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economic wrote:
這兩天看法國和德國的...(恕刪)


感覺上歐美對於俄烏戰爭的關注少了些..
更多的焦點是在通膨問題與芬蘭和瑞典入北約...

也不知道是否那些馬里烏波爾北約大魚已被補獲..
私底下的一些交易條件交換等....
換取美法德等國暫緩對立和輿論支持等...

另外一方面西方也在等給烏克蘭的援助成果
在決定是否要繼續投入無底洞...
如果沒有成果...可能就會考慮要澤倫斯基面對現實...
雙方停火...讓俄羅斯解除部分制裁...緩解通膨...
並讓敖德薩糧時能夠順利運輸等...

總之感覺戰事應該不會很久...
烏東那邊被包圍投降後...
大抵就要緩和下來...等待烏軍的反攻了....
hunginn wrote:
感覺上歐美對於俄烏戰(恕刪)



歐美媒體降低關注才能讓這戰爭對一般民眾的熱度消失阿
民眾也開始新鮮感過去了
現在感受最深的是帳單來時的金額

先說打完頓巴斯的烏克蘭反攻
基本上可能性不大的
烏克蘭如果這筆就是美國最後的大筆援助
那考慮的就不是反攻而是少輸為贏
甚至是撈一筆跑路
這國家的貪腐很嚴重的
以現在缺乏物資的狀態
我是不覺得這樣的國家還有多少人民願意一起犧牲

北約北擴是個俄羅斯不可能阻擋的事實了
極大機率會很快
雖說理論上對俄羅斯壓力會很大
但相對性的對周邊國家的壓力也會增大
俄羅斯在聖彼得堡受到安全的實際威脅下
波羅的海周邊國家其實反而要確定讓聖彼得堡一定可以安全的
不然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不是像打烏克蘭那樣以軍事設施為主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也是在波羅的海
俄羅斯會把軍事目標就直接設定在這邊而不是那漫長的兩國北部邊界
反正聖彼得堡不安全
那赫爾辛基別想安全
聖彼得堡的航行受到封鎖
赫爾辛基也別想有船可以進出
打赫爾辛基連軍艦都不用
俄羅斯岸上的武裝就可以打擊赫爾辛基和附近海域的目標

停火來說得看條件
打成這樣歐美讓俄羅斯停火就能停火的嗎?
對俄羅斯來說
死傷這麼多人
絕對不可能空手而回的
那他要的烏克蘭願意給嗎?
司機叫囂連克里米亞都要收回(歐美大概都覺得他癡人說夢吧)
雖說國際也是非常現實
但割地和談很難實際實現的
很大機率還是以色列屯墾區那樣的實際控制型態

俄羅斯現在的走向也務實的不指望歐美會停止制裁了
反正歐美剛需的也制裁不了
好像今天的新聞吧
德國和義大利通知本國企業盧布購買俄羅斯能源不會受到制裁
我是亂猜的
不行就準備離開歐洲或關門了
反正高成本也會倒閉或出走的
要制裁也無所謂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一旦打起仗來,烏克蘭人還可以離開,台灣人能去那裡?

台灣政府要作死之前,能不能先為台灣人想想。。。

戰爭尚未結束烏克蘭難民回家的隊伍排了數英里

回家的烏克蘭人的車在波烏邊境的公路上排成了長龍。

梅季卡(Medyka)是一個安靜的村莊,位於波蘭東南部與烏克蘭邊境附近。

但自2月底俄烏戰爭打響以來,這裡已成為烏克蘭難民往返最繁忙的邊境。

在2月和3月,難民們在那裡等待數小時或數天才能進入波蘭。現在,這種趨勢發生了逆轉。波蘭一側的邊境線上排滿了等待進入烏克蘭的人。

安娜·科伯尼克(Anna Kobernyk)和她朋友們的麵包車停在長達近10英里的車隊裡,等了6個小時。

她說:“我們在這裡等了一夜,所有人都很累。”

