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韓戰恐一觸即發?南韓總統令軍隊"先行動.後稟報"

講講而已
不知道北韓要怎麼打南韓?
核彈?比較大機率,在北韓境內就會被摧毀,飛不出國境,
北韓上百萬大軍,在沒有制空權下,通訊不良,指揮可能極度混亂下,生命如螻蟻
美韓有共同防禦條約,戰機會從琉球起飛,除非中國參戰,否則北韓沒有勝算,
金小胖放放狠話可以,做做樣子可能也沒關係,但讓美韓覺得你是來真的,那就不可能手下留情,
金小胖可能需要躲在地下碉堡,等一切平靜再出來,或許美韓在生命考量下,不會越界進攻,當然或許是南韓直接接收北韓。

傷腦筋的是中國吧!失去一個小弟檔前面
我不小心
如果北韓敢來真的,老美就敢在南韓撤僑!!
Michaelone068
別傻了,不懂不要鬼扯什麼制空不制空吧,整個首爾都在火箭砲的射程內ˊ,誰怕誰?
二次韓戰對中國是一件好事
有核彈的金三連美國也不敢狠打
那戰爭就是現在的俄烏模式
美韓是俄有空權,但也怕防空彈和肩射
北韓是烏不時打一串火箭彈到首爾,就足夠南韓工商業停頓
中國保持北韓的補給,拼的就是中朝對美日韓的軍事生產力
看北約援烏的現狀產能,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還是美韓敢打過鴨綠江,那就是真三戰了,中對日台也必然同時開戰

非核三戰反而對美國有優勢,美國強的是存量,和本土遠離前線
但三戰要怎麼限核呢?大家不動核的條件起碼是本土不被打吧
engcalvin wrote:
不知道北韓要怎麼打南韓?

當年兩韓PK
其實北韓並不強
結果呢?
南韓輸得差點跳海

engcalvin wrote:金小胖放放狠話可以,做做樣子可能也沒關係,但讓美韓覺得你是來真的,那就不可能手下留情

就算美韓來真的
中俄也不可能客氣阿

我看過一部電影
美國在世界各地到處點火
後來更是仗著兵強馬壯
直接入侵北韓

北韓當然不是美國對手
美國也無視中俄警告
不費吹灰之力就打到平壤
逼得北韓搬出核武反擊

碰!!
整支美軍艦隊被炸上天
中俄一致認為北韓屬於自衛

由於北韓在中俄隔壁
如果美國向北韓進行核打擊
必定同時招來中俄報復
所以電影的結局就是核戰

但現實世界的美國只會欺負弱小
從來不敢與核武強權正面開戰
要死也是日韓自己去死
不管中國網友講得對不對,
我一直覺得奇怪的,是

中國人為什麼總是吹捧袒護侵略者,跟專制政權?

南韓會侵略北韓嗎?南韓有說要打北韓嗎?南韓有說要推翻金氏家族政權嗎?
北韓人民生活好嗎?21世紀的今天,北韓這種政權值得中國人處處袒護嗎?

中國人價值觀跟道德觀,到底是甚麼?
這是我最好奇的地方!
io33
你可以去問問海珊 格達費.[偷笑]
mjpip80
美國不要經濟制裁,北韓好好與全世界做生意,發展不會比越南差。
這次的韓戰就是中國入侵台灣之時,美國不可能兩面作戰
支持北韓
中國人真是忘恩負義呀,美國人打敗日本解放中國。沒幾年就恩將仇報。
早知道就讓中國人自生自滅。
mjpip80
2008中國買美債救了美國次貸危機,美國也恩將仇報,早知道就讓美國自爆在2008。
PainterJ wrote:
中國人真是忘恩負義呀...(恕刪)


美國戰爭快結束才加入,美國的加入只是加速而已
還有,日本一個沒有天然資源的國家之所以能打這麼久
是美國在賣資源給日本

這不是我寫的,作者忘了,網站也倒了
善意提醒(一):二戰中的中華民國與美國

歷史上,美國從來沒有為中華民國(不在在大陸還是在臺灣,不論在二戰中,還是在二戰後)派出一兵一卒為中華民國作戰。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關係進入嶄新的一頁,美國變成中華民國最重要的盟國,但是這個同盟關係,在牛津大學現代史教授米特的眼中,是一段「有毒的同盟」。而在我的眼中,這段「有毒的同盟」一直影響中華民國至今。

在太平洋戰爭中,麥克阿瑟將軍在1943年9月發動跳島作戰,30萬日本皇軍士兵一吋吋地抵抗美國陸戰隊的攻勢。日軍的決斷和犧牲的決心,對美國造成巨大心理和實質創傷。因此在1945年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在雅爾達會議上,允許前蘇聯將其影響力伸入東歐、蒙古和中國東北。美國總統的決定主宰了超過五億「非美國人」的命運,也使得前蘇聯在二戰後,可以快速擴張其帝國。

無人可直斥羅斯福總統之非,因為這符合美國當時的「核心利益」。請容我「善意提醒」,在雅爾達會議之前,250萬日本皇軍身陷中國泥淖超過7年,美國陸戰隊僅僅攻擊日本一年半。但是在跳島作戰之前,蔣介石已經單獨抵抗日軍長達六年(更別提在抗戰的前三年,美國仍然對日出售其自然資源)。如果三十萬皇軍可以對世界上最精良的軍隊造成如此震攝的作用,請想想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到底承受著什麼樣的壓力,而且如果250萬日軍沒有身陷中國泥淖,美軍會承受多大的傷亡?

