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 2 : 世界將會迎來新秩序

bd_player wrote:
能源價格高漲對綠能來(恕刪)


核電變綠能,核電大利多

limen wrote:
核電變綠能,核電大利(恕刪)


核電中俄羅斯也是有自己的技術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bd_player wrote:
能源價格高漲對綠能來(恕刪)


綠能對美國並不有利
技術比不是歐洲
生產成本拚不過中國
用國家力量只是扭曲市場機制讓美國能源成本不正常的增高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盧甘斯克好像差不多了
烏克蘭軍隊似乎跟在馬里烏波爾類似只能守某些陣地
俄羅斯說法是收回97%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明明標題是烏俄戰爭,結果變成中國大內宣?”

這個標題是俄烏之戰將迎來世界秩序的重塑,並非專談戰事(所以才沒開在軍版)。

就像西方的文宣都給你們用來洗了版,我會更多的貼左岸的消息。畢竟,對台灣人來說,瞭解左岸的真實情況,才能作出對台灣最有利的選擇。

像塔綠班那樣,把所有中國的進步都說成是造假,把所有中國的正面消息都說成是文宣假消息去欺騙台灣人,最後就只會把台灣帶上烏克蘭之路。
wugoson
[100分][100分]
wugoson
世界秩序的重塑會是好?還是壞? 這才是討論重點 至於俄烏怎麼打 那是遠方的事
越來越有趣了。

還要不要軍援烏克蘭?西方媒體的風向開始變了

俄烏衝突爆發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一度成為西方的政治正確,德國甚至因為軍援力度不夠而公開遭到烏克蘭方面的羞辱。

但老司機發現,最近關於對烏克蘭軍援效果的質疑聲音,在西方媒體上出現得越來越多。其中是否隱藏著什麼?

美國《防務新聞》9日稱,隨著烏軍裝備蘇聯時代的武器消耗巨大,在基輔的急迫要求下,北約開始大批向烏克蘭提供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西方武器。但隨之而來的是,西方對於這些尖端武器的洩密擔憂越來越大。

一名英國駐美使館官員透露,任何有瞄準導引頭或相關部件,以及配備加密算法的武器,都可能讓俄軍掌握線索,得知這些武器如何運作,甚至可能想出對應的方式。

報導強調,在向烏克蘭提供的軍備中,英國扮演了關鍵要角。因此英國方面的擔憂非常能代表北約的普遍態度。在現代戰爭中,經常出現繳獲對手戰利品的情況,此前多次有報導提到,烏軍拆解從戰場上繳獲的俄羅斯武器,並從中掌握俄軍先進武器的真實水準,這其中甚至包括了KH101隱形巡航導彈和卡-52武裝直升機等平時難得有機會直接接觸的俄軍頂級裝備。

但時過境遷,隨著北約援助烏克蘭的先進武器也送往前線,西方開始擔憂它們落入俄軍之手的風險。

另一名英國使館官員在提及俄烏戰爭中消耗的蘇聯時期武器時說,“沒什麼是無限的”,為了在頓巴斯地區遏阻俄軍攻勢,烏軍每天消耗的武器數量很大。為此西方不得不加大向烏克蘭補充的武器數量。

此前已有報導提到,烏軍裝備的大批北約反坦克武器,包括美國的“標槍”和英國的NLAW火箭都被俄軍繳獲,但這些單兵武器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洩密情況尚不嚴重。

但隨著西方向烏克蘭提供的重武器陸續抵達,洩密風險正快速提升。此前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M777榴彈砲時,就特意拆除了其中的數字化火控系統,目的就是防止落入俄軍之手後洩露美軍的數字化作戰核心情報。但隨著頓巴斯戰局惡化,為克制俄軍火砲優勢,新一批M777已經重新安裝了數字化火控系統。報導提到,近日英美領導人宣布,要向烏克蘭提供M270 和“海馬斯”多管火箭炮,它們都在系統中集成數字化火控系統,才能確保“快打快撤”的優勢。