安娜·科伯尼克在波烏邊境的車隊裡等待。

科伯尼克是基輔的一名研究生,即將獲得國際關係碩士學位。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這場戰爭給她上了一堂速成課。

“這是我的實踐課。當然這很可悲。事實上,21世紀並沒有那麼美好。聯合國和許多其他國家都無能為力,”科伯尼克說。

戰爭開始幾週後,梅季卡過境點擠滿了離開烏克蘭的難民。許多人在一起哭泣,害怕他們將永遠離開自己的國家,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有一個國家可以回去。

現在,儘管烏克蘭南部和東部仍有傷亡和戰鬥,但波蘭邊境已經抹去了曾經的恐慌和恐懼。

戰爭開始近三個月後,許多家庭通過波烏邊境的梅季卡返回烏克蘭。

這些日子以來,眼淚通常來自幸福的團聚。像奧克薩娜·奇赫(Oksana Chikh)這樣的父母幾個月來第一次擁抱他們的孩子。

“自從戰爭開始,我就沒見過他們,2月26日,我們開車把孩子送到了邊境,”奇赫說。

奇赫和她的丈夫都是伊万諾-弗蘭科夫斯克市的警察。戰爭開始時,他們需要留在烏克蘭,所以她把三個兒子和他們的祖母一起送到波蘭安全的地方。

“我很害怕,很痛苦。但最重要的是不確定,”她說。“當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們能回來,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這種不確定性是最可怕的。”

她的兒子分別是6歲、9歲和11歲。這家人站在等待進入烏克蘭的長隊中。9歲的老二說,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到烏克蘭的家,和家裡那隻自2月份以來就沒見過的貓一起玩。他媽媽說話的時候,手不停地撫摸著孩子們的肩膀。

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地區仍然受到俄羅斯的猛烈攻擊。然而,這一天在梅季卡過境點,更多像尤里·瓦西列維奇(Yuri Vasylevych)這樣的人選擇返回烏克蘭,而不是進入波蘭。

瓦西列維奇獨自站在隊伍中,手裡拿著一個薩克斯管盒。今天是他的71歲生日。

71歲的尤里·瓦西列維奇抱著他的薩克斯管,等待著回到烏克蘭。

大多數等著跨界的人都穿衛衣或T卹,而他卻時髦地在一件黑色polo衫外套了一件格子運動夾克。作為一名老年人,對服役年齡的男子離開烏克蘭的限制對他不適用。他剛參加完為期四天的歐洲薩克斯管演奏者會議,在那裡他是一位特別的烏克蘭貴賓。

“事實上,音樂是發自內心的。它會影響一個人的整個態度,”他說。“它是健康,它是生命。我們都是帶著音樂出生的,我們將帶著音樂度過一生。

和瓦西列維奇一樣,還有很多人興奮地想要回去與家人團聚。

維奧萊塔·納博卡(Violetta Naboka)和她14歲的女兒在過去的兩個月裡一直和波蘭陌生人住在一起,她說這些人把她們當做家人。

“這些人真的很愛烏克蘭,他們非常無私地幫助了我們,但波蘭畢竟不是家,”她說。“我真的想回到我的家,回到我的丈夫、我的母親和我的狗布魯克林身邊。”

這個過境點不再是人生的一個沒有回頭路的岔路口。

在邊境的車道上,雙層巴士排起長龍,等待著邊防警衛在輪到它們過境時發出信號。

儀錶盤上的標誌顯示,這些車子已經去了波蘭、德國、意大利,甚至更遠的西部。

現在,它們的目的地城市是基輔、利沃夫和伊万諾-弗蘭基夫斯克,都在烏克蘭。

“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因為當我們離開的時候,我們非常害怕,我們在逃跑,”大巴乘客阿納斯塔西婭·博里科(Anastasia Boryko)說。

