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公主將到中國留學!去的還是三線城市

我到覺得簡體字的問題不大,
目前大陸識得正體字的人很多,
路邊沾水在地磚上寫字的,都是正體字,
我遇到的大陸人,寫的字比我還工整。

大陸推行簡體字是為掃除文盲,
現在大陸民眾大多識字,自然就會追求更高的層次,
我有朋友在大陸賣正體字的書,他說大陸人買來不見得看,
至少擺在書架上,就覺得好看。

所謂簡體字並不是全面,很多筆劃多的正體字並沒有簡體,
簡體字是針對常用筆劃多的字予以簡化,大多還跟根據文字六書來設計,
例如塵,是會意字,原指鹿奔跑揚起的土 叫做 塵
而簡體字 尘 直接寫成小土,飛揚在空中的小土 就是 塵。

大陸如果要改,其實並不難,只要在教課書中每年逐步加入一些正體字,
三五年後,新一代的人都識得正體字,
只是公文、證書鄉證件,還是用簡字,這要改就是極大的工程。
這些外國人不是為了學中文才去中國,而是為了要去中國而學中文,所以學的中文是簡體還是正體對這些外國人來說並不重要,要的是中國的市場、資源以及人脈而已。
prettyguy wrote:
三線城市?
關中的繁華,荊楚的富庶,
這是歷史課本的陳述,

她是要去常熟
常熟是三線城市沒錯呀
之前在那待超過六年
算是熱鬧,
只是對外交通沒有軌道運輸
但這幾年來硬體建設進步超快的

樓上討論繁體簡體沒什麼意義吧
人家選中國,看的也是人脈、國家實力
連一個大學校長都難產的台灣,完全沒得比

ready1cn wrote:
台湾人总是幻想大陆...(恕刪)

還在做着台灣軟實力南波萬的美夢吧
三線城市又如何呢?



以後長大還不是一樣當公主?
先說個小弟的親身經歷...
去年暑假小弟去了一趟包頭市,某日去城中公園蒙餐餐廳吃飯。飯前先小逛一下,不遠處一位老年長者對著一面石碑站立良久,小弟經過原本沒有意思要停下來,登時長者叫住小弟,...
{台灣來的嗎?
[是!(很驚訝老人家看得出來)
{請問這個字怎個念法?...(指著碑上的"鬚"字)
[這個念鬚,跟虛無的虛同個念法...(小弟從虛字開始,一路將碑文整篇念完)
...
老人家說他很遺憾無法看懂繁體字,對於自己國家民族以往信手拈來,輕盈如空氣般揮灑自如的文字,一步之隔卻無法自信讀取。小弟就地坐下跟老人家攀談了一會兒,直到同行夥伴出餐廳找我回桌。
拼音語系國家掃除文盲的方式不是在文字上做變更,而是加強整個教育體系的架構進步,中國用了由繁而簡的方式也不能說不對,因為時間上極有效率,能夠爭取掃盲的時間優勢,但是幾千年來造字的脈絡來個極大的轉變,對於從小習得簡體字的人來說,失去筆畫中的文化建立,是不公平的事。
以台灣這兒來說,眾多歐美國家的傳教士來台宣教,長時間待在台灣,幾乎所有的傳教士繁體字讀、寫都流利。以小弟認識的傳教士的說法,因為來台而有機會學到他認為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是他一生最值得的事。
ready1cn wrote:
台湾人总是幻想大陆...(恕刪)


统不统一跟用不用正体字是两回事
这不是强不强的问题,
而是大陆自己要不要做,该怎么做的问题,

最近有在看大陆节目,央视国家宝藏,
如果还停留除四旧的观念,
那些国之重宝不是应该通通捣毁?
宣扬国宝、宣扬中国文字艺术,
不识正体字,又怎识得书画文字之美?

老蒋来台时带了全国各行各业的精英,
使得台湾人文荟萃,
不只是学术方面、甚至是工艺、厨艺都大幅进步,
而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现在当局嗤之以鼻,
台湾的优势已逐渐流失,真是可惜呀!

而大陆现在富裕了,
我倒希望能逐步将以前流失的能补回来。

人,都会说话,不光会说,还希望说得文雅,
说得文雅还不够,还要能引经据典,
这就是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
大陆富强了,就更要往精致的生活与文化发展,
千万不要学台湾,将粗俗说成是本土。

特別用簡體讓大陸的版友看得懂
還是喜歡繁體字
有沒有哪天中國也恢復繁體字??

kumuawai wrote:
先說個小弟的親身經...(恕刪)


繁体都看不懂,你觉得这个老先生,文化水平如何?
不学简体,他字都不认识....
kumuawai wrote:
先說個小弟的親身經歷...(恕刪)

胡须的须字都不认识?我怀疑他不止不认识繁体字就是简体字估计也认不得几个,毕竟老一辈没读过书的人还很多。我爷爷读书时候还是学的繁体字,写的一手好繁体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