但是馬歇爾和史迪威將軍,一直批評中國軍隊士氣低迷,戰技低落。

他們的說法部份為真,因為在1944年4月至12月,日軍的一號作戰時,40萬日軍幾乎完全消滅蔣介石的裝備落後的200萬軍隊。然而,同時,史迪威把蔣介石最精銳的40萬部隊帶入緬甸和印度,這批士兵裝備美式軍械,而成員泰半是大專學生。中國遠征軍奮戰三年,在1945年3月,戰鬥任務圓滿達成。雖然在緬甸和印度的戰爭與中華民國「間接」相關,但是中華民國為其盟友付出的代價卻成為一場災難:在沒有最精銳部隊守護下,中華民國政府幾乎崩潰,中華民國國軍的聲譽全毀。
善意提醒(二):二戰後的中華民國和美國史

二戰後,國民黨的無能致使中華民國退至臺灣,但是在國共內戰中,美國從未給予國民黨任何軍事援助。這個情況一直到了韓戰爆發才轉變,美國再度對中華民國進行軍事援助。為了報答這份恩情,中華民國再度提出派兵與美軍併肩作戰,但是美國拒絕,因為它擔心落入中國泥淖。同樣的事件和原因再度發生在越戰。

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美國終於擺脫了這段「有毒的同盟」,但是同時也施惠給中華民國一套《臺灣關係法》,該法明訂美國給予臺灣「防禦性條約和防禦措拖,以維持臺灣具備充足的自我防禦的能力」。

事實上,與日本和南韓相比,美國給予中華民國的「防禦措拖」遠遠不足。同時,對於同級軍事武器的售價,中華民國付出的金額,都遠遠高於日本和南韓(中華民國是美國在二戰中和二戰後的長期盟友,日本是美國二戰的敵國,南韓是日本在二戰中的殖民地)。更遑論,美國售與日本和南韓的軍事裝備,遠遠比售與中華民國來得先進。

然後,更不需要覺得驚訝,中華民國不能對這些高價且落後的軍事採購案說不,因為美國會「善意提醒」:如果中華民國不能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美國沒有義務協防中華民國。也請記得,中華民國也無法向其他國家(例如:俄羅斯或烏克蘭)購買軍備,因為對中華民國的軍購案,只能由美國和美國的盟國(法國和荷蘭)承接。

中華民國支付的軍購金額,當然要付,因為這是為了報答美國的恩情,但是身為一個歷史學家,只要美國在東亞的干涉主義存在,我還是抱持悲觀看法。
結論

中華民國全體國民,請停止對美國的幻想,如果有些人認為這只是國民黨與美國的事,且容我提出芻蕘之見:中華民國和國民黨在美國的二戰、冷戰和後冷戰世界戰略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是最重要的角色)。如果美國可以只因為「核心利益」的轉變,就現實地對待它長期忠誠的盟友,那麼在沒有歷史和公義的遺緒之下,美國對民進黨的政策只可能更現實。

這不代表我的美國不心存感激,我的三位表兄姐是美國公民、絕大部份我的家人(父母、叔舅、姑姨、及六位堂、表兄弟姐妹)都在美國受教育,美國給了他們極高品質的生活和教育,但是身為史學家,我不得不說出完整的史實。

如果從1941年後的中華民國與美國史來看,最重要的一課就是,美國的「核心利益」與其政治理想完全無關。美國展現的是,美國在其「美國價值」上,只要一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蒸蒸日上的國力時,可以做到多少的讓步。如果兩岸紛爭符合其核心利益,美國售與中華民國高價落後的軍事裝備,如果兩岸紛爭不符合其核心利益,美國掉頭就走的速度比任何人都快。

國民黨已有了長年的苦澀經歷,這段歷史,請民進黨千萬不要重覆。

包道格和施藍琪擔心美國被拖中國泥淖中,但是在歷史中,中華民國從未將美國拖入任何政治和軍事的泥淖,相反的,美國一次又一次地避開中國泥淖中,並且很巧妙地將責任歸咎於中華民國的政治人物(例如: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總統)。我很好奇,到底美國有沒有想過,全體中華民國國民最不樂見之事,就是變成另一個美國從1950年開始製造的泥淖,例如韓國、越南、阿富汗或是伊拉克。

2010年4月30日,馬英九總統在CNN訪談中,親口說出:「我們將不會要求美國人為臺灣作戰」,馬總統沒說出的臺詞或許是,臺灣不需要你們幫忙,把你們自己的事管好就好。如果我可以延伸馬總統的聲明,那就是:山姆大叔,滾遠一點,你製造的問題遠遠多於中華民國可製造的數量。
PainterJ
忘恩負義的謊話。[笑]本尊都覺得丟臉不敢說,要用分身。[笑]
wugoson
[拇指向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