中在馬里烏波爾,

"俄國國防部要求馬里烏波爾在當地周一清晨5時(香港時間上午11時)前投降,俄軍才會在當日上午10時開放人道走廊,讓民眾撤離,之後再讓運送人道物資的車隊進入。俄國國防控制中心負責人米琴特塞夫(Mikhail Mizintsev)稱,馬里烏波爾官員若不同意投降條件,將面臨「軍事審判」。"

"據德新社莫斯科消息,當地時間21日凌晨,烏克蘭副總理伊琳娜·韋列修克在接受烏克蘭媒體採訪時說,烏克蘭領導人已經拒絕了俄羅斯要求被圍困在亞速海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的烏克蘭軍人投降的最後通牒"

"亞速海重鎮馬里烏波爾城破在即 俄軍將迎來去納粹化的重大戰績

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第26天,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的遭到俄軍災難性轟炸,基輔承認已失去進入亞速海的通道。

亞速海北岸的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市城破在即。烏克蘭內政部顧問傑尼申科的話說,那裡的局勢是「災難性的」。

據社交網絡視頻顯示,馬里烏波爾遭到俄軍的狂炸。一位名叫Максим Кац的推特賬號寫道:「里烏波爾已被攻擊法西斯主義的救世主徹底炸毀」。市長報告說,該市已經沒有一棟完整的建築,大約35萬人正在從水坑中取水。"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進入第4週,俄軍繼先前從陸、空轟炸烏國東南部港市馬立波,據稱也開始自海上攻擊當地。衛星影像比對顯示市內住民區毀損情況嚴重。

「紐約時報」報導,俄國2月24日入侵烏克蘭,東南部戰略要地的港市馬立波(Mariupol)3月初遭圍困後就水電、供暖被斷,糧食也逐漸耗盡。當地情勢到週末愈發惡化,屢爆激烈巷戰而俄軍已成功佔領3個街區。

負責防守馬立波的烏克蘭極右武裝團體亞速營(Azov battalion)表示,4艘俄軍艦艇加入轟擊馬立波的行列,顯示俄國開始對當地展開陸海空三維打擊。"

"3月19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聯邦國防指揮中心主任米哈伊爾·米津釆夫上將稱,俄羅斯軍隊已經消滅了93名身穿便裝,從馬里烏波爾逃出的烏克蘭武裝分子。

米津采夫上將還表示,在過去兩天,150至200名換上便裝的武裝分子,利用人道主義走廊從馬里烏波爾市逃出,以10-15人的編組分散開,沿鄉村道路移動。

守軍已被俄軍主力部隊和DPR頓涅茨克人民軍合圍在城內後橋、左安區、卡爾米烏斯河西岸的烏海軍陸戰隊第36旅和烏克蘭的納粹武裝分子「亞速營」成員,正在逐漸喪失理性,陷入了窮途末路的絕望,因此很難預測他們的下一步行動。

「亞速營」成員儘管仍然在做垂死掙扎,俄軍稱根據無線電通話被定位,消滅他們只是一個短時間內的問題。"

"馬里烏波爾,在俄軍的戰略計劃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節點,也是整個俄烏戰局的重要轉折點,攻佔馬里烏波爾,俄羅斯將贏得戰略主動和談判的重要籌碼。

一旦攻下馬里烏波爾,俄軍兵鋒將指向赫爾松州以西的烏克蘭黑海沿岸地區,攻克敖德薩、尼古拉耶夫等重要港口,封閉烏克蘭的全部海岸線,烏克蘭全面喪失亞速海、黑海北岸的主要港口和城市後,就會變成為歐洲最大的內陸國,對於澤連斯基政府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基輔方面, 就是持續的空襲和炮轟. 圍城這種戰法, 需要數以星期計的時間才能見效, 但郤能減少大量不必要的城市民. 糧沒了, 就只有投降了.

談判方面, 最難談的, 仍是領土問題.

