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饅頭 wrote:
又是一段時間沒來了感...(恕刪)


這是不敢面對現實到胡言亂語喔
jasonhustock wrote:
烏克蘭都打出新戰術了...(恕刪)


北約哪來的直接介入
北約最大的組成是美國
烏克蘭現在拿到的東西是拜登任內通過的幾百億美元預算的物資
而川普可沒有這個

至於俄羅斯怎反應
打到烏克蘭打不下去自然就能騰出手
德國和英國就口頭喊喊而已
實質上給啥東西了
德國金牛座給了嗎?
能給多少?
force2012
說這個才是好笑~新總理上任前要給金牛座,上任後就裝傻不給了
force2012 wrote:
中國不會制霸太平洋,...(恕刪)


那只能說現在還沒那個能力
真那麼強的時候會怎樣難說
有制衡的力量對世界才是好事
force2012
多極世界是好事沒錯,就看歐公子站不站得起來了,感覺很難
nomo333 wrote:
最新的Nature Index...(恕刪)

Nature Index 2025 Research Leaders: Western institutions lose long-held top spots
Major drivers of high-quality science, such as Germany’s Max Planck Society and CNRS in France, drop several places as China’s universities rise.

隨著中國研究機構的飆升,西方研究機構在年度自然指數研究領導者排名中繼續下滑。一些取得顯著成績的機構包括位於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USTC) 位居第三,位於杭州的浙江大學從第 10 位上升到第 4 位,上海交通大學進入前 10 位。

今年的排名反映了各機構2024年對自然科學和健康科學資料庫跟蹤的自然和健康科學期刊的貢獻,排名顯著下降的包括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 Planck Society),該學會從第4位下降到第9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NRS) 首次跌出前 10 名,排名第 13 位。

與此同時,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哈佛大學在自然指數有可比年度數據的九年中一直保持第二位,本版也不例外,該機構在 2024 年的份額為 1,155.19。(份額衡量國家、地區和機構對自然指數資料庫中論文的貢獻。哈佛大學在 2024 年的調整后份額下降了 17.5%,該指標考慮到自然指數文章數量的年度波動,有助於進行同比比較。這是迄今為止今年排名前 40 的機構中跌幅最大的一次。

USTC 在 2024 年的份額為 850.60,比哈佛少 300 多個份額點。調整后份額增加了12.5%。

排名第一的是中國科學院 (CAS),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組織,總部位於北京,在2024年的份額為2,776.90。與上一年相比,它擴大了領先優勢;2024年 CAS 領先哈佛 1,621.71 個共享點,2023 年領先約 1,050 個共享點。

2024年,只有兩所非中國大學進入前 10 名,低於 2023 年的 3 所。相比之下,2015年,CAS 是唯一進入前10名的中國機構。

由於自然指數涵蓋的期刊數量有限,因此它往往代表著零和遊戲:如果一家機構迅速上漲,其他機構必須退出。如果中國機構繼續擴大該指數追蹤的文章的作者人數,其他機構可能難以站穩腳跟。在 2023 年的數據中,中國有 37 所大學進入前 100 名,高於 2022 年的 31 所;到 2024 年,它有 43 個。

德國著名的研究機構網路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 Planck Society)在排名中的下降幅度異常大。在過去的幾年裡,它在資料庫中與化學相關的輸出中失去了重要地位。從 2015 年到 2021 年,該學科一直位居前 5 名,然後在 2022 年跌至第 10 位。它現在的化學產量在世界排名第 14 位。

馬克斯·普朗克的物理科學產出也是如此——該機構在 2015 年至 2022 年期間在該學科中排名第二,然後在 2023 年下降到第四位,並在 2024 年保持了這一位置。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是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物理科學領域排名前10位中僅有的兩所非中國機構,也是前10名中僅有的兩所調整后份額出現負變化的機構。

與此同時,馬克斯·普朗克在生物科學領域的排名一直很高,自 2015 年以來一直位居前五。它在 2024 年上升,從該學科的第 4 位上升到第 3 位,超過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美國其他院校也繼續下降,加利福尼亞州的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從 2022 年的總體排名下降到 2023 年的第 15 位,在 2024 年排名第 16 位。然而,它已經超過劍橋的麻省理工學院 (MIT),成為美國自然指數中排名第二的機構。麻省理工學院在 2024 年排名第 17 位,低於 2023 年的第 14 位。

NIH 首次跌出整體自然指數前 20 名,到 2024 年跌至第 24 位。自 2022 年以來,它在研究領導者排名中下降了 10 位。

位於中國長春的吉林大學是實現巨大飛躍的一所大學,該校從 2023 年的第 42 位上升到 2024 年的第 19 位,調整后份額在前 100 名機構中排名第二 (38.3%)。該機構在化學方面實力雄厚,調整后在該學科中的份額增加了 27.2%,從第 14 位上升到第 11 位。主題層面的分析表明,大分子與材料化學是吉林大學的一個特彆強的領域。

