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饅頭 wrote:
講得好像全世界只有中...(恕刪)


還在妄想歐美過去工業強大的歷史喔
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你只能崩潰啦
饅頭 wrote:
早在中國人民都還在吃土的年代
人家德國已經發起兩次世界大戰了
能限制~就好好限制吧
等限制個一陣子後就會發現原本的出口份額已經被別人佔走了,好笑...(恕刪)


不要談稀土那種特殊礦產需求...

鋁合金 夠常見了吧!! 製程 教科書上都有

可是老共敢取消鋁製品出口退稅

震憾!中國政府取消鋁製品出口退稅

為什麼老共有勇氣做這種事??

全球十大原鋁廠商與鋁合金生產國家

取消退稅拉高市場價格 等新進者投資進入市場再恢復退稅 拉爆新進者....

沒新人進入市場 拉高國際市場價格 增加政府稅收....

想進場玩 先考慮一下自身的斤兩....




CCJ1128
也沒打算靠一篇文章說服這些人。哈哈哈!!!能救一個是一個....[茶][茶]
CCJ1128
簡單說,不要以為老共讓出的市場,就可以輕鬆吃下。進場需要成本,在沒有歐美長期政策支持下,就跳下去設廠。套句皓南哥的話"上位跟出山,只差一點..."[沒有不敬的意思](用粵語比較有感覺...[加持])
普丁承諾援助跳票, 金正恩非常不爽~~

金正恩為了獲取能源, 糧食與軍事技術, 派遣軍隊參戰, 並且支援彈藥....

結果至今, 俄國什麼都沒給

金正恩火大了~~ 要求駐俄大使先去催了.

這意味著, 北韓會停損, 並試圖把殘存的部隊撤退或撤回

被騙只會被騙一次, 金正恩不像是可以被騙第二次的傻瓜. 他似乎是比習近平更聰明一些.

====================

今(25)日的報導,北韓駐俄大使申洪哲最近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希望俄羅斯盡快兌現此前與北韓達成的核心承諾。這些核心承諾涵蓋了從經濟援助到軍事技術支持的多個領域。

關於經濟援助的承諾,北韓希望俄羅斯能夠提供更多的能源、糧食等資源,幫助其緩解因國際製裁帶來的物資短缺問題。
s510720
台灣錢付了 美國卻還沒交貨 應該是等戰爭爆發後才給台灣 怕的是一開戰就被轟炸炸光了 不是在這裡閒言閒語就給的 嚴重的是 美國竟然認為 大陸會打台灣 而大陸也傻傻地配合美國演出
hidear1024
s510720應該是拖到戰爭爆發就可以直接不給了,沒辦法送過去不能怪美國嘍[冷笑]
watching-guy wrote:
普丁承諾援助跳票, ...(恕刪)


還在妄想喔
只會毫無根據的鬼扯
俄羅斯和北韓的合作多重且密切
沒有俄羅斯的支持北韓連生存都有困難
你只能在妄想中崩潰啦
CCJ1128 wrote:
不要談稀土那種特殊礦...(恕刪)


中國製造起碼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還會擴張
整體的綜合成本和規模經濟優勢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得等中國整個成本都高了之後才可能有新的競爭對手
下一個製造規模能大的有可能是與中國友好的東盟國家
但現在東盟都只是部分低階
且包含基礎建設的持續投入東盟國家也還差太遠
要有挑戰者恐怕得2050那邊才會比較看得清

另一個可能比較快速發展製造的是東歐
畢竟歐洲市場也不小
除了歐洲的資本和技術去東歐投資
中國企業的全球布局下東歐不可能不投的
所以那邊也有機會有一定的發展
台灣錢付了 美國武器卻還沒交貨 應該是在等戰爭爆發後才給台灣

怕的是大陸一開戰就轟炸台灣 把台灣的武器炸光了

不是綠蛙粉紅們在這裡閒言閒語就會給的

最令人嚴重擔心的是 美國竟然公然宣示 大陸會打台灣 而大陸也傻傻地配合美國演出

很懷疑美國和大陸在合唱雙簧?

