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前英國四分之一電力將來自於風力發電


狼0226 wrote:
我不知道韓國是不是笨...(恕刪)


就拿英國來說25%是風力.在未來75%會不會是核能呢

伯爵紅茶 wrote:
你看不懂分散式電廠就...(恕刪)


抽蓄發電的前提

你發的電量瞬間要夠大

先問一下你抽蓄發電的原理吧?

如果你不知道的話我再說下去也是自討無趣

還有

台灣西濱的風力發電不夠多嗎?

東插一隻西插一隻的

你知道嗎?

還有台灣有颱風


不是什麼人家能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嗎?
伯爵紅茶 wrote:
風機是民間公司,通常要炸也去搞核電廠之類。

風機也會買產物保險吧! 如果萬一炸斷!頂多重裝一支

核電廠有人給產物保險嗎?

火力發電廠、油庫、天然氣一樣也有被炸的問題。 這種災害更大。

上次一個油輪擱淺已經生態浩劫了。


核電廠當然有保險啊...
只是那是聯保,
而且通常都會再保出去...

因為核災風險過於巨大,並非任何單一產險公司所能承作,因此各國的做法通常是用所謂「共保聯營」(pool)的方式運作。所謂的共保,就是由所有產險公司,在政府的督導下,聯合組成核能保險聯合會,並且由其中一家公司代表出單承保,各家所持有的股份略有不同,不過大體上是以共保的方式,承作該年的保單。

近年來都是由兆豐產險做為代表公司,在核保聯合會的統籌下,會再把這些風險,分別由國際上的再保險公司,與其他各國的核保聯合會共同吸收。目前各國都是以國家為單位,來承作核能保單。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伯爵紅茶 wrote:
英國政府希望這些風力電廠,能夠生產32個十億瓦(GW)電力,或至少能在2020年以前滿足英國四分之一的電力需求。

大大你好!!英國的確是離岸風電發展第一名,以2011年來說英國約有2%左右的電力供應來自於離岸風電,估計到了2020年離岸風電可提供英國"17%"電力供應。

但同樣的,英國並沒有達算廢核,反而要升高比例,2008年1月英國政府發布能源白皮書,強調核能為低碳能源選項,政府有責任促成核能的使用,英國政府在2012在次發表聲明表示,政府認為核能發電的安全無慮,因此依舊會繼續推動核電,目前共有16座核電廠,佔全國發電量19%左右{與台灣相當},未來計劃再增加4座,預估2030年核能發電裝置容量達到30GW,占總發電量40%。

英國政府以在去年10月,宣布與法國電力集團簽署協議,砸下160億英鎊,要興建新的核­電廠,成為福島核災後,歐洲第一個決定興建核電廠的國家。而且合作興建的對象,還包括­中國大陸,消息震撼各界。

同樣的發生過核災的美.日.俄,到目前為止並沒聲明放棄核能發電,相反的美國還提出全球核能夥伴計畫,編列2.5億美元預算,其目標為與具有先進核能和平利用計畫的法、日、俄等國合作,開發新反應器及核子燃料循環的技術。

以目前國際情形來看,全世界已有30個國家擁有核電站,有26個國家有計畫或正在興建核能發電站,而有3個國家{德國.瑞士.比利時}決定不再建造核電站,但亦有15個暫未擁有核電站的國家正在準備建造核電站,所以,以目前國際情況來說,多數國家不打算廢核,反而還增加了。

以德國為例,是目前實行廢核最徹底的國家,但我前面資料有提到,因為在生能源並非穩定,2011年光斷電就高達20萬次,而版大的回覆是說有獲得改善,請問一下有這方面的資料嘛?!



伯爵紅茶 wrote:
你看不懂分散式電廠就...(恕刪)



德國 可以用分散式電廠 主要視因為 領土比較廣大 北邊沒風 南邊的風可以補

台灣雖然不是 台北下雨 高雄就不一定會下雨

但是實際上就是 台北沒風 高雄也會沒風 (更何況台灣最好的風力 只有新竹~雲林)

偷偷告訴你 之前有看過...如果核4有運轉 因為當初故意挑選的很大的腹地...

本來就有打算再加裝 3 . 4號機 只是核4爭議不斷 早就胎死腹中...

另外 韓國敢拼風力...那是因為有便宜的核能 在中和發電成本....

我們有什麼便宜的能原 可以中和 風力昂貴的發電成本?....

伯爵紅茶 wrote:
誰說要四千支?

倫敦陣列

第一期 175支 3.6MW


核四一個廠就能產2700MW

你提的例子1支才3.6MW ?

台灣用電最兇的時間是在夏季

這偏偏是風力發電最弱的時候

這是台電最近12個月風力發電的發電量圖表




風力最強的12月發電量是風力最弱但是卻是最需要電的7月的6倍

一隻3.6MW你至少也需要2700/3.6 * 6 = 4500支風機才可以填補核四所帶來的缺口

你以為插了一支3.6MW的風機他就會無時無刻帶給你3.6MW的發電量嗎?