位於中國上海的同濟大學在2024年的調整后份額增長了44.1%,使其在一年內從第65位上升至第41位。它在化學方面也很強大,從 2023 年的第 91 位躍升至 2024 年的第 50 位。

查看主題級別的表格可以獲得重要的見解。在2024年生物科學排名中,浙江大學首次進入前10名,位列第6位,高於2023年的第19位。這是第二所進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中美國主導研究領域的前10名的中國機構。

然而,在健康科學領域,中國從前10名中失去了一所機構。上海交通大學在 2023 年在該學科中排名第 10 位,到 2024 年下降到第 13 位。耶魯大學從第 16 位上升到第 10 位。健康科學排名前 10 的中國機構中唯一一所是位於廣州的中山大學,排名第 7。唯一的其他非美國大學是多倫多大學,排名第五。

將 Research Leaders 數據中的趨勢與資金或科學政策等特定因素聯繫起來總是很困難,部分原因是專案啟動和論文發表之間的時間滯後。然而,數據表明,一些機構在特定研究領域的實力可能會推動排名大幅躍升或下降。2023 年至 2024 年期間,物理科學和化學領域的一些研究主題(中國在這兩個領域表現特別突出)的文章量大幅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鑒於科研成果的滯後性,
預期再過幾年,中國在諾貝爾獎方面也會反映其科研實力,
就像日本這幾年的諾獎表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怪,美國排斥中國留學生的理由是:怕他們偷科技,而現實卻是人家比你還進步啊!
john65537
美國驅逐中國留學生的理由是:怕他們偷科技,而現實卻是人家還比較進步...[這我不行]
中東局勢升溫

國際原子能總署近 20 年來首次宣布伊朗未遵守其核子保障措施

19票贊成,3票反對(布吉納法索、中國、俄羅斯),11國棄權

🇮🇷 🇪🇺 | 突發新聞:響應國際原子能總署理事會決議

伊朗下令在「安全地點」啟動新的濃縮中心,並下令用先進的 IR-6 離心機替換福爾多地下核設施舊的 IR-1 離心機。




“伊朗鈾濃縮活動將大幅增加”

伊朗下令啟動新的鈾濃縮中心,以回應國際原子能總署的“政治決定”

也將“用先進的第六代設備取代福爾多濃縮廠的第一代設備”



🚨 🇮🇷 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

「我們正在與美國和歐洲進行對話,但我們不會屈服於他們的命令。

他們阻止國際社會採取任何行動追究以色列殺害婦女和兒童的責任,但他們聲稱保護人權。

他們要求我們放棄我們的能力,以便以色列可以向我們投擲炸彈。 」

伊朗國防部長:一旦發生戰爭,我們將瞄準該地區所有美國軍事基地。

美國國防部表示,所有駐中東的美國軍人家屬如果願意,都可以自願離開該地區。
🇷🇺 跨越了頓內茨克州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邊界 🇷🇺

第51近衛合成集團軍第114獨立近衛摩托化步兵旅穩步前進

🚩第51近衛合成集團軍第114獨立近衛摩托化步兵旅(埃納基耶夫-杜納伊)的部隊跨越了頓涅茨克州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行政邊界,完成了進攻作戰的關鍵任務。


john65537 wrote:
Nature Index...(恕刪)


中美針對性的課題不一樣
當然中國這些年的進步很大也是事實
然後中國的中科院那是特殊機構
只有中國搞這麼大且官方含量這麼高
哈佛那是一間不算人很多的大學
能這樣那是非常非常厲害的
那是靠非常長的時間累積下來的

有市場就能長期支撐研究
這個才是順循環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美國市場也很大
但可見的未來中國是最大的單一市場
加上本身發展還在上升期
應該還會有一段不錯的發展期
可中國人口老化減少惡化的趨勢很快也是事實
前兩年是經濟財政都太差了
亂猜的
單身稅和相關的政策會越來越多和積極
john65537
川普胡搞一通之後,哈佛地位可能受影響,有些基礎研發的預算及人員被縮減,也會衝擊相關的科研領域日後的成果。
以色列開打伊朗
但川普不想參戰
納坦雅胡連續周邊多國參戰
這是覺得以色列日子過太好
john65537 wrote:
川普胡搞一通之後,哈佛地位可能受影響,有些基礎研發的預算及人員被縮減,也會衝擊相關的科研領域日後的成果。 ...(恕刪)


川普只有三年多
而哈佛本身很有錢且底蘊幾百年
相關的國際合作研究也很多
哈佛也不是理工為主的研究
不會有多大影響的
反而是川普這樣到處樹敵
先看明年選舉的狀況吧
如果共和黨輸得難看
他恐怕連黨內都壓不住
好一場較量。。。

誰慫誰就得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