大陸就不擔心 台商加緊從大陸撤資 轉進美國嗎?
最近華爾街日報的新聞比較可信,

對岸用封鎖的戰術就可以了!

只要人道物資能進得了台灣,

國際社會就不會有太大聲音,

看看加薩被封成那種慘況,

國際有什麼聲音嗎?

只要不動武,國際就很難給什麼強大制裁,

更不用說出兵幫台灣了⋯⋯

但台灣的命脈只有經濟,而經濟根於貿易,

所以只要封上一兩個月,

台灣經濟崩潰,就投降了!

這是成本最低傷害最小的做法~

要突破封鎖,台灣就得開第一槍!

但台灣敢開嗎?

開了能得到國際的支持嗎?

還是給了對岸名正言順動武的理由?


s510720 wrote:
台灣錢付了 ...(恕刪)
jcatalysis
蘇真昌說:「要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台灣人說:『力宏敢,我們才不敢勒』
yenchunwang1427
封鎖是中國對台灣主權行駛,干涉國就要冒破壞聯合國決議的風險。只要宣告封鎖台灣海峽和往台灣的港口。第一時間運費和兵險就會三級跳,攔檢也不用每艘攔查,運武器的船扣下,扣幾艘就知道痛,沒有船敢駛近台灣海峽。
CCJ1128 wrote:
不要談稀土那種特殊礦產需求...
鋁合金 夠常見了吧!! 製程 教科書上都有


中國煉鋁即將大崩潰, 而且是崩潰到懷疑人生~~~~

中國稀土產業, 2024年虧得淒淒慘慘

鋁是一種可以輕易完全回收且回收後品質與新料相同的金屬, 至於電解鋁礦是非常耗電的, 從鋁土電解一公斤的鋁要13度電.

煉鋁, 要看有沒有在地低價的能源與足夠的電廠. 而非看市場在哪裡. 你列出的10大煉鋁國, 9個都是能源輸出國, 只有中國是能源進口國. 也就是說當中國在能源失去進口優勢的時候, 就維持不了煉鋁的產能了.

投資回收鋁, 可以獲得比煉鋁更佳的收益, 且品質不變, 但是你這個統計, 其實沒有包含回收鋁的產能

世界上最大的新料鋁製品買主, 應該是可口可樂, 用於製造汽水瓶.

川普大幅提高中國鋼鋁關稅後, 可口可樂就很快宣布未來要大力推動寶特瓶, 減少鋁罐銷售, 若可口可樂成功改變鋁罐消費量, 也會引導了其他汽水廠跟進, 那中國的鋁會嚴重滯銷.

其次鋁的用途是在建材, 包括鋁窗, 鐵捲門, 這部分中國幾乎可說是完蛋了, 20年內都沒幾單生意可做, 除非有人還要投資蓋大樓開店面.

非能源輸出大國的煉鋁產業, 集中在回收鋁. 但是中國卻是顛倒做. 注定從高點往下墜落
economic wrote:
中國製造起碼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還會擴張
整體的綜合成本和規模經濟優勢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得等中國整個成本都高了之後才可能有新的競爭對手
下一個製造規模能大的有可能是與中國友好的東盟國家...(恕刪)

另一個可能比較快速發展製造的是東歐
畢竟歐洲市場也不小
除了歐洲的資本和技術去東歐投資
中國企業的全球布局下東歐不可能不投的
所以那邊也有機會有一定的發展...(恕刪)


製造業 如果好搞 老美就不用玩關稅/補貼...這種沒誠信的招式...

