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前英國四分之一電力將來自於風力發電

piwu0531 wrote:
明明這七十億英鎊的除役合約是包括十座核電廠及兩個核能研究中心 ....

那是14年前的合約。現在多少錢?
英國 Doumeay 核電廠拆了花多少?

英國、法國、瑞典、德國對核能的態度不同。這個別人都討論過。
台灣只搞到核四就搞不下去,
為何不多搞幾個核五、核六。
後面再生能源搞的太慢,自己也不研發。

拆裝電廠都需要很多成本,廢料也要花錢

你說新裝機的電廠價格是這樣。未來拆也是一筆龐大預算


英國沒蓋電廠其實跟他們以前出過一些不良紀錄也有關

2005 英國最大核電廠被曝放射性物質外泄 污染驚人。
所以他們才要兩頭發展。再生能源大量投入。興建的速度也相對快

99%能源進口,七成靠火力發電的台灣的能源未來如何走?
大家自己思考吧!

經濟部自己的能源局已在蓋但無論是研發風機、再生能源的角度,台灣力度都不太夠。
伯爵紅茶 wrote:
那是14年前的合約。...(恕刪)


14年前又不是40年前...當時英鎊兌美金1:1.6 吧 換台幣50元左右

英國通膨率前幾年比較高 有快到5% 不過這幾年比較低 2%左右

通膨率算5% 14年也不過1.98倍(1.05^14) 當然不能用機會成本跟利息去算

00年到08年物價也都相對穩定 基本上是08年後金融危機才開始暴漲的
伯爵紅茶 wrote:
風機是民間公司,通常要炸也去搞核電廠之類。

風機也會買產物保險吧! 如果萬一炸斷!頂多重裝一支



哈哈哈 你的思考真的有問題


我問你一個問題就好了

要炸核電廠比較簡單 還是炸風機比較簡單
炸核電廠比較多爭議跟風險 還是炸風機比較多爭議跟風險?


頂多重裝一支? 你知不知道有一種武器叫多管火箭 現在射程都可以超過200km了
這種武器便宜殺傷力又大 一打你的風機就整片都掛

敵人只要把你放在海上的風機打掛 就可以看台灣缺電等著自爆
伯爵紅茶 wrote:
不用麻煩! 說一聲要...(恕刪)


大致上我覺得你整串誤會了一件事情

擁核派並不是有核能就不要發展綠色能源

而是利用核能發電取代現有的火力發電 然後穩定的發展綠色能源

核能的優勢最簡單來說

燃料體積並不大 不需要太多運輸費用 同時採購與倉儲的成本也比其他火力發電原料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燃料儲存上沒有安全問題(天然氣槽就可能會爆炸)

相對而言 核燃料在價格的波動上漲幅就比其他的火力發電原料(煤炭、石油、天然氣)來的低

缺點也很簡單

需要高技術運作

建設場地比較嚴苛

廢棄物處分比較嚴苛


發展核能穩定取代火力發電的比例 以此來進行發展綠色能源的過渡期

台灣畢竟不像德國是經濟大國 有錢砸下去 風機插幾隻都沒問題 颱風來斷光光也沒差

如果是經濟大國 再蓋更新更大更好更不怕颱風的風機就行了

技術力的養成本來就是需要用錢下去堆 沒錢怎麼堆的起來?

跟發展中的綠色能源比起來 核能技術已經穩定發展多年 是替代火力發電的好選擇

比起核電廠事故的次數 我更在意的是目前並沒有乾式儲存槽出現洩漏事故的這點

(基本上也是有發生有洩漏之虞一類的新聞 但是並沒有證實洩漏的案例 有儲存場洩漏案例的基本上都是低階核廢料的漏液事故)

也就是說 現階段而言 人類是能夠控制核廢料不擴散的

這樣比起火力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與煤灰等等汙染環境的物質 核能顯得是一個更佳的選擇

伯爵紅茶 wrote:
不用麻煩! 說一聲要"打你"這樣就投降!

說要封鎖港口,你的能源也運不進來。戰爭是沒有規則的.


能源運不進來

只要幾天天然氣發電就沒了

燃油發電撐久一點,大概幾個禮拜

燃煤發電可以在久一點,最多幾個月

核能發電就算台灣被封鎖,撐兩三年以上也不是問題

從國安的角度看,核能更是必要的

mobscape wrote:
只要幾天天然氣發電就沒了

燃油發電撐久一點,大概幾個禮拜

燃煤發電可以在久一點,最多幾個月

核能發電就算台灣被封鎖,撐兩三年以上也不是問題

從國安的角度看,核能更是必要的


沒錯 你講到重點了

我們老百姓或是投資客還是業者可以只看一面
但是政府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

風車不是不行 但是要拿來當國家發電的主力 以國安的角度來看 簡直是開玩笑



話說 伯爵紅茶兄您的戰力應該沒有這麼弱才是啊
mobscape wrote:
核能發電就算台灣被封鎖,撐兩三年以上也不是問題
從國安的角度看,核能更是必要的


這個問題變電所處理掉就好,只要炸到高壓電塔就完了,10多年前跳一次電全台灣都掛。
封鎖 兩個禮拜就掛了,上次射兩個飛彈在港口外股市、房市像吃了瀉藥。
還需要射火箭彈去打100平方公理的風塔嗎?
根本不用打電塔、直接去打變電所就好,風塔要打可能還要人員殺傷彈、用破片或鋼珠去打葉片。不然主機基座都是鋼材不好破壞。新的葉片都是碳纖維.
你可能忘記台灣戰略存油在哪裡了。那個油庫是有多大的目標。


