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了,美中大戰倒楣是其他小國!我們應該會重受傷好嗎!!
中國不管是政府官方,或是民間 的蠻橫、霸道、不道德的行為 就是很普遍常見。

儘量避免使用中國地區的軟體,無論是安全問題、隱私問題,真的少碰為妙,最好就不要用 !!


nilkkk wrote:
如果真的這樣,您又有什麼好處⁉️...(恕刪)
真要打貿易戰,輸的一定是USA,集權體制有更多工具可以處理,
川普的打算只是年底的選舉過了再說,USA絕對沒有能力打,
而且這次USA同時對另外的G6開戰,會是多國貿易同盟對付美國,
該害怕的反而是台商,人家有一帶一路,把過剩的產能和人民幣送出去,
我們連香蕉鳳梨都處理不了,美國不會只對中國發動貿易戰,
不要自己HIGH,這次美國玩的,台灣根本就沒有在免除名單內,
看一下那個政權會先完蛋,今年小島要變色的地方怕是不少.
先保住你支持的政權再說,北京和華盛頓離大家都太遠了.
Dbgn.H wrote:
大陸亂了對你有什麼...(恕刪)



不會, 你太袒護中國而失去理性....

中國18年前承諾WTO降稅沒有做, 他進入WTO享受別人的低關稅, 進行低價傾銷與消滅他國的工業基礎, 而自己卻實施高關稅, 補貼, 集體採購, 仿冒讓外國產品難以進入. 因此享有大量的貿易順差與關稅收入, 來增加他的財政收入, 進而擴大補貼與軍工投資.

中國不降關稅, 取消補貼的話, 就是仗恃著別的小國就算生氣也拿他沒辦法. 既然美國要動手, 那就應該一起配合美國, 減少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讓美國制裁的效益發揮得更大. 早日看到中國降稅投降. 對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都會有好處, 對台灣分散出口進口也會有好處.

不過384億美元的清單太小了, 台灣一年出口都有3000億美元以上, 佔中美貿易順差金額不大. 應該是無法達成壓迫中國降關稅的目標. 現在要看中國有沒有意願去觸發後面那張1000億美元的制裁清單. 如果不想觸發, 就吞下吧. 乖乖的默認.
東亞地區,奉行吏治國家最徹底的就是中國,社會最散沙狀態的也是中國。當然,是很差勁的文明發展形態。

一旦政府崩解,這社會面對外來剝削毫無還手能力。北京是這樣,港澳台也是這樣。

結論:與其盯著他人幸災樂禍,不如自己小心謹慎點爲是。
亞洲四小龍 , 龍首 台灣墜落之路 , 之我見 !!

幾天前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詢問這一個問題 , 很多人回文直指是 民進黨的崛起, 或是國內政爭紛亂之故 , 但是我個人認為 , 這一個議題所涉廣泛 , 是一個整體時代演化的結果 , 我們每一個人都身涉其中 , 都是造成今日困境的一個因子.

今年剛好是 鴻海在大陸創業 30 周年 , 郭台銘在接受訪問的時候曾說過 , 當初之所以會到 大陸設廠 , 就是因為在 台灣招收不到工人 , 無法應付日漸增多的業務.

所以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 因為我們認為自己可以找到更優渥的薪資 , 更輕鬆的工作內容 , 只是時間推移後才慢慢的發現 , 產業出走後 , 繁華的經濟也會漸漸地流失 , 如果沒有更優秀的新創企業 , 能有更為高階的國際競爭力在 台灣立足 , 就不會有足夠的 ' 好 ' 工作 , 滿足大多數的受薪階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 也可以解釋為 , 我們這一片土地不再肥沃 , 無法讓新創的企業成長茁壯 , 也自然無法綠意盎然 , 養育萬物.

簡單的講 , 就是我們無法產出足夠的大企業家 , 可以開創新局 , 可以推動整體的經濟發展.

區域的發展本來就有其興盛以及衰敗的過程 , 重點不在於我們所處的經濟體是不是持續的繁華 , 而在於我們有沒有好的策略去因應環境的改變 , 或是我們要不要下定決心遷移到機會更多的區域去發展自己的事業.

過去 台灣的經濟奇蹟 , 其實是架構在全世界對商品的需求並沒有足夠的供給 , 台灣可以跟著 美國跟 日本的腳步 , 在全球的產業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當 中國崛起後 , 我們的政治氛圍就開始阻礙 台商與對岸的合作 , 讓 台灣失去與近 30 年全球經濟成長最強勁的引擎掛勾 , 自然會落後於與我們條件相對等的競爭國.

就算是靠自己到對岸發展的中小型企業 , 也因為少了政府的蔽護 , 長時間下來也很難成氣候.

