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inn wrote:發電廠轉換成電動車的能源消耗和油車直接內燃機轉換成動力的消耗兩者的差距真的有差很多嗎? 這我有研究真的差很多很多如果電池能量密度能有大提升例如矽鋰電池能有大突破電動車將成必然趨勢油車會消失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才過3個月目前德國來...只要烏克蘭打到底,2023年普丁就沒錢,撐不下去啦呵呵…(恕刪) 打到年底?先不說烏克蘭每月50億美元的缺口開支,其他國家幫不幫的上忙。烏克蘭撐不撐的下去?光是戰事拖到九月。歐洲國家大概就受不了通膨了。美國期中選舉大概也會玩完!估計如果七月不停止。美歐大概想把烏克蘭的腿打斷吧!很大概率要求澤倫斯基用領土換停火。接受30億美元的安家費。
hunginn wrote:這部分我有點保留..(恕刪) 所以我說要10年後阿相關的建設和一些技術需要時間但趨勢大概是這樣汽車的碳排放量很難減少太多了暖化還真得面對的減碳這件事不是分有錢或沒錢國家的而是不減那本世紀末大家都倒大楣不減那窮國光海平面上升恐怕死更多人最近印度新聞就不少了這個月首都40多度還要排更多炭那就是死更多人印度雖然煤炭燒超級多但太陽能之類的發電投資其實以印度的財政等資源能力來說不算小了然後包含糧食等問題地球真養不了更多的人口了搭配綠能的儲電有幾個有可能的方案還在技術上突破中邏輯上來說算是有機會的要花多久時間不確定如果有1~2項可以突破綠能使用比例持續升高有機會的如果還是得大量排碳我們這代可能可以度過但下個世紀的那一代可能過不了所以包含電動車等方案在沒有選擇下只能往前推
hunginn wrote:不知道未來歐洲會不會(恕刪) 問題是OPEC+影響大但是還沒到強烈壟斷阿美國是世界單一最大產油國美國就不在裡面中國是消耗太大自己生產滿足不了但純以產出其實中國也不算很小中國也不在裡面阿最大的消耗國中國沒意見那歐洲有意見?更別說替代技術趨勢會逐漸減少使用石油與其去搞OPEC不如加快發展替代方案的技術還比較實際
20趴?不要講來笑好嗎?台股都跌快20趴了~台灣進口俄天然氣佔總量的10趴,說斷就斷!台灣現在沒氣用了嗎?俄羅斯賣歐洲20趴,現在降到十幾趴,會沒錢?歐盟敢斷就是因為用量不大,所以就算斷了也對俄羅斯沒什麼影響,拿那十幾二十趴出來說嘴,笑死人!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才過3個月目前德國來...(恕刪)
hunginn wrote:不知道未來歐洲會不會立法禁止OPEC對於石油價格的聯合壟斷...然後利用反托拉斯法去提告...最後判決勝利之後在凍結OPEC的資產...宣告賠償歐美人民的損失...某些不要臉的人真的是把這套發揮得淋漓盡致 沒收俄羅斯資產的機會更高一些,畢竟現在都快形成政治正確。老美都在搞立法了。
短期會對俄造成不少的影響。“俄羅斯找不到買家 6200萬桶原油海上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許多國家向俄羅斯發起制裁,能源分析公司 Vortexa數據顯示,目前約有6200萬桶俄國烏拉爾(Ural)原油存放在海上的船隻上,因為交易商難以為原油尋找買家,數量創下紀錄新高。《路透》報導,數據顯示,儘管5月迄今俄國海運出口的原油降至每日670萬桶,較2月的790萬桶下降15%,但滯留海上的烏拉爾原油數量,是俄烏衝突前的3倍。Vortexa能源策略師塞格(Clay Seigle)表示,在海上漂流的俄油持續增加。目前在海上有15%的俄油沒有目的地,也同樣創下新高。”東方大國又可以買平價石油。“中國據悉與俄羅斯磋商進口俄油以充實戰略石油儲備中國正在尋求通過進口更多俄羅斯石油以補充戰略石油儲備,就在歐洲研究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之際,釋放出北京加強與莫斯科之間能源關係的信號。了解上述計畫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在與俄羅斯磋商進一步進口俄油事宜。由於相關事宜尚未公開,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這部分原油將用於充實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磋商目前僅限政府層面,石油公司甚少直接參與。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影響,油價今年以來上漲,但為了避免損害自己的聲譽或擔心遭到金融制裁的牽連,買家對俄油紛紛退避三捨,導致俄油價格下挫。這為中國提供了低價買入俄油以充實戰略儲備的機會。一般在發生緊急情況或供應突然中斷期間會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俄羅斯外交部和中國外交部均未立即回應尋求評論的請求。一位知情人士稱,潛在購油協議的規模或條款細節尚未確定,不保證協議定能達成。美國和英國已承諾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歐盟也在討論採取類似措施,但俄油仍在流向印度和中國等有購買意向的買家。對於這些亞洲國家而言,價格低廉的石油來源讓人難以抗拒,這也是中國為何繼續購買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的部分原因。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煉油企業一直在悄然買入廉價的俄羅斯原油,儘管與此同時卷土重來的新冠疫情抑制了這一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的消費。上個月表觀原油需求同比下降6.7%,因嚴格的封控措施令數百萬人滯留家中。儘管布倫特原油價格今年以來仍上漲逾40%,但疫情限制了油價的進一步走高。中國不公開披露原油儲備規模,但一些企業通過衛星等工具估測供應量。有預期顯示中國目前商業和戰略庫存容量超過10億桶。第三方預估也顯示,由於新冠疫情爆發,近期庫存量增大。數據和分析機構Kpler的高級石油分析師Jane Xie稱,中國仍有充實庫存的空間,如果能以有吸引力的價格購入,那將是一個充實庫存的好機會。動用儲備Kpler估計,整體庫存為9.261億桶,高於3月中旬的8.69億桶--但仍較2020年9月創下的紀錄水平低6%。相比之下,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有7.14億桶的儲備能力,目前持有約5.38億桶。隨著大型經濟體從疫情中實現復甦,油價出現飆升,中國去年採取了歷史性的行動平抑油價,出售了戰略石油儲備中的原油。該措施幾乎沒有持久性的影響,只是在消耗庫存的同時,加大了中國需要在價格進一步上漲之際補充庫存的可能性。出售儲備後不久,美國稱中國以及印度和日本等其他主要亞洲石油消費國是協同釋放戰略石油儲備行動的參與國。不清楚當時中國是否作為美國牽頭行動的一部分進行了緊急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