KoalaTsao wrote:
風車不是不行 但是要拿來當國家發電的主力 以國安的角度來看 簡直是開玩笑


國安問題.. 想太多了... 國家過幾年就快窮死了,大量人力在未來五年將退休了,現在已經在加稅了

蔥油餅大叔 wrote:
核燃料在價格的波動上漲幅就比其他的火力發電原料(煤炭、石油、天然氣)來的低


鈾燃料已經10年來漲了快三倍
煤10年也漲了4倍。
石油更不用說了。

千萬別以為未來不漲了.處理核廢料的成本也是每年漲價中。
台灣極度依賴進口能源狀況需要思考一下
現在要投資未來。台灣起步晚人家太久了!

日本技術力夠,早年研發就風能技術,其實不會面臨核電關閉的問題。
現在才計畫在東京外海 福島外海建立風能發電站。

三菱重工開發出了一種「油壓傳動裝置」,通過油壓將風車產生的旋轉力傳導至發電機,而不是藉助齒輪。除了英國的陸地實證機外,這還將應用在兩座7,000kw風車(其中一座被命名為「福島新風」)上。

三菱重工曾在2010年收購了英國的風險企業阿蒂蜜絲智慧電源公司(Artemis Intelligent Power, Ltd.),此裝置便是基於該公司技術設計而成的。
不僅可以採用電子方式精密控制風車,優點在於無需動用大型重機的維修增速機(變速器)。以前要建造大型風車增速機的增速率容易因為風力變化導致故障,這一直是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而油壓傳動裝置成功解決了這個難題。據說用它來製造1萬kw級別的風車

其實風能真的不錯的選擇

假設如果以後的所有能源 核能 火力 風能 都是一樣的發電成本

風能的確是 凌駕於 核能 火力 之上的選擇 (前提是穩定度有所提升)

(目前風能比較高 但是 核能 火力 持續漲價 的確有可能追上的一天)....



只是....台灣的產業結構 很明顯的就是反對重工業的

因為重工業=重汙染 光是這點 就過不了那些自翊環保人士的關.......

您所提到的日本 德國 所擁有的技術 都是足以自傲的世界有名工業大國!!.....

所以它們能辦到 它們能發展風力....

反觀台灣 連台像樣的壓縮機都弄不出來 (對做壓縮機的很抱歉...)

只能一眛的去跟國外買機組 買技術 就算想自行研發 台電都會弄個拼裝車的罵名....

那樣的綠能...真的對台灣好??.....

我倒是樂見 台灣捨棄 晶圓代工 全力衝刺 工業 重工業....到時候別說綠能 核能 太陽能都沒問題了

畢竟 代工在怎怎麼利害 也只是一整組零件當中的一部分....


伯爵紅茶 wrote:
這個問題變電所處理掉就好,只要炸到高壓電塔就完了,10多年前跳一次電全台灣都掛。
封鎖 兩個禮拜就掛了,上次射兩個飛彈在港口外股市、房市像吃了瀉藥。
還需要射火箭彈去打100平方公理的風塔嗎?
根本不用打電塔、直接去打變電所就好,風塔要打可能還要人員殺傷彈、用破片或鋼珠去打葉片。不然主機基座都是鋼材不好破壞。新的葉片都是碳纖維.
你可能忘記台灣戰略存油在哪裡了。那個油庫是有多大的目標。


你講的跟本跟風力取代核能發電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算風力取代了核能變電所被炸掉這問題還是一樣存在

不懂你提變電所跟電塔的用意是?

而且封鎖跟你講的都打到內陸來了差別有多大?

有能力封鎖不一定有能力能掌握空優海優對台灣本島進行攻擊

變電所跟電塔跟本是另一個議題,跟用風力來取代核能沒有關係
coffee681084 wrote:
反觀台灣 連台像樣的壓縮機都弄不出來 (對做壓縮機的很抱歉...)
只能一眛的去跟國外買機組 買技術 就算想自行研發 台電都會弄個拼裝車的罵名....
那樣的綠能...真的對台灣好??.....


所以 工研院與金屬中心與國科會相關人事要多加油

個人覺得台灣可以做到,只是有沒有心。

舉例:
中鋼不是要搞潛艇級的鋼材,這種海基耐後耐腐蝕鋼材不就很有用
風扇葉片材料 需要複合材料、輕、堅韌 金屬中心、航太所等航空級別加工等級
發電機增速機 這個專利更多、設計更精巧。軸承設計、
日本採用的透過液態壓力,由電腦監控壓力缸進行發電管控。
一切都是KNOW-HOW整合。
全部都是商機。

現在中國也透過購併與購買國外專利或合資生產的方式進行風機製造。

mobscape wrote:
有能力封鎖不一定有能力能掌握空優海優對台灣本島進行攻


要打了都沒差! 根本不需要攻擊本島。幾次飛彈空襲就會議和了。
他們沒在笨還攻上本島找麻煩。
戰略早就改了。只要政經封鎖就投降了,產生內部矛盾就可輕鬆解決。
不過這個離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