考慮到這些火箭炮的射程為70-80公里,距離前線夠遠,暫時可能還不會出現被俄軍俘獲而洩密的風險。但英國官員擔憂,英國向烏克蘭提供的“硫磺石”反坦克導彈具備目標識別技術,算是西方尖端武器,如果它們落入俄軍,西方的這些先進技術就很可能輕易被俄軍掌握和破解。據稱,5月中旬,社交媒體已經出現俄軍繳獲完好的“硫磺石”導彈的照片,證明英國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老司機注意到,最近西方媒體接連報導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負面影響。除了《防務新聞》外,美國《紐約時報》前一天剛刊文大批烏克蘭通過隱瞞軍事行動細節,以維持美國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

《紐約時報》稱,“美國官員說,烏克蘭政府很少向他們(美方)提供有關其行動計劃的機密簡報或細節,而且烏克蘭官員也承認,他們沒有把一切都告訴美國人”。“烏克蘭不想給人留下他們可能不會獲勝的印象;本質上,烏克蘭官員不想提供可能促使美國及其他西方夥伴減緩武器供應的信息。”

英國《衛報》9日則表示,烏克蘭軍隊幾乎耗盡了所有火砲和彈藥。目前烏克蘭與俄羅斯火砲數量比為1比10到1比15,烏軍耗盡蘇聯時代的152毫米和122毫米砲彈後,目前正在使用155毫米北約標準彈藥。

此外,國際社會越來越擔心西方國家軍援烏克蘭的武器,最終將進入黑市,落入極端分子手中。維也納軍事安全與武器控制問題談判俄羅斯代表團團長康斯坦丁·加夫里洛夫9日表示,目前存在輕兵器從衝突區外流的風險,特別是“標槍”反坦克導彈等。援助烏軍的武器已在黑市上出售,並被運往中東地區。

英國《獨立報》9日則報導稱,新的情報顯示,由於俄軍在火砲數量上20倍於烏軍、在彈藥數量上40倍於烏軍,烏克蘭軍隊在前線正蒙受巨大損失。報導稱,“這一新情報描繪出一幅關於前線衝突悲慘而絕望的畫面”。

……

聯想到當前烏軍在烏東戰場陷入被動局面,西方媒體接連出現這一連串關於對烏軍援的負面報導真的只是巧合嗎?還是西方國家發現烏克蘭局勢不妙,在為從戰爭泥潭抽身而提前製造輿論準備?未來局勢會說明一切。”
看到台灣這些把中美俄歐大國相爭說成普丁權力慾爆發的“分析”,還真是十分心寒,還真以為現在是在看紙牌屋了。

俄烏戰情分析/解開普亭的戰爭拼圖

俄羅斯總統普亭入侵烏克蘭的動機何在?他口頭上說是基於對北約或西方國家的偽善不滿,這當然是自欺欺人之說。若他當真有意併吞整個烏克蘭,為何要摧毀烏克蘭的基礎設施與生產力,與4,400萬烏克蘭人關係惡劣?除非他另有目的,否則不會如此。

普亭就算相信俄軍能輕易拿下基輔,也了解他無法動員足夠的兵力掌控整個烏克蘭。由此可見,他的目的就是要造成動盪、製造衝突,使烏克蘭無法成為一個繁榮且充滿改革氣象的新興國家,從而無法威脅到普亭在國內的權力。這顯然是普亭出兵烏克蘭的最佳解釋。

美國總統拜登小心翼翼,在俄軍入侵之初,並未出手阻止。對於擔憂衝突擴大的人士而言,這是正確的做法。遺憾的是,北約國家在危機剛發生時,未能果決地切斷俄羅斯的能源收入、及設置禁航區,以逼迫俄羅斯停火。

現在想讓戰爭儘早結束,西方國家的政治人物必須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由於烏克蘭奮勇抵抗,現在美國發現本身已經受制於烏克蘭,且落在普亭餘年規劃的算計之中。