俄烏戰爭前 德國靠著俄羅斯的能源/天然氣 在追求德國工業的下個里程碑
戰爭大砲一響 德國資本/工業血液被抽走一半
如果德國工業資本往東歐走 對歐洲而言還算好事 畢竟是歐盟內的發展
偏偏德國工業資本 飄洋過海 去了美洲/亞洲...

製造業的規模/種類 決定了很多事情...
2000年之前 亞州四小龍+日本+歐美...撐起了全球製造業的大旗
今天2025年 歐美的關稅/補貼/制裁...玩了7.8年 取代世界工廠的人 還沒出現...
老共的製造業規模 就是準備服務全世界
看著老美今天的樣子 老共死活不會輕易讓出製造業的版圖

至於總和成本... 扣除稅的部分...
期待因為人力成本上升 進而發生產業外移...
這塊發生的難度越來越高
產線自動化 AI化的比例越高 製造業中人力成本的占比就會越來越低

十幾年前 搞水果的手機殼 製造端的直接成本 在台灣/大陸的差距並不大..
這也是可成在台南 還能活得好好的主要原因...
實控蘇岩礁

~~~~~~~~~~~

針對中國“囤積西海構築物”…韓中議員聯盟:“敦促中方給予負責任的協助”

李海仁 朝鮮日報記者




▲ 2024年1月,在中國山東省青島市港口附近的海上,中國安裝的大型鋼鐵構築物“深藍2號”,該海域為韓中暫定措施水域。該構築物直徑70公尺、高71米,可在海上即時移動。據韓國情報部門稱,2024年4~5月,發現中國在該海域安裝了2座類似的構築物。 /韓聯社


近日,因中國在西海暫定措施水域(PMZ)擅自安裝大型鋼鐵、混凝土構築物,韓國海洋調查船試圖對其展開檢查時遭到中方威脅,韓國國會韓中議員聯盟對此事表示遺憾,並敦促中方給予負責任的協助。韓中議員聯盟成立於2022年12月,是議會層級的交流團體,旨在探索韓中間的友好交流與經濟合作方案。

24日,國會韓中議員聯盟表示:“對於兩國日前在西海發生的對峙情況,以及出於科學目的的海洋調查活動在現場遭到製止一事深表遺憾”,“敦促中方給予負責任的協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緊張和衝突。”

據悉,中國2024年在西海築物製作了23座鋼鐵構築物的深構。 2月26日,韓國海洋調查船為檢查深藍1號和2號的海洋污染物排放等嘗試靠近,中方出動橡皮艇等製止。據報案稱,韓國海警隨即緊急派遣艦艇,與中國海警在現場對峙了2個多小時。

當天,韓中議員聯盟表示:“西海暫定措施水域是兩國為保護水產資源而協議共同管理的水域”,“中方安裝構築物、妨礙調查可能引發日後不必要的衝突,對此表示擔憂。”聯盟強調,為避免兩國間的信任出現裂痕,需要中國政府給予負責任的協助。

韓國議員聯盟會長、共同民主黨議員金太年表示:“將在國會層面繼續發揮必要作用,加强两國間維護海洋秩序穩定,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包括此次事件在內,將繼續努力增進韓中間的相互理解。”

與此同時,共同民主黨未就此事專門表明立場。在韓中海警對峙事件後,國民之力發表黨內評論等稱:“這是威脅大韓民國海洋主權的嚴重挑釁”,敦促在政府層面採取果斷應對措施。當天,國民之力議員金龍泰在緊急對策委員會議上稱:“中國的西海構築物是國家安全層面的問題”,“我們應當合力不要讓中國政府輕視我們。民主黨應在黨層面就中國構築物發表強硬聲明。”

輸入: 2025-03-25 10:02 | 更新: 2025-03-25 10:36


朝鮮日報中文網
地址:首爾市中區世宗大路21街33 朝鮮日報東北亞研究所(諮詢、廣告)/ 郵編:100-120 33,Sejong-daero 21-gil, Jung-gu, Seoul, 100-120, Korea / 電話:822-724-652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