這就是基載能源跟再生能源最大的不同!!!

nkpbst wrote:
每度5.6元收購,台電平均售電價在102年是2.89元,以後算每度3元好了,每度電台電現虧2.6元
105億度/年*2.6元/度=約270億元/年,那這樣每年失血270億有何意義


這個你要問台電為何要給那麼多前買離岸風能?
錢好像也不是台電給,是能源局吧
台電是配合單位。是從空污基金來的吧


經濟面來說,台灣要輔導自己的風機產業,我已經說日本正在追趕也找到切入點了。
台灣自己的風場就能產生能量,代表自己就可生產能源一樣。
未來幾十年、石化原料上漲是必然。世界人口增長中。
十年來煤炭價格漲快一倍、石油 也漲了、天然氣、鈾礦也漲價了
只有風機、太陽能價格下滑了。
日後電價才要調整,不然現在這種七成使用火力發電、萬一煤價再來漲個一倍兩倍。 該如何?

你能生產就不需要跟國外買一年幾千億的能源。台灣99%都是進口。
何況裝一次可用很久的機器也不是用10年就會壞。

颱風問題北海颶風也不示弱、極地來的風暴也是很強勁。

*****************
有關風能季節性問題,水力發電一樣有季節性問題, 只是兩個剛好相反。
夏季太陽能也是備用計畫之一,洋流也是一樣。

再生能源也不只有風能一項。





幾天前的新聞
英國70億英鎊核電廠除役合約面臨法律挑戰
日期:2014/05/01 【 經濟部 / 駐英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報導】
美國能源服務公司Energy Solutions失去了與英國政府長達14年且價值高達70億英鎊的核電廠除役合約

一個拆除除役核電廠 合約價值高達3559億台幣。
我們過幾年就可以看到台電幫核一廢爐 看他花多少錢。

r1 1000 wrote:
台灣的地理形態是,冬天風力資源大於夏天,可是用電高峰值卻是出現在,夏天的白天。

風力跟水力季節相反,冬天缺水。
風力跟水力一樣需要前面投資大錢,才能慢慢回收.


coffee681084 wrote:
德國 可以用分散式電廠 主要視因為 領土比較廣大 北邊沒風 南邊的風可以補


台灣一樣有南邊的風在墾丁外海的東邊。當然還有太陽能等,
台灣甲烷發電廠還沒蓋。

r1 1000 wrote:
核最徹底的國家,但我前面資料有提到,因為在生能源並非穩定,2011年光斷電就高達20萬次,而版大的回覆是說有獲得改善,請問一下有這方面的資料嘛?!


你2012年之後就查不到停電的消息,
然後2013在德國採訪新聞中就有我們的島 德國能源 有說明他們投入改善電網經費。
在2014 2013的德國報導中我有看他們撥款改善電網。
所以你查不到停電問題。
2011是日本核災開始,電網來不及改善導致,
他們把3GW的風力在2013投入電網之後就改善穩定。
2014 法國工業核電用電才唉唉叫說他們電費比德國高

*****

我個人不是討厭核能、只是因為台灣核四施工品質太差、沒信心!
不過核能沒有多便宜,看看法國75%都是核能發電,電費有到一度一元嗎?
台電說他們一度成本是0.6元

現在台灣進口天然氣、煤炭、石油一年約2兆台幣

我從汽油價格從12-13元加到現在35元這段時間。能源價格只有年年往上加

汽油會不會在漲價,我看未來十年還是漲的。
伯爵紅茶 wrote:
一個拆除除役核電廠 合約價值高達3559億台幣
我們過幾年就可以看到台電幫核一廢爐 看他花多少錢。...(恕刪)




老兄 你又犯了那些反核人士常犯的誇大其辭毛病了 ...

明明這七十億英鎊的除役合約是包括十座核電廠及兩個核能研究中心 ....

你把核電廠除役費用誇大十幾倍的用意是 ??!!



=========

http://www.world-nuclear-news.org/default.aspx


NDA attacked over Magnox contract

29 April 2014

The Nuclear Decommissioning Authority is facing legal action from Energy Solutions, which alleges it did not follow regulations when it awarded a huge decommissioning contract to a rival bidder.

At the end of March the Nuclear Decommissioning Authority (NDA) announced that a joint venture by Cavendish Nuclear and Fluor Corp had won the contract to decommission the UK's ten Magnox nuclear power plants, as well as the Harwell and Winfrith research centres. The contact, worth up to £7 billion ($11.7 billion) over 14 years, attracted bids from several firms in various consortia, including Energy Solutions which teamed with Bechtel for the opportunity.
狼0226 wrote:
就拿英國來說25%是風力.在未來75%會不會是核能呢...(恕刪)



其實我覺得樓主拿英國來作為反核例子實在不妥 , 很容易被打臉 ...

畢竟根據英國政府規劃 , 未來英國的核能發電比例將遠高於當下呢 !!

核能清潔 便宜的特性 , 不是那麼容易割捨的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