西方落入普亭的算計

若普亭健康不佳的謠傳屬實,只會強化他想掌控局面與時間的慾望,不願像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那樣,在候審中渡過餘生。烏克蘭戰局若能拖長,可以使他再主政十年,有足夠的力量鎮壓國內的反對派。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者任金斯(Holman W. Jenkins)指出,因此在未來20年的多數時間裡,俄羅斯的大量核武、以及普亭不願退休,將是全球戰略的一大「等待清醒的夢魘」。

俄羅斯要想恢復在戰爭初期所損耗的兵員與彈藥,可能要費時數年,但普亭能憑藉幾乎無損的石油收入爭取時間。只要石油收入源源不絕,俄羅斯在他本人或繼任者的領導下,可以像北韓一樣不考慮其他事務,全心投入這場未結束的戰爭。

在烏克蘭,已經迅速形成一個既有意願、且得到全民支持的無限期「抗俄」政體,只要美國繼續深度支持烏克蘭。當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表示,將確保俄軍不能再度侵犯各個鄰國時,相當於承諾美國將繼續投入五年、十年,甚至20年。

引發核戰的風險並不高,只會在一些不態可能出現的情況下發生:也就是若美、俄任何一方的領導人認為發動核武攻擊已迫在眉睫,要把本國社會受損程度降到最低的唯一方法,就是儘可能摧毀對方核武,此時才有可能使用核武。

核戰風險不高

不過,美、俄雙方對於控管上述風險都有豐富經驗,這從拜登政府不擔憂戰局升高便可見一斑。而且,除了普亭引發核子戰爭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力量能加速終結普亭政權。

任金斯認為,要想使情勢恢復戰前原狀、或類似的情況,時機已經不再。此刻必須耐心以對。一如之前的冷戰期間,全世界等待了相當長的時間,蘇聯才從內部瓦解。

過去30年來,全球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軍隊像美國一樣打過硬仗,包括一些小規模的「反反抗」作戰,以及調動好幾個師的兵力跨越半個地球作戰(美伊戰爭)。

由於美國和北約都與俄烏戰關係密切,因此從中學到的教訓,對未來都將大有用處。對北約國家而言,美國已不再如以往那樣能予取予求,中國大陸的軍力擴張尤其值擔憂。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證明,只有經過實戰,才能知道如何做好戰備整備,以求在真正的戰爭中獲勝。就這點來說,美國在某些方面仍有一段距離。”
美國5月CPI年增8.6% 創1981年來新高

美國汽油、糧食和其他必需品價格在5月大幅上漲,將通膨推高至1981年來新高,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8.6%,物價不斷飆漲讓美國家庭沒有喘息機會。

美國勞工部表示,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飆升8.6%,高於4月的年增8.3%。5月CPI月增1%,較4月的月增0.3%大幅上揚。

數據顯示,在住房、機票、二手車和新車價格大幅上漲之際,5月汽油價格上漲4.1%。

根據報告,能源價格在過去一年來飆漲34.6%,是2005年9月以來最大漲幅;糧食價格上漲10.1%,為1981年3月以來首次漲幅超過10%。

根據美國汽車協會(AAA),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石油和穀物價格上漲以來,近幾週糧食和燃料價格加速上漲。美國駕駛面臨創紀錄汽油價格,今天全國均價來到每加侖4.99美元。”
Derek2025 wrote:
“美國5月CPI年增8(恕刪)


我會比較注意六月的
這個是去年開始升高的點
基期高的位置
如果高於6%
那美國通膨別說今年
可能要到明年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我會比較注意六月的
這個是去年開始升高的點
基期高的位置
如果高於6%
那美國通膨別說今年
可能要到明年了


暫時看不到老美有壓下通脹的本事。

就算現在就放棄烏克蘭,也影響不了短期的通脹。

重點是現在俄歐,俄美硬脫鈎,整個供應鏈,生產鏈要重組,這種局面沒法還原,因此而起的通脹也很難壓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