博里科第一次從烏克蘭撤離到波蘭是在3月初。她已經在兩國間往返了好幾次。她在烏克蘭城市里夫納從事營銷經理工作,她說,那裡的生活甚至已經給人一種恢復正常的感覺了。

她說:“早上太陽升起時,我們的車經過了盧茨克,我看到了人們,我看到了我熟悉的街道。那感覺非常好。就像,耶,我回家了。”

等待越過邊境進入烏克蘭的不僅僅是客車和公共汽車。商業卡車的長隊也比以前長得多,因為這是這些天來進入烏克蘭的為數不多的途徑之一。

“有時我們要在這裡等48小時,”一位名叫羅曼·馬卡爾(Roman Makar)的卡車司機說。“因為現在所有進入烏克蘭的運輸都是陸運,完全沒有空運。”

基輔機場已經關閉。馬里烏波爾的海港也是如此。

馬卡爾從2000年開始當卡車司機,他從未見過這麼擁擠的過境點。由於他的卡車已經成了他的半個家,他把車子改造成了一個舒適的空間。

“我的護身符,”他說著舉起兩個毛絨玩具:一隻毛絨烏龜和一隻泰迪熊,它們坐在儀錶盤上,旁邊是一面“我愛烏克蘭”的旗幟。

“這是我的家,”他說。他指的不僅僅是卡車的駕駛室。烏克蘭也是他的家鄉。

這個瘦削、飽經風霜的男人坐在駕駛室裡,脫了鞋,膝蓋收在胸前。即使對像他這樣經常往返的人來說,開車回烏克蘭也會帶來情感上的衝擊。他用手摀住心口。

“我的妻子和孩子還住在那裡,”他說。

和很多人不同的是,維多利亞·奧蘭尼奇(Victoria Olanych)已經很久沒回烏克蘭了,她於1989年搬到布魯塞爾。這一次,她要回去看母親。

“我現在去看望我的母親,因為她病得很重,”奧蘭尼奇說。“她躺在醫院裡,我對她痊癒已經沒有希望了。”

為了在長途旅行中消磨時間,她一直在車上和別人聊天。

“我問他們,他們說,'雖然德國和比利時歡迎我們,但我在那裡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想回去。他們愛烏克蘭,”她說。

毫無預兆地,她的大巴引擎啟動了,車門開始關閉,奧蘭尼奇跑向它,爬上了巴士,汽車慢慢地向她的家鄉駛去。”
這個男人病得很嚴重,真的應該要去看醫生了!

和加入北約一樣,如你現在和別的國家有領土糾紛,做你的保家,豈非要立刻出兵替你打仗?

能簽這種條約,就是俄烏已經劃定邊界的時候。到時烏克蘭是否已經非軍事化還不知道,但肯定已經變成內陸國家,俄羅斯也不會再有攻打它的興趣或動機。到時簽不簽條約已沒有分別。

這種條約,基本上就是用來宣佈勝利,欺騙國民的。

要拿去坐牢,和沒收所有資產用來重建的,其實是這位小丑總統。

“澤連斯基:正制訂沒有俄參與的安全保障條約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21日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烏克蘭正與國際夥伴一起制訂一項“沒有俄羅斯參與的安全保障條約”。

澤連斯基說,該條約草案仍有一些細節須協商一致。這份文件必須得到所有擔保國議會的批准。”
Derek2025 wrote:
一旦打起仗來,烏克蘭(恕刪)


可問題是烏克蘭的生活經濟活動大多都停擺了阿
這些烏克蘭人回來給烏克蘭政府養?
烏克蘭政府短期還可以靠歐美給的錢養
但下半年就很難了
那為了生活的烏克蘭人基本上又得出走
基輔那是俄羅斯沒有給予壓力
不然光基輔要往外跑的起碼也得幾十萬吧