"土耳其總統發言人卡林(Ibrahim Kalin)則表示,俄烏正就6點事項談判,包括烏克蘭的中立、去軍事化與安全保障、去納粹化、消除在烏克蘭使用俄語的障礙、頓巴斯(Donbas)地區及克里米亞(Crimea)的地位問題。

卡林指出,俄烏正就4項議題逐步收窄分歧,包括俄方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非軍事化、去納粹化及保護在烏的俄語系人士。"

要解決領土問題, 就要看俄軍能否成功圍殲烏克蘭部署在烏東的精銳部隊和亞速營. 若俄能成功將烏"去軍事化", 領土議題就可迎刃而解了.
wengmingmai
直接滅了烏克蘭政府,連談判也省了
Derek2025
普丁一直都說沒有這個打算.
"從俄烏戰爭看現代俄羅斯戰役思想

自2月24日開戰以來,俄烏戰爭已經進行了3星期,儘管前線戰況還尚未明朗,但過去幾週的軍事行動,對於任何現代戰爭研究者都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遺憾的是,由於信息環境極為混亂,俄烏雙方都有大量假信息在互聯網上不斷傳播發酵,加上前一場類似規模的戰爭——伊拉克戰爭已是近20前的歷史,導致研究者不可避免地得出各種自相矛盾的結論。

本文希望通過梳理過去10年間俄羅斯公開發表的戰役思想,結合俄軍在本次戰爭中的表現,幫助各位看客從未曾考慮的角度去評價雙方的表現。

俄式戰爭思路詳解:最弱兵力硬碰敵方精銳

自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2013年上任以來,發表了一系列對於未來戰爭的系統性分析和預測,我們今日看到的俄軍正是基於這一思路推進部隊建設和作戰指揮,這種思路和觀察者過去所習慣的“美式現代化戰爭”不管在思路還是形式上都有巨大的差別。

想在一篇短文中完全闡述俄軍的整體思路是不可能的,筆者從中挑選了三處顛覆性差別進行詳細解讀,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田忌賽馬

對比美式“獅子搏兔”,俄式戰爭更像“田忌賽馬”。儘管大量關注者將本場戰爭同海灣/伊拉克戰爭進行類比,但力量的天平卻遠不像那兩場戰爭那樣懸殊。

海灣戰爭時期,美國為首的聯軍對抗薩達姆的伊拉克軍隊,數量優勢為2.5:1-3:1,如果考慮裝備質量差距則更為明顯;伊拉克戰爭時期,薩達姆已經受到十餘年國際制裁,五年以上的美國空軍輪番轟炸,本質已是強弩之末。這一形勢意味著美軍能在戰略-戰役-戰術三個層次都擁有巨大優勢,能夠在幾乎每一場戰鬥中集中絕對優勢兵力獲得碾壓戰果。

但對俄羅斯來說,情況卻遠沒有這麼理想,本次作戰動員的正規軍數量從各個渠道估計大約只有12-18萬,加上數万只適合二線治安戰的國民近衛軍,以及位於烏克蘭東部的兩個親俄共和國——頓涅茨克(DPR)和盧甘斯克(LNR)的數万民兵。

其面對的烏克蘭軍隊,在紙面上擁有18萬正規軍以及26萬擁有作戰經驗的預備役力量,精銳部隊在東烏前線進行了長達8年的實戰,擁有北約的人力和物資支持,開戰以後甚至得到國際僱傭兵協助。

在這個大背景下,俄羅斯不可能像美國一樣打富裕仗,只能選擇“好鋼用在刀刃上”,採取了一種“田忌賽馬”的策略:以下馬對上馬,以中馬對下馬,以上馬對中馬。

在實戰中表現為:俄軍並未將最精銳的西部和南部軍區部隊投入圍剿烏軍精銳的東烏集群,這個任務完全由獲得俄空中支援的DPR和LNR民兵承擔,連位於亞速海沿岸,烏克蘭第三大城市馬里烏波爾,其主攻任務都是由DPR民兵輔以少數車臣地區特種部隊執行。

熟悉美式戰爭的觀察者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以自身戰力最弱部隊與敵精銳硬碰硬,必定會導致大量傷亡,國內政治和輿論難以接受。但從更傳統的純軍事層面考量,在不影響完成戰役任務的前提下,盡可能保留精銳主力執行更重要的任務是看似冷酷,實則合理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民兵依靠非常有限的支援,不斷擠壓烏軍精銳,不僅馬里烏波爾攻城戰快速推進,也將烏軍東部集群從原本的完整戰線壓縮到了以克拉馬托斯克為中心的一小片地區,完全取得戰場主導權。

不僅東線,在北線正規俄軍攻勢中頭三天的損失,經過清點發現大量老舊裝備:古董型號T-72、MT-LB裝甲運兵車等超期服役或完全不適合現代戰場的裝備。這些部隊很可能來自遠東或中部軍區的二三線單位,進行第一波突擊以試探敵軍防禦虛實。種種跡像都表明,俄羅斯對於戰爭的認知和願意付出的代價與美式思路非常不同。

發揮合力

俄軍要求各軍種均衡發展、合理配屬,最大化發揮每個兵種的作戰效能,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合力。

