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微軟執行長說
因為缺電
所以一大堆GPU堆在倉庫裡

~~~~

X股票市場新聞:

在 2025 年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中「電力」的提及次數突然飆升,超過過去多年維持的基準兩倍以上。高階主管們集體意識到,電力才是限制 AI 基礎設施的真正瓶頸。

問題在於,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預計到 2030 年幾乎要增加三倍。超大規模雲端業者正在建造單一耗電量達 2 吉瓦的設施,每一座都像小城市一樣全天候運轉,毫無彈性。但這裡存在嚴重錯配:新的電力基礎設施需要 10–15 年才能獲得許可並建成,而目前排隊中的 95% 都是再生能源,卻無法提供 AI 所需的穩定基載電力。我們正面臨一個結構性的供需缺口,直到 2030 年代中期才可能解決。

現實證據已經出現。2025 年 3 月,北維吉尼亞的「資料中心走廊」差點引發連鎖停電,因為 60 座設施同時切換到備用電源。一位 NERC(北美電力可靠性公司)主管直言:「電網並不是為了承受 1,500 兆瓦級資料中心的同時損失而設計的。」

這意味著在未來五年,只有擁有資本、能談妥長期電力合約或自行建設專屬基礎設施的公司才能撐過這波壓力。較小的競爭者將會因加州、德州等競爭激烈地區的電價飆升而被迫退出市場。

市場已經意識到電力才是新的限制因素。這已經反映在企業規劃之中,而且與晶片短缺不同,這一次並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


看评论区,终于知道什么封闭和偏见了,难怪变成现在这样
wugoson
[笑][嘆氣]
耶喔
[不知][不知][不知]
摘星子 wrote:
看评论区,终于知道什么封闭和偏见了,难怪变成现在这样

請問什麼叫封闭
我有個兄弟,去年引用知乎半導體大神的話,在這裡嗆聲說支那可量產的5奈米最晚2025年底問世,可是到今天為止,支那可量產的5奈米卻連個影子也沒看到。
請問我兄弟這樣信口雌黃算封闭嗎?
blueozone0130 wrote:
摘星子 wr...(恕刪)


單純論支那產出5奈米,其實不用靠阿共,
南支那早產出5奈米了。
亮的發白 wrote:
單純論支那產出5奈米,其實不用靠阿共,南支那早產出5奈米了。

對耶對耶!聽說全世界都是支那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唯獨被支那被俄爹搶走的百萬平方公里土地要不回來也不想要!

對了,可惜你支那華為用不到你口中南支那的543奈米
美國禁用中國產品就是國家安全

中國禁用美國產品就是閉關自守

呵呵
美國國會都通過要求AI晶片都要裝後門, 不禁要放間諜晶片進來嗎??
wugoson
[笑]
X對沖基金交易員

🦔 世界上兩家最大的數據中心開發商在輝達(Nvidia)總部所在地的項目,可能會因當地電力公司無法供電而多年空置。Digital Realty 在 2019 年申請在加州聖塔克拉拉建造一座數據中心。六年過去,它仍是一座等待供電的空殼。Stack Infrastructure 在附近的 48 兆瓦項目同樣閒置,因為 Silicon Valley Power 正在努力提升容量。  

電力瓶頸  

聖塔克拉拉目前有 57 座正在運行或建設中的數據中心。Silicon Valley Power 正在進行一項 4.5 億美元的系統升級,預計要到 2028 年才能完成。Digital Realty 的項目是一棟 43 萬平方英尺的空置建築。Dominion Energy 預估大型數據中心接入電網需要一到三年,有些甚至要七年。亞馬遜聲稱在奧勒岡州的四座數據中心被拒絕提供足夠電力。美國 AI 計算的用電需求預計到 2035 年將增加一倍以上。  

我的看法  

這印證了能源分析師 Zachary Krause 的說法:設施建好了,計算設備也裝上了,但沒有電子流進去。Digital Realty 從 2019 年申請到如今六年仍在等待,Stack 的設施也閒置,顯示出物理限制與財務預測的衝突。2025 年企業在 AI 基礎設施上花了 3700 億美元建造數據中心,但多年內無法獲得電力。當公用事業需要七年才能接入,而需求到 2035 年翻倍,數學根本對不上。Meta 在路易斯安那州獲得 300 億美元、Oracle 在新墨西哥州獲得 200 億美元的資金,都假設電力能按時到位。但 Silicon Valley Power 要到 2028 年才能完成升級,揭示了資本投入與基礎設施現實之間的時間差。這就是我一直討論的瓶頸:僅靠資本無法解決問題,但市場估值卻假設它能。  

Hedgi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