可換個角度歐美是否有跟俄羅斯私下談些甚麼那也不知道
從歐美和俄羅斯的利益來說
完全可以犧牲烏克蘭來達成雙方的利益
歐美就拋棄烏克蘭讓俄羅斯取得一些地盤來換取俄羅斯需要的緩衝區
俄羅斯不給烏克蘭西部壓力讓歐美可以把烏克蘭的難民送回給烏克蘭自己養
下半年戰火小點讓通膨可以降一點下來
類似這種拋棄盟友的歷史有一堆
很難說大國間私下到底怎談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小樓一夜聽春雨
600億美元加上武器支援 烏克蘭在經濟上撐到明年上半年沒問題啦。 就看戰爭要打多久了
Derek2025 wrote:
這個男人病得很嚴重,(恕刪)


他連新聞版面都快沒了
根本沒啥人理他了
亂猜的
最後美國那400億到底會給烏克蘭多少恐怕都是未知數

沒覺得前一陣子烏克蘭號稱反推哈爾科夫上了幾天新聞後都沒有消息了嗎
之前推出去的有差不多一半以上又被俄羅斯拿回去了
然後說從哈爾科夫這邊派前支援到頓巴斯
從我的角度這是賭太大吧
那邊就是最好的主力部隊了
真的就要在那邊做主力對決?
那如果烏克蘭在那邊失去主力
那下半年甚至冬天俄羅斯不就可以很好的大推進搶位置
除了哈爾科夫外
其他地方的防線絕對比不上頓巴斯完善的
烏克蘭現在有在這些位置布置陣地?
如果沒有就是進城市打
那烏克蘭打退也輸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為了阻止中共佔台,台灣人要先把庫房的錢全給老美好換武器去和中國人自相殘殺,再自毀自己的基建和工廠,好讓中共佔得一個甚麼價值都沒有,而且已和台灣人建立巨大仇恨的台灣,佔台後還還要台灣人和中共戰到最後一個人,永不投降。Wow! 這種計劃真是完美呀!真是把台灣剩餘價值完全用盡了!而且這還是為台灣人好的!

相信這套話的人,還真可悲。

中共教的是沒有國那有家,老美教的是,被賣了還要替老美數錢。

這個世代,真是沒有大話是說不出口的,只要加個民主自由人權的理由便可。

"美國「毀台論」狂想曲又起 誰說台灣只有「攬炒」這條路可走?

正當台灣關注於美國調整其軍售策略,轉向集中於售台不對稱作戰武器,着重僅用於因應解放軍入侵台灣的「開戰日」(D-Day)情境時,美國海軍研究所(U.S. Naval Institute)旗下刊物發表了安全事務專家的文章,建議在解放軍佔領台灣後,美軍應協助台灣組織反抗軍,且破壞台灣資訊監控的設施,以挽救台灣。

美國海軍研究所出版的最新一期《議事錄》(Proceedings)雜誌罕見地將討論焦點拉到了「武統之後」。其中一篇文章題為《為台灣被攻佔後的反抗做準備》(Preparing a Post-Invasion Taiwan for Insurgency),作者布斯(Christopher Booth)係具有美軍退役軍官背景的安全事務學者。他在文中對台海戰爭抱持着悲觀態度,認為共軍艦艇數量優於美軍,且美方近期兵推結果美軍吞敗,再加上解放軍會吸收俄軍在烏克蘭戰爭的教訓,強化戰爭之初即摧毀台灣防禦的能力,從而判斷美方應朝中共併吞台灣最壞的打算做規劃。布斯認為,解放軍登陸台灣之後,很可能憑藉中共已發展純熟的大眾監控體系,將台灣既有的監控能力「為其所用」。因此布斯建議,美方應派遣陸戰隊破壞台灣的資料中心和回傳大陸的管道,包括街頭監視器系統、衛星傳送設施、網路節點,以及資料儲存設備等,甚至要切斷台灣海底電纜與大陸的聯繫;同時協助台灣透過游擊戰等方式進行暗中反抗,如此美國及其盟軍才有足夠的時間在更廣大正面戰場擊退解放軍。