過去數年,不少觀察者對於俄海軍嗤之以鼻,認為其過度依賴老舊艦艇,新一批船隻多為“小舢板”,噸位不足武備有限,難堪大用。然而從開戰到目前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大批來自波羅的海和北海艦隊的船隻經地中海抵達黑海沿岸,配合空軍快速摧毀了烏海軍戰鬥能力。

地中海方向三艘艦船呈掎角之勢與美國杜魯門號航母對峙,重演1973東地中海那場驚心動魄的對抗。在之後的作戰中,不但出人意料地在亞速海沿岸梅利托波爾城實施兩棲登陸,切斷東部烏軍退路,更是對港口城市敖德薩構成威脅,使城內烏軍被牽制,難以援助其他被圍攻的區域。

其他軍種也不遑多讓,陸軍、空降軍、空天軍、國民近衛軍以及車臣共和國下轄部隊均有所行動,這種行動是在清晰理解自身單位優勢和弱點後,基於全局態勢做出最合理的力量部署,在戰役策劃層面展現了很強的聯合作戰能力。

在靠近波蘭邊境的烏克蘭西部亞沃里夫,地面特種單位引導巡航導彈對地處烏克蘭大後方的國際僱傭兵訓練基地進行打擊,極大挫傷了這些部隊的士氣,同時摧毀了大量北約援助的物資和軍火。這種敵後偵查的特種部隊運作模式加強了俄軍的戰場製信息權,在不久的未來,當大量北約援助物資抵達時可能會發揮進一步作用。

速度第一

俄軍高度強調戰役的速度,要求將不同階段的作戰同時執行,最大化壓縮戰役時間。

開戰第一天,俄軍同時實施了大規模海空打擊、空中突擊佔領基輔機場以及地面的大規模進攻。此舉讓許多西方觀察者大為詫異:他們習慣了美國在地面進攻前進行長時間火力準備的作戰模式,認為俄軍的進攻方式過分魯莽。

但筆者認為,這種作戰行為並非臨時起意,存在明確的規劃:空天軍的空襲優先掃清了進攻方向的烏克蘭防空力量和烏克蘭艦隊,第一時間獲得了戰爭制海權和局部製空權,使後續行動可以順利進行,此時烏克蘭絕大部分防空網依舊存在,卻無法對第一天的具體作戰造成太大阻撓。

這種將不同階段壓縮到一起執行的思路不僅體現在戰鬥中,也體現在戰後管理模式上:3月中旬,俄軍在梅利托波爾架起了電視廣播設備,使得該區域烏克蘭居民可以收看俄羅斯電視,當前線城市還處在激烈爭奪中時,後方的國民近衛軍已經控制了包括扎波羅熱核電站在內的一系列重要民用設施,在控制區域進行了大規模武器回購項目,從當地居民手中和平回收了武器,這一系列看似不起眼的動作,是保障未來軍事行動的重要步驟。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外界普遍認知是美國在22天內結束了戰爭,以巴格達政府投降為戰爭結局。實際上在這個時間點,美軍未能軍事控制任何主要城市,伊軍武器庫被放置不管,前政府軍甚至不少人直接帶著武器回家,大量重要民生設施無法運作,邊境管理蕩然無存,這一切導致了伊拉克快速陷入混亂中,美國隨後陷入長達7年的大規模治安戰,這一過程中不乏第二次費盧杰戰役這種導致大量傷亡的城市爭奪戰,目前俄軍在二線的行動穩定了前線部隊的大後方,為後續戰後處理打好了基礎。

以上僅僅是結合已知信息和俄羅斯公開出版的軍事文獻獲得的一系列啟示,相信在未來更多信息公開時,我們能從中吸收更多經驗和教訓,對新時代戰爭獲得更深刻的認識。"
Derek2025 wrote:
戰事進入第四周, 正(恕刪)


馬里烏波爾都在包圍下支撐三周
這還俄羅斯有比較大的攻勢
以30多萬人的城市來說
這個毀掉了
也不需要留下太多兵力控制
把人都送走
這邊的兵力就可以調度去其他地方
是不知道南邊的海岸都市俄羅斯到底要控制幾個
要毀壞其他的到怎樣的地步
但這一塊大概兩周左右也大機率可以安定下來
那更多的部隊可以從這一線北上到哈爾科夫一代針對烏克蘭的主力部隊
只要哈爾科夫這一塊穩定下來
戰爭大概就打完了
剩下談判都不是多大的重點
實質部分結束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