除了政治立場的對立以外 , 政府最大的責任應該是沒有妥善的引導民間儲備的龐大資金到有利於整體經濟發展的方向.

像是對股市的內線交易無法有效的防治 , 讓投資股市的散戶在不對等的條件下被股市的公司派 , 大戶以及外資養套殺 , 長期下來讓整個籌資的機制扭曲 , 有心經營的公司難以籌措資金 , 想要長期投資股市收益的投資人漸漸地退散.

無處可去的游資 , 只好四處地流竄 , 讓資金持續的外流 , 國內的房地產被過度的炒作 , 誇張的工業區土地價格 , 讓廠商無心也無力經營 , 又增添一個拖累 台灣經濟發展的原因.

但是我個人認為 , 核心的問題在於 台灣的住民普遍上並沒有及時的察覺國際氛圍的改變 , 讓無心發展經濟的政黨主政 , 綑綁了 台灣企業的發展空間 , 或是誤導我們發展的方向.

也沒有警覺自己所身處的產業動能日漸衰弱的現實 , 積極且有恆心的培養新的技能 , 當危機浮現的時候 , 往往沒有相對應的對策或是準備.

最近看了一部印度片 , 世界是平的 , 其中有一個橋段提到 , 電話一端是 美國人 , 抱怨就是他們引進廉價的大陸商品 , 讓他的堂兄弟因為當地的汽車裝配廠外移而失去工作.

女主角就很淡定的告訴他 , 有一個美國生產類似商品的網站可以買美國製的商品 , 但是價格要高很多倍 ..

對方就很快的接受國外生產但是低價的商品.

剛剛在網路上有人問 , 為何日本製的汽車 , 進口到 台灣 , 且配備比同等級在 台灣生產的他牌產品好很多 , 但是售價卻差不大 ?

其實這就是國際品牌在全球化趨勢下的優勢 , 國際大廠可以把各種的零件依照區域的優勢 , 在世界各個國家生產 , 然後再運回母國生產 , 掛上 日本或是 德國生產的標籤 , 在全世界販售.

而這樣的品牌以及產地加分的優勢 , 也正是 台灣最弱的一環 , 也讓企業為了生存只能越來越微利化 , 而獲利率越差 , 也就越難研發或是行銷 , 如此惡性循環 , 自然就沒有能力給員工優渥的薪水 , 也讓 台灣的低薪問題一直惡化.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 Costco 的賣場裡面 , 台灣 原本全球毛巾產出的大國, 但是在該賣場內已經完全被 印度的產品取代.

所以下次想到要抱怨自己的低薪 , 或是高房價的無奈時 , 其實我們應該責怪的應該是我們自己 , 因為那是我們為了生存 , 所做的選擇 , 把這個現實當成一種怨念 , 只會凸顯自己的見識短淺 , 歷練的不足 , 於事無補.

vspebrian wrote:
不會, 你太袒護中國而失去理性....

中國18年前承諾WTO降稅沒有做, 他進入WTO享受別人的低關稅, 進行低價傾銷與消滅他國的工業基礎, 而自己卻實施高關稅, 補貼, 集體採購, 仿冒讓外國產品難以進入. 因此享有大量的貿易順差與關稅收入, 來增加他的財政收入, 進而擴大補貼與軍工投資.

中國不降關稅, 取消補貼的話, 就是仗恃著別的小國就算生氣也拿他沒辦法. 既然美國要動手, 那就應該一起配合美國, 減少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讓美國制裁的效益發揮得更大. 早日看到中國降稅投降. 對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都會有好處, 對台灣分散出口進口也會有好處.

不過384億美元的清單太小了, 台灣一年出口都有3000億美元以上, 佔中美貿易順差金額不大. 應該是無法達成壓迫中國降關稅的目標. 現在要看中國有沒有意願去觸發後面那張1000億美元的制裁清單. 如果不想觸發, 就吞下吧. 乖乖的默認.

你以為是台灣啊? 不管有無證據,張嘴就噴。。。

能否舉出列子,中國答應了什麼,什麼關稅沒有做到。為何全世界只有美國在叫,其他小國沒有叫?

500億美金就想壓迫老共,你以為老共是國民黨嗎?還是沒骨頭的綠黨?

美國會制裁中國,中國不會制裁美國嗎?
vspebrian wrote:
不會, 你太袒護中國而失去理性....
你怎麼不照照鏡子?
很正常!中共本來就這種程度而已,產業方面不肯花錢研發創新,什麼都買現成,要不然就仿冒!就是這種下場!
您過往文章明顯反社會傾向,有發現嗎?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