事實上,布斯的「毀台以救台」之論,在美國內部形形色色的「援台」論述中並非創見。不到半年以前,同為美國軍事專業教育體系所刊行的學術刊物,陸軍戰爭學院發行的《參數》(Parameters)期刊2021年冬季號,發表了美國空軍大學軍事專業教育遠距教學研究院戰略與安全研究繫系主任麥金尼(Jared M. McKinney),以及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哈里斯(Peter Harris)共同執筆的《徒勞無獲:嚇阻中國入侵台灣》(Broken Nest: Deterring China from Invading Taiwan)一文。兩人倡議由台灣摧毀自己最有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以說服中國大陸相信就算武統成功,也只能得到毫無價值的台灣,從而嚇阻北京武統台灣。

毀台即棄台 根源於悲觀的謹慎近期美方人士兩次的「毀台論」差別在於,從強調開戰之前的「嚇阻」,進一步轉移到了開戰之後的「反抗」。這是很值得留意的轉變,突顯了儘管美國從「烏克蘭模式」得到了啟發和自信,甚或不斷透過「誘打」、「虛化一中」、「武裝台灣」等一系列的小動作試圖將台灣複製成另一個烏克蘭,但軍方背景人士顯然抱持着更為謹慎的態度。而這種「謹慎」恐怕根源於更為深層的「悲觀」。以五角大廈和蘭德公司做過18次的兵推來看,都得到美軍將敗於解放軍的結果,說明了台灣在此態勢下的邊緣化,以及左右了美國軍方對未來形勢的研判。"
一堆廢話。

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不會得到。

歷史只會不斷重覆,之前不止蝕,現在虧大了腦中只想著回本,然後。。。就是破產了。

談判態度持續強硬 烏總統顧問:對俄羅斯不再妥協讓步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已接近3個月,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表示,基輔對於外交立場已經不再妥協,不會對俄羅斯讓步,強調俄軍必須離開烏克蘭,才有可能恢復談判。

根據《路透》報導,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在烏東地區戰事陷入膠著,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外交談判態度也持續強硬,報導指出,烏克蘭排除和俄羅斯達成停火協議的可能性,強調基輔當局不會接受和莫斯科達成任何涉及割讓領土的協議。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表示,基輔對於外交立場已經不再妥協,對俄羅斯讓步將會適得其反,就算烏克蘭讓步,戰爭也不會停止,而是在暫停一段時間後,俄軍又會加強軍力進行更大規模、更血腥的攻勢。

波多利雅科提到,俄羅斯部隊必須離開烏克蘭,才有可能恢復和平談判,俄羅斯想要聚焦於某種軍事層面的成功,「但在西方夥伴的協助下,俄羅斯絕不會有軍事方面的成功」。"
給錢給武器讓別人自相殘殺去自肥,都是老美耳熟能詳的慣用手法了。

為何世人總是不斷重複做著蠢事,一場仗,就把幾代人累積的財富人命全賠進去了。

也唯有像中國人這種根基深厚,文化久遠的民族,才會理解何謂"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才不會輕啟戰端。

"美援烏400億法案生效 俄猛攻頓巴斯地區

目前俄軍將烏克蘭南部的頓巴斯地區,作爲戰略重點。美國總統拜登在訪問韓國期間,簽署了對烏克蘭和盟國援助的400億美元一攬子計劃。更多軍援正在流向烏克蘭。

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同意向烏克蘭及其盟國提供400億美元軍事和經濟援助。這是俄羅斯入侵以來,美國最大一筆援助計劃。

美國總統拜登5月21日在亞洲訪問韓國之際簽署了這個40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該法案由一名白宮官員帶著飛到韓國,得以讓拜登及時簽字生效。此舉表現出對烏克蘭援助的緊迫性,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將進入第四個月。

最新的400億美元援助將向烏克蘭轉移價值110億美元的武器,為補充美國武器庫存消耗提供90億美元。法案還提供大約80億美元用於支持烏克蘭政府的運行,50億美元用於解決由俄烏戰爭造成的全球糧食短缺,43.5億美元用於國際災難援助,以及9億美元用於在美國安置烏克蘭難民。

另外,五角大樓也宣布,向烏克蘭再運送1億美元的軍事裝備。

國務卿布林肯週四譴責俄羅斯,將糧食作爲武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數以百萬烏克蘭人,以及數百萬世界其他地區人的糧食,被俄羅斯扣押挾持。」 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糧食和化肥價格飛漲。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5月20日提議與盟友達成一項正式協議,以確保讓俄羅斯對在烏克蘭發動戰爭期間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澤連斯基說,俄羅斯正試圖盡可能多地摧毀烏克蘭的基礎設施,他表示,這樣的協議將向那些採取侵略行為的國家表明,他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俄羅斯軍隊繼續向烏克蘭南部頓巴斯地區挺進。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9日譴責俄羅斯的狂轟濫炸。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烏克蘭武裝部隊繼續挺進,解放哈爾科夫地區。但是在頓巴斯,(俄羅斯)侵略者試圖在那裡施加更大壓力。那裡變成地獄,毫不誇張。」

基輔當局表示,俄軍幾乎完全摧毀了頓巴斯地區,僅一天就12人遇害,數十人受傷。

俄羅斯國防部聲稱,將很快完全控制東部盧甘斯克地區。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俄羅斯武裝部隊和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民兵部隊,繼續擴大對頓巴斯地區的控制。」

不過,英國國防部指出,俄羅斯軍隊已經失去了大約三分之一(1/3)參加對烏克蘭襲擊的地面作戰部隊。過去一個月裡,頓巴斯地區的戰鬥當中,俄羅斯軍隊損失慘重,而且舉步維艱。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軍隊越來越受到機動能力匱乏、士氣持續低迷和戰鬥力下降的限制,並預測,俄羅斯軍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進攻也難有作為。

俄羅斯國防部周五表示,最後一批在亞速鋼鐵廠的烏克蘭軍隊已經投降,對鋼鐵廠的圍攻結束。

視頻顯示,烏克蘭士兵乘坐公共汽車抵達頓涅茨克附近俄羅斯控制的奧列尼夫卡鎮。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沒有對俄羅斯的說法發表評論。"
日元這種貶法,日本人還要怎樣活下去?

自己要倒,也要拉著別人一起倒,老美這次剪羊毛真的玩很大!



全球食材漲價 日本拉麵均價史上最高

因烏克蘭危機而引發的全球食材價格上漲,加上日元持續貶值,日本民眾漸漸感受到衣食住行的各種衝擊,就連餐桌上的一碗拉麵,亦逃離不了加價風潮。日本官方的調查指,一碗拉麵的平均價格已升至歷史最高位的609日圓。

日式拉麵的麵條、湯底、配菜使用多種食材,容易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首當其衝的是麵條使用的麵粉。日本總務省的零售物價統計調查顯示,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供應不穩定,加上氣候異常,麵粉價格在一年內上漲了12.3%。用於湯底的醬油也因大豆價格高企而上漲5.8%。另外,飼料價格和捕魚船隻燃料費同樣上漲,配菜使用的五花腩、用來做高湯的海帶和魚乾也全部漲價。

東京一所拉麵店的老闆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就像被一記重拳擊中身體」。該店暢銷的鹽味雞湯拉麵一碗850日圓,在疫情導致客量下降的情況下,該店仍堅持不加價,但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盈利惡化,老闆坦言「漲價也在考慮範圍之內」,並打算通過增加居酒屋菜式來吸收拉麵上升的成本。

據日本總務省的調查顯示,今年2月份拉麵的平均價格為609日圓,比去年同期上漲6日圓,為2000年開始調查以來最高水平。東京商工調查表示,日本拉麵店多為中小企,原材料價格上漲負擔很重,「隨著加價趨勢蔓延,破産數目可能越來越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0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